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与牛病防控 牛场防疫计划 【课件】牛场防疫计划.pptx

上传人:zf 文档编号:30801043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2.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牛与牛病防控 牛场防疫计划 【课件】牛场防疫计划.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养牛与牛病防控 牛场防疫计划 【课件】牛场防疫计划.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养牛与牛病防控 牛场防疫计划 【课件】牛场防疫计划.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养牛与牛病防控 牛场防疫计划 【课件】牛场防疫计划.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养牛与牛病防控 牛场防疫计划 【课件】牛场防疫计划.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牛与牛病防控 牛场防疫计划 【课件】牛场防疫计划.pptx

《养牛与牛病防控 牛场防疫计划 【课件】牛场防疫计划.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牛与牛病防控 牛场防疫计划 【课件】牛场防疫计划.ppt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牛与牛病防控 牛场防疫计划 【课件】牛场防疫计划.pptx

养牛与牛病防控,牛场防疫计划,牛场防疫计划牛群卫生保健犊牛疾病防治牛常见内科和外科病常见产科疾病常见传染病,牛场防疫计划养殖场疫病的防疫是重中之重,一、牛场防疫操作规程,一,建造布局合理的牛舍结构、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建立系统的驱虫制度、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是控制牛疫病发生,降低死亡率、淘汰率,提高养,牛效益的有效途径。

1、建造布局合理的牛舍结构:

牛场合理的布局,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牛场要选择地势高、平坦、向阳、无污染、水、电、交通都方便的地方,生产区、生活区要分开。

要设置病牛隔离舍,将发病牛或潜伏期的牛及时隔离观察,及时治疗。

病死牛要远离牛场进行焚烧或深埋,大群及时消毒以防传染。

场内还要设置专门的堆粪场或粪便处理设施,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对牛场的污染。

2、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Part1,要对整个牛舍和用具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方可进01牛。

场门、生产区入口处消毒池内的药液要经常更换(可用2%的氢氧化钠液),保持有效浓度、车辆、人员都要从消毒池经过。

严格隔离饲养,杜绝带病源02的人员或被污染的饲料、车辆等进入生产区。

从外面进入牛场内的人员需紫外线消毒15分钟。

03,良好。

每天都要打扫干净,牛舍每月消毒一次,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大的消毒。

常用消毒药物有:

可佳消毒液、1020%的生石灰乳、25%的烧碱溶液、0.51%的过氧乙酸溶液、3%的福尔马林溶液或1%的高锰酸钾溶液。

04,每年进行24次结核病定期预防消毒,常用消毒药为5%来苏儿、10%漂白粉、3%福尔马林溶液,监测为阳性牛进行隔离治疗。

严格的消毒制度,是及时切断传染源,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的主要措施。

牛舍内要经常保持卫生整洁、通风,3、建立系统驱虫制度,Part1,注意:

犊牛1月龄和6月龄各驱虫一次,提醒:

根据体重按量给药,合理选用驱虫药,从外地引进的牛要进行检疫和驱虫后再并群,牛场内应消灭老鼠、蚊蝇及吸血昆虫。

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全牛群的驱虫,平常结全转群时实施。

犊牛1月龄和6月龄各驱虫一次常用驱虫药:

丙硫咪:

每公斤体重510毫克,驱牛新蛔虫、胃肠线虫、肺线虫;毗喹硐:

每公斤体重3050毫克,驱虫血吸虫;别丁:

每公斤体重4050毫克,驱肝片吸虫;贝尼尔:

每公斤体重35毫克,配成57%的溶液,深部肌注驱伊氏锥虫、梨形虫和牛泰勒虫;1%敌百虫溶液喷于患部,可杀死牛皮蝇蛆和牛螨。

4、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Part4,根据当地传染病的种类及发生季节、流行规律,制定牛羊场的预防计划,适时进行预防接种。

5.奶牛的驱虫,Part1,驱虫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3,2,1,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疥癣等体表寄生虫的检查,69月份,焦虫病流行区要定期检查并做好灭蜱工作,10月份对牛群进行一次肝片吸虫等的预防驱虫工作,春季对犊牛群进行球虫的晋查和驱虫工作。

5.1请输入您的标题,Part5,1,体内寄生虫,2体外寄生虫,46月龄犊牛用左旋咪唑、芬苯达唑。

配种前30天用左旋咪唑、芬苯达唑驱虫一次。

产后20天用哈罗松或蝇毒灵驱虫一次。

46月龄犊牛用阿维菌素驱虫一次。

配种前30天用阿维菌素驱虫一次。

6.疫病监测每年春秋两季(5、10月)进行两次结核病、副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的检疫,方法按农业部颁发的动物检疫操作规程进行,检出阳性反应牛应送隔离场或场外屠宰,可疑反应牛隔离复检后按法规处置。

在牛群中应定期进行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血清学检查。

当发现病牛或抗体阳性牛时,应隔离观察,必要时注射疫苗。

三、奶牛场常规检疫工作1.每年春季对牛群注射炭疽芽孢疫苗。

2.春秋两季进行口蹄疫和流行热疫苗防疫注射3.每年春秋季节按农业部颁发的动物检疫操作规程分别进行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常规检疫,有可疑者,重复一次,两次可疑即判为阳性。

凡检出阳性牛只,一律按有关兽医卫生法规淘汰处理,不再治疗。

4.严格控制牛只进场,凡调入牛只,必须有兽医法定单位的检疫证书并进行结核、布鲁氏菌病的检疫;入场前还必须进行防疫隔离,经确定健康无病者,方可进场。

四、疫病扑灭措施1.牛场一旦发现传染疫病,应立即(24h内)上报有关兽医行业部门,并对牛场采取防疫封锁措施,及时隔离病畜,并对未出现症状牛群进行紧急防疫注射,严格控制人、畜、车辆流动,每35d进行全场大消毒一次,可用2%4%氢氧化钠溶液或生石灰等。

2.病、死畜应按兽医卫生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待疫情解除后,牛场经全面终末大消毒,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方可解除封锁。

常用的防疫消毒药有:

3%5%来苏尔溶液、2%4%氢氧化钠溶液、5%10%克辽林溶液、4%热碳酸氢钠溶液、2%4%福尔马林溶液、生石灰等。

链接1:

规模化奶牛场如何防疫为了推动奶牛业的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和减少奶牛疫病的发生,保证奶牛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我市奶牛养殖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谈一下如何搞好我市规模化奶牛场的防疫:

1、防疫设施和环境条件

(1)新建奶牛养殖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具有清洁、无污染的充足水源,地下水位在2m以下,且未发生过任何传染病的地方。

周围应设绿化隔离带。

建筑牛舍时,地面、墙壁应选用便于清洗消毒的材料,以利于彻底消毒,并应具备良好的粪尿排出系统。

奶牛养殖场内,净道与污道应分开,避免交叉,排污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

牛场应与其他畜牧场、居民区及交通要道保持一定距离(一般要在1000m以上)。

(2)奶牛场进出口大门必须设车辆消毒池,主大门的侧门应设行人消毒池,有条件的应设人员消毒室和喷雾消毒设施。

消毒室中安装紫外线灯,设洗手盆。

(3)常年保持牛舍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整齐,创造出园林式的生态环境。

运动场无石头,硬块及积水,每天要清扫牛舍、牛圈、牛床、牛槽;牛粪便应及时清除出场,并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禁止在牛舍及其周围堆放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病畜尸体及污水污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胎衣应深埋。

(4)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及消灭蚊蝇工作,每周灭蚊蝇一次。

(5)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如架设防风墙,牛床与运动场内铺设褥草。

(6)奶牛场应设有专用的隔离圈舍和粪便处理场所并配套相应设施。

2、免疫接种

(1)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颁布制定的有关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动物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免疫实行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凡国家规定对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的,对按规定免疫过的奶牛必须加挂免疫耳标,并建立免疫档案。

(2)口蹄疫免疫程序犊牛:

出生后4-5个月首免,肌注牛羊“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单价苗)2ml/头或牛羊O、A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多价苗)2ml/头;首免后6个月二免(方法、剂量同首免),以后间隔6个月接种一次,肌注单价苗3ml/头或双价苗4ml/头。

生产母牛:

分娩前3个月肌注单价苗3ml/头,或双价苗4ml/头。

种公牛、后备牛:

每年接种疫苗2次,每间隔6个月免疫一次,单价苗肌注3ml/头,双价苗肌注4ml/头。

(3)炭疽免疫程序每年10月份进行炭疽芽孢苗免疫注射,免疫对象为出生1周以上的牛,次,年的34月份为补注期。

炭疽疫苗有3种,使用时任选一种。

无毒炭疽芽孢苗:

一岁以上的牛皮下注射1ml;一岁以下的牛皮下注射,0.5ml。

号炭疽芽孢苗:

大小牛一律皮下注射1ml。

炭疽芽孢氢氧化铝佐剂苗或浓缩芽孢苗:

为上两种芽孢苗的10倍浓缩制品,,使用时以1份浓缩苗加9份20%氢氧化铝胶稀释后,按无毒炭疽芽孢苗或号炭疽芽孢苗的用法、用量使用。

以上各苗均在接种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4)猝死症免疫程序使用疫苗为牛羊厌氧氢氧化铝菌苗。

奶牛:

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头5ml。

本品用时摇匀,切勿冻结。

病弱奶牛不能使用。

(5)泰勒焦虫的免役程序使用牛环形泰勒焦虫疫苗,在每年的13月份对出生后12月龄以上的奶牛,,进行一次免疫,每头肌肉注射1ml,免疫期为一年。

3、疫病检疫

(1)结核病检疫对在群奶牛,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结核病检疫,检疫采用结核菌素皮内变,态试验。

对检出的阳性牛只,应在三天内扑杀。

凡判定为疑似反应的牛只,于第一次检疫后30天进行复检,其结果仍为可疑反应时,经3040天后复检,如仍为疑似反应者,应判为阳性,并一律淘汰。

(2)布病检疫每年应对奶牛进行两次布病检疫。

方法如下:

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本试验阳性者进行试管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阳性者判为阳性,试管凝,集试验出现可疑反应者,经34个月后复检,如仍为可疑反应者,应判为阳性。

凡阳性反应牛只一律淘汰。

(3)其他监测除对以上二病监测外,每年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其他疫病监测方案。

另,外对泌乳奶牛在干乳前15天,应用乳房炎诊断液(BMT、SMT)进行隐性乳房炎监测,在干乳时用有效的抗菌制剂如干乳康,及时进行防治。

(4)由国内异地引进奶牛,要按规定对结核病、布病、传染性鼻气,管炎、口蹄疫、白血病进行检疫。

从国外引进的奶牛除按进口检疫程序检疫外,每次对白血病、传染性,鼻气管炎、粘膜病、副结核病、蓝舌病复查一次。

(5)跨省调入奶牛,调运前须到调入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办理审批,手续。

不准到疫区购买牛只和饲料,新引进的牛只,必须持有输出地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有效检疫证明,到达调入地后,须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下,进行隔离观察饲养14天,确定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

卫生消毒环境消毒:

牛舍周围及运动场,每周用2%氢氧化钠或生石灰消毒一次;牛场周围、场内污水池、下水道等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

在大门口和牛舍入口设消毒池,使用2%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原则上每天更换一次。

人员消毒:

在紧急防疫期间,应禁止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参观,其他时间须进入生产区时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并严格遵守牛场卫生防疫制度。

饲养人员应定期体检,如患人畜共患病时,不得进入生产区,应及时在场外就医治疗。

喷雾消毒和洗手应用0.20.3%过氧乙酸药液或其他有效药液,每天更换一次。

用具消毒:

饲喂用具、料槽、饲料床等定期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

日常用具,如兽医用具、助产用具、配种用具、挤奶设备和奶罐等,在使用前后均应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带牛环境消毒:

定期用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等进行带牛环境消毒。

消毒时应避免消毒,剂污染到牛奶。

牛体消毒:

在进行挤奶、助产、配种、注射及其他任何,接触奶牛的操作前,应先对相关部位进行消毒。

生产区设施清洁与消毒:

每年春秋两季,用0.10.3%,过氧乙酸或1.52%烧碱对牛舍、牛圈进行一次全面大消毒,牛床和采食槽每月消毒12次。

粪便处理:

牛粪采取堆积发酵处理,堆积处每周用2,4%烧碱消毒一次。

饲料存放处要定期进行清扫、洗刷和药物消毒。

疫病的控制和扑灭牛群发生疫情时,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按照早、快、严、小的灭疫原则迅速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严防疫情蔓延传播。

6防治药物预防奶牛疾病所用的疫苗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的规定。

使用消毒防腐剂对饲养环境、厩舍和器具进行消毒,但不许使用酚类,消毒剂。

用于奶牛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中药材、中成药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二部之规定。

用于奶牛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抗菌药、抗寄生虫药和生殖激素类等西药,(含饲料药物添加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一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一部之规定,应是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市地方标准要求的合格产品,并应按NY5046-2001的规定使用。

禁止在奶牛饲料中添加和使用肉骨粉等动物源性饲料。

定期对牛只进行驱虫。

驱虫一般安排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驱虫药物通常使用丙硫苯咪唑片,按每公斤体重内服20mg为宜。

发放奶牛健康卡及建立防疫检疫档案对按规定免疫接种并经检疫合格的健康奶牛,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发给奶牛健康卡,奶牛户持卡售奶,鲜奶收购企业和个人凭健康卡收奶。

凡无健康卡的牛只所产牛奶,收购部门一律不予收购。

奶牛养殖场应有相关的资料记录,并建立健全防疫、检疫档案。

其内容包括:

奶牛来源、检疫情况、免疫接种情况、发病死亡情况及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实验室检查及其用药情况、免疫标识及保健卡发放情况等。

1.牛羊场防疫制度都分哪几方面?

牛羊场常规检,疫工作是否有必要?

2.奶牛场发生重大疫情(如口蹄疫)时,作为牛,场兽医防疫人员的你应该如何处理?

3.黑龙江省奶牛常发的疫病有哪些?

各有何发病,特点?

4.如果你是牛羊场的管理人员,应该如何组织场,区的卫生防疫工作?

如何进行常规消毒工作,疫苗注射工作?

5.如果在检疫时,分别出现阳性、可疑的病畜,,作为工作人员的你该如何处理?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