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0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33946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02.docx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02.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02.docx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02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65道)

 

【信息素养】

1、信息素养主要表现8个方面的能力:

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

2、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培养教育对象利用计算机、各种通信设备等信息工具,收集、(处理)和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3、信息技术课程常见课型有:

讲授式、边讲边练式和(先讲后练式)、基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式、研究性学习式。

4、信息技术课可以设计(真实)情境、(问题性)情境、(虚拟)情境

5、信息技术课测试学生可以进行(课程提问)(书面练习)(网上测试)(达标测试)(作品赏评)

6、在教学设计中要谨防情感教育目标的(模糊化)和(夸大化)的倾向。

7、说课的类型有(检查性说课)、(示范性说课)、(研究性说课)、(评价性说课)。

8、说课的功能(检查功能)、(评价功能)、(培训功能)、(研究功能)。

9、说课与讲课的差异,说课与讲课的(要求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意义不同)。

10、教学评价的艺术包装形式有(优秀作品展评、教师博客作业展评、电子邮件收作品、群空间分享学生作品、教师博客作业展评)。

11、说课要说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12、“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参与者、(组织者)、监控者、引导者。

13、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学的(硬件)资源;教学的软件资源;教师为教学创建、提供给学生的素材资源。

14、教学评价主要指的是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15、教师在课程进行过程中进以下教学评价:

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间的互评;师生互评。

16、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

17、教学形态分为(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18、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考虑不同的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认知水平)的差异。

19、纸笔式评价包括(客观测试题)、(双基评测)、(基本概念评测)。

20、作品式评价包括(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技术性)。

21、(信息技术)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2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3、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观点,把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的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

24、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拓展(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

25、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教学的(整体性),知识的(系统性),教学要求的渐进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每个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制订教学计划。

26、通过教学实践,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

【纲要解读】

27、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有很多,主要包括:

对信息的认识、信息的作用、信息的存在方式、信息的(获取方法)、有用信息的过滤方法、信息的处理方法、信息的利用能力等。

28、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是(掌握常用软件及工具的应用技能)。

29、信息技术课上的评价要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开展,三维目标即: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0、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训练和实践法、(合作学习法)、示范模仿法、强化法。

3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32、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性质:

基础性、(应用性)、整合性、趣味性。

33、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34、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能力)、职业道德三个方面。

35、新课程的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36、(“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教材教法】

37、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四种评价方法是(纸笔式评价)、(作品式评价)、(过程式评价)、(电子档案式评价)。

38、纸笔式评价包括(客观测式题)、(双基评测)、(基本概念评测)。

39、在课堂教学中要精讲多练,(精讲)是基石,(多练)是保证。

要注意目标(准)、内容(精)、形式(活)、层次(清)。

40、精讲的目的是(讲清重点)、(化解难点)、(点拨疑点)。

42、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般过程,教学流程先后顺序一般为(导入新课)、(新课研习)、(课堂小结)、(巩固训练)等。

43、课前准备有效包括(有效地使用教材)、(有效地了解学生)、(有效地准备素材)。

44、教学收尾要有法,主要方法有(梳理脉络法)、(各抒已见法)、(启迪探索法)、(作品展评法)。

45、(教学重点)是指有共性、有重要价值的内容。

46、导课要注意(衔接性、启迪性、含蓄性、生动性、创新性)。

47、教与学是(民主、合作、互动)的关系。

能否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是衡量说课的(主要标准)。

48、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有(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温故导入法)。

49、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法与学法有(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50、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模式有(讲授式)(引导式)(案例式)(模仿式)(探究式)(任务驱动式)

51、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应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灵活机动地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自主学习式、协作学习式和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也应因“课”制宜地调整安排各教学环节,以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

52、教学情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据,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形象为主题,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53、信息技术课的课型包括(新授课)(实习课)(综合课)

54、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

55、探索式教法就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其自己完成。

【基本功训练】

56、在IE中,要重新载入当前页,可单击工具栏上的(刷新  )按扭。

57、关于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描述最准确的是共享硬件和( 软件 )。

58、在WindowsXP中,单击任务栏上的“En”按钮,就能弹出(输入法   )选择菜单。

59、在Word中,按住(SHIFT )键的同时,单击句子的任何位置即可选定一个句子。

60、在PowerPoint中要观看放映演示文稿,可以使用快捷键( F5 )。

61、Internet使用的主要协议是( TCP/IP  )。

62、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原因是(人为因素)。

63、“任务栏”上显示的图标,表示(正在运行的程序)

64、在编辑状态,依次打开了d1.doc、d2.doc、d3.doc、d4.doc四个文档,当前的活动窗口是(  d4.doc     )的窗口。

65、Excel中,“A4:

F8”是( A列第4行的单元格和F列第8行的单元格 )。

二、判断题(58道)

【信息素养】

1、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

(√)

2、接受学习一定是被动的。

(×)

3、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于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情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同学资源、教师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从中心走向边缘。

(√)

4、信息技术必须与学科课程整合才能实质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

(√)

5、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大约要经历这样五个阶段:

计算机素养培养;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改。

(√)

6、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中,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学会利用资源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调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

7、基于因特网的教学改革,技术是第一位,思想观念在其后。

(×)

8、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直接落实在与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整合之上。

教师只有在充分考虑教学模式、活动本身的目标和信息技术特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在教学模式和活动之中。

(√)

9、研究性学习是指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自然和社会中选取主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形式。

它重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以及通过这种研究程序获取知识的过程。

(√)

10、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

(√)

11、学生是教师发展的第一资源。

(×)

12、信息技术课程为每一个学生获得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权利提供机会和条件,对公民信息素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13、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告诉我们:

要让课程去适应学生,而不应该让学生去适应课程,要让教学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学。

(√)

14、新授课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最传统的形式,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整个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15、信息技术学科提倡编写电子教案,电子教案可选用较为通用的平台,要把教案和课堂演示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

16、教学工作总结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方式,对教师改进教学,自我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

【纲要解读】

17、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是拓展加提升初步具备一技之长。

(×)

18、教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展开,关键又在于突破难点。

(√ )

19、小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创新上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改进方案,以及对某一技术门类的设计和制作。

(×)

20、随着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普及,特别是面向基本应用的教学占据主导地位以后,教材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 )

21、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包括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 )

22、有关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等能力可以简称之为“信息能力”。

(√ )

23、通过信息教育使学生将这些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即“信息道德”。

(×)

2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会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锋或突破口。

(√)

25、多媒体计算机以生动活泼、声画并茂的方式呈现阅读材料,利用多媒体的这些优势进行阅读教学,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创造出优美的阅读情镜,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

26、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灵活的认知工具,如数据收集、处理、表达、交流等方面的工具,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发展。

(√)

27、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也为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

28、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为突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旨在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

29、信息技术课程以操作工具的学习为主,但不是对工具的机械操作和简单模仿。

(×)

30、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

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

【教材教法】

31、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电子档案袋式评价,主要是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及评价结果。

(√ )

32、领导可以通过教师说课检查其备课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促进其修改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

(√)

33、教师说课只需说清教材分析和教法设计。

(×)

34、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或视角,审视自己教学实践的过程。

(√  )

35、学习者学习热情和兴趣不会制约着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学习效果的高低。

(×)

36、说课就是备课,教师可以照教案去说。

(×)

37、说课就是要说明自己对这一课如何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 )

38、合作学习要与研究的问题密切相关。

(√ )

39、信息技术属于理科的范畴,教材的运用上要遵循理科书籍的使用方法,更多是参阅、研读,不能像读语文课文的方式来读信息技术的教材。

(√ )

40、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

 (×)

4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的简单过程,存在着固定的模式,教师只要掌握这个模式,就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

(×)

42、有效教学等于高效教学。

(×)

43、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44、教学评价是检查教学目标和课堂学习达成度的重要手段。

(√)

45、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

46、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自由活动等形式。

(×)

47、听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

( √)

48、教学预设应粗线条勾勒,如果精心预设就与新课程理念“动态生成”相悖,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 )

49、课堂教学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所以听课活动中没有主观因素存在。

( ×)

50、说课与上课面对的对象相同,都是学生。

(×  )

51、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

( √ )

52、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平台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

【基本功训练】

53、发现微型计算机染有病毒后,较为彻底的清除方法是重新格式化磁盘(√ )

54、发送电子邮件时,在收件人一栏中,应该填写接收者的IP地址。

(×)

55、在PowerPoint中只能插入“.wav”格式的声音文件。

(×  )

56、Flash2004提供了“幻灯片演示文稿”模板,它内含四种不同风格,充分利用这些模板可以方便快捷地制作课件。

(√  )

57、计算机病毒不仅能损坏文件,还可能造成电脑主板等硬件设备的损坏。

( √  )

58、计算机操练和练习反馈的设计是关系到操练与练习软件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内容。

任何计算机操练与练习的反馈,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反馈原则。

 (√ )

三、选择题(91道)

 

【信息素养】

1、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包括(ABCDE)

A、本学期教学的要求(教材内容、教时安排、周次、教学重点难点、训练项目)

B、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C、教学研究专题   D、学科课外活动计划

E、教学进度  F、教学流程

2、简案要求一般包括(ABC)

A、教学内容;B、教学目的要求;C、教学过程。

D、作业设计

3、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 A)的兴建而提出来的。

A、“信息高速公路”  B、“2016战略” C、“全国学习网”  D、“国家高速信息网”

4、我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之一是:

(A )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

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A、2010        B、2015     C、2008      D、2005

5、主题研修活动的三个关注点是(ACD)

A、关注学科内容及其实质B、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C、关注小组学习D、关注主题悟性

6、教师听课时做全面观察、认真体味、积极思考、做好记录:

做到(A)的有机结合。

A.听、看、记、思       B.听、看、记        C.听、看、思      D.听、记、思

7、说课的准备工作一般可分为如下四步( B  )①析 ②写 ③学 ④演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

8、听课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主要应听( D  )

①教师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

②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③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

④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

⑤是否有创新的地方。

⑥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学生的发言是否准确。

 A、①②③⑥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纲要解读】

9、哪个属于小学阶段信息素养是(A)

A、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

B、自主选择综合运用。

C、信息—知识—智慧。

D、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10、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A)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A、实践活动 B、课堂  C、教材 D、网络

11、通过赏析、讨论,动手操作,了解掌握……;通过制作……,体会……作用;通过对……的建构,体会……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的重要性。

这些是对下列哪项的描述(C)

A、教学目标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下面选项是对信息的实质的理解和说明,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

A、信息就是计算机的处理对象B、信息就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知识

C、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D、信息就是人类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13、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  C  )”。

A、第二次教育革命B、第三次教育革命   C、第四次教育革命 D、第五次教育革命

14、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A)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师生互动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模式       D、教学过程

15、信息技术课程既坚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建构,也强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B)、感悟信息文化、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逻辑意识  B、信息意识  C、学习意识   D、操作意识

16、在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突出(C)的原则。

A、普遍性   B、应用性   C、基础性   D、实践性

17、学生信息技术的起点差异比较大,教科书的设计要有一定开放性,具体要求要有一定弹性,内容的呈现要有较大(D)。

A、实用性   B、可操作性   C、系统性   D、灵活性

【教材教法】

18、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实效中作品式评价要注意(ABCD)

A、思想性    B、科学性  C、创造性    D、技术性

19、(B)的理论因素很浓,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是理论性的分析。

A、备课    B、说课     C、上课     D、评课

20、(B)重点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C)要求必须有效地向学生传达知识。

A、备课    B、说课     C、讲课     D、评课

21、教学目标有效依据(BD)

A、自主选择 B、三维目标 C、教材 D、指导纲要

22、不是形成学习难点的一项是(D)

A、学生没有知识基础或知识基础很薄弱  B、学生原有的经验是错误的

C、内容学习需要转换思维视角  D、有共性有重要价值的知识.

23、说课的基本要求是(ABCD)

A、语言简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B、重点内容应明确具体,说理透彻。

C、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D、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4、(B)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

A、教学方法    B、教学思路     C、教学流程    D、教学反思

25、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软件给学生演示实验过程,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属于( B)。

A.数据处理B.辅助教学C.自动控制D.辅助设计

26、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D)。

A、学习型、练习型、测验型、模拟型、游戏型

B、学习型、练习型、工具型、模拟型、智能型

C、指导型、工具型、测验型、学习型、智能型

D、指导型、练习型、测验型、模拟型、游戏型

27、课件的多媒体素材包括( B)等。

A、文字、图像、声音、视频     B、图像、动画、声音、视频

C、文字、图像、声音、动画     D、图像、动画、视频、网页

28、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D )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A、教学管理    B、教学行为    C、教学科研   D、教学设计

2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 D)不属于创新型模式。

A、合作学习B、探索和发现学习C、问题解决学习D、基于计算机的课堂讲演、练习、讨论

30、( A )是指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体系,它具有特定的教学理论指导,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定位,对教学因素及其组合结构具有特定的要求,对教学活动及其流程具有特定的规定。

A、教学模式       B、教学结构         C、教学设计         D、教学方法

3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二阶段中,又可以划分为(  B  )四个层次。

A、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

B、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

C、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演示工具、作为开发工具

D、信息技术提供资源、作为信息处理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交流工具

32、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之间利用网络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构成了(A )三维互动方式。

A、教师—计算机—学生   B、学生—计算机—学生

C、教师—计算机—教师   D、计算机—学生—计算机

33、在直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性的练习的教学活动属于(B)教学流程。

A、讲解 B、有组织的练习 C、有指导的练习 D、独立练习

34(D)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学习和基于问题学习,着重强调学生分析资源、利用资源验证假设的过程。

正确答案:

A、网上合作学习B、真实性任务学习C、有意义的学习D、资源型学习

35、教学评价可分为( A )  三类。

A、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B、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社会评价

C、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D、家长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36、自我调节学习的内在过程可以被简化成 ( D)四个环节。

A、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

B、自我评价、自我监察、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

C、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D、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

37、听课的基本特点包括哪些?

( D )

①目的性 ②主观性  ③选择性   ④指导性    ⑤理论性    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