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6649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探究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探究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探究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探究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究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doc.docx

《探究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究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doc.docx

探究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doc

某某大学管理学院学年论文

 

探究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论文摘要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效果的度量和评价。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效率低下成了严重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提高行政效率已成为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面临的首要任务。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对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在我国改革开放处于攻坚阶段的今天,研究行政效率特别是乡镇政府行政效率对更好地发展政府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表现:

(1)机构膨胀,人员众多,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

(2)政府提供的公共品数量少,质量低,服务差;(3)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工作相互推诿扯皮等等。

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乡镇行政效率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只能在低层次上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倒退。

本文在分析了乡镇行政效率概述及衡量标准、低下的表现和低下的危害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乡镇行政效率的改进措施:

(1)简化办事程序,方便为民;

(2)优化组织结构设置;(3)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等等。

关键词

乡镇行政效率基层政府监督机制

 

 

探究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引言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它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检验行政改革成果的重要尺度。

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提高行政效率亦是前进和发展要求和时代赋予给我们的使命。

在我国改革开放处于攻坚阶段的今天,研究行政效率特别是乡镇政府行政效率对更好地发展政府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府组织,它以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很多乡镇政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行政效率不高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浪费了政府的人力物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合理要求,不利于乡镇发展,人民富裕。

乡镇为什么会出现行政效率不高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乡镇行政效率仍是当前要解决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行政效率的内涵、衡量标准及重要性

(一)行政效率的内涵

行政效率就是政府这一特定主体运行的效率,对行政效率的界定在于对“效率”的理解。

科学管理运动的倡导者在使用“效率”这一术语时,给其定义为:

实际产出量与最大可能产出量之比,即“行政效率”的含义。

行政效率一直是行政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对“行政效率”的内含进行必要的阐释,才能在此基础上准确和全面地理解公共行政中的低效率倾向。

宏观行政效率可以用不同国家中不同的制度安排所引起的总体发展速度来解释。

其中,制度安排包括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第三部门的相对规模和相互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结构和职能分工,政府的政策规则及其管理活动等等;总体发展速度既包括经济增长率,又包括文化、教育、社会道德水平等方面的社会发展速度。

显然,宏观行政效率具有外在性,它关注的不是政府部门本身的工作效率,而是从行政执行过程中对社会的外在影响的角度来评价行政效率。

微观行政效率可以用特定政府机构提供相同单位的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相对成本来解释。

微观行政效率即具体行政单位管理和服务活动的产出和投入之间的比率。

显然,微观行政效率具有内在性,它着眼于政府部门本身。

(二)行政效率的衡量标准

任何科学的测量都必须有确定的标准,行政效率的测定也同样如此。

但由于行政管理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运动,行政效率的各种要素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中,不同的行政层次上表现形式不同,测量标准也是多种多样的。

为使行政效率的测定逐步科学化,应努力从我国行政管理的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规范化的行政效率评估测量标准体系。

它应包括四个方面:

1、行政工作的质量标准

(1)行政决策的质量。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中心环节。

决策的质量对整个行政活动的效果有决定意义。

决策的质量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方向标准,即行政决策是否符合国家意志和人民要求;二是优化标准,即是否选择了最优的行动方案。

(2)中间管理层的工作质量。

中层行政机关或组织内中间管理层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准有:

对上级命令执行的程度;反馈下层信息的准确和及时程度;管理系统内部协调一致的程度;对所属部门工作的指挥是否正确、有效、灵活;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等。

(3)具体执行工作的质量。

具体执行层次工作大部分是操作性的,可以按不同岗位具体制定工作质量标准。

一般的标准有:

服务态度好坏;有无严格的工作程序标准;执行程度如何;工作成果是否符合计划要求;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

2、行政工作的数量指标

(1)行政决策的工作量。

决策工作中可进行量的分析的要素有:

一定时期做出决策的数量;各项决策涉及范围的大小;为各项决策提出的备选方案的数量;处理的信息量等。

由于决策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各项决策的风险程度和困难程度不同,而且许多工作成果是无形的。

所以,评估决策工作时,数字指标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因而是次要的、参考性的。

(2)中间管理层的工作量。

管理层次的行政工作种类繁多。

执行计划、组织、控制、沟通、协调等不同职能的管理部门,其工作的性质、任务、方式各不相同。

测定这些部门工作量的一般指标有:

所管理的下属单位数量;地理范围;人口数量;所处理的信息量;处理突发事件的数量等。

对每一个具体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测量具体的工作量指标。

如人事管理部门,有所管人员总数;工种系列数;职务、职称等级数;一定时期内人员流动数量;录用、开除、退休人数;职务任免人数;职工培训次数和人数;各种季度、年度报表的次数和总量等指标。

(3)具体执行工作量。

具体执行层次的工作可量化的指标较多。

各职能部门工作性质不同,可根据不同情况设立各种反映工作量的指标。

如交通管理部门,有所管地段总公里数;设置各类交通标志和安全设施数量;交叉路口数量;道路维修保养工程量;平均车流量;处理各类交通事故次数;处罚违章次数;出动巡查的车辆、人员和行程数等指标。

行政工作的数量指标反映行政工作完成情况。

其中有些主动性工作的指标可纳入工作计划,设定检查标准。

如职工培训工作、交通巡查工作等。

有些工作属于被动性的,工作量大小不完全取决于行政工作单位和人员,工作量增加不意味着效益提高。

如违章、处罚增多可能是加强管理的措施,也可能是交通管理不善的结果。

这类工作量只有联系其他指标来分析才有意义,不宜设定计划标准。

3、行政工作的时效标准。

时间是行政效率的重要的要素。

测定行政效率必须有时效标准。

这可分为两类:

(1)强调速度的标准。

(2)强调时限的标准。

在实践中,要根据需要和条件,为每项行政工作设定速度标准和时限标准,并要不断完善。

4、行政费用指标。

这是最容易量化的指标。

通常有两种基本尺度:

(1)衡量人力消耗的尺度,即劳动时间尺度,以工作日或工作小时来计算。

(2)衡量物力和财力消耗的尺度,以货币来计算使用这两种指标来衡量行政费用时,需注意两点:

一是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不同,计量人力支出时,应对不同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人员加以区别;二是物质资源不能完全按市场价格来计量,应区别计划物资和非计划物资、供应充足物资和短缺物资。

(三)提高行政的效率的重要性

进入新时期以后,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及我国行政效率低下的状况,要求上下都要讲究工作效率,而且深刻地揭示了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行政效率是政府管理的生命线

行政效率标志着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是衡量政府工作状况的综合指标,是政府管理的生命线。

只有高效率的行政管理,才能够使管理者有效地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各项职能,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因此,各国政府都把提高行政效率作为政府管理的基本目标。

邓小平从党和国家盛衰兴亡的战略高度,不仅严肃批评了党和国家的组织机构臃肿重叠、职责不清,许多人员不称职、不负责,工作缺乏精力、知识和效率的状况,而且强调精简机构“这场革命不搞,让老人、病人挡住比较年轻、有干劲、有能力的人的路,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可能要亡党亡国。

如果不进行这场革命⋯⋯我们怎么能得到人民的谅解,我们自己又怎样能安心?

2、提高效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政府管理的迫切要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加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了社会生活方式全方位的变化,使整个社会生活更加快节奏化。

在国内,我们正在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无论是世界性的社会节奏快速化,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使人们的效率观念越来越强,并对我们的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果我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讲效率,办事拖拉,互相扯皮,错失良机,就必然会阻碍改革开放,拖经济发展的后腿,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正如邓小平所说:

“现在的世界,人类进步一日千里,科学技术方面更是这样,落后一年,赶都难赶上。

所以必须解决效率问题。

领导层有活力,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效率,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有希望。

3、提高效率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的国家机构是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国家机构,其运作较之旧的国家机器理应更为快捷、高效,并且,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机关在管理社会事务、经济事务、文化事务中必须提高效率。

由此出发,邓小平明确地把提高行政效率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他说: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

”我们的改革必须做到:

“第一,党和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体制要增强活力,就是说不要僵化,要用新脑筋来对待新事物;第二,要真正提高效率;第三,要充分调动人民和各行各业基层的积极性。

二、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表现与危害性分析

(一)乡镇行政效率低下的表现

1、机构膨胀,人员众多,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

伴随着机构和人员不断膨胀的是国家预算用于行政管理的支出大幅度上升,1980年全国行政管理费开支66.79亿元,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5.5%。

1996年达1040.8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14.5倍,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13.1%,如果加上事业费开支,1996年的财政供给人员一年就需要财政供给经费3600多亿元,几乎占了国家总财力规模的一半。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庞大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是社会为换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而付出的成本,这一成本的不断攀升,表明了社会要获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要付更大的代价。

对于政府机构而言,则是机构设置不合理、大量冗员存在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沓、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

我国各级政府离马克思所说的“廉价”政府的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

2、政府提供的公共品数量少,质量低,服务差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形成了“全能政府”、“无限制政府”的管理模式,政府服务成本过高,所提供的则是量少、质低、价高的服务。

在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政府一直处于主体地位,而物品消费者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就造成需求与供给不对等,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投资低效。

①由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小团体主义的泛滥,降低了服务的深度和服务的水平,严重妨碍了政府社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3、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工作相互推诿扯皮

地方政府有些是对问题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效;有些是权力界限不分明,乱用滥用权利严重;有些是在政府决定涉及部分人利益时,有人从中作梗,至大众与政府利益于不顾;有些是上级指示前后不一致,不同上级指示不一致,造成下级各取所需、各执一端;有些是出了问题没人担,担了责任又向下推,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