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世说新语》两则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7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5《世说新语》两则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5《世说新语》两则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5《世说新语》两则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5《世说新语》两则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5《世说新语》两则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5《世说新语》两则1.docx

《25《世说新语》两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世说新语》两则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5《世说新语》两则1.docx

25《世说新语》两则1

25.《世说新语》两则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准备

  学生:

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

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方式:

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延伸阅读法。

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学课时】

  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

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

  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教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三、研读《咏雪》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

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

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明确:

  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

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好的诗句要有意象。

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课文。

  四、拓展思维: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请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五、课后作业:

  .阅读《世说新语》,选择你读懂的一篇给予鉴赏、评点。

  .片断练笔:

自拟题目,景色描写。

  【板书设计】

  咏雪

  交代背景: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撒盐空中欣赏赞扬

  兄女:

柳絮因风起道蕴才气

  补充无弈之女

  评价身份之贵

  凝之之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陈太丘与友期》。

学生朗读课文,自行疏通文意;提出阅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解决;背诵课文;归纳借鉴本文的写法和语言特色,积累词语。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如果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你结识了小元方,你就会默默地告诉自己:

“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二.疏通文意

  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

教师在巡视中酌情给予指导

  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注意情节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内容,其他同学点评

  三、师生互动,研讨课文,背诵

  .各小组提问。

  .教师归纳所提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依据回答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

  明确:

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

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

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

”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

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

  .教师出示省去标点的原文,学生试读,然后背诵。

  投影显示: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请一学生尝试读文,应读出句读、语气来。

  全班齐读、背诵。

  五、把握写作特点,体味语言

  提问:

通过研读这两篇短文,《世说新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

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咫尺万里,辞近旨远;小中见大……教师不必评判,学生读后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六、课堂小结

  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

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

我们相信:

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关《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题目。

  .课外阅读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一个小片断《雪夜访戴》。

  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交代期行——不至——舍去——乃至

  开端父友:

  元方:

答针锋相对

  高潮父友:

怒——非人哉椐理驳斥

  元方:

曰——无信无礼正直不阿

  尾声父友:

下车引之聪慧明理

  元方:

入门不顾【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