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7187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docx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 经济生活 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docx

高一经济生活重要知识点详细整理版

经济生活重要知识点

1、商品:

是正在或等待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物的关系。

②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本质属性、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社会承担者。

④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⑤“物美”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廉”指商品的价值。

“物美价廉”实际上是商品不仅质量好,

而且价格也便宜。

即体现了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⑥任何人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即销售者获得价值,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获得

使用价值,让渡价值。

⑦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3、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①货币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由于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②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需观念中的货币。

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

货币的其他职能:

①贮藏手段:

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而且是金银铸币货金银条块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黄金

饰品有可能升值,也有可能贬值,不能当作贮藏手段。

②支付手段:

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多用于还债、租金、工资和利息等。

③世界货币:

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多用于购买外国货物,国际收

支等。

注意:

①在银行存款不是贮藏手段。

②信用卡消费,所花的钱由银行代为支付,故履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5、纸币:

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使用的。

①纸币代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某些国家的纸币也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

元、欧元等)。

②纸币的面值(1元、10元等)是由国家规定的。

③纸币的购买力在市场中形成的,而不是由国家规定的。

6、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1)通货膨胀:

①主要原因:

货币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②实质: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③表现:

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④解决办法:

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供给;实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控制

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2)通货紧缩:

①主要原因:

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②实质: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③表现:

物价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

④解决办法:

采取扩展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

力扩大出口。

7、经济收支常用的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8、常用信用工具:

信用卡和支票。

9、支票主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

支票不可直接用于购物。

10、外汇: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1、汇率:

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①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②外汇汇率变化记忆口诀:

外升则外升,同时本降降(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同时本币贬

值,本币汇率下降);本升则本升,同时外降降(本币汇率升高,则本币升值,同时外币贬值,

外汇汇率跌落)。

12、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如气候、时间、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这些因素

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13、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

供求

结果

表现

谁占主导

价格变动

俗语表示

市场类型

供不应求

商品短缺

卖主

上涨

物以稀为贵

卖方市场

供过于求

商品过剩

买主

下降

货多不值钱

买方市场

14、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格涨落的根本原因是商品

的价值变化,商品的价格一般来说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价值大则价格高,价值小则价格低)。

15、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的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时间的商品价值总

量成反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16、价值规律:

①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

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7、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来说,价格上升,减少购买(需求缩小);

价格下降,增加购买(需求扩大)。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

耐用品的影响较大。

③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需求的影响。

商品价格上涨时,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加,反之则减少;

其互补品的需求减少,反之则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则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则

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

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17、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其途径:

影响因素

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

 

客观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时根本因素

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保持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未来收入预期

扩大就业,提高居民预期收入

收入差距

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其他因素:

家庭人口、商品的性能、质量、广告等

企业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主观因素

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观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8、消费类型:

①按照交易方式分:

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②按照消费对象分:

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

③按照消费目的分: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18、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提高,表明

生活水平下降;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生活水平提高。

19、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20、消费原则: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滞后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反对跟风随大流、情绪化消费和只注

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反对破坏环境和危害健康)

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和骄奢淫逸)

21、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2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

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对生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时生产的动

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5、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26、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主体、根本经济特征、基础

国有经济的地位:

主导、支柱、支配、控制力

27、国有经济同我国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28、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

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9、港澳台投资的经济属于外资经济。

30、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最大的区别体现在是否存在雇佣关系,不存在属于个体经济,存在属于私

营经济。

3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32、我国法定公司的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都是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最主要区别:

是否把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的形式加以表

现。

共同特征:

共同出资、有限责任(详细内容见课本38页)

34、公司的组织机构:

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35、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

利润(利润=收入-成本)

36、企业兼并:

含义:

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以优

带劣)意义:

①对企业有利:

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②对国家和社

会有利:

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37、企业破产:

含义:

指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

济现象。

意义:

①对企业而言:

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

营管,提高企业竞争力。

②对国家和社会而言:

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

调整。

38、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9、正确区分四种就业观念:

①凡是强调发挥自己主动性、不等不靠的,就属于自主择业观;②凡

是强调劳动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就属于竞争就业观;③凡是强调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

就属于职业平等观;凡是强调就业门路不拘一格的,就属于多种方式就业观。

40、实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

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41、我国实现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42、居民参加储蓄的目的具有多样性,但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其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息。

43、储蓄存款唯一的收益:

利息

储蓄存款利息的决定性因素:

本金、存款期限和利率水平

计算公式:

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44、在我国,储蓄存款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储蓄机构必须挂牌公

告储蓄存款利率,不得擅自变动。

45我国储蓄存款的类型:

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活期储蓄

定期储蓄

优点

待用资金,随时存取;流动性,灵活方便

利率高,收益高

缺点

利率低,收益低

存期限定,流动性差,一般不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损失利息

相同点

和债券、股票比,信用较高、安全性较高、收益性较低,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

银行规定,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则在一定时间内按活期计息。

定期存款在存期内遇有利率调整,按存单开户日的定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46、商业银行主要经营目标:

利润

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门。

47、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没有存款,就没有商业银行;

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③结算业务(收费业务)。

其他业务:

债券买卖及兑现、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和提供保管箱业务。

48、★存款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利率上调→存款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下降

利率下调→存款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上升

★贷款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利率上升→贷款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投资需求相对下降

利率下降→贷款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投资需求相对上升

48、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在我国,并不是所有股份有限公

司的股票都能上市交易。

49、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

①股息和红利收入②股票价格上升带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