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工作目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64311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工作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工作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工作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工作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工作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工作目标.docx

《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工作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工作目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工作目标.docx

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工作目标

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追求有效有序,注重优质内涵,探索引进优质资源,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牌,扩大学校的生存空间,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校发展目标:

经过三年的建设与发展,“办规范加特色学校”:

以创建一所基础教育质量较高,教育特色鲜明,师生认同、社会认可、政府认定的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素质教育实验校”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办学立意与品位,建立与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办学机制,聚焦教学,追求学校可持续发展,力争把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办成现代化特色名校。

三、育人目标:

“育合格加特长学生”:

确立以“从严求实,创新求美的育人方针,坚持以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和谐、全面发展为指针,走出”凸现特色、加强基础、全面发展”的道路。

以崭新的现代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为指导,培养人格高尚,性格健康人才。

学校办学目标的实施与保障体系

一、德育工作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开展珍爱生命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育的德育观:

学校把学生的道德品行的培养放在首位。

“学画先学做人,画品亦是人品”。

“不成人,宁无才”。

我们紧紧围绕“爱国主义”这条主线,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向往美、鉴别美、体现美、创造美”,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雅的情操、文明的举止、审美的情趣、创造的能力”21世纪合格人才。

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探索体验,大胆创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

(二)发展目标

探索家庭、学校、社区有效联系,合力育人的学校教育体系。

创设“美的教育”的氛围,构建“美的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建立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争创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三)主要举措

1.建立一支确实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成熟的班主任队伍、一批特色班主任,总结出一套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经验。

通过有计划、有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培训,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水平。

选拔优秀青年班主任参加市、县培训班,同时采用“外联内引”形式,如组织参观学习、观摩研究,拓宽视野;组织“班主任个案”和主题班会等竞赛活动,推进教师进入自我完善、自觉提升、追求自我实现的良性循环轨道,提高德育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细化管理过程,优化激励机制,完善年级主任、班主任争先创优的考核制度,树立校内德育工作先进典型。

鼓励班主任形成“学习型、效益型、实干型、创新型”的班主任工作模式。

2.构建完善开放性分层德育课程结构体系

首先,在原有德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设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生态教育等等。

提高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与时代性,在保证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现代价值观与人生观教育,促进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良好奠基。

3.推进学生在德育中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实现德育内化

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引导与提高,增强他们的平等、自律、服务、互助、竞争与创新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培养一支自治、自理的学生德育管理队伍,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落实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文明素质。

4.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

推进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功能,要求老师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体验发现美。

开发以“美的教育”为核心的校本课程

5.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形成“三教”合力

学校在“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认识上,坚持校内所有教职员工从各自的工作特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德育工作,明确素质教育的首要人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德育要落实到实处,渗透到学生的心灵。

学校坚持将“使社会、家庭满意”作为衡量学校办学的标准,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得到他们的支持。

强调德育向社会开放,充分利用社会上一切有效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作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德育网络。

架起“家校心桥”,探索“家校共同体”育人模式,培养健康人格。

继续开设家长学校讲座,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形式,如开展家长学校优秀学员及幸福家庭评比活动。

要求家长配合学校营造整洁大方的家庭环境,创设温暖的家庭生活美,对学生进行人格美的教育熏陶。

同时,依托文明共建单位和社会力量,广泛搭建学生走向社区开展活动平台,让社区成为学校德育的实践基地。

二、课程与教学工作

(一)指导思想

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与关键。

在今后三年,我校将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理念指导下,以“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为目标,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同时,以教研组为工作抓手,以教科研为契机,夯实基础性课程的教学质量,切实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

(二)发展目标

构建包括以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为基准,探究型课程为延伸的课程结构主体,制定具有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特色的课程标准,完善以个性化课程体系,探索具有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教学模式,优化以探究性教学方式与教学质量评议制度为特征的现代新型教学平台。

(三)主要举措

1.完善以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为基准,探究型课程为延伸的课程结构主体

学校致力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均衡发展,从科学性、先进性、前瞻性、发展性的角度来整体设置课程,在保证基础型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大力加强包括学科拓展类、兴趣类、实践类等形式的拓展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选择需求。

同时,学校通过完善各种保障措施与制度,确保课程的真正实施

2.做好科艺体卫教育工作,加强外围课程的辅助功能

认真学习和贯彻实施市、县有关科艺体卫教育工作计划,切实抓好日常管理工作和有声有色地开展创新活动,继续办好校“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并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引导学生在研究性课程中广泛设立科技课题,推动校科技活动水准的提高。

加强美育等人文教育,继续办好高书香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进一步加强学校田径类、健美操等传统项目的建设。

继续推进广播操与健身操结合的尝试。

同时抓好相关硬件、师资与干部队伍建设。

3.创新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率

学校将通过强化常规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工作意识,强化教学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同时,注重强化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加大制度考核的力度,具体做法如下:

(1)加大宣传、学习力度,使教工明了教学常规流程管理的各项具体要求,增强教工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的自觉性,做到管理有法、依法执教、违法必究、依法奖惩。

(2)整章建制,逐步加强教学考核,使教学常规逐步完善,更加合理、科学、规范、权威。

(3)规范教学行为进一步明确并落实教学常规“五环节”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主动地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力求保证每堂课40分钟的有效性。

(4)通过自查和抽查结合的方法,加强对教师执行常规情况的检查及时反馈总结,及时妥善处理检查中所发生的问题。

(5)继续规范考试,努力教考分离,严肃考风,加强考试环节中命题、监考、阅卷、结分、登分等几个环节的管理,以保证考试的公正性、严肃性和真实性。

(6)建立和完善教研组教学常规的管理制度,使教学常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并落到实处。

(7)严格教学常规的视导,加大对教学过程监控的力度。

通过抽查、听课、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多渠道地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做好总结和反馈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效益。

在期末考试期间对学校常规工作全面检查。

(8)规范各年级的月考制,认真做好对期中期末考试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质量分析报告。

通过反思性总结,进一步采取措施,调整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深化探究性教学方式与综合质量评议制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主渠道,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

要变革课堂教学一方面需要立足课堂,加强教学策略研究,深化教学方式改革,在总结已有教学经验基础上将其上升为有一定理论高度的教学模式。

将探究性教学以学习方式有机渗透于学科教学,活化课堂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强化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注重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发挥,鼓励自主探究解决现实问题,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

另一方面,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议反馈机制,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平台。

如完善教学视导与评优制度、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议反馈、发挥信息技术在评价中的功能,实现多层面多角度对教师教学工作、学校管理质量的民主监督和有效管理。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一)指导思想

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良、业务精湛、创新力强、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

在未来三年里,我校将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行为”为目标,遵循“引进、培养、调整、优化”的原则,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转变教育行为,增加文化底蕴,逐步完成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转变。

(二)发展目标

1.进一步完善动态柔性师资管理和激励机制

2.建设富有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特色的校本师资培训模式

3.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三)主要举措

1.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与灵魂。

学校将以德立教,多渠道多途径的促进教师师德不断发展:

引导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突现个性”的质量观和“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价值教育观;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教师行为,维护教师的崇高形象,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布置作业、成绩考核、行为准则做出明确规定,实行规范管理;要求教师在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作风、仪表、语言等各方面都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处处为人师表,做到“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规范的言行引导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夯实品德基础;要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健全教师考核制度,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

2.建立有学校特色的教师培训课程,形成教师“自培”基地

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具备更广博的学术视野,从而指导学生深入研修新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等工作。

为了使教师能够不断地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学校将制定适合教师自身条件的校本培训计划。

(1)自我定位,自主发展

首先应该有一个自我评价,对于自己在学力、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有一个相对公正客观的评价。

在这个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位教师能够给自己制定一份详细的切合自身的发展个人计划。

(2)定期培训,互帮互助

首先,学校将组织教学评比展示活动,邀请有关专家、领导来进行评课指导,不定期组织一些科研、现代信息、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讲座或培训,开拓视野,使他们适应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的需要,使他们不仅有敬业爱生的精神,而且在学科专业、计算机运用、外语素养、教科研能力等方面同样要有所突破。

其次,学校将充分发挥教师合作优势,加强教师间的教学交流。

拟推出:

耕耘示范课、骏马展示课、学案研究课、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课等。

而且要从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全过程来强化教师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激发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水准。

(3)学历进修,特色培训

学校鼓励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参加学历进修,通过参加研究生课程班等形式,重返课堂,为今后成为学校学科骨干,科研骨干,教育骨干打下基础。

2.继续加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名师培育工程,张扬教师个性,鼓励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重视与落实对新教师的岗位培训,完善“导师制”和“带教制”,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公开课评比、外语口语大赛、班级导师工作交流、科研论文评选等,表彰在思想、业务上积极进取并有突出表现的青年教师,使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真正做到“一年入门,二年胜任,三年见效”;制定《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条例》,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县培训班学习,鼓励、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加本科的学习;试行“三课”制度(即青年教师展示课、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名师特长课),促进优秀教学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得以辐射和共享,增进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鼓励每位教师善于发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并寻求塑造独特的教学风格,争取能再培养出1-2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

3.建立与完善教师激励评估机制

(1)试行评聘分离,推进用人制度改革

采取按需设岗、按岗聘任、择优录用、人岗相符原则逐步实行用人制度改革,试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制度,对于积极参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参加教科研,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且确有实际成效的教师,学校为他们进修、深造创造条件,在评奖、评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甚至破格,从而形成“用好人”、“冒得出”、“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

(2)积极、谨慎,不断改革和完善奖励、分配制度

逐步提高骨干教师,尤其是学校品牌教师待遇,进一步拉开档次,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对优秀青年教师要采取灵活措施,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基础上,也能顾及待遇留人。

逐步提高班主任老师待遇和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

设立学校教改科研基金,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

(3)改进评价方式,建立教师专业评估机制

改变以学生成绩考核教师的单一评价教师方式,采取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打破终结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打破年龄、资格的界限,重视对工作效能的评价,打破展示性的评价,重视以学生的发展来评价教师的教育质量,努力体现评价制度的公正性、合理性和发展性。

四、学校教育科研

(一)指导思想

教育科研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学校教育计划、教育常规,发展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知名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的三年中,我校将树立“学校要发展,科研做先导”、“科研能兴教”、“科研必兴校”的意识,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办学水准的重要举措,以骨干教师为龙头,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形成全员参与教育科研的氛围。

(二)发展目标

形成三级(核心、骨干、群体)科研网络,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推出有一定影响的县级、市级科研课题。

(三)主要举措

1.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教科研意识,努力提高教科研群体的研究水平

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学习,对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及修改指导,在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及时了解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信息,增强教科研的实效,使广大教师在明确教科研的必要性、紧迫性的前提下,热爱教科研,会搞教科研,取得理论素养、研究成果双丰收。

2.完善学校教科研组织和网络

完善教科研组,采取学习教育科研方法和参与教育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教科研工作。

学校教科研分三个层面开展:

第一层,教师结合所教学科,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指导下进行学科教学研究;第二层,在校教研组统筹下,建立课题组开展专题性教科研;第三层,对学校教育改革、学校发展的全局性课题的教育科研研究。

3.加强教科研的常规管理和制度化建设

积极促进教科研组功能的发挥,把教育科研当常务工作来抓,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定期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形成各自的工作特色。

做好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落实工作,各教研组长要对本组的课题研究进行积极的督察、落实,并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每一个步骤与环节的资料收集与研究总结工作,由教导处对各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建立科研课题的项目申报、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流程管理、成果鉴定、成果发布推广与奖励制度;提高教科研组的科研服务意识,提供最新科研动态与情报检索;定期召开科研讨论会,加强校内各教研组内外的整体协作。

4.大力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校本研究

学校的教育科学研究必须是基于实践问题需要解决而提出来的行动研究,我校力图将学校发展工作与研究活动紧密结合,从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发现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题,形成科研课题进行校本研究,以此更清晰地认识学校发展轨迹和发展方向定位。

5.以激励机制为抓手,锻造高素质的科研骨干队伍

学校将通过完善教育科研奖励与激励制度,例如:

做好学校优秀教科研论文的评选工作,设置学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把教科研的成绩和水平与奖励、职称、提干、评优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激励机制为保障,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与大师对话,搞学术沙龙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课题申报,参加区教研活动,从而培养出一批在各自岗位上进行课题研究的积极分子,锻造出一支较为稳定的教科研骨干队伍,带动全体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五、学校管理工作

(一)指导思想

管理是影响学校办学质量、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校要发展,必须走学校管理变革之路: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推进制度化人文关怀的实践,以法治校、以德立校。

(二)发展目标

建立规范的现代学校制度,建立有利于开发教师创造力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营造科学化、民主化、人文化的管理氛围,形成学校的管理文化,建立一支懂教育、有思想、高素质、德才兼备的管理干部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活动和过程的效益,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扩大盈园中学的品牌影响力,加速学校的快速发展。

(三)主要措施

1.理顺学校管理的关系,强调管理的制度化。

合理设置学校内部机构,规范各机构职责权利,提高机构运转效率,逐步理顺内部各种关系,弱化中层机构的行政职能,强化其服务指导职能,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在切实落实校长负责制的同时,加强学校党政班子的自身建设,锻造一个开拓进取、崇尚实干、团结协作并具高效率的学校领导集体;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党组织对重大事务的决策审议制度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重大决策的民主参与制度。

2.制订各项规章制度,提倡公平竞争

教师尤为看重公平竞争,只有公平竞争才能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将从公平竞争的角度考虑,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构建用人新机制,主要包括:

全员聘用合同制、岗位责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教职工奖惩、晋升与降级制度、教职工考核制度、教职工进修和科研制度、中层干部任免制度等等。

公平竞争的结果实际上是对教职员工工作的客观评价,这种评价要比评一个先进,发多少奖金,领导的表扬等,具有更大的持久的激励作用。

3.建立和实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从坚持以学生发展的原则出发,制订并完善一整套为落实素质教育所需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和措施;校长以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以听课和评课的形式及时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在强调规范、包容个性、鼓励创新的前提下总结经验和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借以提高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有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优化组合各类资源,营建整体和谐的校园主流文化

校园是师生生存的基地,校园环境,不仅包含着校园的净化、美化建设,而且还需要校园文化来充实。

学校主流文化将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它又是学校历史发展中传统学校人文底蕴的深刻积淀。

为此,我校将优化各类资源的有机组合,营建整体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1)加强学校硬件建设,营造高雅的校园环境。

在实施硬件建设同时有计划地形成适合本校美术特点的艺术氛围,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底蕴。

做好修建学校足球场和篮球场的维修工作;提高绿化质量,提高我校市绿化单位的层次;精心设计改建好学校后操场画廊和陶艺坊,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2)强化新型教师文化与学校绿色生态系统的创建。

提高学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关注人的需求满足、情感体验和品位提升。

学校管理层具有宽广的胸襟,容许别人超越自我;教师之间应少些猜忌,多份关怀,鼓励群策群力、精诚合作与智慧分享,创建新型的教师文化,使学校成为一个呈动态平衡的绿色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每位教师作为一分子,都能找到适于自己的位置,并在群体中感受到充实与幸福,体验到和谐与共融,乐意为整个系统做出积极贡献。

唯有在“美化、净化、绿化”这种整体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才能真正熏陶和感染人的灵魂,才能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奋斗发展、共享生活情趣的学习与工作的花园、乐园与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