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考研复习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7256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1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造考研复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构造考研复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构造考研复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构造考研复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构造考研复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造考研复习总结.docx

《构造考研复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造考研复习总结.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造考研复习总结.docx

构造考研复习总结

《构造地质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走滑盆地:

在走滑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盆地。

走滑作用:

由扭应力或剪应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沿着某些构造边界或特定的构造带发生走滑变形的构造作用。

走滑构造:

走滑作用产生的各种构造变形组合。

走滑断层:

指沿断层面走向一盘相对于另一盘作水平运动。

转换断层:

Wilson(1965)提出,指切穿岩石圈或地壳的走滑断层。

2、克拉通盆地:

3、变形:

岩石受力后经受了位移而使其初始位置发生改变的过程,变形结果是形成褶皱、节理、断层及劈理等各种变形构造。

线应变:

亦称垂直应变,指岩石变形后的相对伸长或缩短。

剪应变:

变形前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变形后其夹角偏离直角的量ψ称角剪应变,其正切称为剪应变。

泊松比:

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杆件的横向线应变与纵向线应变之比的绝对值为一常数。

主应变:

在主应变面上的线应变。

主应变面:

三个相互垂直的面。

主应变轴:

三个相互垂直的主应变方向。

均匀变形:

变形物体内部各点的应变特征相同,即该物体经受了均匀变形。

4、盆地:

朱夏(1965)在地质发展历史一定阶段的一定运动体制下形成发展的沉降大地构造单元。

M。

T。

Halbouty(1979):

二、大题

(一)板块构造学说原理与发展

1、板块构造学说定义

阐述全球规模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的一种学说。

该学说由地幔对流、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岩石圈消减和大陆碰撞等几部分共同组成。

地幔对流导致海底扩张,并从扩张中心(裂谷或大洋中脊)向两侧发展,产生新洋壳。

后者的前沿向大陆岩石圈下潜没,并被软流圈所吸收,称为岩石圈消减。

海底扩张作用同时也推动与其相连大陆的漂移,并且因其间大洋岩石圈的消亡而导致两侧大陆的碰撞和板块拼接。

(1)大陆漂移说

A、定义

最早是由德国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A.Wegener)于1910年提出的。

魏格纳认为,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硅铝层组成。

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硅镁质洋底上。

地球上的所有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以后曾联结成统一的大陆,称之为联合大陆或泛大陆(Pangaea)。

中生代开始,联合大陆裂解、分离,产生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分离出的碎块逐渐漂移到目前所在位置。

B、支持大陆漂移的新证据

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吻合

地层古生物

地层、岩石和构造

古气候

地幔塑性层被地质学研究所确定

大陆上古地磁场的研究成果

应用近代技术重新拟合大西洋两岸

越来越多的地质与古生物资料提供了联合大陆裂解及其后各大陆漂移的证据,使得大陆漂移成为不容置疑的实事,从而成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坚实基础。

(2)地幔对流的假说

由英国地球物理学家霍姆斯(A.Holmes)于1928年为解释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而提出来的。

后经美国地质学家赫斯(Hess,1962)和迪茨(Dietz,1961)的努力才使霍姆斯的“大陆被载在地幔对流传送带上移动”这一设想成为光辉的学说。

地幔对流作为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的最初模式认为,地幔对流与板块运动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地幔对流从板块的扩张中心(洋中脊)上升,向两侧分流,逐渐变冷,在板块的会聚边界(海沟)下成为下降流,在地幔较深处重新变热并返回大洋中脊之下,开始又一次对流旋回。

(3)海底扩张说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赫斯(1962)和迪茨(1961)提出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说认为,地幔物质在大洋中脊随地幔上升流上涌形成新的大洋岩石圈,新生的岩石圈随着软流圈的侧向流动推挤着原有的岩石圈从洋中脊向两侧扩张移动。

在海沟处,大洋岩石圈随着地幔下降流而俯冲消亡于地幔之中。

大洋岩石圈就是这样一面生长,一面消亡,不断更新。

洋中脊是大洋岩石圈的生长带,海沟是大洋岩石圈的消亡带。

大洋中脊顶部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上涌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

随着热地幔物质源源不断地上升,先形成的老洋底不停地向大洋两侧扩张推移。

洋壳的侧向运动源于上地幔物质的对流作用;在地幔流下降处,形成海沟,并且洋壳在此俯冲消减。

2、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如何用板块构造学说研究大陆构造?

讨论地幔柱构造和板块构造的关系,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学说吗?

(1)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A、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分成弹粘性的岩石圈和粘性软流圈,下垫弹粘性的中圈。

岩石圈在软流圈表面作相对运动。

B、岩石圈在侧向上分成数目有限的大、小板块,它们是刚性的和相对稳定的,并按球面运动规律不断改变着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

C、板块边界分为三种类型:

①分离扩张型;②俯冲会聚型;③平移剪切型或转换型。

a)离散型:

地表特征主要为大洋中脊轴部。

在此边界,软流圈物质上涌,海底扩张,两侧板块作垂直于边界走向的相背运动,使板块向两侧分离、散开,新的洋底岩石圈形成,并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上。

离散型边界是板块的增生边界,或建设型边界。

(b)会聚型:

地表特征为海沟及年轻造山带。

在此边界,两侧板块彼此相向地会聚运动,地壳强烈构造变形。

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

(c)转换型:

地表特征为转换断层。

在此边界,两侧板块作平行于边界的走滑运动,岩石圈既不增生,也不消亡。

D、板块在离散边界处的扩张增生得到会聚边界处俯冲消减的完全补偿,地球体积保持不变。

E、地幔中的热对流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2)板块构造学说的局限

A、板块构造学说在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地球深部动力学以及在远离边界的板块内部的构造现象均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B、板块构造主要涉及地球岩石圈的构造运动,而未能提供一种解释固体地球不同圈层间相互作的动力学框架。

C、板块构造主要讨论板块的水平运动,而对地幔内部的垂直运动讨论较少。

D、板块构造学说对发生在板块边界的现象能提出较好解释,对远离板块边界的现象,如大洋火山链和大陆溢流玄武岩,则不能较好解释。

(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进展

A、板块运动机制

地幔对流—经典的板块构造模式中板块的驱动机制

地幔对流的类型

物理化学过程:

热对流、重力对流

规模:

全地幔对流、上地幔对流、上下地幔分层对流、局部次级对流

经典的板块构造驱动机制的难解之处:

大洋中脊被错开成段,在不断地移动并常与海沟相交

作用于板块地各种力极其相对重要性

B、热点—地幔柱假说

热点和地幔柱概念地提出

热点的概念:

威尔逊(1963)为解释火山岛链年龄的递变现象而提出

地幔柱概念:

摩根(1973)为解释热点成因而提出

热点和地幔柱的特征

热点和地幔柱的地质效应

对大洋火山链的解释

对大陆玄武岩的解释

热点—地幔柱假说的发展:

后板块构造学说

  C、地幔柱构造学

与热点—地幔柱假说的比较

它主要讨论的是像太平洋和非洲这样巨大的超地幔柱,它们的作用是影响从地核至地表的整个地球的动力学过程。

原有的地幔柱假说所涉及的地幔柱只是热地幔柱,新假说则提出了冷地幔柱概念,使热地幔柱和冷地幔柱构成了现代地球的主要地幔对流形式,并且,冷地幔柱在地球最重要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中起着最基本、最主要的作用。

与板块构造学说的比较

地幔柱假说在下述三个方面提出了较好的解释:

第一,板块构造主要涉及地球岩石圈的构造运动,而地幔柱构造假说则提供了一种解释固体地球不同圈层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框架;其次,板块构造主要讨论板块的水平运动,而地幔柱构造假说则主要讨论地幔内部的垂直运动;第三,板块构造学说对发生在板块边界的现象能提出较好解释,对远离板块边界的现象,如大洋火山链和大陆溢流玄武岩(CFB),则不能较好解释,而地幔柱构造假说则能此作出较好解释。

3、地缝合线(sutureline)

地缝合线简称缝合线。

两个大陆板块相向移动,它们的前缘碰撞时,受到强烈变形,构成褶皱山脉地带,这就是地缝合线。

它是划分板块边界的要素之一,也是寻找古板块构造的重要地区。

4、蛇绿岩套定义,鉴别标志,并举例说明缝合线在大陆构造研究中的作用。

(1)定义

一组由蛇纹石化超镁铁质岩、基性侵入杂岩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套(蛇绿岩套:

ophiolitesuite)。

指包括超基性岩类以及辉长岩岩墙群、枕状熔岩和燧石这样一整套的复杂岩体。

蛇绿岩套多在深断裂带附近出现。

(2)鉴别标识

蛇绿岩套具有特征性的组合

三位一体:

超基性-基性岩、枕状玄武岩、远洋沉积。

(3)地质意义

作为一种“标记性”岩石组合,蛇绿岩套是大洋地壳残片被挤压而仰冲到大陆上保存下来形成的特殊岩石类型,被认为是板块碰撞缝合线的典型岩石。

当今大陆上出现的蛇绿岩套,系古洋壳变动后保留下来的残片,因而对推断古板块活动的踪迹,了解古洋壳和上地幔的物质成分、地壳演化的趋势,以及寻找铬、镍及铂族等金属矿产均有重要的意义。

5、讨论Wilson旋回的意义,并用其解释中国某一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

(1)定义

威尔逊(J.T.Wilson,1968)提出了大洋开闭的发展旋回,简称为威尔逊旋回。

大洋发展旋回体现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精髓;地球表面就是由漂移着的大陆和变动着的大洋(张开和关闭)组成的,这是岩石圈板块生长、漂移和俯冲活动的必然结果。

威尔逊旋回起始于一大陆内的裂谷,由它生长成为大洋,然后大洋缩小,并最终关闭。

旋回中的每一个阶段代表一个有一定特性的构造环境,并伴有具一定特色的火成活动、变形、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

威尔逊旋回由下列六个阶段组成:

胚胎期、幼年期、壮年期、衰老期、终了期和遗痕。

6、讨论地体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其在中国的应用。

(1)定义

Coney(1980)最早的定义:

以区域断裂为边界的、具有区域延伸性的、与相邻地体具有完全不同地质发展历史的地质实体

Howell(1986)进一步完善了地体的定义

卢华复的定义:

地体是曾经作为洋底高地或岛屿的岩石圈碎块或陆壳碎块随板块运移到活动大陆边缘的增生体

地体(Terrane)是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一概念由Coney等(1980)提出,后经Nur(1983)发展,最后由Howell(1989)进行了系统地总结。

地体构造为板块构造研究古大陆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板块构造研究由海洋向大陆,由大到小,由今到古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地体在过去许多文献中也称微板块或驮着大陆碎片(中间地块)的小板块。

地体构造在一些地区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但地体构造在划分标准、尺度和含义等方面仍存在着问题,有待于改进。

(2)板快、微板快、地体、推覆体和板片的区别

(3)地体构造对威尔逊旋回的挑战

但是经80年代对太平洋地体的研究,绝大多数地体来自低纬度,它们来自目前已消亡的位于澳大利亚东北赤道太平洋中的太平洋古陆,在晚侏罗世之后这些地体逐渐拼贴到环太平洋的大陆边缘,在亚洲大陆东缘和美洲大陆西缘形成数百公里的地体增生带。

一旦把这两条遥相对应的增生带删除,我们可以看到早中生代的大洋两岸丝毫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从前寒武纪以来,它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演化历史。

这样可以得到结论:

太平洋发育在不相干的两个大陆之间,它不曾有过分裂、扩张的证据。

也就是说太平洋板块的形成和演化并不遵循威尔逊旋回的模式结构。

与此相反的另一个大洋板块--大西洋板块正遵循着威尔逊旋回进入到成熟洋壳演化的阶段。

两者对比,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按着威尔逊旋回演化的洋盆不能形成大量移置地体,反过来地体构造发育的大洋就不遵循,或者说超越威尔逊旋回。

(4)地体与大洋体制的转化

所谓大洋体制转化是指一个大洋板块消亡,另一个大洋接续打开,开始一个新的构造演化旋回,从扩张到消亡。

体制转化后的新扩张脊可以与上一个旋回大洋板块扩张脊走向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

从早中生代南北扩张的古太平洋向现代东西向扩张的现代太平洋转换过程中,地体完成了向北运移并与大陆的斜向拼贴。

扩张体制转化对大陆边缘的增生及构造格局转换的影响是明显的。

地体演化历史的研究正是揭示这种大洋体制转化的有效途径。

地体作为已消亡大洋或大陆残余的片段为追溯这段历史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