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_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_萨缪尔逊《经济学》.pptx

上传人:j*** 文档编号:30797458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37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4章_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_萨缪尔逊《经济学》.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34章_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_萨缪尔逊《经济学》.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4章_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_萨缪尔逊《经济学》.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34章_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_萨缪尔逊《经济学》.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34章_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_萨缪尔逊《经济学》.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4章_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_萨缪尔逊《经济学》.pptx

《第34章_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_萨缪尔逊《经济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4章_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_萨缪尔逊《经济学》.ppt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4章_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_萨缪尔逊《经济学》.pptx

第34章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稳定经济的任务,要求我们能够控制住经济、使之不至于偏离持续高就业之路太远。

就业率过高将导致通货膨胀,而过低则意味着衰退。

灵活审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两条路中间穿行出一条“狭窄的通道”。

约翰肯尼迪总统(1962年)生产率不等于一切,但在长期内,它几乎意味着一切。

保罗克鲁格曼(1990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保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实现充分就业。

稳定价格水平目标。

平衡国际收支。

本章结构A.政府债务的经济后果政府预算政策赤字和债务的经济影响关于挤出政策的争议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B.稳定经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固定规则和相机抉择C.新世纪经济前景高度不稳定的经济增长企业的精神经济发展与政治自由,课前思考,1.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有哪些?

2.实际预算、结构性预算、周期性预算的定义及区别?

3.财政政策的影响有哪些?

4.货币政策的影响有哪些?

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哪些组合?

它们产生的经济影响有哪些?

A.政府债务的经济后果,一些基本概念预算(budget)是指在既定年度内,政府项目的预计支出和来自税收体系的预期收益。

预算盈余(budgetsurplus):

税收和其他政府收入超过政府支出的额。

预算赤字(budgetdeficit):

支出超过收入的额。

预算平衡(balancedbudget):

收入与支出相等的状态。

定义,定义,定义,定义,政府债务(governmentdebt)指政府借款总额或累积额,即公众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的价值。

净债务(netdebt),也称公众持有的债务,不包括政府自身持有的债券。

指由居民、银行、商业企业、外籍人员以及其他非政府机构持有的债务。

总债务(aggregatedebt)等于净债务加政府所持有的债券,主要是社会保障信托基金。

定义,定义,定义,债务=赤字?

债务是存量。

政府债务是政府负债的存量。

赤字是流量。

政府赤字是指当政府支出大于所征税收时所产生的新增债务。

2003年政府赤字为4600亿美元时,政府债务存量中就会增加4600亿美元。

但政府的债务却远远大于4600亿美元。

例子,政府预算政策,政府预算(governmentbudget)是政府确定国民经济优先发展项目的工具,使得政府可以将国民产出在私人消费、公共消费以及投资之间进行配置,从而刺激或抑制某些部门的产出。

财政政策(fiscalpolicy)是指对税收和公共支出进行规划,以帮助抑制商业周期的波动,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高就业率,避免过高的或剧烈的通货膨胀。

定义,定义,实际预算、结构性预算和周期性预算,实际预算(actualbudget)是指在既定时间内,实际支出、收入和赤字的货币数额。

结构性预算(structuralbudget)是指经济在潜在产出水平上运行时,政府收入、支出和赤字的状况。

周期性预算(cyclicalbudget)是实际预算与结构性预算的差额。

用于衡量商业周期对预算的影响,包括周期对收入、支出和赤字的影响。

定义,定义,定义,预算的结构性部分是主动的,取决于相机决择的政策,例如税率、公共工程支出、教育支出。

预算的周期性部分则需要被动地取决于商业周期的状况,即国民收入和产出的高低程度。

结构性支出和收入包括国会制定的相机抉择的项目;而根据经济状况自动调整的税收和支出则构成了周期性的支出和赤字。

关于赤字的争论,巨额赤字会加重后代人的负担。

没有证据表明赤字对利率或投资已经造成了(负面)影响。

赤字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尤其在经济衰退的时期。

政府出现赤字并不一定是坏事;但过度赤字确实会带来一些问题,较小的政府赤字甚至可能带来一些好处。

注意,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包括:

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水平与结构、公债。

定义,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的短期影响,在短期内,削减税收或增加政府支出往往会导致更高的产出和更低的就业率或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但要考虑到金融市场的反应:

产出的增加和通货膨胀的加剧可能会导致通货紧缩,从而提高利率;而如果该国实行浮动汇率制,还会导致本币升值。

利率的提高和本币的升值趋向于抑制或“挤出”本国投资和外国投资。

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很有可能会被消弱,乃至最终消失。

长期影响:

资本的替代,人们持有的资产分为:

政府债券、住房等资产及公司股票等金融资产(其中公司股票代表对私人资本存量的所有权)。

政府债务的后果是:

人们将会积累政府债券而非私人资本,从而使得一国私人资本存量被公债替代。

从长期看,高支出和低税率趋向于减缓经济增长率。

分类,后果,政府债务取代了私人资本,资本的供给和需求表示为实际利率或资本收益的函数。

当利率上升时,厂商对资本的需求减少,而个人愿意提供的资本供给增加,均衡水平是资本存量为4000单位,实际利率为4%。

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巨额政府债务往往会降低潜在产出的增长。

这是因为:

政府债务会替代私人资本,增加由于税收产生的非效率,强迫一国减少消费以偿还外国借款。

B.稳定经济,产出与价格变动的轨迹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作用,但稳定经济周期的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总需求而发挥作用的。

政府克服衰退或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法是:

通过货币杠杆和财政杠杆来影响总需求的增长。

要稳定经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两者最佳分工是什么?

结果是否会得不偿失?

提出问题,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

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定义,举例,自动稳定器:

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繁荣时期自动抑制经济高涨,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

当总需求非常低,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增加支出等以刺激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

反之,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

定义,财政政策有效吗?

在凯恩斯早期,财政政策是最强有力的、也是最综合的欲求管理手段。

然而后来,其缺陷日益明显。

特别是不能解释70年代的“滞胀”现象。

许多经济学家们都质疑其反周期的有效性。

因为在财政政策中,税收变动的影响是不对称的,而且还会有政治障碍。

质疑,财政政策的缺陷,其缺陷源于时滞、政治因素、宏观经济理论。

财政政策的缺陷:

时滞:

周期性冲击和有效反应之间的时滞很长,可能导致它对稳定经济变得毫无用处;政治因素:

减税比增税容易,增加支出比缩减支出容易;即便能够迅速付诸实施,财政政策可能也不会像宏观经济学家一度认为的那样有效运作。

挤出效应,挤出效应(CrowdingOutEffect)是指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利率上升,挤占私人投资,抑制总需求增加的现象。

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和劳务需求上升,物价上涨,实际货币供给量降低,可用于投机动机的货币减少,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消费减少。

政府支出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机制,“滞胀”,滞胀(Stagflation),是指经济停滞以及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

7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

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

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滞胀”产生的原因,第一、预期心理因素,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紧缩货币政策,但社会大众已事先预期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因此将通货膨胀因素反映在公司未来成本上,而造成物价上扬。

第二、供给因素,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厂商无法立即反应其成本,在高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失业率因此而提高。

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定义,货币政策有效吗?

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更为间接。

货币政策通过改变利率、信贷条件、汇率和资产价格来影响支出。

央行行政上独立、决策上迅速以致于货币政策相对而言比较有效。

人类有史以来已经有三项伟大的发明:

火、轮子和中央银行。

威尔.罗杰斯,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的矛盾。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需求管理指的是,主动地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积极地影响总需求的水平。

例如:

当经济处于衰退时,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此时,政府可以增加货币供给,或增加政府支出,抑或两者兼用来扩大总需求。

定义,举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在紧缩其中一项政策时,放松其他政策,保持总需求不变,从而总产出不变。

基本思路是: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需求管理中可以相互替代。

通过改变税收、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政府可以改变产出的构成。

企业投资、消费、净出口和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采购等各个组成部分占GDP的比重。

基本思路,宽松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组合方案,宽松的财政政策会导致政府赤字的增加和总需求的上升。

紧缩的货币政策,会阻止经济过热。

结果就会出现实际利率上升和美元升值。

高利率会挤出国内投资,美元升值会减少净出口。

结果,紧缩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方案,紧缩的财政政策:

政府可以提高消费税,压缩转移支付,从而减少可支配收入,降低消费水平。

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低利率和投资的增加,以及美元贬值和净出口的增加。

结果,固定规则与相机抉择,灵活决策的优势是否会被由自由决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滥用权力的潜在可能性所抵消并超越。

一些人认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政府一般可以做出明智的决策,应该给政策制定者广泛的相机抉择的权力。

另一些人则认为政府是经济中最不稳定的因素,政策制定者易于判断失误,他们主张限制政府的权限,即应该实行“固定规则”。

争论点,设定通货膨胀目标,设定通货膨胀目标是指宣布通货膨胀率变动范围的官方目标,并明确表示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货币政策将努力使通货膨胀接近在某一数量目标上;该目标通常是一个范围,而非绝对的价格稳定;通货膨胀是中期和长期内首要的或压倒一切的政策目标。

定义,具体内容,一个较低且稳定(正值)的通货膨胀率可以提高效率,并使得不必要的收入与财富再分配达到最小化。

设定通货膨胀目标的主要缺陷在于,如果中央银行过分严格地倚重通货膨胀规则,就会在严重的供给冲击时期允许过度失业的存在。

主要缺陷,C.新世纪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的经济增长保持较高并不断增长的国内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由于当前的实际收入水平反映了生产率增长的历史。

人均产出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储蓄率和技术进步。

促进技术进步,劳动力、资本、产品和思想的自由市场,被证明是创新和技术变革的最肥沃的土壤。

在自由市场的框架内,政府可以通过鼓励新思想和确保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扶植快速的技术进步。

刺激对更高技术的需求,在考虑如何提供新技术之前,政府必须努力确保企业和产业位于技术可能性边界上,该边界上任何一点都代表实践中最好的技术。

企业间和行业间的激烈竞争是确保创新的最基本的动力,优胜劣汰。

激烈的竞争既涉及国内也包括国外的竞争对手。

促进新技术的供给,经济快速增长不仅要求确保对现有先进技术的需求,而且要求推动技术可能性边界的外移。

政府可以采用三种方式鼓励新技术的供给:

可以提供对于基础科学的支持。

通过鼓励外国企业投资来促进本国技术的进步。

通过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来促进新技术的供给。

经济发展与政治自由,市场自由与政治自由紧密相连。

并不是每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是民主的,但每一个拥有民主政治制度的国家所实行的却都是市场经济但是,也有例外,市场经济对民主而言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充分的条件。

如20世纪的韩国和拉丁美洲。

为什么民主的政治制度可以带来经济的发展?

民主的政治制度支持教育的发展。

接受过教育的个人有利于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

民主国家通常都会更加严格地实行法治。

法庭更加独立;财产权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合同条款可以更有效地实施;很少有政府和政客随意干预经济的情况。

原因,小结,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政府债务的经济后果。

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哪些组合及它们产生的经济影响。

固定规则和相机抉择。

中国经济能否长期发展,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30年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

1979年至2007年,GDP年均实际增长9.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

2007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7.3万亿元,比1978年底的211亿元增加818.3倍,人均由21.9元增加到13058元,年均增加449.5元。

可以说是创造了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

你认为中国能实现这个目标吗?

中国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