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复习训练题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701711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复习训练题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复习训练题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复习训练题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复习训练题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复习训练题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复习训练题9.docx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复习训练题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复习训练题9.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复习训练题9.docx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复习训练题9

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和分散系

课时训练练知能、提成绩限时测评

(时间:

40分钟)

测控导航表

考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变化

2,6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3,4,5,8

10

分散系、胶体

1,7

12,13

综合应用

9,11

14

基础过关

1.(2013昆明质检)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解析:

A项中胶体是不带电的,但是胶体粒子可能吸附溶液中的阴阳离子而带电;B项中通电时,溶液中溶质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溶质分子不移动;C项中溶液中微粒的运动也是无规律的,同样是布朗运动;D项中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则不能。

2.(2013福州高三质检)下列对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NaNO2)性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C )

A.NaNO2含有钠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

B.NaNO2溶液呈碱性,可推知亚硝酸为弱酸

C.NaNO2属于盐,其水溶液能与钾反应生成钠

D.NaNO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解析:

钾与NaNO2水溶液反应实质是钾与水的反应,并不能置换出NaNO2中的钠,C错误。

3.(2013福建漳州七校联考)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属于纯净物

B.某固体A能导电,A一定是金属

C.清晨,在树林中,常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这是胶体产生的丁达尔效应

D.由氯化铵溶液呈弱酸性可知氯化铵是弱电解质

解析:

由O2和O3组成的气体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石墨能导电,但石墨不是金属,B项错误;NH4Cl溶液显酸性,只能说明NH4Cl是强酸弱碱盐,不能说明NH4Cl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

4.(2014洛阳模拟)盐是一类常用物质,下列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形成盐的是( D )

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④⑥

C.只有②⑤⑥D.全部

解析:

金属与非金属化合可直接形成盐,如2Na+S

Na2S,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反应可直接形成盐,如Na2O+SO3

Na2SO4,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可直接形成盐,如2NaOH+H2SO4

Na2SO4+2H2O,故选D。

5.(2013年四川理综)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D )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解析:

酸性氧化物是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B项错误;CCl4为非电解质,C项错误;福尔马林是甲醛(35%~40%)的水溶液,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氨水是NH3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项正确。

6.(2013年江苏化学)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 )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解析:

石英器皿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B项错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氯气能与氢氧化钙反应,C项错误;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无法电解,应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法制铝,D项错误。

7.(2013苏州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直径介于10-9~10-7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解析:

胶体是指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并不只是分散质微粒,还包括分散剂,A项错误;电泳现象只能证明胶体粒子带电荷,胶体不是电解质溶液,B项错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用此法可提纯胶体,D项错误。

8.(2014山西忻州一模)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B )

A.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属于碱

解析:

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A项错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C项错误;石灰石、生石灰不属于碱,D项错误。

9.Ⅰ.(2014临沂一中模拟)下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从中挑选出1个选项,它跟另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将挑选出的选项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组别

备选项

挑出选

项序号

挑选依据

(1)

A.NO2 B.CO2

C.SO2 D.Fe2O3

(2)

A.S2- B.I-

C.Fe  D.K+

(3)

A.CH4 B.CO2

C.NH3 D.CaO

(4)

A.蒸馏 B.分液

C.蒸发 D.中和

Ⅱ.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 。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

 、 。

 

(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    。

 

A.AuB.CuC.AlD.Fe

(4)烧碱、纯碱均可吸收CO2,当含0.1mol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将溶液低温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

① ;②Na2CO3; 

③         ;④NaHCO3。

解析:

Ⅰ.

(1)中前三种物质均为非金属氧化物,Fe2O3为金属氧化物。

(2)中Fe为原子,其余的均为离子。

(3)中CaO为固体,其余均为气体。

(4)中的中和反应是化学变化,而其余为物理变化。

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Na2CO3属于盐类。

(2)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

H2O,当酸过量时,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离子方程式为:

C

+2H+

H2O+CO2↑。

(3)在常温下金属铁、铝遇浓硝酸时发生钝化,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反应继续进行,而Au与浓HNO3不反应。

(4)将CO2通入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CO2+2NaOH

Na2CO3+H2O、CO2+Na2CO3+H2O

2NaHCO3,因此①为NaOH和Na2CO3,③为Na2CO3和NaHCO3。

答案:

Ⅰ.

(1)D 是金属氧化物,不是非金属氧化物

(2)C 是原子,不是离子 (3)D 是固体,不是气体

(4)D 是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变化

Ⅱ.

(1)纯碱 

(2)C

+2H+

CO2↑+H2O OH-+H+

H2O

(3)B (4)①NaOH、Na2CO3 ③Na2CO3、NaHCO3

10.(2013福建四地六校模拟)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

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

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框图进行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A、B、C的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    。

 

①氢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⑤氧化物

(2)A、B、C三种单质中有一种是金属,则这种单质是A、B、C中的    ,理由是 。

 

(3)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的化学式为 , 

写出E作为还原剂参加反应的常见离子方程式:

  。

 

解析:

由于“E溶液+A→D溶液+C”,A为固体,C为气体,再结合框图中转化关系可以确定E溶液是一种酸,A是金属,C是H2。

继而判断出B是Cl2或F2,A是Al、Mg或Na等金属。

(1)两种元素不能形成碱,且A、B、C三种单质的组成元素中没有氧元素,所以形成的化合物不能是氧化物。

(2)A为固体,B和C为气体,金属只能为A。

(3)E是一种强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E为HCl。

HCl作还原剂,最常见的是其与MnO2反应。

答案:

(1)③⑤ 

(2)A B、C为气体,不可能为金属

(3)HCl MnO2+4H++2Cl-

Mn2++2H2O+Cl2↑

能力提升

11.(2013福建师大附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已知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10-6m的颗粒物则PM为2.5的大气一定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

H

H是制造氢弹的原料,它们是同一种核素

D.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解析:

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0-9~10-7m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因此PM为2.5的大气不一定能产生丁达尔现象,A项错误;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B项错误

H和

H是两种核素,C项错误;应用太阳能电池,可减少CO2、SO2的排放,有利于环保、节能,D项正确。

12.(2013浙江宁波模拟)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nm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直径

解析:

由题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nm(1nm=10-9m)的磁流体,符合胶体粒子直径的范围,故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悬浊液,A错误、B正确;磁流体由FeSO4和Fe2(SO4)3制备,所以胶粒中有Fe2O3、FeO,如果仅仅为Fe2O3,胶体不会呈黑色,C错误;胶粒是许多个分子组成的集合体,其直径比Fe(OH)3分子的直径大得多,D错误。

13.(2013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

A.冷水B.沸水

C.NaOH浓溶液D.NaCl浓溶液

(2)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

 

(3)怎样检验制备的物质是否为胶体?

  。

 

(4)取少量你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NH4)2SO4溶液,现象是  

         ,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    。

 

(5)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胶粒直径小于10-9mB.胶粒带正电荷

C.胶粒作布朗运动D.胶粒能透过滤纸

(6)氢氧化铁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

解析:

(1)FeCl3在冷水中水解程度小,不能形成Fe(OH)3胶体,A项错误;FeCl3与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C项错误;Fe(OH)3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遇NaCl溶液发生聚沉,生成Fe(OH)3沉淀,不会形成胶体,D项错误。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不能写成“Fe(OH)3↓”,应为: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3)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最佳方法。

(4)Fe(OH)3胶体粒子所带正电荷被S

所带负电荷中和,发生聚沉,产生Fe(OH)3红褐色沉淀。

(5)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相互排斥不易形成沉淀。

(6)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胶体的性质,而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

答案:

(1)B

(2)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3)利用丁达尔效应:

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物质,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

(4)产生红褐色沉淀 聚沉 (5)B (6)A

14.(2013哈尔滨模拟)

物质类别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②  

③    

④Ba(OH)2

⑤Na2CO3

⑥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2

(1)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②③⑥后面的横线上。

(2)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制备⑦常用    和    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

 

(5)⑤和过量的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6)①与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两种气体反应时的现象为 。

 

解析:

给定的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能形成的酸有H2SO4、HNO3、H2CO3等,碱有NaOH、KOH等,盐有Na2SO4、KNO3等。

实验室用H2O2制O2发生的反应为:

2H2O2

2H2O+O2↑,制备CO2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

CaCl2+H2O+CO2↑,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

Na2CO3和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

H2O+CO2↑,属于复分解反应。

HCl与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H3

NH4Cl,生成的NH4Cl呈白烟状。

答案:

(1)②H2SO4(或HNO3、H2CO3) ③NaOH(或KOH) ⑥Na2SO4(或K2CO3、Na2SO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2NaOH+CO2

Na2CO3+H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2H2O2

2H2O+O2↑

(4)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 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

(5)2H++C

H2O+CO2↑ 复分解

(6)HCl+NH3

NH4Cl 有白烟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