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游戏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6946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docx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游戏活动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docx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总24页)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精选10篇)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磁铁,通过探索引导幼儿发现磁铁能吸住铁的东西。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筐操作材料:

内有磁铁、回形针、螺丝帽、螺丝钉、硬币、布条、纸张、玻璃球、塑料玩具、竹片、泡沫等。

  2、纸杯(内装带有回形针的小兔)若干、迷宫及钓鱼工具。

  3、每人一张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魔术表演,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

(事先准备一个磁铁小人,操控磁铁使小人翻滚跳跃)

  2、讨论:

小人为什么能跳舞?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人下面有一块铁片,随着塑料板下面的磁铁移动而移动。

小人就能跳舞了。

  二、尝试操作,发现并提出问题

  1、介绍材料,引导幼儿初步探索磁铁的特性。

  指导语:

小人会跳舞,有趣吗(有趣)。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许多东西。

(铁制品和非铁制品)。

请你拿着磁铁去玩一玩筐里的东西,看小朋友有什么发现

  2、幼儿自由操作。

  3、交流、分享发现: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再次操作,尝试记录

  1、出示记录表,指导记录。

  重点指导幼儿再次探索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不能吸住哪些东西并把探索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2、幼儿再次操作并尝试记录。

  3、交流:

被吸住的东西是什么做的没被吸住的又是什么做的

  4、小结:

铁制品能被磁铁吸住。

  四、磁铁游戏

  1、以玩魔术的口吻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

“磁铁真有趣,它不但会变魔术还会跟我们玩游戏呢。

今天就让它带着小朋友们玩好吗”

  2、教师介绍游戏材料及方法。

  3、提出游戏要求:

  

(1)救小兔时,不能把手和磁铁伸进这陷阱,只能用磁铁在陷阱外边想办法,否则就会被大灰狼发现;

  

(2)在带蜜蜂等动物走迷宫时,把动物放送到迷宫的入口就不能用手碰到这些动物,只能用磁铁在迷宫下面移动带着动物选择正确的路线走出迷宫。

  (3)每人拿一根钓鱼杆,把钓钩放下就可以钓鱼了。

  五、教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教师小结:

磁铁真好玩,因为它会吸铁,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用磁铁碰碰家里的东西,找找还有哪些东西能让磁铁吸起来磁铁还有什么秘密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2

  设计意图:

  这一科学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

  吹泡泡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活动,是幼儿生活中经常玩的游戏,他们经常吹,喜欢吹。

但是家长从商店里买来比较精致的吹泡泡玩具,让幼儿吹泡泡,现成的泡泡液,固定模型(一般是圆型)的泡泡器,抑制了幼儿的科学探索,束缚了幼儿的思维发展,甚至在有的幼儿的头脑中形成动力定型:

泡泡器是圆圆的,只有圆圆的泡泡器才能玩吹泡泡的游戏。

因此,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也富有一定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能够充分挖掘吹泡泡游戏的教育价值。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尝试运用绘画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学习的自主性。

  3、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和获得知识和本领的愉悦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的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

圆形(每人一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每组若干);已配好的溶液。

  2、每桌一盒水彩笔、若干张记录纸。

  3、音乐《吹泡泡》,儿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吹泡泡》的音乐中,一起进入教室。

(教师跟着音乐吹泡泡,幼儿会自发地进行接泡泡和吹泡泡的游戏。

  师:

我们都很喜欢吹泡泡,那可爱的泡泡们在阳光下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真漂亮呀!

  2、教师出示“吹泡泡”工具,让幼儿观察并提问:

“这些工具能做什么”幼儿兴奋地发现能“吹泡泡”。

教师“顺”应幼儿就此引出课题,你们喜欢吹泡泡吗今天老师就请你们来玩“吹泡泡”游戏,从而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自由探索空间感知体验“泡泡的特性”。

  1、在“玩”中体验泡泡的特性。

让幼儿利用教师准备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圆形工具、粗细不同的吸管)边玩边探索:

“吹泡泡的时候,你们发现什么秘密了”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看谁发现的多”。

(教师启发、引导、扶持幼儿,将幼儿的探索推向深入,成为幼儿合作伙伴,激起幼儿探究的欲望。

  2、请幼儿互相交流探索结果。

先请小朋友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互相说一说,再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泡泡是圆形的、易破、会飞、对着太阳是五颜六色的、有大有小、掉在地上有时是半圆的、吹泡泡的工具是圆形的等等)然后请幼儿讨论:

吹泡泡的时候,你们发现的共同特点(

吹泡泡的工具是圆形的,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教师借助幼儿探索结果,用“引”的方法将活动的重点转化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把幼儿学习兴趣推向深入。

为突破活动的重点做了铺垫。

  三、提供不同的材料,用记录的形式表达自主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1、教师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的电线圈,让幼儿猜想吹出泡泡的可能形状。

  2、幼儿分小组,教师提供每组记录表一张,让幼儿在“玩”吹泡泡游戏中,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玩”中,幼儿分工协作,验证不同工具吹出的泡泡形状并记录验证结果。

让幼儿利用自己选择的`不同吹泡泡工具,在亲历和感受尽兴探究和尽兴玩的过程中观察,“你用的是什么形状的工具你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有什么秘密”(都是圆形)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想象结果的旁边。

(让幼儿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用的是什么形状的工具,想象吹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结果吹的泡泡又是什么形状的”

  引发幼儿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

请幼儿关注每个人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结果。

提问:

“有什么秘密”

教师在幼儿观点和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得出:

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结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儿歌游戏结束

  教师讲解儿歌内容,即游戏规则。

(当儿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时,幼儿向中靠拢;念到批泡泡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儿向后跳。

  活动延伸:

  1、幼儿学着自制吹泡泡的肥皂液。

  2、区角游戏中提供吹泡泡的材料,让幼儿自发游戏。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3

  活动《认识红黄绿》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数相等的报纸,报纸上分别画有三种颜色的大圆圈。

  2、小兔跳的音乐,小鸟飞的音乐

  3、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圆(红黄各半)

  4、录音机、老狼头饰

  5、事先和小朋友玩过找圆圈的

  游戏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教师出示两张大圆,提问:

  小朋友,这是一个什么这个大圆是什么颜色的

  二、寻找相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1、游戏“小圆

  宝宝

  找妈妈”

  

(1)请幼儿说说身上小圆的颜色,提问:

  

(2)教师出示的大圆请小朋友按照教师口令做动作。

(放音乐)

  小朋友们,老师有大圆,小朋友们有小圆,现在请红颜色小圆

  宝宝

  学小兔,黄颜色宝宝学小鸟飞到妈妈身边。

  2、游戏“大灰狼来了”

  

(1)小朋友可真能干,现在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开着火车去玩,可是,老师听说操场外面有一只大灰狼,它专吃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你们可要当心哦!

  

(2)游戏第一次: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沿着圆圈,随音乐走路,音乐一停,小朋友们就站住

  (3)游戏第二、三次:

外面有一只大灰狼,请小圆宝宝听音乐在四周散步,音乐一停大灰狼就来了,小圆宝宝得马上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大圆里躲起来,否则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

  (4)游戏第三、四次:

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来玩游戏,提出新的游戏要求:

引导小圆宝宝找相应颜色的大圆妈妈,小圆宝宝等音乐一停找到自己颜色一样的家躲起来,否则被大灰狼捉住。

  三、幼儿跳舞庆祝结束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愿意创造“工具”,解决简单的移动问题。

  2、了解移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玩具小汽车、双面胶、夹子、垫板、滑轮车、扭扭棒、塑料纽扣、游戏棒、卡纸、塑料环扣、吸铁石、塑料棒子、塑料圆环、报纸、视频《生活中的移动》。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游戏:

移动小汽车。

  1、关键提问:

什么是移动?

  :

物体从原来的位置改换到另一个位置,就是移动。

  2、游戏介绍:

用桌面上的材料帮助小汽车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边的位置。

  3、操作交流:

你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汽车移动了?

  4、:

相同的办法,却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帮助小汽车移动。

  相同的材料,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使小汽车移动。

  几种材料可以组合在一起变成让小汽车移动的工具。

  二、第二次游戏:

移动小汽车。

  1、游戏介绍:

用一张报纸帮助小汽车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另一边的位置。

  2、操作交流:

你的作品是什么像什么

  3、:

小小的游戏,你们却有大大的发明。

在生活中还会有更大的用处。

  三、活动延伸:

欣赏视频《生活中的移动》。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能积极参与、大胆创新。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站得稳的方法

  3、在讨论交流中积累和提升经验,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每人三张纸,双面胶若干,积木。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利用自身的经验,尝试制作纸桌,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的原因。

  1、教师提问:

“纸可以做什么”

引出制作纸桌的课题。

  2、教师简单介绍纸桌的制作方法

  3、幼儿制作,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制作。

  A、教师提问:

“你的桌子站起来了吗”

引导幼儿给站不起来的桌子寻找原因。

  B、通过向纸桌吹气的小实验,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探索桌腿高矮、粗细对桌子站得牢的影响。

  二、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并吸取同伴的长处,探索制作一张站得稳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师简单小结桌子能站得稳的方法(桌腿要粗,矮),并启发幼儿再做一张站得稳的桌子。

  2、幼儿第二次制作,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想办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教师提问:

“你的桌子站得稳吗为什么”让幼儿简单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并加深对桌子站得稳的认识。

  4、教师提问:

“你的桌子上能放东西吗”

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三、引导幼儿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积木,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不同桌腿的承重能力。

  1、教师提问:

“你的桌子能放东西吗”

让幼儿在桌子上进行放积木的尝试。

  2、教师以比赛的方式,引导幼儿尽量多地放积木。

  3、通过比赛,以“谁的积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等问题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桌腿对桌子承重能力的影响。

  科学游戏活动教案6

  设计依据:

  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幼儿清楚的看到沙子是不溶于水的一种自然物。

丰富感性经验,感知干沙与湿沙的不同。

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发现问题,找出答案,运用比较法加深对沙的认识。

观察现象会让幼儿觉得好奇、神秘,在这种心理驱动下幼儿能积极、愉快地掌握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通过沙路与水泥路面的比较,幼儿能初步了解现象与事物的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师幼之间互相传授经验这两条途径,验证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