寓言两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8243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寓言两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寓言两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寓言两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寓言两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寓言两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寓言两则.docx

《寓言两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寓言两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寓言两则.docx

寓言两则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时期 2013年5月24日

教学内容

寓言两则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扣住“焦急、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纳闷”等词语读出自己对寓言形象的理解。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的寓意。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不可急于求成。

4.通过广泛阅读,了解寓言的特点,初步感受寓言文化。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如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寓意。

教学

资源

《伊索寓言》《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亡羊补牢》等寓言故事。

预习

设计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

《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给生字组两个词语,完成《一课一练》第三部分。

3.默读课文,思考《揠苗助长》的寓意。

4.阅读《一课一练》、《新阅读新习作》相关资料。

搜集1-2则其他寓言成语。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

走近课文(3分钟)

1.学生交流。

2.齐读课题。

3.记忆“寓”的写法。

 

4.寓言:

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5.学生自由发言提问。

第二板块:

预习展示(10分钟)

●预习作业2:

(一课一练三)(3分钟)

(1)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

(2)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

1.校对批改。

●预习作业2:

生字新词

(15分钟)

宋国焦急巴望纳闷

揠苗助长筋疲力尽

兴致勃勃

1.朗读展示。

2.理解重点词语。

★巴望盼望

预设答案:

(1)选一选

巴望盼望

①云南发生了旱灾,人们是多么()下一场大雨啊。

②妈妈去菜市场买我最喜欢的大虾了,我坐在门口()着。

★焦急焦虑

(1)选一选

①望着窗外的滂沱大雨,小明想到教室的窗户没关,心里十分()。

②瞧你,这么点小事,别这么()。

★筋疲力尽兴致勃勃

交流

预设答案:

(1)精神抖擞

(2)兴高采烈垂头丧气

●预习作业1:

课文朗读

(5分钟)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展示。

第三板块:

整体感知(3分钟)

1.学生根据提示思考。

预设答案:

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一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结果都枯死了。

2.交流展示

第四板块:

精读第一自然段。

(4分钟)

1.自由朗读。

指名回答:

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2.“巴”有急切、迫切的意思,所以比其他的词语更能描绘出农夫那种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

3.学生交流:

※动作:

“天天……看”

※神态:

“焦急”

※感觉:

“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

4.指名学生回答。

4.学生齐读。

第五板块:

精读第二、三自然段

(10分钟)

 

1.自主学习。

 

2.展示。

①农夫想到了把禾苗向上拔的主意。

②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

③抓住“兴致勃勃”体会农夫毫不后悔,而且自以为得计的心理。

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第六板块:

精读第四自然段(5分钟

1.    学生齐读。

2.    预设:

因疑惑而发闷。

3.    儿子对父亲说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感到疑惑。

4.    禾苗都枯死了。

第七板块:

分析因果,揭示寓意。

(4分钟)

1.交流:

急于求成事与愿违

2.交流:

按事物规律办事

第八板块:

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

导入课文

1.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

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

2.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

(板书:

寓言两则)

3.学习“寓”字。

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

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

4.解释课题:

什么叫“寓言”?

“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看课题质疑:

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第二板块:

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一课一练)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名学生展示交流,交流时注意请其余学生说说不同的答案。

 

●预习作业2:

生字新词

1.组织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2.导学

★巴望盼望

(1)“巴望”是什么意思?

(2)巴望的近义词是什么?

(3)选一选:

让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巴望”。

 

★焦急焦虑

(1)选一选:

结合语境,理解“焦急”的意思。

 

★筋疲力尽兴致勃勃

(1)给“筋疲力尽”找一个反义词。

(2)“兴致勃勃”的近义词是什么?

反义词呢?

●预习作业1:

课文朗读

导学: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难读的地方教师示范朗读)

第三板块:

整体感知

1.到底是谁揠苗助长?

为什么“揠苗助长”?

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

3.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

 

第四板块:

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读,想想:

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

2.为什么不用“希望”而用“巴望”?

 

3.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那个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

4.【出示】

①可他总觉得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

②可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

比较理解:

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导朗读。

5.    指导朗读。

第五板块:

精读第二、三自然段

1.任务驱动

【学习单1】

①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找找农夫想出了什么办法?

②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农夫的“筋疲力尽”?

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③他有没有为自己花费的力气后悔呢?

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④自学时间:

3分钟

2.巡视、观察学生自主学习。

3.导学

小组推荐学生展示。

 

4.指导朗读。

第六板块:

精读第四自然段

1.引读:

他的儿子——

2.“纳闷”是什么意思?

3.儿子对什么感到“纳闷”?

4.这个故事的最后结果怎样?

 

第七板块:

分析因果,揭示寓意。

1.那个人原来巴望禾苗长得快些,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

他错在哪里呢?

2.揭示寓意。

小朋友,从这个人的错误中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第八板块:

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一课一练》二、四部分。

作业

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一课一练》二、四部分。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时期 2013年5月27日

教学内容

寓言两则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扣住“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喜笑颜开”等词语读出自己对寓言形象的理解。

2.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知道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退让。

教学

资源

《伊索寓言》《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亡羊补牢》等寓言故事。

预习

设计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

《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给生字组两个词语,完成《一课一练》第三部分。

3.默读课文,思考《鹬蚌相争》的寓意。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

走近课文(3分钟)

 

1.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鹬的特点:

嘴特别长。

 

2.交流自己眼中的蚌:

外面是硬硬的壳,壳里是雪白的蚌肉。

 

3.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

预习展示(10分钟)

●预习作业2:

生字新词

(15分钟)

啄肉夹住威胁

毫不示弱用尽力气

喜笑颜开得意洋洋

1.朗读展示。

2.理解重点词语。

★啄肉夹住

(1)预设:

两个词语都表示动作。

分别是鹬和蚌。

(2)学生动作演示动词,表现出鹬“猛地啄肉”和蚌“牢牢夹住”。

★威胁要挟

(1)选一选。

因为狼吃掉了凯巴伯森林里的病鹿,所以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在帝国主义的(要挟)之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毫不示弱

预设答案:

(1)一点也不表示比对方软弱。

(2)在困难面前,他毫不示弱,坚持并奋勇向前。

在运动会上,女生们毫不示弱,为班级争得了好名次。

●预习作业1:

课文朗读(5分钟)

1.指名朗读展示。

2.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第三板块:

整体感知(3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展示:

【预设答案:

河蚌刚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蚌夹住了鹬的嘴,双方不肯相让,结果都被渔夫捉住了。

【预设:

鹬蚌相争争】

 

第四板块:

精读课文。

(21分钟)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一)学生交流:

第二、三自然段。

1.预设:

拔出嘴来。

鹬会不停地用翅膀拍打蚌壳;不停地把头甩来甩去,希望能甩掉蚌······

2.学生练习朗读句子。

 

3.预设:

鹬威胁蚌。

威胁——吓唬。

学生练习朗读,读出“威胁”。

再指名读。

4.预设:

毫不示弱。

练习朗读河蚌的话。

5.预设:

你居然敢威胁我,我就是不放,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学生再次朗读。

(二)

1.学生分角色朗读。

 

2.预设:

筋疲力尽

3.齐答:

相持

4.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语朗读。

体会两者以死相拼的愚蠢。

 

(三)预设:

白白便宜了老渔翁。

齐读。

1.学生交流。

(手到擒来、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学生练习朗读。

3.预设:

渔翁捉住了鹬和蚌,兴冲冲地回去了。

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老伴说:

“今天我刚到河边,就看见蚌夹住了鹬的尖嘴,两者相持不下,谁也不让谁。

谁知,被我捡了个大便宜。

”听了渔翁的话,鹬垂头丧气地想:

“哎,要是我不去啄蚌壳里的肉,也不会落到现在的下场。

”蚌呢,瞟了鹬一眼,叹了口气说:

“要是我不和鹬斤斤计较,早点松口,也就不会被渔翁捉住了。

4.指名学生交流。

第五版块:

回归整体揭示寓意

(2分钟)

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

第六板块:

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

导入课文

1.导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则寓言——《鹬蚌相争》。

2.(板书:

鹬)看了这个字,大家一定知道“鹬”是一种鸟类。

来看看这鹬究竟长着啥样?

(出示课文插图)发现鹬有什么特点了吗?

就是这张长嘴,特别贪吃,小鱼、小虾、一些贝类,它都爱吃。

3.故事的第二位主人公那就是“蚌”(板书:

蚌)见过蚌吗?

它有什么特点?

是啊,当蚌遇到危险的时候,它就会把它的壳紧紧地合上。

4.当这位贪吃的长嘴鹬遇上了有着坚硬外壳的蚌时,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补齐课题】

第二板块:

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生字新词

1.组织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2.导学

★啄肉夹住

(1)这两个词都表示什么?

啄肉是谁的动作?

夹住呢?

(2)用动作演示。

【手臂是长嘴,手掌是蚌壳】

★威胁要挟

(1)选一选:

结合语境,理解“威胁”的意思。

 

★毫不示弱

(1)你能不能读出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呢?

(2)你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预习作业1:

课文朗读

导学:

读好鹬和蚌之间的对话。

(学生难读的地方教师示范朗读)

第三板块:

整体感知

1.任务驱动

【学习单1】

①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