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44382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docx

《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docx

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安徽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安徽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安徽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监理项目部

2017年03月02日

 

批准: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编制:

年月日

 

目录

1编制目的1

2编制依据1

3质量通病防治项目1

4质量通病防治监理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监督措施2

4.1主要工作内容2

4.2监督措施2

附表: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13

1编制目的

为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监理控制工作,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提高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效果,进一步提高输变电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2编制依据

国网(基建/2)112-2015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

国网(基建/3)190-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监理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基建质量[2010]19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

安徽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安徽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监理规划

3质量通病防治项目

根据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本工程质量通病防治项目如下:

土建:

1、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

2、墙体质量通病防治

3、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

4、外墙质量通病防治

5、门窗质量通病防治

6、屋面质量通病防治

7、台阶质量通病防治

8、构支架质量通病防治

9、主变、高抗、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

电气:

10、主变、高抗防火墙质量通病防治

11、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

12、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

13、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

电气

1、电气一次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

2、母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3、屏、柜安装质量通病防治

4、电缆敷设、接线与防火封堵质量通病防治

5、变电站接地质量通病防治

4质量通病防治监理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监督措施

4.1主要工作内容

1)在图纸会检时,专业监理工程师注意审查图纸设计是否违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如发现设计问题,督促相关单位提出“工程变更申请单”,提交设计单位,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2)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是否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和技术措施。

3)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结合见证、旁站、巡视和质量检查验收,监督施工项目部认真执行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违反或未执行措施的情况,及时签发“监理通知单”,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封闭。

4)工程完工后,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编制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

4.2监督措施

4.2.1土建工程

4.2.1.1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1)检查现浇板混凝土(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2)混凝土进场时应检查入模坍落度,坍落度值按施工规范采用。

3)检查是否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特别是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不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

4)楼屋面板板厚由常规100mm、110mm增为120mm,提高屋面混凝土板自身防水能力;

5)楼屋面及建筑物两端单元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外墙阳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避免屋面板因温度应力产生裂缝;

6)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

7)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8)检查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移位。

双层双向钢筋,应设置钢筋撑脚,钢筋撑脚纵横间距不大于500mm,应交叉分布,并对上下层钢筋作有效固定。

9)检查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

10)检查现浇板浇筑在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二次压抹。

11)检查现浇板浇筑后,应在终凝后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性能。

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其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

12)检查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13)检查模板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稳定性,平整度及光洁度。

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

14)检查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活动跳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踩踏而变形,并配备专人及时检查调整。

4.2.1.2墙体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砂,严禁使用山砂、石粉和混合粉。

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2)应严格控制砌筑时块体材料的含水率。

砌筑时块体材料表面不应有浮水,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

3)砌块不应与其他块材混砌。

砌筑砂浆的拌制、使用及强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

4)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120mm,纵筋4φ10,箍筋φ6@200,避免墙体在窗户处开裂;

5)建筑物层高超过4m时,砌体工程中部增设厚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腰梁间距不应大于4m。

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增设构造柱;

6)框架填充墙内墙面采取满铺镀锌钢丝网粉刷,避免内墙产生裂缝;

7)对门框与柱距离小于300mm的门垛及小于360mm窗间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8)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块采用保水性强的砂浆砌筑;

9)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天以后,方可补砌挤紧,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嵌填密实;补砌时,双侧竖缝用高强度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10)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11)砌体结构宜在砌筑完成后60天后再抹灰,并不应少于30天。

12)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宜采用预埋法留置,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应折弯压入砖缝;梁底插筋应采用预埋留置。

13)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粉刷前用1:

3水泥砂浆嵌实。

14)严禁在墙体上埋设交叉管道和开凿水平槽。

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满足抗震要求的镀锌钢丝网片等材料。

15)宽度大于300mm的预留洞口,设钢筋混凝土过梁,并伸入墙体不少于300。

16)墙体内埋管密集区域,采用混凝土浇筑。

4.2.1.3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1)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性能检测报告,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

2)对深填土场区,建筑物室内地坪地基采用碎石换填处理方式,解决室内地面下沉通病;

3)浴、厕和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设置防水隔离层;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4)浴、厕、室外楼梯和其他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200mm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比室内其他房间地面低30mm;

5)上下水管道套管及预留洞口坐标位置应正确,严禁任意凿洞。

套管应采用钢管并设置止水环,应高出结构层面80mm。

预留洞口的形状为上大下小。

6)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应比相邻地面低5mm。

7)找平层、隔离层、面层施工前,基层应清扫、冲洗干净,并与下一层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纹;面层表面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

8)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mm~30mm,不渗、不漏为合格。

9)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10)室内外回填土必须按设计要求分层夯实,分层见证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1)楼面混凝土后浇面层及混凝土地面必须设置分格缝,并在混凝土终凝前原浆收光,严禁撒干水泥或刮水泥浆收光。

12)整体面层的抹平工作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并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4.2.1.4外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1)外墙采用煤矸石烧结实心砖砌块

2)外墙抹灰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

严禁使用石粉、混合粉。

水泥使用前应做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检验。

3)抹灰粉刷前应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清除干净,并提前1d洒水湿润。

抹灰层与基层以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空鼓、裂纹。

4)墙面抹灰砂浆要抹平、压实,砂浆中宜掺加适量的聚合物来提高砂浆的拒水、防渗、防漏性能。

5)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接缝应留置在楼层混凝土梁或圈梁的中部。

6)外墙统一采用面砖,局部采用真石漆,解决涂料外墙不耐脏通病;

7)外墙施工应采用双排脚手架,不得留置多余洞眼。

外墙脚手孔应使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分次塞实成活,并在洞口外侧先加刷一道防水增强层。

8)混凝土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轻质砌块基层应采用满铺镀锌钢丝网等措施来增强基层黏结力。

抹灰基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9)当抹灰层总厚度≥35mm时,必须采用挂大孔镀锌钢丝网片的措施,且固定网片的固定件锚入混凝土基体的深度不应小于25mm,其他基层的深度不应小于50mm。

抹灰层总厚度超过50mm时,加强措施应由设计单位确认。

10)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的处理应符合墙体防裂措施的要求,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1)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刮糙不少于两遍,每遍厚度宜控制在6~8mm;面层宜为7~10mm,但不应超过10mm。

两层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7d。

室外气温低于5℃时,不宜进行外墙粉刷。

12)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mm

13)外粉刷设置分格缝。

14)腰线、雨篷、阳台等部位必须粉出不小于2%的排水坡度,且靠墙体根部处应粉成圆角;滴水线宽度应为10~20mm,厚度不小于12mm,且应粉成鹰嘴式。

15)外墙饰面砖铺贴前应对墙面抹灰基层进行淋水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饰面砖铺贴。

16)外墙面砖铺贴粘前应进行排版,避免采用小于1/边长的块料。

面砖应粘结牢固,无空鼓、勾缝密实。

应将勾缝处理作为重点:

宜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专用勾缝剂勾缝,勾缝应密实。

二次勾缝采用5mm直径圆形抹缝工具来回拉至缝面光滑,表面擦抹整洁,并及时洒水养护。

4.2.1.5门窗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1)门窗安装前应进行门窗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能的见证取样检测,安装完毕后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验。

2)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

固定后的外框与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预留5—8mm间隙。

3)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间距:

门窗拼接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

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4)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5)门窗框外侧应留5mm宽、6mm深的打胶槽口;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贴“┴”型塑料条做槽口。

内窗台应较外窗台高10mm,外窗底框下沿与窗台间应留有10mm的槽口。

窗台低于0.8m时,采取防护措施;

6)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且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7)窗扇的开启形式应方便使用,安全可靠,易于维修、清洗;当采用外开窗时,窗扇固定的措施应可靠。

组合窗中拼缝应采用专用密封材料进行防水处理。

8)全玻璃门应选用安全玻璃,并应设防撞提示标识。

9)卫生间应有通风装置(进、出风口),门框与墙地面

连接处应打防水封闭胶,窗户采用磨砂玻璃。

10)铝合金窗型材壁厚必须不小于1.4mm,门的型材壁厚必须不小于2mm;

4.2.1.6屋面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1)埋入屋面现浇板的穿线管及接线盒等物件应固定在模板上,以保证现浇板内预埋物保持在现浇板的下部,使板内线盒、线管上有足够高度的混凝土层,并在接线盒上面配置钢筋网片,确保盒、管上面的混凝土不开裂。

2)穿透屋面现浇板的预埋管必须设有止水环。

屋面现浇板下吊灯、吊顶等器具的安装固定应采取预埋,不得事后剔凿或采用膨胀螺栓。

3)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小于5%,材料找坡不得小于3%,开沟、沿沟纵向找坡不得小于1%;

4)保温材料采用挤塑板,防水做法采用倒置式,选国标图集,解决屋面防水层开裂通病;

5)屋面隔气层、防水层施工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

保温层、防水层不得在雨、雪天及(五级及以上)大风天气施工。

6)在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基层的含水率。

7)屋面防水层施工与伸出屋面结构的处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屋面水落口等,在与刚性防水层交接处留20×20mm凹槽,嵌填密封材料,并做附加防水卷材增强层处理;

8)卷材防水层泛水收头施工:

当女儿墙为砖墙时,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防水层收头应在砖墙凹槽内用防腐木条加盖金属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当女儿墙为钢筋混凝土时,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防水层收头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mm,密封材料封边,并在上部用镀锌铁皮等金属材料覆盖保护。

9)有反梁的屋面结构,穿过梁的预留管,管径不得大于75mm,并在设计图上注明反梁过水孔孔底标高;

10)屋面女儿墙、压顶粉刷层每隔3m及易产生变形开裂部位设分格缝,分格缝宽为10mm;

11)柔性材料防水层的保护层浅色涂料;

12)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蓄水试验

4.2.1.7台阶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1)室外台阶与建筑物墙面结合处应设变形缝。

2)建筑物室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小于300mm,踏步高度不大于150mm,并不小于100mm。

踏步做防滑处理。

3)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小于2级。

当高差不足2级时,按坡道要求设置;

4.2.1.8构支架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1)钢构架需采用热浸镀锌,镀锌后的高强螺栓力学性能不低于设计要求,设计图纸明确螺栓的紧固力矩。

2)构支架和设备支架杆头板的尺寸、高度、方向、螺栓孔距满足设备安装和二次引下管要求,避免现场二次开孔和焊接;接地端子的位置、数量、朝向、螺栓孔距应满足相关规定要求,接地端子底部与保护帽顶部距离不小于200mm。

3)钢构支架底部垂直接地扁铁与钢柱之间留有间隙,方便接地电阻试验。

4)对进场构件进行严格检查,按照规范及供货技术合同要求检查构件出厂保证资料是否完善、齐全、规范。

构件表面观感、外径、长度、弯曲度不满足要求的拒绝接收。

5)运输过程中发生杆头板等个别变形,在现场宜采用机械方式进行调校。

6)钢梁组装时按照钢梁设计预拱值进行地面组装。

4.2.1.9主变、高抗、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1)主变、电容(抗)器基础进行沉降验算。

2)主变、电容(抗)器油池壁设置沉降缝,设备基础与油池壁、电缆沟间应柔性连接。

3)外露基础阳角宜倒圆,倒角半径20~30mm。

4)基础埋件应采用热浸镀锌处理,不得采用普通铁件。

5)外露部分应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表面不得进行二次粉刷或贴面砖。

6)基础施工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禁止留设垂直施工缝,未经设计认可,不得留设水平施工缝。

6)设备预埋螺栓宜与基础整体浇筑,如采取二次浇筑应采用高强度等级微膨胀混凝土振捣密实。

7)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进行跟踪测量,保证预埋铁件与混凝土面平整,埋件中间应开孔并二次振捣,防止空鼓。

埋件应采用热浸镀锌处理,不得采用普通铁件。

8)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进行温控计算确定其保温、保湿或降温措施,并应设置测温孔测定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使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当无设计要求时,温差不超过25℃。

9)构支架吊装完毕后,杯口及管内二次灌浆应浇筑密实并保证管内混凝土浇筑高度。

10)保护帽混凝土浇筑前,应对保护帽顶面以上钢构支架500mm范围内进行保护。

4.2.1.10主变、高抗防火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1)当需要采用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性时,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2)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规范检查入模塌落度,塌落度值按施工规范采用。

3)外露部分应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表面不得进行二次粉刷或贴面砖。

4)基础施工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禁止留设垂直施工缝,未经设计认可,不得留设水平施工缝。

5)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须的稠度。

6)设备预埋螺栓宜与基础整体浇筑,如采取二次浇筑应采用高强度等级微膨胀混凝土振捣密实。

7)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进行跟踪测量,保证预埋铁件与混凝土面平整,埋件中间应开孔并二次振捣,防止空鼓。

埋件应采用热浸镀锌处理,不得采用普通铁件。

8)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进行温控计算确定其保温、保湿或降温措施,并应设置测温孔测定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使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当无设计要求时,温差不超过25℃。

4.2.1.11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1)电缆沟选用砖砌电缆沟,应采用清水混凝土压顶。

电缆沟压顶混凝土外侧宜倒角,倒角半径20~30mm。

2)电缆沟内设排水槽,排水槽截面直径或宽度(深度)80~100mm,并与站区排水主网连接管道;

2)电缆沟施工前应精确计算电缆沟长度与盖板合模,并保证过水槽位置上为整块盖板。

3)沟壁在电缆沟转角处、交叉处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4)伸缩缝与电缆沟垂直,应全断开、缝宽一致,上下贯通、缝中不得连浆、填缝要求饱满,填缝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密封处理应美观。

5)电缆沟回填土前,应进行伸缩缝嵌缝处理,并经检验合格。

砖砌电缆沟回填土时,应采取防治沟壁变形的措施。

6)与电缆沟过路段、建筑物连接处应设变形缝。

7)盖板不得有裂缝及变形现象,与电缆沟采用柔性连接(固定橡胶条或预埋橡胶钉),保证盖板平整、稳定。

电缆沟端头处不得有探头(局部悬空)盖板。

混凝土盖板设置镀锌角钢边框。

8)镀锌扁铁焊接应保证不变形,扁铁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倍扁铁宽度,三面围焊,焊接质量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9)电缆沟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5,伸缩缝间距9~15m,缝宽15~25mm,内填沥青麻丝和柏油刨花板或其他柔性填充材料,表面宜采用中性硅酮耐侯密封胶。

10)电缆支架宜采用不锈钢内膨胀螺栓固定(按要求进行拉拔试验)。

11)电缆沟过路段采用埋管。

4.2.1.12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1)对路基回填土,尽量不采用高液限粘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作为道路的路床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改良;

2)500kV变电站不上间隔相间道路路基处理宜在一期完成,避免扩建时深挖道路路基,给施工带来困难;

3)道路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内掺抗裂纤维;

4)混凝土面层下有箱形构造物或圆形管状构造物横向穿越时,在构造物顶宽两侧各加1~4m的混凝土面层内布设双层钢筋网;

5)道路设双向横坡,坡度1%~2%。

6)缩缝间距不大于4m,宽度5~6mm,锯切槽口为混凝土面层厚度的1/3;在道路与建构筑物衔接处,胀缝留设间距以30~50m深度应为宜。

道路交叉处、路面厚度变化处、幅宽及坡度变化处,必须做胀缝,缝宽20mm,道路混凝土应全断开。

7)道路混凝土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纵向缩缝。

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锯切的槽口深度应为路面或散水厚度的1/3。

8)散水与建筑物、电缆沟之间必须设置沉降缝,阴阳角处、长度方向间隔3~4m处应设置沉降缝。

9)缩缝宜采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灌缝。

胀缝下部用胀缝板填充,上部40mm高密封宜为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

10)路基回填应分段分层进行夯实,每层回填厚度由夯实或碾压机具种类决定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由试验确定夯打或碾压遍数,每层施工结束后检查地基的压实系数,经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1)基层施工时,应将基层材料集中搅拌,并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待基层整平压实后,严格进行养生,防止基层出现干缩或温缩裂缝;为减少路基土的压实变形,增加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必须认真进行压实,特别要加强路堤边部碾压,使路堤横向的密度尽可能均匀。

12)道路遇过路电缆沟处,电缆沟两侧应设变形缝。

13)道路面层宜采用抗滑、耐磨措施。

14)收面时不得任意在路面上走动,面层应一次成活,采用原浆收面,禁止加浆或撒干水泥收面。

15)与电气安装紧密结合,合理安排道路浇筑时间,路面混凝土养护要派专人负责,并在终凝后及时开始养护,养护期为14d,路面养护期间严禁行人、车辆在上面走动,直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通行,通行速度不得大于5km/h,防止车辆刹车破坏或污染道路面层。

16)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上下垂直,缝宽一致,上下贯通,缝中不得连浆。

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30%时可进行缩缝切割,填缝前,采用压力水或压缩空气彻底清除接缝中砂石及其他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

两侧粘贴美纹纸,防止污染面层。

灌注高度,夏天宜与板面齐平,冬天宜低于板面1~2mm;填缝要求饱满、均匀、连续贯通。

4.2.1.113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1)砌筑砂浆的拌制、使用及强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

2)围墙基础、挡土墙采用毛石砌筑时,外露部分应进行工艺化处理,并防止污染面层。

3)砖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一般为砌块长度的1/2,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

不得留直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2/3。

砌体灰缝应厚度一致,砂浆饱满。

4)墙体不得有三分砖,七分砖要用锯切割。

5)围墙变形缝宜留在墙垛处,毛石基础与墙体变形缝宽窄一致,上下贯通,不得出现错位现象。

6)毛石基础与墙体变形缝处理应到位,整体美观。

7)墙体抹灰砂浆用砂含泥量应低于3%。

8)墙面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洒水湿润。

9)墙面抹灰砂浆抹平、压实,砂浆中宜掺加适量的聚合物来提高砂浆的拒水、防渗、防漏性能。

10)抹灰基层不应少于两遍,每遍厚度宜为6~8mm,面层宜为7~10mm,但不超过10mm。

11)各抹灰层接缝应错开,避免位于不同基体交接处,抹灰层与基层以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

12)砂浆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受冻,在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

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

14.2.2电气工程

4.2.2.1电气一次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

1)充油(气)设备渗漏主要发生在法兰连接处。

安装前应详细检查密封圈材质及法兰面平整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螺栓紧固力矩应满足厂家说明书要求。

主变压器充氮灭火装置连接管道安装完毕,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