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科学纠错集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12998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6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上科学纠错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一上科学纠错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初一上科学纠错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初一上科学纠错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初一上科学纠错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上科学纠错集锦.docx

《初一上科学纠错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科学纠错集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上科学纠错集锦.docx

初一上科学纠错集锦

初一(7)班科学纠错集

一、HZZ试卷错题

1.小明为了绘制自己所在生活社区的平面图,精心制定了绘图计划。

请你按照一般的绘图规律,将以下5项内容进行排序:

A、测量各个地理事物间的实地距离B、确定小区各个地点的方位、方向并记录下来C、绘制草图,然后进行细加工D、选择和设定合适的比例尺E、设计所要反映的主要地理事物的图例

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正确答案:

BADCE

过程:

只有先量好距离才能确定比例尺。

2.有人预言:

几千年后,红海将扩大,地中海将消失。

从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

由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地,是的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距离不断,欧洲同非洲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的,所以红海不断扩大,将会成为新的海洋,地中海将不断缩小,最终会慢慢消失。

正确答案:

运动扩大缩小

3.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你认为其中最好的是()

A分米B厘米C毫米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D

过程:

要看使用刻度尺时的场合不能简单地评论刻度尺的好坏

4.某同学用刻度尺量一本书的厚度位1.60厘米,该书有32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

A0.05毫米B0.005厘米C0.1厘米D0.1毫米

正确答案:

D

过程:

320÷2=160张1.60÷160=0.01厘米=0.1毫米

5.使用放大镜时,为了获得大而清晰的视觉效果正确的方法是()

A.让放大镜尽可能地远离观察物体,且又成放大的像

B.让放大镜处于被观察物体和眼睛之间的中点位置上

C.让放大镜尽可能地靠近眼睛

D.放大镜和眼睛的距离是可以随意调节的

正确答案:

A

6.常见的热水瓶,其容积大约为()

A.200mlB.2LC.200LD.20L

正确答案:

B

7.为了不惊动蜗牛以便用放大镜观察到蜗牛触角上的双眼,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前后移动蜗牛B.放大镜靠在蜗牛上

C.同时移动头部和放大镜D.将蜗牛放在放大镜上

正确答案:

B

过程:

不惊动蜗牛就是不要碰到蜗牛,只移动放大镜就好了。

8.人体内分布最广泛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

C.营养组织D.机械组织

正确答案:

B

9.千年铁树开了花,从生物学角度讲()

A铁树是可以开花的B.铁树能结出种子

C.铁树开花不容易D.铁树是绿色开花植物

正确答案:

B

过程:

铁树是裸子植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

10.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吧痛快碾压成通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正确答案:

B

过程:

A:

把变小改成不变,把不变改成变大

C:

把变大改成不变,把密度变小改成体积改变

D:

同种物质密度相同,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11.刻度尺测量木块的厚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8.43厘米,18.42厘米,18.41厘米,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厚度应记作。

正确答案:

1毫米18.42厘米

过程:

分度值一定要带单位,像“1厘米1毫米1分米……”

12.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还缺少的步骤是。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正确答案:

AC5厘米FDBEF

过程:

59-ML54ML=5ML石蜡的体积为5立方厘米

13.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制成合金,则合金密度是()

A.ρ甲+ρ乙B.ρ甲ρ乙C.2ρ甲ρ乙D.2ρ甲ρ乙

-----------------------------------------

2ρ甲+ρ乙ρ甲+ρ乙2(ρ甲+ρ乙)

正确答案:

C

过程:

ρ合=M/V

=(m甲+m乙)/(v甲+v乙)

=2m甲/(m甲/ρ甲+m乙/ρ乙)

=2m甲/[m甲(ρ甲+ρ乙)/ρ甲ρ乙]

=2ρ甲ρ乙/(ρ甲+ρ乙)

14.已知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

那么一个正常的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

A.0.5立方米B.0.05立方分米C.0.05立方米D.0.0005立方米

正确答案:

B

过程:

m/p=V那么m=pV其中p=1000kg/m3

一个中学生重50kg差不多所以选B0.05m3

15.某船从浙江舟山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任务,杭行路线如箭头所示。

该船从舟山至马六甲海峡的航行方向是(),从地球板块分布上看,此船经过马六甲海峡后就由太平洋板块进入()板块。

正确答案:

西南印度洋

 

16能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像是(),能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是()。

正确答案:

CA

二、教与学

1.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___g.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30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密度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是————

正确答案:

(1)49;

(2)30;偏大;(3)0.8;煤油或酒精;

解:

(1)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

m'=20g+20g+5g+4g=49g,

(2)液体的体积为:

V=30ml=30cm3,

烧杯中49g的液体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会偏小,质量不变,液体的密度会偏大.

(3)由图象知,烧杯的质量为20g,当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40g时,液体的体积为25cm3,

液体的质量为:

m=m2-m1=40g-20g=20g,

液体的密度为:

ρ=mV=20g25cm3=0.8g/cm3.

这种液体可能是煤油,也可能是酒精.

2.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的密度是8Kg/立方厘米,一次用去其中的3/4,则甚下的密度是()

A.2Kg/立方厘米B.4Kg/立方厘米

C.6Kg/立方厘米D.8Kg/立方厘米

正确答案:

质量变为原来的1/4体积不变,等于钢瓶容积密度=质量/体积,密度变为原来的1/4

3.一只能装500g水的杯子,装满水后水和杯子质量是750g,若装酒精则装满酒精后酒精和杯子质量为(  )

A.650gB.750gC.850gD.875g

正确答案:

A

过程:

已知:

m水=500gm1=750gρ酒=0.8×103kg/m3

求m2=?

解:

ρ酒=0.8×103kg/m3=0.8g/cm3

m瓶=m1-m水=750g-500g=250g

V水=m水ρ水=500g1g/cm3=500cm3

∵V酒=V水=500cm3

∴m酒=V酒ρ酒=500cm3×0.8g/cm3=400g

m2=m瓶+m酒=250g+400g=650g

4.一个瓶子正好能装下1千克的水,它一定能装下1千克的()

A.花生油B.酱油C.白酒D.色拉油

正确答案:

B

过程:

(1)瓶子的容积是一定的,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质量与密度成正比;花生油、白酒和豆油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小,只有酱油的密度比水大.

(2)当瓶子分瓶装满这些液体时,花生油、白酒、豆油的质量都小于1千克,酱油的质量大于1千克.则瓶子可装下1千克的酱油.

5.在三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放有等量的水,分别将铝、铁、铅三块金属放入容器后,水面高度上升相同的高度,已知三种金属的密度ρ铅>ρ铁>ρ铝。

若铝、铁、铅三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则()

A.m1>m2>m3B.m1<m2<m3

C.m1>m2>m3D.m1<m2>m3

正确答案:

B

过程:

解:

∵V1=V2=V3

又∵ρ铅>ρ铁>ρ铝

∴m1<m2<m3(几种不同物质体积相等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答:

m1<m2<m3

6.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正确答案:

A

过程:

解:

由图象可知,当V甲=V乙时,m甲>m乙,根据密度公式ρ=mV,所以ρ甲>ρ乙;

当m甲=m乙时,V甲<V乙,根据密度公式ρ=mV,所以ρ甲>ρ乙.

7.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

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但是密度却只有3千克/立方米。

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7.8×103千克/立方米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

A.0.05吨B.0.26吨C.2.6吨D.50吨

正确答案:

A

过程:

已知:

ρ胶=0.003克/立方厘米ρ钢=7.8克/立方厘米m钢=130吨

求:

m胶=?

解:

∵V钢=V胶

∴m钢/ρ钢=m胶/ρ胶即m胶/m钢=ρ胶/ρ钢=0.003克/立方厘米/7.8克/立方厘米=1/2600

∴m胶=1/2600×m钢=1/2600×130t=0.05t

8.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宇宙中的中子星的密度可达1×1014t/m3,一个体积为33.5cm3(大小似一只乒乓球)的中子星的质量是(  )

A.3.35×1012kgB.3.35×106kg

C.3.35×109kgD.3.35×103kg

正确答案:

A

过程:

这个中子星密度为1×1014t/m3=1×1017kg/m3,体积为33.5cm3=33.5×10-6m3

质量m=ρV=1×1017kg/m3×33.5×10-6m3=3.35×1012kg.

9.下列有关密度等说法正确的是()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B.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C.一支粉笔用了一半,密度减小了一半D.铁皮压成铁片后密度不变

正确答案:

D

过程: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质的形状、质量、体积改变而改变,所以只有D选项是对的。

10.液态蜡凝固后,中间会凹陷下去,则蜡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它的体积将____,密度将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变小;变大

过程:

液态蜡凝固后,中间会凹陷下去,说明体积变小,但质量不变,则密度变大了

11.小宇用托盘天平称糖水的质量,将盛糖水的烧杯放入了右盘中,砝码放入了左盘中记录数据为63.7克,测量完毕后发现错误,想重新测量。

作为同桌的小屹马上指出不需要重新测量,可根据图中所示的游码位置记录。

则小屹修改后的记录为()克

正确答案:

60.3克

过程:

应该是左物右码,这里左码右物位置相反了,所以只要62克-1.7克=60.3克

12.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向右盘增加砝码

D.往右盘减少砝码

正确答案:

C

过程:

向右盘移动游码就相当于给右盘增加了重量,所以相当于向右盘里增加了砝码。

13.小明有一次打开了很久没用过的铅笔盒,看到有一块橡皮和一支绿色的铅笔粘在了一起,把橡皮切开后,发现里面也有一部分变成了绿色,从微观角度分析一下:

橡皮里面变成绿色是()现象;在天气热的时候容易看到这种现象为什么?

正确答案:

扩散;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越剧烈。

过程: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也就是扩散现象;因为夏天的温度高,而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越剧烈。

14.一滴红墨水在一杯清水中,过了一会儿后,整杯水都变红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A.如果水的温度为0℃,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B.这叫扩散现象,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C.这是扩散的现象,它只发生在中液体和气体中

D.如果水的温度越低,扩散将进行得越快

正确答案:

B

过程:

A.错,扩散现象既然与温度无关,那么温度为0℃,也会发生这种现象

B.对

C.错,扩散现象也发生在固体中

D.错,水的温度越低,分子运动将进行得越慢,而不是快

15.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炒菜时,我们闻到了香味

B.在阴凉的地方晾衣服,衣服变干了

C.腌咸蛋时,时间久了,蛋变现了

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正确答案:

B

过程:

衣服变干是因为水蒸发了,跟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无关。

16.下列事例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是()

A.打气筒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正确答案:

D

过程:

打气筒将气体压缩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所以气体的体积变小了。

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所以液体混合后体积变小,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而海绵能吸水是因为海绵有吸水的特征,所以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17.1.下面不可能出现是()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上会出现小水珠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答案:

D

过程:

因为冬天室外温度低,室内高。

只有从室外走进室内时,室内的水蒸气吸食到冰冷的镜片后凝结成小水滴。

18.物质具有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物体的状态B气味C熔点D导电性E导热性F沸点G可燃性H延展性

答案:

GABCDEFH

过程:

燃烧时会产生新物质故可燃性是化学性质

ABCDEFH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ABCDEFH都是物理性质

19.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是吸热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正确答案:

D

过程:

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是吸热不等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不同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物质吸热较多

20.下列四种液化现象中,与其他三种液化现象不同的是()

A雾的形成

B.冬天,我们会看到自己呼出的“白气”

C.早晨,我们有时会看到植物上附有露珠

D.夏天,我们常看到自来水管“出汗”

正确答案:

B

过程:

四种都是液化,但是只有B选项是人体而出,其他三个选项都是自然现象

21.1、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

过程:

图①表示为器官;图②表示为组织;图③表示为系统;图④表示为细胞;图⑤表示为生物体。

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排列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所以,下列四个选项中排列正确的是④→②→①→③→⑤。

22、下面是用天平称盐水质量的几个步骤,你认为合理的顺序是()。

①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②称出烧杯的质量。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

④把盐水倒入烧杯中。

⑤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正减去烧杯的质量就是盐水的质量。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

C、⑤①②③④D、③②④①⑤

正确答案:

D

过程:

用天平称盐水质量的合理步骤是:

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

再称出烧杯的质量。

然后把盐水倒入烧杯中。

再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最后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正减去烧杯的质量就是盐水的质量。

而符合这个步骤的只有选项D。

23.某种物质的熔点是232摄氏度,在这时该物质的状态应为()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状态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正确答案:

D

过程:

在232摄氏度时该物质可能开始熔化,此时它是固态。

该物质也可能在熔化过程中,此时他是固液共存状态。

该物质还可能融化结束,此时它是液态。

24.喝开水时,人们常向水面吹气,这样喝起来就不太烫,这是由于()

A.向水面吹的是冷气,因此水温降低

B.吹气使热水下沉而冷水留在上面

C.吹气加快水面汽化,使水面温度降低

D.吹起使水面流动,因此水温降低

正确答案:

C

过程:

水蒸发时需要吸热能降低温度,吹气加快水蒸发从而加快开水的降温速度,这样喝起来就不太烫了。

25.如图,a、b、c三条图线表示三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同时同等条件下加热时的

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A.属于晶体的是b

B.熔化最快的是a

C.熔点最低的是c

D.无法融化的是b

正确答案:

C

过程:

由图可知a,c都是晶体,而b是非晶体,可以排除A,D选项。

并且比较a,c的熔点温度就可以得知c的熔点最低,所以C选项对。

26、在一个烧杯和一个试管中分别装有,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如图所示,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大部分融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A部分融化B全部融化

C融化一半D没有融化

正确答案:

D

过程:

①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后,烧杯中为冰水混合物,温度仍为0℃;

②试管中的冰温度为0℃,和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样,没有温差,故不能从烧杯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熔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熔化.

 

27.甘肃舟曲曾经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山区安全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新课题。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泥石流的发生会导致河谷堵塞形成堰塞湖,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正确答案:

C

过程:

因为C地区是缓坡,所以较容易形成湖。

(2)下图为泥石流多发区域,灾后重建民居点,图中最安全的选址是()。

A.1B.2C.3D.4

正确答案:

A

过程:

因为1地离泥石流多发区域地段较远,并且1地势广阔。

 

28.甲、乙两杯水的质量相等,甲的温度为20℃,乙的温度为40℃,让它们的温度都升高50℃,结果是()

A.甲杯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B.乙杯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C.甲乙两杯水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

C

过程:

根据公式Q=CmT,其中C、m和T都是相同的

所有Q甲=Q乙

29.两个物体的质量体积及构成的物质都不相同,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相同,则()

A.质量较大的比热较大

B.质量较小的比热较大

C.体积较大的比热较大

D.体积较小的比热较大

正确答案:

B

过程:

根据公式Q=CmT,其中Q和T是一样的

所以C1m1=C2m2

也就是说当质量较大时,其比热较小;质量较小,比热较大。

30.下雪了,小明从外面捧回一团雪放在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降到-4℃,将烧杯放在装了许多热水的盆中,观察温度计示数()

A.先不变,后变大

B.一直不变

C.一直变大

D.先变大后不变,后来又变大

正确答案:

D

过程:

-4℃的雪,吸热开始升温,温度上升;到达0℃时,雪达到熔点,温度不变;当雪全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

31.把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为-10℃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为冰水混合物,则()

A.冰的质量减少,温度不变

B.冰的质量增加,温度降低

C.冰的质量增加,温度升高

D.冰的质量增加,温度不变

正确答案:

D

解题过程:

由冰水混合物可得出当时的温度为0℃,0℃的冰水混合物在-10℃的房间里,一部分水结成冰,所以冰的质量增加:

但此时仍是冰水混合物,所以温度不变。

32.下列情况中,两个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相等的是()

A.两个物体的初温相等,末温也相等

B,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下降的温度相等

C.两个物体材料相同,质量、初温都相等,但末温不相等

D.两个物体材料相同,质量及下降的温度相等,但末温不相等

正确答案:

D

过程:

D选项物体材料相同,质量相同,虽然末温不同,但下降温度是相等的,所以物体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33.将比热不同的两金属块同是放入沸水中,则()

A:

比热大的金属块一定吸热多。

B:

比热小的金属块一定吸热多。

C:

两金属块吸收的热量可能相等。

D:

比热小的金属块升高的温度一定较多。

正确答案:

C

过程:

因为题目中没有说明两金属块的质量有没有相同,所以两金属块的吸收热量难以确定,无法进行比较,所以不能说一定,就只能选C了。

34.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不同,我们就说这两种物质的()不同

正确答案:

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不同比热

过程:

35.小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用小火煮,保持锅中水一直沸腾,直到煮熟.则()

A.第一次比第二次即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次比第二次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但费时间.

D.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但时间差不多.

正确答案:

D

过程:

因为水沸腾后,鸡蛋、水温度不会上升,而只要持续加热水就不会停止沸腾,所以可用小火煮。

小火煮也比大火煮省燃料。

36.在一个烧杯和一个试管中分别装有0℃的碎冰,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如图所示,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有一半融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A、部分融化

B、全部融化

C、融化一半

D.不会融化

正确答案:

D

过程:

在烧杯中的冰融化一半时,就说明当时冰处于融化阶段,温度不变,而试管中的冰无法吸热,导致其也无法融化,故选D。

37、火山爆发时形成的岩浆是由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

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

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

正确答案:

降低

过程:

由岩浆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可知,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降低。

38、实验室有四种规格不同的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度范围(量程)和最小刻度值,要一次性较准确地量出100克密度为0.8×10³千克/立方米的酒精,则应选()。

A.500毫升,10毫升B.100毫升,2毫升C.250毫升,5毫升D.50毫升,2毫升

正确答案:

C

过程:

已知:

m=100gP酒精=0.8×10³kg/m³

求:

V=?

解:

P酒精=0.8×10³kg/m³=0.8g/cm³

V=m/P=100g/0.8g/cm³=125cm³

答:

酒精的体积是125cm³。

因为250ml=250cm³,与125cm³最接近。

所以应选C。

39下面是小琴同学测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能较精确测出菜油密度的顺序是()。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平

②用天平测剩余菜油和烧杯的质量m1

③把合适的菜油倒入烧杯中,测出油与烧杯的质量m2

④把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菜油的体积V

⑤由P=m/V,计算菜油的密度P油=m2-m1/V

正确答案:

①③④②⑤

过程:

因为菜油与清水不同,所以测量时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