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0812505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docx

《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docx

生物学中常见英文缩写

1、DNA、RNA:

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遗传物质

2、AIDS:

艾滋病

3、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4、HLA:

人类白细胞抗原

5、ATP:

三磷酸腺苷,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6、NADP+:

辅酶Ⅱ。

NADPH:

还原型辅酶Ⅱ。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可把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能,NADPH具有强的还原性和活跃的化学能两个特性。

反应式如下:

NADP++2e+H+NADPH

7、PE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O2+PEPC4

8、C3植物:

小麦、水稻、大麦、大豆、马铃薯、菜豆和菠菜

C4植物:

玉米、甘蔗、高粱、苋菜

9、PEG:

聚乙二醇,用于原生质体融合。

生物学中常见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及用途

1、致癌因子

物理因子:

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

化学因子:

砷、苯、煤焦油。

病毒因子:

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已发现150多种病毒致癌。

2、基因诱变

物理因素:

Χ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

化学因素:

亚硝酸、硫酸二乙脂

3、细胞融合

物理方法:

离心、振动、电刺激

化学方法:

PEG(聚乙二醇)

生物方法:

灭活病毒(可用于动物细胞融合)

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1、斐林试剂

成分:

0.1g/mlNaOH(甲液)和0.05g/mlCuSO4(乙液)。

用法:

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

为蓝色溶液。

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用于尿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

成分:

0.1g/mlNaOH(甲液)和0.01g/mlCuSO4(乙液)。

用法:

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

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

用法:

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

用于检测脂肪。

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5、二苯胺:

 用于鉴定DNA。

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

 用于鉴定DNA。

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7、龙胆紫溶液

用法:

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分钟。

(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

8、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

用法:

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9、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用法:

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10、碘液:

 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

遇淀粉变蓝。

11、丙酮:

 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12、层析液

成分:

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也可用93号汽油。

也可用于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

13、二氧化硅:

 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14、碳酸钙:

 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

15、0.3g/mL的蔗糖溶液:

 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

16、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

 与鸡血混合,防凝血。

17、氯化钠溶液

用法:

①可用于溶解DNA。

当氯化钠浓度为2mol/L、0.015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0.14mol/L时,DNA溶解度最高。

②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18、胰蛋白酶

用法:

①可用来分解蛋白质。

②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时分解组织使组织细胞分散于。

19、秋水仙素:

 人工诱导多倍体试剂。

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使染色体组加倍,原理是可抑制正在分裂的细胞纺缍体的形成。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生活环境影响也有关系。

2、由遗传物质基础引起的变异(可遗传变异),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单纯由生活环境影响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不能传给下一代。

3、生物进化直接证据是化石,它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形成的。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4、生物进化的原因,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

该学说认为,在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不定向的生物遗传和变异,定向的自然选择,经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即过度繁殖(前提)、生存斗争(实现)、遗传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的几个界,每个界又被分成门、纲、目、科、属、种。

包含生物种类最多、共同特征最少的单位是界;包含生物种类最少、共同特征最多的单位是种。

2、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其中植物资源中,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裸子植物丰富,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

3、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因此说,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4、我国具有多种多样类型的生态系统,如:

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最复杂)、农田生态系统(最简单)。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主要有两条:

①保护生物栖息地②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6、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其中植物资源中,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裸子植物丰富,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

7、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因此说,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8、我国具有多种多样类型的生态系统,如:

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最复杂)、农田生态系统(最简单)。

9、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主要有两条:

①保护生物栖息地②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10、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它是“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11、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