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770867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docx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docx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

摘要:

《舌尖上的中国》是最近比较火爆的一个纪录片,它关注大众生活,将人的一日三餐纳入到纪录片的影视表现当中,关注生活中的人,体现了自身的民生化趋势。

纪录片民生化的倾向,在于其平民化的叙述风格,还在于其在影片当中透露出的人文关怀。

《舌尖上的中国》对饮食文化的关注,浓浓的人文关怀气息以及呈现故事化、人物化的表达所表现出的自然的叙事风格是其民生化的主要表现。

由此也能得出纪录片民生化的趋势,在选题上要切近民生主题,在艺术手法上,注重细节呈现,注重人文情感的渗入。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民生

 

1引言

2012年5月中旬,中央电视台播出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以美食为起点的纪录片,掀起中国新的文化热潮。

一是纪录片热。

纪录片一向是深处闺中,喜猎边缘或者冷门题材,热衷评奖而少为播出,尤其是在纷纷扰扰的电视娱化浪潮中,纪录片近乎销声匿迹。

《舌尖上的中国》开启了中国纪录片商业时代。

二是美食文化热。

《舌尖上的中国》唤起了中国人的美食记忆和美食文化崇拜,尤其是让现代人在尝够了山珍海味之后,重新回归到传统美食餐桌。

三是中国文化热。

《舌尖》成为中国对外文化输出的一个有效载体。

这部纪录片行销欧美、东南亚,成为国外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呈现出一种鲜明的民生化的风格。

这部纪录片和之前形式不同的是,在于它体现出了鲜明的民生化倾向、这种民生化倾向使得《舌尖上的中国》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关注大众的每一个具体的人,关注与人的日常生活,增强了自身的亲民性,获得了受众的关注。

2《舌尖上的中国》所呈现出的风格

2.1主题,对饮食文化的关注

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

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选材的大众化。

《舌尖》7集共介绍了132种菜肴。

这其中大多数为年糕、豆腐、泡菜、熏肉、小笼包、泡馍、水饺、粽子等等这些最家常的美食。

这是吸引受众的最普及点之一。

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所谓“食色性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它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最广泛的观众基础。

受众看到了自己餐桌上的美食美味,这种距离感让受众触手可及。

即便是“海参”、“鲍鱼”、“松茸”这些比较高贵的食材,在节目中也是以美食技法来介绍,而非炫富或者强调其贵重。

尤其在泡菜、熏肉,这些非常大众化的食材里面,《舌尖》不惜篇幅,介绍其做法,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2.2影像,浓浓的人文关怀气息

对自然的敬畏。

民以食为天,《舌尖》首先传达了对“天”的敬畏感,倡导自然之风。

并拿出一集的规模,畅谈“自然对美食的馈赠”。

《舌尖》对“自然之美”、“自然之奇”、“自然之力”、“自然之趣”充满了敬畏,通过画面、音乐和解说,把最美的语言献给了大自然,在介绍每一项美食,尤其食材之前,都要对“自然馈赠”进行一番详述,既告知美食来源,也表达对美食之源的敬畏。

这种价值观正是儒家所倡导的“天地合德”、“天人合一”。

《舌尖》开篇就提到“在我们走进厨房,走向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节目还引用一位作家这样描述:

“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在谈到松茸的时候,有一个情节,也体现了《舌尖》对自然的敬畏。

“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对故乡的眷念。

《舌尖》最普世的情怀是,准确地拿捏了受众对美食依赖的情感,每个人都有对故乡美食的依恋,唤起了受众对故乡美食的记忆。

“离开故乡25年后,72岁的居长龙从日本回到扬州。

他终于有机会来到熟悉的冶春茶社,再次品味熟悉的味道”、“孩子们约好都从宁波回到村里来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这样围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难得的两三次”,《舌尖》通过许多这样的情节,把美食与亲情链接在一起。

《舌尖》不仅讲食物,更多的是在讲食物背后的情感。

“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

这一段话,用抒情的笔法,勾起人们对故乡的遐想,对乡音的回味,对小时候的追忆,对妈妈菜的眷恋。

人们评价说,《舌尖》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

对生活的热爱。

美食自然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活的热爱程度,可以通过美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2.3结构,呈现故事化、人物化的表达

“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一直是电视业界流行的报道方式。

这部7集纪录片正是由普通中国人的故事交织而成的。

该片每集都有一个主题,并通过故事化、事件化的方式展现出食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饮食、传统、伦理等方面的文化。

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讲述了采松茸的卓玛和妈妈、挖笋的老包、制作柳州酸笋的阿亮、熬盐的老黄和儿子树江、挖藕人茂荣和圣武、万鱼渔村的高跷捕鱼者、鱼把头石宝柱、远洋捕捞队船长林红旗8组人物故事。

每一位主人公都是真实存在的;每一种食物在他们手中都变得那么神圣,承载着他们各自的人生哲学;每一个故事都那么打动人,恰恰在于一个个细节的捕捉。

如此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普通人的素材,最大程度地满足和回应了观众的收视需求。

卓玛和妈妈采松茸,每次松茸出土后她们会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盖好,以使自然的馈赠得以延续;查干湖的渔民心口相传,严格遵循冬季用6寸网眼渔网捕鱼的规定,以保证5年以下的小鱼能继续在河里生长,猎杀不绝;老黄和儿子腌制火腿,其中一个细节是老黄在捡拾散落在桌子各处的诺邓盐。

虽然现在的技术和交通已经使盐变成了一种成本极低的商品,但是他们深知制盐的过程复杂,因此,他们对每一粒盐都倍加珍惜。

很多人看到这些后,内心触动很大,还有这么一群人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而我们这些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却用金钱挥霍着这些宝贵的资源,编导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传播方式引发观众的感慨,成功地用故事传递了价值,用情感引发了共鸣。

2.4叙事,呈现平民化角度

《舌尖上的中国》采取了娓娓道来、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朴素自然,没有悬念,也没有特技,只是用画面自然地承接下一个段落,静静地向观众陈述一种知识、一种理念、一个观点、一种自然的状态。

在每一集的每一个段落,用旁白自然转折。

如在《时间的味道》中,“对淳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且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永远也难以忘怀。

在今天的黄山地区,农家后院里依然晾晒着火腿和咸肉,洋溢着一派田园气息。

用腌咸肉制作的‘刀板香’是一道待客的主菜,也是徽州菜的代表作之一。

在叶师傅看来,家乡的农家火腿才是世上最美味的火腿。

当然他也一定知道,在距古徽州不远的浙江金华,也出产一种大名鼎鼎的火腿,它以肌红脂白、肉色鲜艳、香气浓郁、滋味鲜美而闻名于世”。

3《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原因

3.1平民表达语态

当前是一个大众文化传播的社会,在这个自由的发展社会当中,注重个人的发展,民生纪录片新闻最大魅力也正在此,在民生出现之前乃至现在在中国电视屏幕上占据主要位置的都是一些高端的纪录片,而这些纪录片注重美学的表达,注重对历史文化的发掘,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知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使得纪录片精英化,受众关注度较低。

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媒体也会更加注重关注社会中的人,对人的自身,对人日常的生活表达出了关注的兴趣,关注人的自身,使得纪录片更富有亲民性,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也使得纪录片更富有生命力。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众的自我意识觉醒,关注的重点已经由国家的宏大文化叙事转至自身,对于传统纪录片中传递出来的政治信息已经不再像以往那么关注,反而对民生纪录片中所报道的事关自身利益的信息关心备至。

民生纪录片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2人文情怀

民生纪录片的关注内容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其他记录片的“人情味”,虽然一直都在倡导“三贴近”的新闻工作原则,但实际上,电视的话语权一向都是在强势的媒体手中,处在人口多数的普通百姓反而成为了沉默的一群,这种不合理的状况由民生纪录片改变了,民生纪录片将定位放在百姓之上,自愿充当普通百姓生活的真正代言人,关注普通人的所想、所感、所苦所乐,也因为他们如此的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才能真正的感知真实的故事和情感,其所作出的节目也才更好看,更能吸引观众。

4《舌尖上的中国》与《发现中国:

美食之旅》对比分析

4.1相同点

4.1.1关注中国美食

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

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发现中国,美食之旅》中,祖籍广东的华裔名厨谭荣辉和祖籍台湾的华裔美女主持黄瀞亿走访了北京、成都、云南、新疆、广东和台湾这六所城市,挖掘出了其地方特色美食及民俗文化,从北京炸酱面、烤鸭,到云南的普洱茶和新疆的馕,观众们不仅能看到诱人的美食,还能领略到这些美食背后的选材及加工制作方法,即便是中国观众,也为之馋涎欲滴和惊叹。

4.1.2浓浓的人文气息

对于纪录片而言,浓浓的人文气息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当今最为出色的两部纪录片,无论是《舌尖上的中国》,还是《发现中国:

美食之旅》,两者都透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中国》首先传达了对“天”的敬畏感,倡导自然之风。

并拿出一集的规模,畅谈“自然对美食的馈赠”。

《舌尖上的中国》对“自然之美”、“自然之奇”、“自然之力”、“自然之趣”充满了敬畏,通过画面、音乐和解说,把最美的语言献给了大自然,在介绍每一项美食,尤其食材之前,都要对“自然馈赠”进行一番详述,既告知美食来源,也表达对美食之源的敬畏。

这种价值观正是儒家所倡导的“天地合德”、“天人合一”。

而对于《发现中国:

美食之旅》而言,其本身所采用的结构,就是注定了纪录片的“寻根”之旅。

4.2不同点比较

4.2.1分类

(1)《舌尖上的中国》以食材作为类别

以食材作为类别,以第一部为例,全部7集,分别以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上)、主食的故事(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故事、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以及我们的田野共同组成。

《舌尖上的中国》7集共介绍了132种菜肴。

这其中大多数为年糕、豆腐、泡菜、熏肉、小笼包、泡馍、水饺、粽子等等这些最家常的美食。

这是吸引受众的最普及点之一。

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所谓“食色性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它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最广泛的观众基础。

受众看到了自己餐桌上的美食美味,这种距离感让受众触手可及。

即便是“海参”、“鲍鱼”、“松茸”这些比较高贵的食材,在节目中也是以美食技法来介绍,而非炫富或者强调其贵重。

尤其在泡菜、熏肉,这些非常大众化的食材里面,《舌尖上的中国》不惜篇幅,介绍其做法,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2)《发现中国:

美食之旅》按区域

《发现中国:

美食之旅》共四集,分别为北京篇,成都篇,云南篇与广东、台湾篇,通过美食,探寻中国最深处的灵魂,向西方呈现了一个西方人眼中不一样的中国。

《发现中国:

美食之旅》从策划到录制,再到后期剪辑、配音,整部美食纪录片历时半年,横跨3000英里,从中国东部大都市到偏远西部被遗忘的乡村,被誉为“神秘而惊喜的中国之行”。

4.2.2视角

(1)传承民族文化

编导陈晓卿在2012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主题讲座上的发一言中提到,《舌尖上的中国》由题材到选题,有三个层次。

一是中困价值观;二是中国的区域符号;三是中国现在正在经历的时代。

对于什么是中国价值观,陈晓卿给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我们拍的纪录片要传出中国给外国人看,所以必须先站在他们的理解角度去看,先要知道外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这样容易被他们接受。

再从那个角度去说自己的东西。

外国人认为中国人重宗亲观念,那么我们要将这个宗亲观念背后的文化背景、形成缘由说清楚。

这与我们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与我们的耕种文化、乡土文化,甚至于我们的味觉一记忆都有关系。

”’资深纪录人刘效礼将军对《舌尖上的中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

“《舌尖上的中国》是近二十年中国最纯粹的纪录片,是最没有宣传意味的中国宣传片。

”中国现在正处于上升时期,中国要走向世界,世界也渴望了解中国,因此急需要将中国现今的国情介绍到世界。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世界上丰富的饮食文化和遗产之一,在世界上流传和推广已久,这部纪录片通过饮食介绍中国的国情,并将两者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两者相互依托、相得益彰,形式上更容易被人接受。

(2)寻根

《发现中国:

美食之旅》的受众主要是外国人,所以和《舌尖上的中国》视角不同,取材不同,拍摄手法也不同。

舌尖一片是通过美食来唤醒人们对于传统和自然的尊重和敬畏,这部片是通过美食来勾起海外华人对于故国的思念和认同,以及通过美食向外国人讲述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随着节目的录制,黄瀞亿去到了很多中国的城市,从北京,到四川、云南、新疆、广东、台湾,一路走下来,黄瀞亿觉得,不管是酒店的大厨还是乡间的家厨,能够和大家一起,从烹饪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文化,了解他们的个性,做一种文化交流,这一点最为难忘,也犹为可贵。

对于黄瀞亿来说,很多的城市不仅仅是第一次去到这么简单,身为一名长期生活在国外的华裔,虽然本身是中国人,但是对于这些中国传统与气氛浓厚的地域,她更像一个“外来者”。

而在这次美食之旅的摄制过程中,黄瀞亿更像是开启了一次自己的寻“根”之旅,“可能是因为我一直都生活在国外,才会有这样的感觉。

多年以来,我一直都是在国外生活,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在全国各地这么跑,这么深入的去感受和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

也就是因为这次工作的需要,我才有了这个学习的机会。

主持人黄瀞亿坦言:

“我很喜欢那些关于美食的很传统的故事,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化、哲学这些东西。

同时我又很喜欢去思考,想着在当下的环境中如何能够改进中国菜,让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结合在一起,让美食变得更加健康。

而为了这个节目,我就更加需要去多学习,去研究,我们中国菜要怎么做才更好呀;多去接触各个菜系。

我知道我并不是最好的厨师,但是我就是很喜欢去学习、交流,然后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又萌生出对美食的兴趣,不断有新的动力。

”在一般人看来,中西方在美食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在这个问题上,黄瀞亿却是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其实就美食本身而言,中西方都是一样的,是共通的,正如我们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

大家都推崇美食,都热爱美食。

像ExploringChina,是一档中国美食纪录片,而在美国,他们也有这样关于自己国家美食的纪录片。

如果说真的有什么不同,我觉得也就是各国朋友的喜好不同,口味不同,食材不同,但其实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烹饪文化,都会有自己传统的故事。

通过ExploringChina的拍摄,让我真正的了解到了中国的美食传统和美食文化。

4.2.3类型

(1)传统配音

在纪录片史上,配音的作用曾经被放大过;配音的使用也被视作是对真实的一种绝对的带有忠于事实色彩的记录。

但是它就如一道花火一样瞬间即逝,人们始终习惯于那些纯净的经过处理的纪录片声音而无法忍受嘈杂而缺乏中心的“自由”“真实”之音。

由此,终于可以厘清的是,真实并不是刻板的记录,我们把需要表达的东西通过声音和画面表现出来,我们所要致力的是情感上的真实,以及创造富有意义的声音和画面,而不是每天扛着摄像机和话筒搜罗随机的没有意义的声音。

因此,配音进入到纪录片之后,也不再是单纯的再现真实,有时为了表现某种不可能以正常声响展示的情感、情绪或者构筑特定的艺术氛围,会采用一些变形或夸张的处理,例子不胜枚举。

纪录片的配音就像是一部交响乐,包括功能和效用都有极大区别的人声、音乐和音响三大门类。

配音通过对声音最大程度的模拟和取舍,构筑了一个跟剧情紧密相连的,艺术化了的声音序列,与纪录片画面相得益彰。

(2)主持人的设置

谭荣辉和黄瀞亿虽是华裔厨师,但他们久居海外,尤其美女厨师黄瀞亿从小在国外长大,在文化传统浓郁的中国,她反而觉得自己更像“外来者”。

对于黄瀞亿来说,“寻根”是一种幸福,也是以经济系第一名毕业的她在中国美食烹调中乐趣无穷的最大原因。

值得推崇的是,黄瀞亿在其主持烹调节目里,不仅将食物的烹调过程事分巨细,而且菜品的由来和所能搭配的饮食均有涉及。

《发现中国,美食之旅》云南篇中,黄瀞亿带领大家了解了傣族人的饮食器皿,别致的竹勺和竹筒让大家领略了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传统特色。

5《舌尖上的中国》和《发现中国:

美食之旅》不同原因分析

5.1文化背景

《舌尖上的中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是对中国“吃”文化的记录,所反映的是中国独有饮食文化。

所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还是画面语言对于文化以写意的形式阐释出来,都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

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讲,可以概括成精(内在品质高)、美(外观美观,味道美)、情(“吃”中的情感交流)、礼(“吃”中的礼仪)四个层次的含义。

这四层含义集中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而《发现中国:

美食之旅》则不同,虽然主持人都和中国文化、中国血统有着关联,但他们所受到的文化影响,属于异质文化的影响。

虽然也表现出了“寻根”的意识,但是在整体的表达中,《发现中国美食之旅》是彻头彻尾的异质文化下的产物,主持人的设置、对美食的解读,都表现出“看”中国文化的距离感。

它不像《舌尖上的中国》表现出的融入其中的写意,而是直观客观的叙述和表达。

这和中西方文化的因子是相一致的。

5.2纪录片的目的

说到中国的饮食,人们最常说的就是鲁、川、苏、粤、浙、闽、湘、徽“八大菜系”,其中鲁、川、苏和粤四大菜系成型比较早。

北京的饮食受鲁菜影响较大,日积月累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北食”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尤以外酥里嫩的烤鸭驰名中外。

在盛产美女的天府之国,美食同样是一大亮点,以“麻辣”著称的川菜中,无论是经典的回锅肉、火锅,还是特色街头小吃——用声音吸引客人的“三大炮”,无疑让英国观众大开眼界。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依托,实际上还是展示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充满灵动的方面,我们看到的不是单纯的美食,而且看到了美食背后的人。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很多民风民俗,编导带着敬仰的眼光去观察和记录这些民俗。

“按照中国人的风俗礼仪,过生日贺寿是一定要吃面条的,中国人称为长寿面”、“几千年来,臊子汤在岐山村村落落的面锅里翻滚着,岐山臊子面更成为一件精彩绝伦的艺术品”、“看似简单的沸腾下,却蕴藏着尼西人厨房的秘密。

这秘密流传了几千年后”这些语句都体现出对民俗的展示和赞美。

民俗是一种文化的记忆,也是一种历史积淀。

《舌尖上的中国》力图通过美食来唤起对民俗文化内涵的传承。

而对于《发现中国:

美食之旅》而言,这不纪录片不过是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途径而已。

奶茶的产生与草原人的生存状态密不可分,“草原人因无法靠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离不开奶茶和奶豆腐”,“砖茶、黄油、炒米以及鲜奶是一锅奶茶的重要内容”,“远在几千公里外的云南白族人转化奶食,是因为800多年前,忽必烈时期的蒙古人远征到云南带来了遥远家乡的奶食味道,因为思念家乡而把这种转化的手法一直流传下来。

”这个段落将食物灵感的转化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习俗通过人类学视角展现,科学而又可信。

5.3对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启示

与《舌尖上的中国》相对比,我们能够发现,《发现中国美食之旅》其实是异质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解读。

国产纪录片除了要坚守国内市场,还要走向国际市场,不仅要强调本土化的意识,更应该具备全球化意识,这就需要国产纪录片选取具有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的题材内容,对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现实和经济文化生活赋予现代性的理解和世界性的解读,最大限度地发挥纪录片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功能,并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链。

纪录片既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又是一种影像化的历史资料,其本身的艺术形式和影像语一言都是宝贵的文献资源。

纪录片真实客观,可以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包括民众的生活方式、发展变革、民俗气质等一记录下来,从而成为见证国家变革、社会变迁和自然发展的影像化的历史,纪录片是文化传播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

我国目前极力提倡并积极落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也为国产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走向国际化有很多便利的条件,近年来,国产纪录片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断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接受,创作开始走向多元化,市场化、国际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产纪录片不仅要传承和发扬好本国文化,同时也需要吸收更加广一泛的世界文化,借鉴优秀的文化成果。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国产纪录片刁‘能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为全世界所接受。

此外国产纪录片还需要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受众,依据其文化特性与审美心理,选取相应的拍摄题材和宣传策略。

学会变通,针对市场需求制作产品。

此外随着纪录片发展的不断成熟,人们对纪录片文化有了新的价值评判和审美取向,对纪录片的欣赏水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国产纪录片不仅要紧跟这种变化趋势,还要善于引导和培养受众的审美观念,使受众更好的认同和接受国产纪录片。

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依托,实际上还是展示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这是《舌尖》充满灵动的方面,我们看到的不是单纯的美食,而且看到了美食背后的人。

而且在叙述的过程当中,《舌尖》中有很多民风民俗,编导带着敬仰的眼光去观察和记录这些民俗。

“按照中国人的风俗礼仪,过生日贺寿是一定要吃面条的,中国人称为长寿面”、“几千年来,臊子汤在岐山村村落落的面锅里翻滚着,岐山臊子面更成为一件精彩绝伦的艺术品”、“看似简单的沸腾下,却蕴藏着尼西人厨房的秘密。

这秘密流传了几千年后”这些语句都体现出对民俗的展示和赞美。

民俗是一种文化的记忆,也是一种历史积淀。

《舌尖》力图通过美食来唤起对民俗文化内涵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闫晗.《舌尖上的中国》——美食与乡愁[J].中国报道.2012(06)

[2]聂欣如.《舌尖上的中国》:

不只触动了味蕾[J].社会观察.2012(07)

[3]余传友.传播食物的美学味道——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解析[J].大众文艺.2012(12)

[4]大型美食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J].电视研究.2012(06)

[5]詹国枢.《舌尖上的中国》魅力何在[J].中国经济周刊.2012(22)

[6]高红波.《舌尖上的中国》的国际传播特性解析[J].南方电视学刊.2012(03)

[7]西方评中国文化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走出去[J].热带农业科学.2012(05)

[8]汤文靖.《舌尖上的中国》是如何“炼”成的?

——对话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部分主创人员[J].中国记者.2012(07)

[9]郭泽德.《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学解读[J].南方电视学刊.2012(03)

[10]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