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变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46202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十年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十年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十年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十年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十年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十年变化.docx

《三十年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十年变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十年变化.docx

三十年变化

 

神州景色绚丽,熊城风光无限。

聚焦腾飞的中国,聚焦迅跑的政和,我校黄丹菊老师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了我县在城市发展、文化教育、市场变化、街道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喜人成绩。

摄影展充分展现了我县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巨大成绩与贡献。

影展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给观众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改革开放30年 临海变化世人瞩目

 

再没有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说明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

如果从1978年开始算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今天经历了整整的三十年。

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临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12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由华国锋主持。

会议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全会在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创举,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普遍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三十多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说明了:

改革开放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总结农村改革经验,特别是发现农村改革与国民经济整体改革之间的关系,对于开拓新的改革思路,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从经济特区到土地承包责任制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从经济到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到“三农”决策到关系千家万户的教育问题,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带给我们的是翻天覆地切切实实的改变。

改革开放30年,农村改革30年,中国的变化举世瞩目,临海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辉煌的成就。

1.         创办温台沿海产业带东部区块功能区,设立经济开发区

温台沿海产业带临海东部区块涉及我市杜桥、桃渚、上盘三个镇东部沿海的国家级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区块、南洋涂、北洋涂、红脚岩滩涂以及规划中的头门岛临海港区,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国家级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经过5年多的滚动发展,现已引进了5家上市公司和一批规模企业,首期开发已基本完毕,未来几年将逐年翻番,进入效益产出期。

另一个北洋工业区块启动后,招商引资也势头良好,前来洽谈的企业络绎不绝,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加快,发展前景很好。

把这个区块建设成为临海东部工业发展的集聚区和东翼展翅的先导区,更要把它开发建设成为全市工业拓展新的承载平台和重要的工业增长极。

到2012年,东部区块的目标是实现工业产值600亿元以上,占全市比重50%左右,再造一个“临海工业”,从而走在临海发展前列。

  临海经济开发区位于临海市区,成立于1992年5月,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经多次区域调整,现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辖大洋、江南、大田、邵家渡四个街道办事处,辖区人口15.1万人,是临海行政、经济、文化教育中心。

临海经济开发区已成为临海提升产业的示范区、高新技术的集聚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展示形象的城市亮点。

开发区管委会全面负责制定和实施开发区开发的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土地征用。

内设招商服务局、经济发展局、建设分局、国土分局、环保分局和开发实业总公司,对入区企业实行全程代理制,一条龙服务。

为了实现临海市委、市政府赋予临海经济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力争三年翻一番,五年再造一个临海工业,争创全省十强经济开发区”的宏伟目标,计划近几年内安排总用地面积15500亩土地用于工业项目。

目前全区共有各类企业1000多家,区内共有规模上企业206家,其中上亿元企业30家,超10亿元企业3家;拥有国家驰名商标3个;形成了汽车、建材、休闲用品礼品、机械、船舶制造等五大支柱行业。

2007年实现工业产值199亿元,财政收入7.25亿元。

已有来自美国、荷兰、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进区投资兴业,累计引进项目380多个,其中外资项目109个,协议利用外资2.15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突破1.47亿美元。

        2。

兴办乡镇企业,工业企业改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全县上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198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1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41.07%,农民就业人数1.72万人。

“七五”时期,乡镇企业着力加强内部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和新产品研制,开发了“萱麻金属针布”等30多个新产品,一批产品获国家、部、省、市“优秀产品奖”称号,形成了俞源砖瓦厂、泉溪丝厂、好来西服装厂、武义拉丝厂、金华铅笔厂等一批影响较大的企业。

同时,以改善贫困山区生产生活条件为着眼点,开展全方位横向经济联合和技术开发合作扶贫项目,使南部地区的乡镇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1992年开始,乡镇企业实施“调优做大,优势组合”方针,放手发展和推行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优化组合工程。

兴办乡镇企业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86年4月,经历了企业厂长负责制、承包经营责任制、劳动合同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改造、企业破产歇业清算时的产权制度改革、职工“转换身份”等艰难历程。

至2002年2月,完成了106家国有、城镇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

从此,我县工业经济以新的面貌走上跨越式发展之路。

3.引资打开武义开放之门

  我县的招商引资始于上世纪90年代,17年来,县委县政府为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者,有效提升了招商引资的质量与效益。

临海招商引资工作的理念,一是“一切为投资者着想”,另一句是“靓女先嫁”一切为投资者着想——临海市招商局局长屈文斌向海内玩客商承诺,在临海投资,报批手续全程代理服务,外商与受理承办部门可以“零距离接触”,税外收费得到大幅度裁减和取消;投资领域向投资者全面开放,欢迎投资者到临海来整体开发工业园区和兴办;独资的高新技术企业。

对于大项目和特殊项目,将给予“一厂一策”;对投资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市政府将颁发“绿卡”,给予特殊的待遇。

“靓女先嫁”——顾名思义,就是要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和项目推出寻求合作,临海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在恳谈会上都各自亮出底牌,机电、医药、建材、户外休闲用品和工艺美术品五大支柱产业,江南外商投资区、东达到工业园区、钓鱼亭工业园区、大田该科技园区和邵家渡工业园区、国家级医化基地等工业圈层,省级牛头山旅游度假区、桃渚军事古城的修复和旅游项目等旅游开发项目。

用屈文斌局长的话表述,就是要把临海最好的“闺女”嫁出去,引来最帅的、最有实力的“女婿”。

截止2007年底,全县进区企业累计1217家,引进投资资金119.81亿元,目前已经投产1083家,企业工业产值达到230亿元。

1991年2月27日成立的浙江宏凯服饰有限公司是我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至2007年底,我县实际共引进74家中外合资企业及外商独资企业,累计利用外资1.96亿美元。

 4。

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行农业股份合作制,.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带

  临海物产丰富,经济发展迅速。

“临海蜜桔”、“上游杨梅”、“羊岩勾青”、“上盘西兰花”四大农产品是浙江的四大名片,响誉省内外。

临海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祥地,已经形成了汽车及机械、医药化工、建材、休闲用品礼品、船舶制造、缝纫机械等六大主导产业。

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龙头。

2006年,临海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3.1亿元,财政总收入21.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67亿元。

在2006年度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位列第58位,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中排名第76位。

今日的临海,已成为一座融千年古城深厚底蕴、江南名城秀丽山水和现代城市繁荣昌盛于一体的古城新市,成为东海之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县积极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了各类经济特产、特色农产品,不断加大特色农业的培育力度,形成了一批特产专业村,目前已初步形成名优茶有机茶、蜜梨、宣莲、食用菌、高山蔬菜、畜禽、蚕桑、花卉苗木、茭白、笋竹两用林、瓜果蔬菜、优质米等十二条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的格局,促进了我县效益农业的持续发展。

 临海市委、市政府正紧紧围绕“建设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的奋斗目标,奋力实施“工业领先、系统推进、创业创新、狠抓落实”的工作方针,全力打造“居住在临海有安全感、生活在临海有幸福感、创业在临海有成就感,走出临海有自豪感”的和谐临海。

  自2003年以来,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工作,至2007年底,累计启动实施了254个整治村建设,受益人口累计达11.1万余人。

通过“五改、五化、五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达到了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等“六化”要求,为农村居民创造了优美整洁的居住环境,涌现了杨岸、官田等一批省级、市级小康建设示范村、文明村。

临海市农民企业合作社的发展形势喜人。

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全市46合作社,被列入农业部试点示范的有1家。

我市合作社一头联结农户,一头联结市场,实行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名牌化销售。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农业股分合作始于1991年部分农民自发进行的“土地入股、合伙开发”,随后在全县农业综合开发中予以推广,农民以劳力、资金、土地入股,乡村和企事业、科技部门等以资金、技术入股,政府给予适当扶持,使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6年改造中低产田6.8万亩,新建经济特产基地11.6万亩。

5。

高速公路使我县快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甬台温铁路临海段开通圆了临海几代人的“铁路梦” 实施康庄工程

浙江省第一条以股份制形式建成的沿海高速公路——台州高速公路一期临海市青岭—温岭市大溪岭段1999年11月正式通车。

台州沿海高速公路是国家沿海主骨架公路网宁波—温州的一段,全长83.8公里。

在建设中广泛运用高科技,其中大溪—湖雾岭隧道度达4.116公里,长度居全国高速公路隧道之最。

  2月23日,甬台温铁路临海火车站在临海市邵家渡街道溪边村正式开工。

甬台温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首条电气化、全封闭的高速铁路项目,也是我省五大百亿工程之首。

甬台温铁路临海段长33.652公里,占台州段的35.7%。

铁路途径我市的东塍、邵家渡、涌泉、沿江等4个镇(街道),共涉及38个行政村。

东起东塍镇胡岙村的太坤山隧道,西至沿江镇上岙周村的馒头山隧道。

临海段共有隧道12个,大小桥梁16座,其中尤以太坤山隧道(长7.006公里)和灵江特大桥(长2.2公里)为全线之最。

临海站场分为客运站和货运站两部分,总占地面积400余亩,其中客运站站场面积4000多平方米,货运站场规模设计货运量120万吨。

建成后的临海站将作为甬台温铁路与规划中的金台铁路的交汇接轨点。

临海火车站的建设将结合琅坑溪边改造和休闲公园建设,对周边地域进行科学规划,有序开发,使临海火车站及周边地区逐步成为临海的货物集散地和物流配送中心。

台州将彻底告别不通铁路的历史,台州人在家门口坐火车出行将梦想成真。

更具深意的是,甬台温铁路的建成,使沿海大通道成为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大动脉,将有力推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之间的加速融合。

市铁路指挥部的同志告诉记者,公路与铁路各有各的优势。

在大宗货物如集装箱的运输上,铁路具有公路无法比拟的优势,长距离、大运量、低成本、高安全,是铁路运输的最大特点。

甬台温高速公路临海段主线全长25.925公里,连接线9.8公里,途经白洋街道和履坦、泉溪、桐琴3镇28个行政村,工程总投资7.9亿元。

经过广大建设者3年的奋战,一期工程于2001年12月18日竣工通车,实现了武义高等级公路零的突破;2002年12月18日二期改建工程建成通车。

高速公路的开通,对我县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更好地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经济腾飞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2003年开始,我县兴起了乡村康庄工程建设高潮。

三年时间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完成工程502项共计1282.85公里。

至2006年底,全县所有行政村都实现道路硬化,全县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100%,通村公路硬化率100%。

乡村康庄工程的实施打开了农民致富的大门,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6.举办中国长城节,旅游业蓬勃兴起

  为进一步扩大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998年11月18日,我县举办了首届中国临海江南长城节,开始把有着悠久的历史的临海古城墙作为特色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

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江南长城节。

2007年江南长城节是临海举办的第七届江南长城节,此次江南长城节主要活动安排有:

经贸商品展示活动方面,举办台州市“南北”协作会议、中国临海无核蜜桔节、台州风味美食节等;文化体育摄影活动方面,举办2007年中国江南长城节以“千年府城·崇和临海”为主题,充分展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的风姿,提高台州、临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开幕式暨“远洲之夜”大型文艺晚会、百名画家临海采风、全省括苍山山地车比赛、“千年府城·崇和临海”全国摄影大赛、“江南长城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以及“崇和文化月”系列活动等;旅游活动方面,举办江南大峡谷漂流挑战比赛、河头“农家乐园”开园以及“长三角”千人团相约临海城活动等。

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休闲用品礼品生产基地、中国无核蜜桔之乡、中国西兰花之乡、国家藤球训练基地,也是2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阳光首照地。

临海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历来为台州郡、州、路、府治和行署所在地。

临海古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自然山水风光旖旎,宋文天祥称为“海上仙子国”,清冯赓雪赞之为“风景直冠东南”。

台州府城墙始建于晋,成于隋唐,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城墙依山就势,城水相依,逶迤曲折,雄伟壮观,素有“江南长城”美称,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全长有6000多米。

修于1387年的桃渚古城,在明朝抗击倭寇期间经民族英雄戚继光再次修筑,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保存最完好的军事卫所。

戚继光在基本荡平倭寇后,按照临海古城墙的式样加固改造了北京八达岭长城。

临海的两座古城墙因其历史、人文和风光的综合价值,双双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临海古城墙交相辉映的,还有明清古街、晋唐古刹、隋代古塔等。

临海儒、释、道文化源远流长,有浙江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孔庙,有唐代龙兴寺及晋代古刹延恩寺,还是道教南宗创始人紫阳真人的故里。

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有“黄沙狮子”、“临海词调”、“大田板龙”、“上盘花鼓”等艺术奇葩,“黄沙狮子”还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全市还拥有市博物馆、古城博物馆以及个人创办的珠算博物馆和奇石博物馆。

   武义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90年--1997年把温泉旅游业作为发展武义经济的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和培育;1998年--2000年,确立旅游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地位,实施政府主导的产业战略。

先后成功开发了郭洞、俞源、寿仙谷等10多个风景旅游景点。

2001年之后,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规划建设核心景区,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面发展。

2007年,全县游客接待量已突破118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8.9亿元,旅游收入约占全县生产总值7%左右,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武义经济发展的“新沸点”。

7.全面启动临海文化研究工程,开展新临海精神大讨论

  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市的文化资源,提升我市文化建设水平,从2008年开始启动临海文化研究工程。

工程以我市发展成就、名人文化、旅游文化、村落文化、风物文化、历史遗产文化、革命文化、历史文献和当代文化为主要内容,计划通过若干年努力,推出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准较高社会影响力的作品,同时对获得市级以上相应奖项的理论学术、文化艺术和新闻宣传类精品力作给予奖励,促进我市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为推进临海快速发展,从1995年开始我县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冲破山寨意识大讨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换位思考”、“学好十六大、培育武义新精神”、“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创业创新”十七大主题教育活动,使临海人初步树立思想大解放意识,并明确“崇文厚德务实创新”八个字为新时期“临海精神”。

新时期“临海精神”,用先进的文化武装人、激励人、凝聚人、塑造人、引导人,对于推进临海又好又快发展,建设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城市具有强大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

  “崇文”:

“临海千年府,满街文化人”。

临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重教好学的优良传统,历代文人才俊辈出。

据统计,自三国孙吴少帝太平二年置临海郡至清末,入《台州府志》和《临海志》的临海籍人物共945人,其中历代名宦322人,文苑名人167人,入正史人物40人。

唐代台州文教先驱郑虔(唐玄宗称其为“诗书画三绝”)曾在临海设馆办学。

自设科举制度以来,临海共有3名文状元,357名文进士,曾出现过“一门三巡抚、兄弟四进士、同朝五宰辅、父子同折桂”的盛况。

宋代特别是南宋定都临安后,临海文化教育兴盛,人才辈出,素有“小邹鲁”之称。

据《临海志》记载,两宋时临海中进士的229人,其中南宋有192人。

初唐“四杰”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还有朱熹、徐霞客、朱自清等一大批文化教育名人在临海留下文化史迹。

   临海的教育文化事业一直兴盛不衰,至今仍保持了台州教育文化中心的地位。

现代临海人秉承了先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好学上进,舍得教育投入,目前临海的教育设施、教学质量在台州首屈一指,台州学院、吉利教育中心、浙江贸易经济学校、台州中学、回浦中学、台州初级中学、哲商小学等知名学校汇聚临海,“学在临海”成为临海的一张璀璨夺目的名片。

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临海籍作者出版的著作达1900多种。

   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地方文化。

临海市民十分注重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挖掘、保护,素有“江南长城”之称的台州府城墙和桃渚军事古城双双被列为“国保”,桃渚地质公园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台州文庙、龙兴寺、延恩寺、紫阳街、西大街等重要历史文化建筑均得到有效保护和修缮。

临海的名城文化、农民“种”文化、地方小吃文化、广场文化、休闲文化等开展得有声有色。

黄沙狮子、临海词调、小芝古亭、上盘花鼓等民间艺术,蛋清羊尾、鸡蛋麦饼、麦油脂等风味小吃,刺绣、草编、竹木雕刻等传统工艺共同构成了临海特有的地方文化,黄沙狮子、临海词调还分别被列入首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崇和门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厚德”:

体现了临海的传统地方人文特征。

临海东临浩瀚大海,西有山峦叠嶂,特有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临海人民具有兼容并蓄的大海襟怀和农耕文化的勤勉淳朴。

临海人民崇文好学的传统,铸就了现代临海市民的良好文化素养和文明内涵。

   “厚德”是对临海市民品行和性情的高度概括:

临海地方民风淳厚,政府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市民以学立德,注重德行修养,总体素质较高,具有“文明、诚信、勤勉、淳朴、宽厚、包容”等优良美德。

临海人民待人真诚热情,宽厚包容,无论是与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相处都十分融洽、和谐。

临海市民热爱山水,市民与自然友好相处,城市整洁有序,相继获得“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众多荣誉称号,为名副其实的“人居佳市”。

   “务实”:

就是尊重实际、注重实干、讲求实效,务实是做事之基,也是临海人的本质特点,是“临海精神”重要内涵和精华所在。

  临海人有较强的事业心,爱岗敬业,踏实苦干,做事勤勤恳恳,不虚华,不浮躁。

  临海人善于理性思维,做事求真务实,注重实际、尊重规律、讲求实效。

  临海人不尚空谈,对于探索中的尝试,奉行多做少说,只做不说,面对质疑不争论,面对成绩不炫耀。

  临海人自信自强,做事坚韧不拔,一旦确定奋斗目标,就会全力以赴去拼搏实现。

  上述特点充分反映了临海人民一切从实际出发、自主自强、知行合一的优秀品格,临海人民务实的作风为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创新”:

创新是创业的动力源泉,是临海赶超先进、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经之路,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临海人民聪明智慧,心灵手巧,具有创业、创新、创造的智慧勇气和坚韧、刚毅的台州式硬气。

临海是中国股份制企业的发祥地之一,吉利打造出第一辆国产跑车,临海农民造出万吨轮的壮举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临海人民善于创业,敢创大业。

临海人创业具有顽强执着、奋斗不息的精神;具有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拼劲;具有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勇气。

吉利、华海、伟星等知名企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成长历程可以充分体现临海人民的创业创新、奋斗奋进的精神。

   临海人做事着眼于现实,但又不满足于现状;做事沉稳,但又不因循守旧,不囿于以往的经验,不照搬别人的做法。

临海人善于抓住机遇,敢于稳中求变,坚持用改革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科学作出符合临海实际的战略抉择。

临海机车、船舶、休闲用品礼品、医化、建材五大主导产业的快速壮大历程,正是临海人民善抓机遇,善挖潜力,务实求变,务实求新,务实求进的真实写照。

   现代临海人正以开明开放、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近年有众多的临海能人和临海优质品牌产品“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临海也吸引了众多的外来创业者、建设者和吸收了众多的外地先进经验、先进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为推进武义快速发展,从1995年开始我县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冲破山寨意识大讨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换位思考”、“学好十六大、培育武义新精神”、“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创业创新”十七大主题教育活动,使武义人初步树立思想大解放意识,并明确“开放、创新、实干、自强”八字为武义新精神。

武义新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

 临海位于浙江沿海中部、长三角经济圈南翼,介于东经120°49′-121°41′(东矶列岛为121°56′)、北纬28°40′-29°04′之间,东临东海,南接椒江、黄岩,西靠仙居,北连三门、天台。

陆域面积22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19平方公里,辖14个镇和5个街道,总人口112万。

全市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临海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蕃息。

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置回浦县,汉章帝章和元年(87)改名为章安县,三国吴大帝黄武、黄龙年间(222-231)析章安县置临海县,唐高祖武德八年(625)撤章安县并入临海县。

三国吴少帝太平二年(257)设临海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台州。

此后,临海一直是台州的州、郡、路、府治所和台州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

   1986年3月1日,临海撤县设市。

20年来,临海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985年至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从5.81亿元增加到164.88亿元,增长27.4倍。

财政总收入从0.47亿元增加到17.66亿元,增长36.6倍。

工业增加值从1.52亿元增加到76.7亿元,增长49.3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1.49亿元增加到66.57亿元,增长43.7倍。

外贸自营出口总额从0.9亿美元增加到6.24亿美元,增长5.9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