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讲义新人教必修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61211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讲义新人教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讲义新人教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讲义新人教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讲义新人教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讲义新人教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讲义新人教必修1.doc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讲义新人教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讲义新人教必修1.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讲义新人教必修1.doc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讲义新人教必修1

鸿门宴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约公元前90),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父司马谈任汉朝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

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等。

年二十,遨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几遍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做了良好准备。

二十几岁任郎中,三十六岁父谈死,三十八岁继任太史令,广泛阅读皇家藏书和档案,四十二岁主持改订历法,修“太初历”,同年开始写《史记》。

五年后,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因《史记》未完成而忍辱接受宫刑。

作品

  《史记》

评价

  他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人物轶事

天汉二年(公元前99),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

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

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

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兵,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却听说他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

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

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

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

他对汉武帝说:

“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

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

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

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兵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

他之所以不死,而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

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贬低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汉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

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

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

“这是我的罪吗?

这是我的罪吗?

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

”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

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

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

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

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

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

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

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

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

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

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

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

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一)背景链接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

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

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

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

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

“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

”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

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巨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

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

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

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

于是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

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

就在这样剑拔弩张的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这件事后的情节为:

项羽封侯——诸侯反叛——彭城大战——俘汉妻父——汉楚讲和——弑父未遂——单独挑战——攻韩信彭越——鸿沟割地——张良说刘——垓下之围——乌江自刎。

(二)常识整理

Ⅰ.文学常识

1.纪传体通史

纪传体通史:

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经,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并且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

2.《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Ⅱ.文化常识

古代位次常识

1.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左迁”即表示贬官。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

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

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

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

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2.虚左

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

今仍有“虚左以待”一语。

1.掌握重点实、虚词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通过语言、行动等描写以及对比手法,分析人物形象。

   

一、诵读开端部分(第1自然段),完成以下各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4)此其志不在小      

明确:

(1)军:

驻军 

(2)王:

为王、称王 (3)山东:

古今异义词,指崤山以东地区 (4)小: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译文:

(2)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译文:

(3)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译文:

明确:

(1)明天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省略句。

(2)沛公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相,珍宝全都占有了。

(省略句,同时又是状语后置句。

(3)财物没有被掠取,妇女没有被宠爱。

(被动句。

环节二:

把握文意

3.对本部分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无伤告密是“鸿门宴”斗争的根本原因。

B.项羽“怒”表明他是一位性格火暴,极易冲动,城府很浅的人。

C.本部分点明双方的驻地和兵力,说明战争的主动权在项羽手中,为后文的故事做了铺垫。

D.范增指出刘邦的天子气,目的就是要项羽抓住时机消灭竞争对手。

解析:

选A 曹无伤告密是“鸿门宴”斗争的起因,不是根本原因。

二、诵读发展部分(第2自然段),完成以下各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素善留侯张良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5)君安与项伯有故      

(6)张良出,要项伯      

(7)项伯杀人,臣活之      

(8)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1)吾得兄事之      

(1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3)籍吏民,封府库      

(14)不如因善遇之      

明确:

(1)素:

一向,平时 善:

友善、交好 

(2)夜:

名词作状语,连夜 之:

动词,到 (3)为:

介词,替,给 为:

动词,谋划,设计 (4)距:

通“拒”,把守 内:

通“纳”,接纳 (5)故:

旧交情 (6)要:

通“邀”,邀请 (7)活:

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8)婚姻:

古今异义词,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9)出入:

偏义复词,进入 非常:

古今异义词,意外的变故 (10)倍:

通“背”,忘恩 (11)兄:

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12)蚤:

通“早” (13)籍:

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14)因:

趁着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译文:

(2)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译文:

(3)孰与君少长?

译文:

明确:

(1)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把事情全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状语后置句“以事具告”和省略句“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3)他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

(固定结构,孰与:

与……相比,谁……?

表示比较。

环节二:

把握文意

3.能表现刘邦和项伯联络感情的一组是(  )

①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④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选D ①是张良话语,表现张良的智谋;③是刘邦对项伯表白不敢背叛项羽。

4.对本部分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伯为了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透露了军机,后又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

B.张良在危机之时仍想着为刘邦谋划,表现了刘邦集团的团结以及刘邦的知人善任。

C.刘邦说,是一小人为他出谋划策不要接纳诸侯的领土,只要占领秦国的土地就可以称王,其实是他自己的想法。

D.第2自然段共写了两件事:

第一,项伯夜访张良被张良利用;第二,张良献策,情节发生变化。

解析:

选C C项,“不要接纳诸侯的领土”错,是不要放诸侯进入;同时“其实是他自己的想法”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三、诵读高潮部分(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各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3)令将军与臣有郤      

(4)范增数目项王      

(5)常以身翼蔽沛公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7)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9)毫毛不敢有所近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1)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明确:

(1)从:

使动用法,使……跟从 

(2)河北:

古今异义词,黄河以北 河南:

黄河以南 (3)卻:

通假字,通“隙”,隔阂 (4)目:

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5)翼:

名词用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6)止:

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7)上:

名词用作状语,向上 (8)刑:

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9)近:

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 (10)王:

使动用法,使……为王 (11)因:

趁机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译文: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文:

(3)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译文:

(4)客何为者?

译文:

明确:

(1)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

(状语后置句,即“因于坐击沛公”。

(2)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被动句,以“为所”做标志)

(3)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

(无以:

固定结构,没有用来……的东西)

(4)客人是干什么的?

(宾语前置句,即“客为何者”)

环节二:

把握文意

3.下列全都表现项羽缺乏斗争经验、政治上不成熟的一组是(  )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 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③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④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 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⑥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解析:

选D ②表现了项羽的骄矜自大,⑥是樊哙的观点。

4.对本部分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小心谨慎,轻车简从,来见项羽于鸿门。

其整个的活动表现,真可以说极尽低首小心以博求项羽的信任。

在称呼上,对项羽是一口一个“将军”;对自己是一口一个“臣”字。

又用共同起义江东的老关系来打动项羽。

接着恭维了项羽的功勋,也表白了自家的苦劳。

最后,他用真情打动了项羽。

B.项羽粗豪大意、骄傲自恃,几乎是完全疏于戒备,竟在刘邦一番口蜜腹剑的说词面前,迅速而又彻底地解除了思想武装,成为刘邦的思想上的俘虏。

并且把密告给他如此重大消息的曹无伤,轻易地泄漏给刘邦。

下面的不听范增、放任项伯、害怕樊哙等自损行为,都是有其由来的。

C.在击杀刘邦这一问题上,项氏集团内部,步调不统一,并且有人公然出来破坏。

而刘邦集团则有组织有准备,步调也极为统一,并且能做到互相配合联合作战。

张良看见情况紧急,于是出军门招樊哙,通过张、樊二人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这一方是无一人无一刻不在高度紧张戒备之中。

D.在本部分最后一节中,是写樊哙的场面,也是写项羽的场面。

樊哙一派为刘邦解释的有胆有识的说辞,表明他性格粗豪,也有其精细之处。

但他所以能受到项羽嘉赏,主要是因为具有“能饮”“健啖”的粗豪风格,与项羽相投契。

解析:

选C A项,“最后,他用真情打动了项羽”错,是他的态度使项羽放松了戒备。

B项,“害怕樊哙等自损行为”错,他没有害怕,只是樊哙闯进来时的一种戒备。

D项,“主要是因为具有‘能饮’‘健啖’的粗豪风格,与项羽相投契”错,主要是因为指责当中包含着尊敬的讲话。

四、诵读结局部分(5~7自然段),完成以下各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道芷阳间行      

(2)沛公不胜杯杓      

(3)再拜献大王足下      

(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明确:

(1)道:

名词作动词,取道 

(2)杓:

酒器 (3)再拜:

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 (4)督过:

责备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文:

(2)沛公安在?

译文:

(3)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译文:

(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译文:

明确:

(1)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

现在人家正好比是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

(宾语前置句)

(2)沛公在哪里?

(宾语前置句)

(3)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

(省略句)

(4)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判断句和被动句)

环节二:

把握文意

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刘邦脱逃前所做部署的一句是(  )

A.乃令张良留谢

B.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解析:

选D D项是张良替刘邦所说的致歉词。

4.对本部分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乘势逃席,本意就想逃归。

但他却假惺惺地说: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直等樊哙说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替他解嘲的话来,他才“于是遂去”。

他把带来的厚礼留给张良,以便进一步麻痹项羽。

B.写刘邦正式逃遁时,他狼狈地扔掉车马,和樊哙等四员心腹将领,走僻路抄近道,急急逃回自己的营垒。

临行时,还没忘掉告诉张良“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其沉稳镇定的心理显现出来。

C.张良入谢,向项羽、范增献礼。

张良的措辞,极为婉惬得体,项羽在听到刘邦逃走的消息时,也没什么明显表现,相反地,还“受璧,置之坐上”。

范增则大不同。

这种场面,无异于在说明他的几次老辣机谋,都归破产。

D.刘邦回到军中,立刻杀掉密告他的曹无伤,剪除了内部的隐患,加强了内部团结。

这和项羽一方的变化动态,构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解析:

选B B项“其沉稳镇定的心理显现出来”错,应是恐惧不安的心理显现出来。

                                         

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

(一)这样积累素材

话题专辑——

1.从教材中积累

每每提及鸿门宴,总有人要为项羽的优柔寡断扼腕叹息,宴会之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置之不理。

项庄舞剑,妄图杀掉刘邦,项伯以身蔽之。

这就是团队不合作的结果。

2.从自然中积累

非洲丛林中,生长着一种高大的榉树,树的顶端结有形似南瓜大小的坚果,果实虽甜润多汁,但所有善于攀爬的动物都无法打开它近一厘米厚的坚硬果壳,只有望“果”兴叹。

 

而大象和狒狒却能品尝到坚果的鲜美,每到坚果成熟时节,狒狒们便聚到榉树尖上发出唳声呼叫,象群会闻讯而来,狒狒们就摘下坚果凌空抛下,象群的首领会用粗壮的尖牙将坚果一扎两半,紧随其后的大象马上将其一半卷入口中,而决不再吃另一半。

偶有不懂规矩的幼象吃了另一半,大象会毫不客气地用鼻子狠狠地“教育”它,直到它吐出来为止。

如食兴未尽,首领会将另半个再扎开,吃掉其中的一半……当象群摇头摆尾地离去,狒狒们便蜂拥下树,抱起地上的半个或四分之一个坚果美美地享用起来……

说不清大象和狒狒的互助行为是先天本能还是后天感知,但这种合作、默契、诚信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践行。

3.从历史中积累

歌德与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两位伟大的诗人,也是同时代旗鼓相当的两位竞争对手。

在争霸诗坛的同时,他们也是一对朋友。

歌德在谈到他们的友谊时说:

“像席勒和我这样的两个朋友,多年结合在一起,兴趣相投,朝夕晤谈,互相切磋,互相影响,两人如同一人,所以关于某些个别思想,很难说其中哪些是他的,哪些是我的。

有许多两行诗是我们俩一起合作的,有时意思是我指出的,而诗是他写的,有时情况正好相反,有时他作头一句,我作第二句……”

合作与竞争并不矛盾,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正是两个人的友好竞争和团结合作,使两人同时成为了最伟大的诗人。

4.从名言中积累

(1)单调难成曲,群柱可擎天。

——徐特立

(2)唯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

——泰戈尔

(3)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

——奥斯特洛夫斯基

(4)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

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歌德

(5)期望得到赞许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中,要是没有这种精神刺激,人类合作就完全不可能。

——爱因斯坦

5.从佳作中积累

孙刘联合,火烧赤壁,大破曹军,成就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美名,也为吴、蜀各占一分天下奠基。

无奈孙吴贪小利,夺荆州,吕蒙白衣过江,麦城擒关羽,一代虎将死于东吴,致使吴、蜀相攻,两败俱伤,曹操渔翁得利。

先前刘备、孙权执手相游,跃马驰骋,誓共伐曹操;后来却反目成仇,水火不容,招致祸患。

前合后分,前胜后败。

孟子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不禁令人感叹: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缺乏合作的团体注定是一盘散沙,只懂得单枪匹马自顾自的人注定难成大事,唯有合作,才能创造双赢,甚至多赢。

正如克雷洛夫所言:

“一燕不能成春。

”如果不能够齐心协力,通力合作,那么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二)这样运用素材

  

刘邦之所以成就千秋大业,那是因为他拥有一个优秀的合作团队。

在激烈险恶的斗争中,合作凝聚的力量无可抵挡。

张良的智慧、樊哙的勇猛、刘邦的缜密(以退为进),组成了一支力挽狂澜、绝处逢生的力量。

然而项羽的团队缺乏合作、人心涣散,项伯夜会刘邦、项羽优柔寡断、范增怒言相斥,四面楚歌的结局已露端倪。

合作的力量可以决定个人命运,甚至可以决定历史的走向。

合作的力量,不在于突出个人的棱角,而在于同伴之间的了解和配合,互用所长互补所短,形成整体的强大能量。

完美的合作,力量是超乎想象的。

就像刘邦,他拥有一支出色的合作队伍,险象环生的鸿门宴上,刘邦负责谦恭事人,樊哙负责临危救驾,张良负责善后,所以这支队伍最后毫发无损地返回。

可见合作,使整体大于个体之和,合作力量至关重要。

[领悟] 一个素材可以运用多个主题,这个语段从合作的角度挖掘,在挖掘时又运用对比手法,把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对比论述,主题更加突出。

  

  常常把“为之奈何”挂在嘴边的人,大概只有两种:

没有思想的傻瓜和有思想却偏偏要装得像傻瓜的人。

刘邦属于后者。

显然,刘邦能紧紧攥住韩信这一干良臣的忠心,可见他的驭人之术;楚汉相争时汉军阵营得以逐步壮大,可见他的战略眼光;多次面对项羽的强势威胁而能次次化险为夷,可见他的灵活机变。

刘邦能走到这一步,固然少不了一帮人的辅佐,但能够统率这帮能人的首领必有其过人的智慧而绝非遇事而一筹莫展的阿斗。

所以,“为之奈何”这句口头禅,不仅仅是在询问计策,它更多的是在摆出一种姿态。

其实刘邦也应该明白这一点,他一次又一次向属下无意或有意地流露自己的笨拙与对他们的倚重,这自然成为君臣之间极为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信任”这一点上,刘邦的确比项羽强得多,虽然项羽也信任范增,但在关键时刻却常常固执己见,而刘邦对于自己的谋士则是用人不疑,从萧何月下追韩信到重金离间项羽阵营,在每次行动中刘邦都不曾因猜忌而怠慢自己的谋士。

尽管现在许多人都质疑刘邦对于臣子的“信任”是不是在作秀,因为之后他杀韩信的做法确实令人寒心,但有一点是无可否认的:

刘邦至少在君臣互信这一点上把握得非常好,即使对于疑人他也能巧妙地拉拢利用。

“为之奈何”也是君臣关系的促融剂。

对臣子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固然能增加天子的威仪,但这不利于君臣团结,更难以广开言路,尤其是在“打天下”的阶段,过分强调“君权”实际上是孤立自己。

刘邦的口头禅,不知不觉就拉近了对话双方的距离,减少了君臣隔膜,使言者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说,刘邦用自己的“笨拙”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许多能人甘愿在这个平台上为主子卖力。

刘邦“为之奈何”的口头禅并不表示他真的无计可施,这是他处理君臣关系的艺术手腕。

“为之奈何”还反映了刘邦处理事务的一贯原则,即知人善任而非事必躬亲。

刘邦更像一个战略家,他能把握住整体形势和一个阵营的步伐,他懂得向合适的人征求合适的意见,这样就可确保决策的正确性。

从这个层面上看,尽管刘邦的治国能力未必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