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文言文基础知识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822895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文言文基础知识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上文言文基础知识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上文言文基础知识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上文言文基础知识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上文言文基础知识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上文言文基础知识2.docx

《九上文言文基础知识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文言文基础知识2.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上文言文基础知识2.docx

九上文言文基础知识2

《陈涉世家》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 

 【发闾左讁戍渔阳】“讁”通“谪”。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二、古今异义词   

【等死】    古义:

一样,同样    今义:

等候,等待    

【卒中往往语】    古义:

处处,到处    今义:

常常,经常    

【楚人怜之】   古义:

爱戴    今义:

怜惜,怜爱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

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

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今亡亦死】    古义:

逃跑,逃走   今义:

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

暗中    今义:

间隙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

亲自,自己    今义:

人,动物的躯体  

 【比至陈】    古义:

等到    今义:

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   古义:

适逢,恰巧遇到    今义:

集会,聚会,见面等    

【会计】   古义:

集会议事 今义:

管理财务的人员     

【篝火】 古义:

指用笼罩着火    今义:

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三、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    王:

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尉果笞广】    笞:

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天下苦秦久矣】   苦:

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以......痛苦     

【夜篝火】      篝:

名词用作动词,用笼子罩    

【狐鸣呼曰】   狐:

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

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

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

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乃丹书】  丹:

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法皆斩】    法:

名词作状语,按法律。

    

【固以怪之矣】  怪:

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忿恚尉】    忿恚: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四、一词多义 

  之:

辍耕之垄上(动词,去、往)    怅恨久之(补足音节,无意义)    

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楚人怜之(代词,他,指项燕)    

次:

    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会: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将:

   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    

为:

    为屯长(担任)    为天下唱(向)    士卒多为用者(被)    为坛而盟(修筑)    

书:

   乃丹书帛曰(写)   得鱼腹中书(书信,这里指丹书)    

数:

    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卒数万人(几)   以数谏故(屡次)    数有功(屡次)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号: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动词,号令)    号为张楚(国号)    

以:

   以数谏故(因为)    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    祭以尉首(用) 

故:

    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上:

   辍耕之垄上(方位名词,上面)    上使外将兵(名词,皇上)    

道:

  道不通(道路)    伐无道(仁道,道义)    

令: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命令)    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守丞死,乃入据陈:

“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

    

2、广以为然:

“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  

  3、上使外将兵:

“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  

  4、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或“其”,指吴广  

5、令辱之:

“令”后面省略代词“其”,指都尉    

6、辍耕之垄上,“辍耕”前省略陈胜  

判断句 

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者,„„也 是标准的判断句式标志 后演化为„„者或„„也 这都是判断句)   

 2、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是、为„„)  

倒装句 

1、祭以尉首——以尉首祭

《唐雎不辱使命》基础知识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

通“措”

(2)、仓鹰击于殿上。

仓:

通“苍”,

二、一词多义

(1)徒:

免冠徒跣(光着;)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2)虽:

虽然,受地语先王(虽然,转折连词)

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

(3)然:

虽然,受地于先王(即使这样)秦王怫然怒(……的样子)

(4)使:

使人谓安陵君(派遣)

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是“派遣”,后一个是“出使”)

(5)以:

以:

大易小(用)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6)夫:

此庸夫.之怒也(fū成年男子名词)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fú发语词无义)

三、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

交换今:

容易,简单

(2)、徒以有先生也。

古:

只;今:

徒弟

(3)、休祲降于天。

古:

吉祥;今:

休息;

(4)、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古:

虽然如此;今:

转折关系的连词;

(5)、长跪而谢之曰古:

道歉;今:

感谢;或凋落

(6)、否,非若是也。

古:

这,此。

今:

今常用作判断词

(7)、岂直五百里哉。

古:

只,仅仅。

今:

不弯曲。

(8)、秦王色挠古:

屈服。

今:

轻轻的抓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

(1)、请广于君。

广:

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2)、轻寡人与轻:

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4)灭韩亡魏。

亡: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五、文言句式

1、状语后置句式:

(1)安陵君受地于先王。

(2)安陵君于先王受地。

2、判断句式:

(1)此庸夫之怒也。

《隆中对》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2.自董卓已来(已,通“以”)

二.古今异义

1.将军宜枉顾之(顾古义:

拜访今义:

照顾)

2.凡三往(凡古义:

总共今义:

平凡)

3.遂用猖獗(用古义:

因此今义:

使用)

4.遂用猖獗..(猖獗古义:

失败今义:

凶狠而放肆)

三.一词多义

1.谓:

谓为信然(说)谓先主曰(对„„说,告诉)

君谓计将安出(说)

2.为:

好为《梁父吟》(唱)谓为信然(是)

贤能为之用(被)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为:

结为)

3.已:

然志犹未已(停止)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已经)

自董卓已来(通“以”)

4.遂:

由是先主遂诣亮(遂:

就)遂用猖獗(遂:

就)

然操遂能克绍(遂:

终于)

5.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诚:

确实)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诚:

如果)

6.因:

因屛人曰(因:

于是,就此)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因:

凭借)

7.然:

谓为信然(然:

这样)然志犹未已(然:

然而)

《出师表》基础知识

一、古今异义词:

1诚宜开张圣听古义:

扩大今义:

店铺开业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

痛心遗憾今义:

极为憎恨

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

言行恶劣

4由是感激古义:

感动奋发今义:

深刻的感谢

5晓畅军事古义:

通晓,熟悉今义:

明白通达

6临表涕零古义:

眼泪今义:

鼻涕

二、一词多义:

益:

有所广益(好处)斟酌损益(增加)

遗:

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效:

恐托付不效(奏效、完成)讨贼兴复之效(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完成)

以:

⑴以光先帝遗德(来)⑵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⑶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来)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来)

⑸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⑹悉以咨之(拿)⑺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⑻咨臣以当世之事(拿)⑼遂许先帝以驱驰(来)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⑾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⑿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⒀以先帝之灵(来)⒁以彰其咎(来)

⒂以咨诹善道(来)

于:

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⑵欲报之于陛下也(在)⑶试用于昔日(在)

⑷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⑸躬耕于南阳(在)

⑹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在)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

⑻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⑼还于旧都(到)

之:

⑴危急存亡之秋也(的)⑵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的)

⑶欲报之于陛下也(代先帝的殊遇)⑷以塞忠谏之路也(的)

⑸悉以咨之(代他们即郭攸之费袆允等)⑹先帝称之曰能(代他,将军向宠)

⑺愿陛下亲之信之(代他们,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