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课程目标改革小语教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46858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确课程目标改革小语教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明确课程目标改革小语教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明确课程目标改革小语教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明确课程目标改革小语教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明确课程目标改革小语教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明确课程目标改革小语教法.docx

《明确课程目标改革小语教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确课程目标改革小语教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确课程目标改革小语教法.docx

明确课程目标改革小语教法

明确课程目标  改革小语教学

——对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一、对新课程目标的再认识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了四个年头,我们烟台市的新课程改革自2003年秋天全面铺开,走进了每一所学校,走进了课堂。

这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不同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的前七次课程改革,是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大变革;其总目标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

全市富有历史责任感和专业追求精神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正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更新观念、调整角色,提高整体素质,描绘着新课程绚丽多彩的教学景观。

尽管每学期都要进行新课程教材培训,但由于时间的推移、人员的变换等因素,我们有必要对实施新课程应具备的基本认识进行回忆和再现。

  在实施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首先应当有哪些最基本的认识呢?

   

(一)新的课程理念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课程结构、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经验等方面,相对传统的课程模式有了实质性突破。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

   我们认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学生的发展既指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也指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孩子,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动观上充分依靠学生。

  2、科学与发展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新课程的构建要消解科技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对立,实现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的交融,寻求工具价值与精神生活的协调。

  3、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

学校的课程不应当被压缩在学科与书本狭小的范围内,它要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实现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理智、经验与体验的美好和谐,知识与情感的高度统一。

  4、创新与发展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教师与学生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与接受者,他们在课程的实施中应当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知识的创新者。

  5、民主化的课程改革观。

课程政策的民主化,意味着课程的决策分享和课程由一统化走向多样化,目的是“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实现有指导的适当的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管理模式。

   

(二)课程标准的含义

   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达到的具体指标。

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

我们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推进教学改革。

课程标准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具体理解: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2、它是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4、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

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5、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以下变化:

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由侧重认知发展走向关注整体素质。

由指导教师教学工作走向指导课程实施与开发。

由统一的、硬性的规定走向开放的、灵活的管理。

   这次新颁发的国家课程标准,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把新课程理念贯行于各学科教学的一次创造性的探索,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和创新。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认识和把握它的特点。

1、体现素质教育观念。

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2、突破学科中心。

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的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3、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拓展课程实施空间。

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

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先后顺序,不作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教学改革操作的纬度

课程改革为教学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撑。

教学改革作为对课程改革的呼应,必然会有全方位的、实质性的推进。

只有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有效推进课程改革进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前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的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育,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重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教学相长!

   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努力把握以下维度进行操作:

1、发挥教学在课程建设中的能动作用,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

教师要从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新取向”,要拓宽课程领域、广集课程资源,注重课程开发。

2、建立教学相长、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变“传话”为“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同学生一起成长”。

3、加强书本知识同现实生活与实践经验的联系,从“书中学”到“做中学”。

教师应注意拓宽通往生活的路径,搭建经验共享的平台,展现获得结论的过程。

4、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

教师要善于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

5、形成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变“教案剧”为“教育诗”。

在教学中,要把精心做好教学设计与灵活进行课堂创新统一起来,注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策略方法的系统变革,尽力做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整合。

二、第二学段课程目标的任务分析

第一学段,以识字为重点,从兴趣、知识、能力,到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为继续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学段,则要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在阅读和口语交际的发展上下功夫,在作文的起步上下功夫,实施整体推进。

(一)抓住听说读写的连接点,实现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

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通之处。

能够抓住共通之处及其连接点,就能使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学习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

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之间的共通之处表现在:

1、都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入手,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信心的确立

在第一学段初次提到阅读时,《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在初次提到写话时,《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在初次提到口语交际时,《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进入第二学段,在初次提到习作时,《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比较一下这些要求,就会发现,无论培养什么能力,在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兴趣的培养和自信心的树立。

自信心的树立对于任何学生来说,都是第一位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如果这个主体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信心,那么他的学习是不会有成效的。

所以,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到“我能行,我能够学好”。

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话和作文能力时,也是这样。

要让学生满怀信心地感到:

“我能够说好,我能够写好!

主体精神焕发了,自信心树立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就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就有了取得高效率的基础。

2、知识和能力,二者在多处自然连接

知识和能力上的自然连接处,我们称之为读写和口语交际的连接点。

它反映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中,这些连接点主要有:

(1)主要内容:

阅读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衰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习作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口语交际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从上述的要求中,我们看到了对“主要内容”的不同表述:

在阅读中,叫做“文章的主要内容”“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或者“文章大意”;在口语交际中,叫做“主要内容”;在习作中,虽没有这样明白表述,但意思还是一样的,即“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主要内容,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读一篇文章,如果不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能叫做听明白;复述叙事性作品,简要转述别人说话的内容,如果不能“把握大意”,不能叫做讲清楚;同样,在练习写作的时候,如果不能把主要的意思、主要的内容写出来,也不能叫做达到了写作的初步要求。

那么,在主要内容这个连接点上,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先看“读”和“说”的关系。

如果阅读时,不“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不“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同样,如果不“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也就没有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听”与“说”,“阅读”和“写作”也是这样。

只有听时“把握主要内容”,才能进行清楚明白的转述。

……

阅读时,抓住了“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

就会对学生的习作大有帮助。

学生在“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把习作写好。

不难看出,主要内容像一条红线,贯穿在第二学段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的目标之间。

抓住了这条红线,三者就形成了一个整体,比较容易做到互相促进,整体推进,共同提高。

(2)语言材料

阅读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习作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积累,特别强调通过阅读进行积累,通过生活进行积累。

重视积累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所谓“厚积而薄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重视积累不仅对写作有重大意义,而且对阅读也有重大意义。

通过积累形成的语感,形成的深厚的语文素养,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这里研究的是“阅读积累”和“写作运用”的关系。

积累的语言材料一定要用。

要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把它变成自己的能力。

写作本身就是语文教育的一种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习作,来提高读写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阅读时,要鼓励学生多记。

记,就是积累。

写作时,要鼓励学生多用自己的积累。

尝试着用,就会出现多种情况:

用对了、基本用对了、用得不太妥当、用错了、完全用错了、闹了笑话……要鼓励学生多用,用得不太妥当不要紧,用得不准确不要紧,即使完全用错了,闹了笑话,也没有什么。

要让学生在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既强调积累,又强调运用,读和写就联系在一起了。

读和写的互相促进,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极大好处。

(3)标点符号

阅读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习作

▲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请注意上述加着重号的词,它们恰如其分地说明了阅读和习作与标点符号的联系。

只有通过“体会”,“了解”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一般用法,才能在表达时正确使用。

抓住阅读写作与标点符号间的联系,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落实听说读各项任务,促进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第二学段《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提出许多新要求。

1、识字写字

(1)识字

一是“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二要“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主动识字,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情感和态度。

从情感上分析,只有喜欢、热爱,才会主动。

主动后,还要养成习惯。

这个要求,与一、二年级比,显然大大提高了。

从态度分析,主动识字与被动识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根本不同。

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不教,学生就不学,这是被动识字。

主动识字则不然。

不管老师教不教,只要在生活中遇到了不会认读的字,就会自觉设法学会它。

如读书看报,散步逛商店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不要别人督促,就问,就查,设法认识它。

有了主动识字的习惯,学生识字能力就能尽快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能不断增强。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是一个很高的要求。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动作。

《语文课程标准》就是要求把识字变成学生的自动化动作,使学生一见到字,不管它出现在什么地方,都能主动地想方设法认识它,做到这点不容易!

但是,不管多么艰难,也要达到这个要求,要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其深远意义和价值。

首先,它把课内识字延伸到了课外,与生活联系在了一起,拓展了学习语文的渠道。

其次,它生动体现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因为只有真正焕发了主体精神的学生才能做到主动识字。

(2)写字

第二学段对写字提出的新要求有三个:

一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简单说叫做“熟练写字”;二是“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即开始用软笔写字,写毛笔字;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这里,我们只重点谈一谈用硬笔“熟练写字”。

“熟练写字”是一个新的要求。

达到这个要求,标志着写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熟练”的意思:

对所写字的结构认识,不需要多想就能写出来,写的比较快。

要学生“熟练”,一要多练。

要让学生多一点写字的实践活动。

在坚持“多识字少写字”的原则下,充分利用写字课、语文书面作业,增加写字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写字的熟练程度。

二要巧练。

要把识字与写字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并在分析汉字的结构中,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从而提高熟练程度。

三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这与写字的熟练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熟练”是提高写字速度的基础。

只有熟练了,写字才快得起来,才能达到以后的“有一定速度”的要求。

2、阅读

第二学段对阅读的要求有明显提高。

除了前面谈到的,这里主要谈四点。

(1)学会默读,学习质疑

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

提出“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提出疑问就是“质疑”。

因为是初学质疑,所以对质疑的要求不高,只是“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不理解的地方”,就是不懂的地方。

读课文时,发现有不懂的词语,不懂的句子,不懂的标点,甚至不懂的画面,总之,凡是不懂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

教师不要作任何限制,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就是最好的。

这是质疑问难的起步阶段,最简单,也最容易。

“质疑”与思考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不会思考的人难以提出问题。

“思考”与默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

默读时,不能用手指,也不能动唇。

默读的特点,一是速度快,二是有助于理解,有助于思考。

默读的过程,是把读物上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读者个体的内部语言的过程。

只有边读边想,才能达到这一点。

所以,学习默读,就是学习思考。

会思考了,自然就能提出疑问了。

和质疑一样,这一阶段只要求初步学会默读。

“初步”意味着要求不高,只要达到默读的最基本的要求,如做到不出声、不动唇就行了。

学会默读,学习质疑,就是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就是在激发创造潜能。

所以,尽管它们处于低级阶段,意义却不容忽视,一定要抓好。

(2)学习理解词句

阅读是理解书面符号(文字)的心理过程。

所以,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最重要的阅读能力。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词语和句子组成的。

理解文章,首先就是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以前的语文教育,对词句的理解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提倡死记硬背——背词语解释,背句子含义。

有许多词语,结合生活实际很容易理解,完全没有必要记死定义。

可是为了应试,学生不得不死记硬背,这不仅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把聪明的孩子背傻了。

针对这一弊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理解词句的要求。

第一学段是: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第二学段是: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这两个学段要求基本一致,体现了语文教育新的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精神,以及对学生独立理解词句能力的培养。

“独立”的意思是什么?

就是不要老师帮助,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决。

有时,甚至不需要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的理解词句的能力,就是这样的能力。

落实这个要求,应该注意两点:

第一,明白在阅读中,哪些词句需要理解。

“阶段目标”指出:

一是“生词”,即以前没有见过的词语;二是“课文中关键词句”,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第二,明白用什么方法理解。

“阶段要求”提出了多种理解词句的方法:

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结合生活实际,借助生活积累,三是借助字典、词典。

特别是前两种办法,是落实的重点。

(3)学习略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学生提出的又一阅读要求。

它反映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略读,大略地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

这种读书方法的好处,第一节省时间,第二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读较多的书,获得较多的信息。

小学生学会略读有很多好处:

第一可以用略读预习课文,为课堂学习做一定的准备;第二可用于复习,大略看看自己已经懂的地方,以便腾出时间学习自己不懂的地方;第三用于课外阅读,通过略读,选择自己爱看的书。

(4)注重情感投入

读书时,能否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是能不能读好书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情感投入,如在第二学段的具体要求中指出: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什么叫“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就是说,在读一篇叙事性作品(如童话故事)时,要把自己的心放在文章中,尽力将自己的情感贴近文中的主要人物,去感受他们的感情:

他们的欢喜,他们的忧愁,他们的愤怒,他们的快乐,想想他们的命运,将来会怎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书读懂,真正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

3、口语交际

“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在第二学段目标中,对口语交际提出了“倾听”“请教”和“商讨”的要求。

“倾听”“请教”和“商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弄清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才能向对方请教;请教时,如果出现不同的意见,就要“与人商讨”,以求问题的解决。

对小学生来说,“倾听”“请教”和“商讨”,是新的要求。

这些要求对学生发展口语和交际能力有好处。

达到这些要求关键在于情感的投入,在于“尊重”。

口语交际,重在交际,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情感态度在中间起很大的作用。

“尊重”就是一种情感,它在“倾听”“请教”和“商讨”中起决定性作用。

“认真倾听”中,含有对对方的尊重;“请教”和“商讨”的前提依旧是尊重对方。

如果没有“尊重”,就不会有与对方的“交际”。

不过,什么是“尊重”,怎样“尊重”,要靠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领悟体会。

4、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实践活动。

(1)学习解决简单问题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这是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

一般说,研究性学习应该按以下三步进行:

首先是提出问题。

要注意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提出问题;接着是准备解决问题。

要针对问题,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最后是解决问题。

就是尝试运用自己已经具备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提出的简单问题。

(2)学会合作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这是首次要求学生学习合作。

合作是现代人工作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现代社会里,几乎没有一件工作,没有一项事业,离开合作可以成功。

因此,为了学生将来的前途,为了学生以后的发展,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合作。

从什么地方学习合作呢?

从语文活动课程中学习。

如中队要以小队为单位开展一次采访活动,要学生自己商量,到什么地方采访,找谁采访,需要提一些什么问题,谁写采访报告等。

这样,在活动中,学生就会了解什么是合作,应该怎样合作。

(三)遵循儿童语言发展规律,抓好作文起步阶段工作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作文的表述有三种。

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叫“习作”,到了第四学段,才叫“写作”。

“写话”中的“话”,就是说话,用的是口头语言。

学龄前儿童,都会说话,也就是说,都掌握了相当数量的口头语言。

说话是没有什么困难的。

作文和说话有很大差别。

尽管不少人说,作文是用笔说话,说话是用嘴作文,好像作文和说话差不多。

其实,这只是为了消除学生学习作文的畏难情绪,树立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实际上,从“说话”到“作文”,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中间有一道坎子。

要跨过这道坎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一二年级设置“写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这个过渡,帮助学生跨过这道坎子。

写话,写的是“话”,有很大的随意性。

一是不计数量,不管多少;写三句五句行,写一句两句也行;二是不管内容,漫无边际;写这个行,写那个也行;三是不讲规范,写不完整句子行,有错别字也无妨。

总之,只要写就好,只要乐意写就好,只要有兴趣写就好,甚至,只要动了笔就好。

正因为这样,严格地说,写话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作文,只能算是写作前的准备。

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是从三年级开始的。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年级。

而这种起步作文,又是学习写作的一种方式,带有练习的性质,所以定名为“习作”。

第二学段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遵循儿童的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