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等级考主题161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6523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等级考主题16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理等级考主题16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理等级考主题16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地理等级考主题16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地理等级考主题16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等级考主题1619.docx

《地理等级考主题16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等级考主题1619.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等级考主题1619.docx

地理等级考主题1619

主题16地域分异规律

一、地理环境的要素

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有五个,即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和土壤,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人口,民族,聚落,政治,社团,经济,交通,军事,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1)整体性

地理环境四大循环:

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

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其中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

(2)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不等于均一性,陆地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级,从沿海到内地,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形成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即差异性。

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热量差异。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配不均匀,形成与纬线大致平行的不同热量带。

水分差异。

热量带影响气压带,在气压带和风带影响下,有不同的水分情况。

(3)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差异

自然带的形成:

气候也按地带分布,不同气候带有不同的植物分布,植物与动物关系密切,生物、气候又影响到土壤的分布,于是在大陆上就形成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自然带。

这就是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差异。

所以地理环境既具有整体性,又具有差异性。

差异性孕育于整体性之中。

二、地域分异规律

1、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主导因素是热量,原因是随着纬度的增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越来越少,热量降低,自然带由低纬向高纬呈现热带、温带、亚寒带、苔原带、冰原带的分布.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主导因素是水分,因为离海距离的增加,水分在减少,地域环境出现差异,从我国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分异的自然带的分界线大致是与我国的海岸线平行。

3、垂直地带性分异(又叫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主导因素是水分和热量,山麓到山顶垂直更替,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

(1)垂直自然带谱数目的影响因素:

山体的海拔高度;

山体所处的纬度;

山体的相对高度(从山麓到山顶)。

一般海拔越高,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的数目越多,完整程度越好

(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

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坡度——坡度越小,越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低;而陡坡积雪易下滑,雪线越高。

【注】

①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并不在赤道而是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

②雪线高度同样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但常以降水为主要依据,因此,雪线低的坡

往往确立为迎风坡

跟地带性规律相对应的,叫非地带性规律,如东非高原虽地处赤道,却并不是热带雨林。

三、我国三大自然区

自然区

范围

地形、地势

气候

河流

植被

人类活动

东部

季风区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面积占45%,人口占95%

二、三级阶梯。

三大平原;辽东、山东、东南丘陵;黄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横断山区

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秦岭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秦岭以南)热带季风气候(海南)

外流河。

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

森林为主,过渡为草原,人工树种、品种较多,土壤在森林作用下淋溶作用较强

受人类影响深广,无原始景观,多为人工景观;本区为农耕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阿尔金—祁连,长城以北;面积占30%,人口占4%

第二级阶梯。

海拔1000米,内蒙古高原、准葛尔、塔里木盆地

深居内陆,夏季风影响小,气候干燥,降水在400—800mm,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多大风

内流河。

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河流短小,季节变化明显,偶有暴雨形成地表径流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位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高,生物种类少

水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典型的绿洲农业,草原为畜牧业

青藏

高原区

北起昆仑—阿尔金—祁连,南到喜马拉雅山,东起横断山脉,西到国境;面积占25%,人口占1%

第一级阶梯。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有7000—8000米山峰

高山、高原气候①气温低②空气稀薄③冻土广布④太阳辐射强⑤风力强⑥输入水汽少

内流区,有很多冰川、湖泊、有大江大河的源地,内有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木丛,森林少,动植物稀少,土壤贫瘠

人类影响微弱,保存原始自然状态,农业以畜牧为主,少数林业、种植业

主题17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一、自然资源

1.光照资源与热量资源

光照资源和热量资源都属于气候资源的范畴,光照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一般用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来衡量;热量是指大气的热力状况,一般用气温、积温和无霜期来表示。

光照资源丰富的地区并不一定热量资源丰富。

举例来说,我国青藏高原光照资源丰富,而热量资源较缺乏。

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光照丰富;同时,由于大气稀薄,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低,热量资源不足。

2.水分资源与水资源

水分资源属于气候资源的范畴,主要指大气降水和地面湿润情况。

按干燥度(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比值)划分,一个地区的水分资源状况可以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四种类型。

水分资源对天然植被和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水资源不属于气候资源,广义的水资源是指水圈中的水量总体。

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现有技术下能被人类利用的部分淡水,主要包括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一个地区的水资源多少的衡量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

青藏高原大部分属于半干旱区,水分资源不足,但有许多高原湖、大江大河源头,因此水资源十分丰富。

3、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1)基本特征:

不均匀性、有限性、综合性

(2)分类

水资源、气候资源(光热水)、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又可分为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4、自然资源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自然资源影响产业布局

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影响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

水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影响工业区位和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2)自然资源影响产业结构

水资源、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对第一产业的影响

水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对第二产业的影响

二、自然灾害

1.特点表现

 

(1)灾害种类多 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我国几乎都有,其中洪涝、干旱和地震危害最大

 

(2)发生频率高我国平均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害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

(3)分布范围广

 西北、华北地区春秋多干旱;东部季风区夏季多暴雨和洪涝灾害;东北和西南地区,冬春多干旱,森林火灾也时有发生;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多地震;青藏高原多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东南沿海多台风和风暴潮等

(4)地域差异大

 东部地区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率高,损失大;中部次之;西部地区生态系统

脆弱,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但损失较小

2.自然灾害种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

地域分异

原因

旱灾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

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

 洪涝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

受夏季风的影响大,受夏威夷高压实力的大小、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

地震

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

台湾位于板块交界区;西南区位于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上;华北、西北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

滑坡、泥石流

西南为多发区

西南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

低温冻害

东北为多发区

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

台风

东南沿海多发区

濒临西北太平洋

3、不同主体防灾减灾对策

(1)政府:

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体系;

协调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就灾赈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2)技术:

针对地质灾害,实施工程或生物预防措施

针对水旱灾害,修建水库、加固堤坝、兴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针对台风,营造海防林、加固海堤、船只进港、疏散居民等

针对寒潮,做好防寒防冻工作。

(3)个人:

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

4、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增加环境的稳定性(修水库、植树造林、水土保持)

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使环境恶化(过度开采、污染环境)

(2)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人自身的防范意识、应急措施、自救互救

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单位资产密度:

城市用地阻挡雨水下渗)

防灾减灾工程、生物工程(三北防护林)

(3)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缩小

经济基础条件、政治稳定性与防灾减灾措施、救援速度、灾后恢复重建

 

主题18区域开发

一、区域开发的含义与原则

1.资源开发与利用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当前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因地制宜合理调配;开源与节流并重

2.流域整治与开发

统筹考虑经济发展需要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

正确处理上中下游、左右岸之间的关系;

根据流域自然和经济条件,合理安排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3.产业结构调整

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

根据区域特点和优势,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结构

4.生态环境治理

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环保意识;

发展科技,改造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部门;

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5.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实质

协调好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二、区域开发中的经济、社会与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

1、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不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能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

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源泉。

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改善气候,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2、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

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环境保护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

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

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

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

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

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三、区域开发问题的原因、治理对策

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含义

1.西北地区概况:

A西北地区的范围

自然界线: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行政界线:

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分。

降水界线:

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B.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1)地形特征:

以贺兰山为界,东部为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为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2)气候特征:

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干旱。

其成因是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山岭重重阻隔。

(3)内部差异:

贺兰山以东年降水量200mm以上,自然景观为半干旱的草原地带,草场载畜牧量大;贺兰山以西年降水量200mm以下至不足50mm,自然景观为戈壁、沙漠,草场载畜牧量小。

2.荒漠化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即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植被破坏)

土地退化:

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

(植被破坏)

二、荒漠化成因

A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土质疏松、风蚀作用强烈。

B人为原因:

(1)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

(2)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植被破坏)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破坏防止风沙前移及抑制地表起沙的机制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过程

过度开垦

旱农垦区周围及草原地区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三、荒漠化危害

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经济损失

(1)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少

(2)沟壑发展、泥石流破坏工矿交通设施

危害(3)水、土、肥的损失干旱

生态破坏(4)淤积江河湖库洪涝(下游“地上河”)

(5)畜清排浑导致水量损失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荒漠化治理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

改善灌溉和耕作技术;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数量;干旱内陆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生物措施:

封沙育草;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营造防沙林带;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多层防护林体系。

工程措施:

如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因地制宜发展林牧业;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

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概况

1.湿地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类型:

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2.特点

A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B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3.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特点

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总的状况是东部湿地多,西部湿地少(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的功能

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

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2洞庭湖湿地的价值:

A维持生物多样性B调蓄洪水C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D航运E旅游观光

三、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

1洞庭湖湿地缩小的原因:

泥沙淤积(主要是上游地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围湖造田

2、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突出问题

治理措施

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退化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水质污染问题突出

防治水污染

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第三节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一、河流的综合治理原则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A自然方面:

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

B人文方面:

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如:

上中游河道特征——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

下游河道特征——河谷较开阔,通航便利

2、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

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

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

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

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

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

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

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

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

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A基本条件

(1)区域位置:

位于美国南方地区棉花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自然条件:

①地形:

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②气候:

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③水系:

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④矿产:

煤铁铜等丰富。

人文条件: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基础差、交通困难、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B治理措施:

⑴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洪、航运、发电、养殖、旅游、提高水质)

⑵电力先行(水、火、核电),发展高耗能工业(炼铝、原子能、化学)(美国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梯级开发)

⑶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

⑷保护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C经验:

(1)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⑵因地制宜地开发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⑷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

D启示:

(1)中国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2)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3.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3)20世纪30年代初:

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多,且三者的组合状况)、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不同的土壤能生长不同的作物)、水源(灌溉水)。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决定因素:

人口数量、饮食习惯)、交通运输、政策、科技(机械化、良种、水利、电气化)、劳动力(数量、质量)、土地与人口的关系。

3.农业生产的特点:

A地域性——因地制宜B季节性、周期性——因时制宜(遵守农时)

一、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2.社会经济条件:

商品经济发达,经济效益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交通运输发达;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农业带

分布

区位因素

乳畜带

东北部五大湖沿岸

气候冷湿,适于牧草生长;

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玉米带

中部

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年降水量多、热量充足

小麦带

中部(冬小麦)北部(春小麦)

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势低平

棉花带

南部

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1专门化:

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目的:

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意义:

实行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问题:

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污染严重

2.措施:

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推广休耕、免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第五节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传统工业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⑤离铁矿近。

主要工业部门:

煤炭、电力、机械、化学、纺织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

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

③治理环境污染

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

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对外开放政策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⑤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阶段

城市化进程形成原因

城市化进程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

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问题:

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

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

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

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

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主题19全球环境问题与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