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简答题.docx
《环境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简答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简答题
021、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形成条件?
答:
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和碳氢化合物(HC)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是大气中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大气湿度较低,而且有强的照射。
这样在大气中就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生成一些二次污染物,如O3、醛、PAN、H2O2等。
光化学烟雾一般发生在大气湿度较低、气温为24~32℃的夏季晴天,污染高峰出现在中午或稍后。
光化学烟雾是一种循环过程,白天生成,傍晚消失。
2、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发生富营养化的水体有什么特征?
答: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下降,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
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
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
3、什么是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置方法有哪些?
答: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固体废弃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
1、天然水体中存在哪些胶体物质,他们对重金属迁移转化及生物有效性有何影响?
答:
天然水体中的胶体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即无机胶体,包括各种次生黏土矿物和各种水合氧化物;有机胶体,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有机物、蛋白质、腐殖质(富里酸、腐殖酸、胡敏素)等;有机无机胶体复合体。
2、根据土壤污染发生的途径,土壤污染可分为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如何评价土壤环境质量?
答:
(1)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主要有:
A、污水灌溉。
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其后果是在灌溉渠系两侧形成污染带。
属封闭式局限性污染。
B、酸雨和降尘。
工业排放的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
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至3公里围的点状污染。
C、汽车排气。
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
D、向土壤倾倒固体废弃物。
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扩散会形成更大围的污染。
E、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属农业区开放性的。
(2)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涉及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
评价因子数量与项目类型取决于监测的目的和现实的经济和技术条件。
评价标准常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区域土壤背景值或部门(专业)土壤质量标准。
评价模式常用污染指数法或者与其有关的评价方法。
A、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指数小污染轻,指数大污染则重。
当区域土壤环境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进行比较或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时除用单项污染指数外,还常用综合污染指数。
土壤由于地区背景差异较大,用土壤污染累积指数更能反映土壤的人为污染程度。
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可评价确定土壤的主要污染项目,污染物分担率由大到小排序,污染物主次也同此序。
除此之外,土壤污染超标倍数、样本超标率等统计量也能反映土壤的环境状况。
B、梅罗指数反映了各污染物对土壤的作用,同时突出了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可按梅罗污染指数,划定污染等级。
C、用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x)95%置信度的围(x±2s)来评价。
C、综合污染指数法。
3、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答:
(一)面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环境容量,根据各地前些年开发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后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1)必须坚持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并重。
西部大开发中,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必须坚持建设和保护并重,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努力扭转边建设边破坏的局面,确保西部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2)必须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
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开发中必须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把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同步实施,严格管理,确保开发建设有序进行。
(3)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的原则。
西部开发必须成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统筹兼顾,综合决策,确保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必须坚持城镇污染治理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起抓。
在西部开发中,要区别各地不同情况和条件,抓住重点地区的重点生态问题,分类指导,全面推动城乡环境保护工作。
(二)针对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各级环保部门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为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保护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唱好主角,做好以下工作。
(1)准确定位,明确工作重点。
(2)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坚持科学决策。
(3)完善法规制度,规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4)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生态保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5)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031、中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答:
我国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农业方面:
以粮为纲促使毁林垦荒、毁牧开垦、围湖造田、填海种植,导致森林和草原等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土壤退化和沙化、荒漠化、盐碱化;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地功能衰退,植物无法生存。
在工业方面:
废水、废气、废渣不经有效达标治理的大量排放,破坏了整体环境的自然形态。
在城市建设方面:
布局混乱,工业区与居民区、商业区混杂,人为破坏了区划功能。
在资源产业方面:
矿业盲目开采,森林乱采滥伐,加之灭绝性地捕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破坏了生物链,导致生物多样性无法得到保护,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达到了危机的程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2、简述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与综合利用。
答:
(1)侵占大量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
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
未经处理或未经严格处理的生活垃圾直接用于农田,或仅经农民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后果严重。
由于这种垃圾肥颗粒大,而且含有大量玻璃、金属、碎砖瓦等杂质,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
(2)严重污染空气。
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场区,臭气冲天,老鼠成灾,蚊蝇孽生,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向大气释放。
(3)严重污染水体。
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是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
任意堆放或简易填埋的垃圾,其所含水量和淋入堆放垃圾中的雨水产生的渗滤液流入周围地表水体和渗入土壤,会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致使污染环境的事件屡有发生。
3、简述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殊性。
答: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要物种的,畸形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整的生态系统。
原因在于分解者进行异地分解;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主要体现在特殊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形式;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体现在系统涉及到自然、经济和社会等系统因素。
4、概述天然水化学成分的形成条件及进行的化学与物理化学作用。
答:
5、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答:
环境质量评价按照划分依据的不同,可以划分若干类型。
(1)按评价的时间划分,有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断评价,即环境影响评价。
(2)按评价的区域划分,有工业区(或厂矿)环境质量评价、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海域环境质量评价、风景名胜区环境质量评价、水域环境质量评价、全球环境质量评价等。
(3)按环境要素划分,有水体质量评价、大气质量评价、土壤质量评价、环境噪声评价以及包含若干要素在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
(4)按容划分,有健康影响评价、经济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风险评价、美学景观评价等。
6、臭氧层的破坏机制及其防治机制。
答:
破坏机制:
大气中存在的少量自由基与O3发生的反应是O3破坏的重要途径。
自由基与其它物质发生链式反应,一旦开始,很容易循环往复地继续下去。
大气中自由基种类和来源很多,参与破坏O3反应地往往是HOx,NOx,ClOx,BrOx等氧化物中的活泼自由基。
这种反应可表示为:
X+O3→XO+O2XO+O→X+O2净反应 O+O3→2O2
防治机制:
3、论述土壤污染及其修复技术。
答:
(1)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2)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的污染,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同时还要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例如羊齿类铁角蕨属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或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4、影响重金属在水体中发生迁移转化的主要化学过程。
答:
化学元素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二是由区域地质地理条件控制的环境的地球化学条件。
(1)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与行为与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在关系,如:
元素的电离势、亲和能、电负性、离子类型、化学键、原子价、原子和离子半径等。
A、化学键类型与重金属迁移:
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再水中易于离解,利于元素再地表条件下迁移;络合物多数情况下溶解度高,有较大的迁移能力。
B、元素的原子价与重金属迁移:
元素的原子价愈大,就形成愈难溶解的化合物,再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能力就愈低。
C、化合物的溶解度和重金属迁移:
化合物溶解度大,其水迁移能力则大,除决定于化学键类型、离子半径、价态外,还与外部环境条件-温度、压力、水密度等有关。
(2)环境的酸碱条件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大多数化学元素,在酸性环境中,形成易溶性化合物,利于元素迁移。
(3)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对元素的迁移能力及元素的富集与分散有巨大影响。
有一些重金属如铬、钒在氧化环境中有高的迁移力,而另一些重金属如铁、锰在还原环境中更容易迁移。
重金属在高pE的氧化性水中,将从低价态转化为高价态,在低pE的还原性水中将还原为低价态,或与水体中的硫化氢反应生成难溶的硫化物。
(4)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与鳌合作用:
A、与羟基及氯离子等的络合作用;B、与腐殖质的鳌合作用:
可能增强或减弱重金属的水迁移能力。
(5)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使重金属从不饱和的溶液转入固相的主要途径。
(6)几种重金属和类金属的甲基化作用:
A、汞的甲基化作用:
汞的生物甲基化;汞的菲生物甲基化;汞的去甲基化作用(微生物降解;生物体甲基汞的降解;光化学降解)。
B、砷的甲基化作用。
042、简述天然水的化学成分。
答:
按不同组分含量与性质的差异,以及与水生生物的关系可以把天然水的化学成分分为六类:
即常量元素、溶解气体、营养元素、有机物质、微量元素以及有毒物质。
(1)常量成分—又称为主要离子、恒量元素、保守成分。
淡水中的八大离子主要有K+、Na+、Ca2+、Mg2+、HCO3-、CO32-、SO42-、Cl-;海水中主要有Na+、Mg2+、Ca2+、K+、Sr2+、Cl-、SO42-、HCO3-(CO32-)、Br-、H3BO3、F-。
(2)溶解气体—天然水中溶有大气中所含有的各种气体,除了N2、O2、CO2外,还有惰性气体He、Ne、Ar、Kr、Xe、Rn也都能在水体中找到。
海水中也含有少量H2。
(3)营养元素—主要包括与水生生物生长有关的一些元素,如N、P、Si等。
(4)有机物—水体中的有机物可分为颗粒态有机物和溶解态有机物两大类。
(5)微量元素等其它组成—除了常量元素和营养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如同位素等),都包括在这一类中。
(6)有毒物质—天然水中的有毒物质,按其来源或产生方式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来自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排放的废物;另一类是指由于水体部物质循环失调而生成并积累的毒。
3、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意义。
答: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开发资源和工程建设项目之前,预测这些活动对环境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和破坏,提出可以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和办法。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种评价可以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在工程建设或城镇建设之前,根据环境评价的结果,确定建设项目的区域、规模及环保措施。
4、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答:
(1)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大,人口数量增长给资源带来的压力是对其环境产生的最基本影响。
(2)伴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口的分布也越来越集中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生活排污剧增。
有资料表明,城市人口的人均生活排污量大大高于乡村,如果这些排污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这是人口数量增多,从生活方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3)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当然要带来更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我们虽然没有理由把人口数量增长完全等同于生产活动扩大的原因,但人口数量增长应该说是生产活动增加的推动力之一。
这是人口数量增多,从生产方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论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及其保护途径。
答:
重要性:
保护途径:
(1)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要通过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到该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格局中,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重要容,并落实相应的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政府投入。
(2)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能力建设。
突出生物多样性中长期保护战略目标与任务,制定优先行动和项目,同时将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能力建设,通过重点完善“法规制度、技术支撑和管理服务”三个体系,提升“组织协调、政策研究、行政执法和国际交流”四种能力,提高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整体水平。
(3)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中国及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发展。
(4)推动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生物多样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离不开公众的参与。
要积极发挥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使更多的人意识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资源、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3、以清洁生产为例,论述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目标与途径。
答:
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A、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B、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C、对服务要求将环境要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对服务中。
4、论述现代环境科学发展趋势。
答:
(1)70年代以来,人们在控制环境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某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
这证明环境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环境污染的危害是可以防治的。
(2)随着人类在控制环境污染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环境科学这一新兴学科也日趋成熟,并形成自己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它将从分门别类研究环境和环境问题,逐步发展到从整体上进行综合研究。
例如关于生态平衡的问题,如果单从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变过程来研究,是不能充分阐明它的演变规律的。
只有把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能彻底揭示生态平衡问题的本质,阐明它从平衡到不平衡,又从不平衡到新的平衡的发展规律。
人类要掌握并运用这一发展规律,有目的地控制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使生态系统的发展越来越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通过这种研究,逐渐形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的理论。
(3)环境科学的方法论也在发展。
例如在环境质量评价中,逐步建立起一个将环境的历史研究同现状研究结合起来,将微观研究同宏观研究结合起来,将静态研究同动态研究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并且运用数学统计理论、数学模式和规的评价程序,形成一套基本上能够全面、准确地评定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
(4)环境科学现有的各分支学科,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这些分支学科在深入探讨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过程中,还将出现更多的新的分支学科。
例如环境生物学在研究污染对微生物生命活动和种群结构的影响,以及由于微生物种群的变化而引起的环境变化方面,将导致环境微生物学的出现。
这种发展情况将使环境科学成为一个枝繁叶茂的庞大学科体系。
051、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区别。
答:
人工环境是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形成、发展、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于人类活动的围越来越大,在地球上纯粹的、没有受到认为影响的自然环境已经很少,而人工环境的分布却越来越广泛。
人工环境是一个相对于自然环境的概念,通常意义上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最大区别在于:
在一定的时空围,人作为主导因子影响着周围的环境。
这一主导因子的影响程度和围是可以变化的,这种变化使得人工环境中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的比例发生变化,在人工环境中,两者比例越大,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激化,生态环境就越脆弱,环境问题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就越大。
2、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利与弊。
答:
正面效应:
减轻洪、旱灾害;提供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提供和改善航运;改善水质,提供水源;创造和改善旅游和娱乐。
负面效应:
引起地质、洪涝灾害;引起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湿地破坏;淹没土地,造成移民问题。
3、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重要因素。
答:
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有气象的动力因子和热力因素、气象状况、地理因素、污染物和污染源的特点。
(1)动力因子:
动力因子主要指风和湍流,它们使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其他一切气象因素都是通过风和湍流的作用来影响扩散稀释的。
凡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都稀释扩散;否则,会加重污染。
(2)热力因素:
热力因子主要是指大气的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
(3)气象状况:
逆温;辐射和云。
(4)地理因素:
下垫面(地形和地物)的影响;山谷风;海陆风。
4、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答:
(1)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长期低强度电磁辐射的作用,可促使视觉疲劳,眼感到不舒适和干燥等现象。
(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在电磁辐射作用下,血液中白血球下降,红血球的生成受到抑制,网状红血球减少。
(3)对机体免疫功能对危害:
电磁辐射可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4)引起心血管疾病:
受电磁辐射作用的人,常发生血液动力学失调,血管通透性和力降低。
(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
神经系统对电磁辐射的作用很敏感,受其低强度反复作用后,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发生改变,出现头晕、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尤其是入睡困难、无力、多汗和记忆力减退现象更为突出。
5、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分类。
答:
(1)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开发资源和工程建设项目之前,预测这些活动对环境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和破坏,提出可以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和办法。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种评价可以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在工程建设或城镇建设之前,根据环境评价的结果,确定建设项目的区域、规模及环保措施。
(2)环境质量评价按照划分依据的不同,可以划分若干类型。
(A)按评价的时间划分,有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断评价,即环境影响评价。
(B)按评价的区域划分,有工业区(或厂矿)环境质量评价、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海域环境质量评价、风景名胜区环境质量评价、水域环境质量评价、全球环境质量评价等。
(C)按环境要素划分,有水体质量评价、大气质量评价、土壤质量评价、环境噪声评价以及包含若干要素在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
(D)按容划分,有健康影响评价、经济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风险评价、美学景观评价等。
四、论述题
1、论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环境对策。
答:
依据《我们的共同未来》一书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危害后代人的需要的前提之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为:
(1)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开展国土开发整治,强化防灾减灾;(3)实行计划生育,努力减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4)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环境监督管理;(5)实施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开展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6)推行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7)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环境,改变消费观念;(8)建立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战略;(9)坚持以强化管理为中心的环境保护方针;(10)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和国民环境教育。
2、论述环境法律体系的组成、地位和作用。
答:
环境法律体系,是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宪法中关于保护环境和防治污染的规定;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法规;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法规;各种环境标准;关于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关于危害环境的法律责任以及处理环境纠纷、公害病及其程序等法规;在其他部门法如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法规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
环境法是关于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以及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综合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体系由下列各部分构成:
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环境标准;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法律规。
061、城市化及其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
答:
城市化包括工业化导致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单个城市地域的扩大及城市关系圈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形成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组织结构和文化;拥有现代市政服务与管理系统;具有一定量的流动人口等容。
城市化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来表示。
发展趋势:
国际化;连绵化;郊区化。
2、环境问题的类型和实质。
答:
环境问题按照成因可分为两大类:
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或耗竭和生态破坏三种基本类型。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造成了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未能协调发展引起的问题,是人对自然规律对忽视和不尊重。
当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是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其实质是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容量和环境自净能力。
这一切产生的根源是人类那种无节制地生产和最大限度地消费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