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7213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docx

《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docx

华亭县上关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乡建设规划

 

华亭县上关乡农村

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实施规划

(2010年—2014年)

 

华亭县环境保护局

二〇一〇年三月

 

一、基本概况3

二、有利条件及基础优势4

三、总体思路6

四、重点布局和任务9

五、效益分析14

六、保障措施16

七、进度安排19

八、华亭县上关乡农村循环经济示镇建设重大项目表20

附件一:

华亭县上关乡农村循环经济示镇建设重大项目表21

附件二: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22

 

华亭县上关乡农村循环经济示乡镇建设规划

一、基本概况。

上关乡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处,位于华亭县县城南部,距县城22公里,东接神峪乡,西依西华镇,东南部与陇县接壤,到县城42公里。

交通便利,乡公路四通八达,现有通村水泥路4条15.9公里。

全乡总面积115.12平方公里,共有11个行政村53个社,2446户10772人,其中农业人口占10547人,2008年全乡农牧业生产总值达到4947万元,粮食产量达到1100万公斤,农民纯收入达到2022元。

上关乡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境山川兼有,林丰草茂,森林覆盖率达50%,属典型的林缘区乡镇。

境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小川水库坐落其间,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秀丽。

有规模宏大的北时期石窟石拱寺和神奇的海龙洞,乡政府所在地距旅游胜地龙门洞仅3.5公里,这里生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有52科89属202种,草本植物更多,植被良好,有关山天然林和人工林地,其中,天然植物主要由乔木、灌木、草本和苔藓类组成,人工植被主要为栽植的树木和种植的各类作物和饲草。

本地年平均气温8.8℃,年降水量660㎜,平均海拔1868m,气候高寒阴湿,河流交叉纵横,汧河、源于境。

该乡适宜于农、林、牧综合开发,现有耕地4.9万亩,人均4.7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

盛产核桃、药材、大豆等农副产品,素有核桃、牛肉之乡的美称。

饲草留床面积2.5万亩。

基本形成核桃产业和草牧产业的格局。

二、有利条件及基础优势

1、农业产业。

华亭县不断壮大草畜、核桃、药材三大支柱产业,现优质核桃、牧草、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8.9万亩、14.86万亩和6.04万亩,新建塑料大棚4098座,蔬菜基地面积达到4914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4.3万亩,建办65个科技示园(点),建成了“全国核桃标准化种植示县”和“全国绿色食品(核桃)原料标准化基地”,“华亭大黄”、“华亭独活”中药材的品牌认证、商标注册工作正在接受国家商标总局评审。

上关乡被列为全县核桃生产基地,全乡核桃栽植面积达到2.76万亩。

2、养殖业。

华亭县牛饲养量达到12.45万头,上关乡养殖产业起步早,畜牧业发展居全县首位,特别是近几年的持续发展,已基本上实现了由分散养殖向集中养殖的转变,由数量扩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全乡牛饲养量达到1.25万头,温棚牛舍800个。

3、绿色食品发展开始起步。

由于上关乡境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均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种植、养殖要求,为发展初级绿色食品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化基础。

4、自然条件优势。

上关乡具有相对丰富的地下水,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4.7亩)。

境山川兼有,林丰草茂,属典型的林缘区乡镇。

境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小川水库坐落其间,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秀丽。

自然资源及优越的气候环境,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交通条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5、区位优势独特。

位于华亭县县城南部,距县城22公里,东接神峪乡,西依西华镇,东南部距陇县42公里。

交通便利,乡公路四通八达,现有通村水泥路4条15.9公里。

6、农业基础设施改善明显。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配套完成“五改”等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工程覆盖全乡,初步实现了道路网络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美化和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地肥沃,高效益的目标。

7、乡域整体环境质量良好。

辖区农村生活及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极少,无规模化的水土流失情况。

已栽植白、洋槐、柳、优质核桃等经济型林果业,退耕还林102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8、生态旅游产业。

上关乡是投资兴业,生态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有规模宏大的北时期石拱寺石窟、神奇的海龙洞和旅游胜地龙门洞等观光景点。

三、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依据,从本乡实际出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

遵循科学统筹、循环发展、再生利用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循环经济,以建设循环经济示带为重点,以循环经济示户为辐射,以循环经济示基地为载体,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促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20元。

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地表水、空气及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规划要求;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9%,全乡从未发生过重大污染事故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乡政府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无脏、乱、差现象,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1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5%以上。

全乡农用薄膜回收率大于60%,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大于80%,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小于200㎏/公顷,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大于30%,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小于3㎏/公顷。

全乡共建沼气池1046座,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42.8%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

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治理。

1、发展生产单元(每户)层面循环(小循环)。

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生产者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节约用水,减少污染。

养殖业发展,要求生产者发展沼气,节约原料投入,优化饲料,变废为宝,节约电能。

加大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制推行清洁生产,水果、蔬菜、粮食生产经济循环发展(小循环)。

如下图:

 

水果、蔬菜、粮食生产

利用废次产品制饲料、发展养殖

优化管理物料减量

其他物料减量

良种精选

节水灌溉

减化肥

减农药

制有机肥

生产

沼气

收获产品、储运、节电能、煤能、减油耗、固废、污染物排放

产品

收集废旧果袋、农膜、减少废地膜污染

收集果枝、秸杆、叶茎等副产品

产品

产品

(生活消费)

畜禽粪便

产有机肥

 

2、发展社会层面的循环(大循环)。

通过废旧物资的再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形成资源的最优化配量,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质量,建立和发展农村经济循环型社会(大循环)。

图标如下:

 

 

四、重点布局和任务

(一)农村循环经济示点

1、建设容

在全乡11个行政村建成循环经济示户1750户,其中塄坎、西庄、半川各200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作物,搞好庭院绿化、美化、亮化;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庭院部能够按“生态家园”或“一池三改”模式标准进行建设,沼气池容积一般不低于10立方米;化肥、农药利用合理,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2、建设模式

有一定种、养规模的农户采用“畜(禽)—沼—粮(果、菜)”技术模式。

利用农户现有庭院,在种植庭院经济作物的基础上,鼓励发展养殖业,同时配套建设沼气池、蓄水池、改造厕所等,使畜禽粪便进沼气池,沼气用于照明、做饭,沼液用于喂猪、养鱼,沼渣用于粮、果、菜施肥,形成种养业协调发展的良性生态循环;庭院和养殖规模较大的农户采用“生态家园”技术模式。

庭院分为生活区和养殖区,在生活区配套太阳能暖房和太阳能淋浴。

在养殖区把沼气池与厕所、畜禽舍配套建设,庭院部种、养结合,良性循环,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

一般农户采用“一池三改”技术模式。

农户在庭院建造一个沼气池,把猪圈改造成太阳能暖圈,厕所改造成卫生厕所,同时积极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实现家庭经济小循环。

(二)农村循环经济示带

1、上关村生态养殖循环经济示带

(1)基本状况

该示带位于上关乡中心区,包括5个村民小组,283户,1204人。

畜牧产业已成为该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呈现出区域化、集约化发展,现有5家养牛专业户,3家养鸡专业户,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

(2)建设容

建设以上关村为龙头的牛的废水资源化、固废制作有机肥和笼养鸡产生固废制作有机肥养殖循环经济生态园。

率先建成上关养殖粪污处理工程项目。

2、川区果畜互促循环经济示带

(1)基本状况

该示带包括家河、早阳、水联、半川等6个行政村。

此区域地势平缓,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光照相对充足,生态环境良好,是全乡无公害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2)建设容

建成27600亩优质核桃生产基地;建成“五配套”生态园模式示户1100户。

(3)建设模式

按照“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提高农用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种植业、养殖业进行绿色生态转化及部结构调整,逐步建立以绿色生态农业为基础、有机农业为突破点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结合实际,采用“五配套”生态园模式(在农户住宅前后配套一口8立方米的新型高效沼气池,一座12平方米的太阳能猪圈,一眼60立方米的水窖及配套的集雨场,一套核桃园节水滴灌系统)。

该模式实行鸡猪主体联养,圈厕池上下联体,种养沼有机结合,使生物种群互惠共生,物能良性循环,实现省煤、省电、省劳、省钱;增肥、增效、增产;病虫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净化环境的“四省、三增、两减少、一净化”的综合效益。

3.山区畜牧共建循环经济示带

(1)基本状况

该示带位于上关乡山区,包括磨坪、王家沟等5个行政村。

此区域地面积多,是全乡优质牧草基地和退耕还林示区。

(2)建设容

以绿色有机、增收节支、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持续发展共同支撑的“种植一养殖一沼气一沼肥一再种植”经济循环,种植优质绿色饲草1000亩;建立“畜一草”示户500户,建设沼气池3000座。

(3)建设模式

一是绿肥种植为基础。

紫花苜蓿是一种枝叶既可做肥料又可做饲料、根可做优质有机肥且具有固氮作用的特殊绿肥。

该乡山区土壤最适宜种植紫花苜蓿这一特殊绿肥,只要种下,不需管理就有收成,而且产量很高。

为调整单一种粮的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养殖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践证明,就养猪而言,绿肥粉可以替代一半玉米。

喂一头猪出栏原需300公斤玉米,现在只需150公斤玉米和150公斤绿肥粉就行了。

而且,用绿肥粉做饲料,可改传统的“熟喂”为“生喂”,极大提高了养殖劳动生产率,而且还可以提升猪肉的营养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绿肥种植通常利用冬闲田地来进行,不影响玉米等大季作物耕种。

天闲地不闲,极大提高了有限土地的利用率。

绿肥的科学种植和综合利用,为循环经济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绿色养殖为关键。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家庭为单位大力发展绿色养殖,即用自种的绿色饲料不加任何带有激素毒素、或某种不确定因素的工业合成饲料添加剂的纯绿色养殖,是我乡农民就地脱贫致富最现实最可能而且具有绿色优势的解决方案。

探索证明,养殖比种地效益好收入高。

而且基于千家万户人工养殖的绿色有机畜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更为难得的是,如果农民只种地,闲忙由季节调节,农忙时忙不过来,农闲时百无聊赖,等于失业半失业。

而以养殖为主兼种粮食,则是全年有事做,农闲人不闲,农民的农业劳动生产力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保证了充分稳定就业。

这对农民增收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氨化饲料为辅助。

将过盛的作物秸秆通过氨化处理,增加粗蛋白含量。

通过氨化后的秸秆质地松软,味甘辛,可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率。

同时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可减少污染,净化环境,减少火灾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