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38197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汜胜之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对耕作的基本原则、选择播种日期、农作物栽培技术、调节稻田水温法、区田法等均有详细记述。

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A.南稻北粟B.因地制宜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

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耦犁技术的普及

C.高转筒车的发明D.曲辕犁的推广

3.北魏创立的均田制,隋朝到唐初一直沿用,这一制度旨在

A.确立土地私有制B.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

C.打击官僚地主的势力D.杜绝土地兼并的问题

4.据《礼记·月令》载:

“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

”《礼记·王制》还记载,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上述规定对手工业生产的直接影响是

A.政府对手工业管理放松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C.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D.扼杀了工匠的创造力

5.“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次旋转都伴着束缚的疼痛。

”这主要是因为古代中国

A.商人尊崇重义轻利思想B.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6.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如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新兴棉纺织业的冲击B.丝织业的快速发展

C.官营手工业的压制D.西方工业化的冲击

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

下列记载中最能体现这一演变趋势的是

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悬挂之意)其贾(价)

B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

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8.明清史志资料记载: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一机一杼”。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出

①江南市镇经济繁荣②江南纺织业兴盛

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④出现劳动力市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史料记载:

“(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10.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的奏折中写道“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

每年贩卖湖丝(湖州等地出产的生丝)并绸缎等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

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

材料说明

①乾隆年间广州是对外通商口岸②中外间“丝──银”贸易兴盛

③江南地区的桑蚕丝绸生产发达④官营手工业垄断了丝绸的生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电影《1492:

征服天堂》插曲中写道:

“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

”材料中的“你”是指航海家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

12.大西洋三角贸易是指欧洲、西非和美洲之间的贸易。

到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突飞猛进。

当时大西洋三角贸易的主角是

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

13.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与发明”。

以下发明中,属于后者的是

①蒸汽机②内燃机 ③汽轮 ④炸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导致下表中英国棉布价格指数变动的关键因素是

年代

1780年

1812—1815年

1860年

价格指数

100

32

13

A.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B.圈地运动对棉纺织业发展的冲击

C.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D.棉纺织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5.“我们发现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个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干扰……”据此判断,“这个世界”出现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D.世界市场形成时期

1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竟不纳税。

……丝绸(输美)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绸布入中国仍纳百分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

”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

A.开放通商口岸B.协定关税

C.领事裁判权D.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17.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

它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

由此可直接推断出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扩张

18.19世纪70年代,上海有人写了一首《咏火轮车》的竹枝词:

“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

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

”这首竹枝词不能反映的是

A.新旧交替时期的认知B.上海人的自豪感

C.近代交通工具的快捷D.交通运输业发达

19.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

这说明

A.民族企业发展有伤社会风化 

B.民族企业生产技术滞后

C.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D.民族企业与外资企业竞争加剧

20.1895年7月19日,清廷发布上谕:

“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

其结果是

A.实践了师夷长技的主张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21.据记载:

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

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

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坚B.近代民族工业布局不合理

C.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对民族资本的压榨D.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22.《俄国史》载,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

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

这表明

A.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

D.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

23.有学者认为: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下列关于“改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从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到指令性计划经济

B.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并存

C.从直接过渡到间接过渡

D.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

24.下面是1928—1935年美国钢产量变化表。

(单位:

百万吨)其变化趋势反映出

年份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钢产量

52

57

41

26

14

24

26

35

A.钢铁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B.钢铁价格持续下滑

C.政府禁止钢铁企业公平竞争D.钢铁生产成本提高

25.加利福尼亚失业委员会在1932年11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

失业与失去收入已经破坏了许许多多家庭。

……由于家庭蜕化变质,出现许多罪行:

偷窃、殴打、甚至凶杀,喝酒和酗酒的人增多。

罗斯福新政中应对上述现象的主要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实行货币贬值

B.倡导公平竞争,调整劳资关系

C.销毁剩余产品,稳定市场价格

D.实行社会救济,开展以工代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

高一历史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蓝黑色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题号

Ⅰ卷

Ⅱ卷

总分

26

27

28

29

得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4分,27题11分,28题12分,29题13分,共50分。

得分

评卷人

26.(14分)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后期,玉米、番薯自海外传入我国。

它们不但高产,而且不与稻、麦争地,加之栽种培植极易,清朝时在我国普遍种植。

雍正帝时,实行“摊丁入亩”,人头税取消。

大量隐匿人口得以上报和统计,也刺激了人口的大量生产。

乾隆帝说“百余年太平天下,休养生息。

天下户口之数,视昔多至十余倍。

以一人耕种而供十数人之食,盖藏已不能如前充裕。

生之者寡,食之者众”。

晚清学者汪士铎指出,由于“人多之害,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

──摘编自陈权清《清代人口的增长与危机》

(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4分)

 

材料二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2)据材料二,概括明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

(4分)

材料三明嘉靖四年规定,凡是双桅海船,统统扣留,即使不是贩卖番物(外国货物),也以番物论,俱发戍卫边,……。

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莫不志在良田。

——摘自陶煦《租核》

(3)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的总体认识。

(2分)

 

得分

评卷人

27.(11分)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棉纺织业中机器织布机数量(单位:

万台)

年份

1813

1820

1829

1833

1850

1861

台数

0.24

1.4

5.5

10

25

40

英国伦敦人口数量(单位:

万人)

年份

1801

1831

1841

1851

1861

人口

111.7

190.7

223.9

268.5

322.7

英国各部门就业人员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

年份

1841

1861

农业

22.3

18.8

工商运输业

48.5

55.7

其他

29.2

25.5

——摘编自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1)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分)

 

材料二国内外学者把工业革命定义的研究分为工业组织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抓住工业革命的特征,成为后来工业革命研究的起点.

——舒小昀《工业革命定义之争》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视角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的特征。

(3分)

 

材料三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

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

(5分)

 

得分

评卷人

28.(12分)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

……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

……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

——卞宝地《卞制军政书》

(1)据材料一,说明导致“种茶之区,市疲山败”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40年代“各国通商”之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

(4分)

 

材料二某中学兴趣小组收集到下列图片

 

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继昌隆缫丝厂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60—70年代中国出现哪些新的经济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

 

材料三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是近代建立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0世纪30年代,“因爱国运动之激昂”,并使用较为廉价的法国、日本毛纱为原料,该厂生产的薄哔叽价格不高,产品销售遍于南北。

“军政机关之制服材料,亦纷纷采用,深为满意。

具见以国货替代外货,已成全国一致之倾向”。

据刘光用《企业大王刘鸿生》整理

(3)据材料三,概括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发展的原因。

(4分)

 

得分

评卷人

29.(13分)创新经济体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

——《列宁全集》33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年苏俄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说明调整的必要性。

(5分)

 

材料二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

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2)据材料二,概述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

(4分)

 

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

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出了一些毛病。

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大国崛起》解说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市场经济的“毛病”,说明罗斯福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的核心内容。

(4分)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C2.A3.B4.D5.C6.B7.C8.B9.C10.A11.B12.D13.C14.D15.A16.B17.D18.D19.C20.D21.D22.B23.A24.A25.D

二、非选择题:

第26题14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共50分。

26.答案要点:

(1)原因:

引种、推广高产粮食作物;取消人头税;社会相对和平稳定。

(2分)

影响:

粮食供应不足;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分)

(2)特点: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分)原因:

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发达;明朝政府减轻对工匠的人身束缚;官营手工业管理腐败,成本高昂,逐渐衰落。

(2分,任答2点即可)

(3)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使中国失去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地主富商把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4分)

(4)认识:

明清时期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相对于西欧工业文明的崛起,明清社会经济出现迟滞。

(2分)

27.答案要点:

(1)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生产力飞速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3分)

(2)工业组织:

进入大企业时代;技术:

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能源:

电力、石油的广泛应用。

(3分)

(3)观点:

工业文明主宰世界。

(1分)世界市场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输出商品、掠夺原料,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通过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等方式,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分)

28.答案要点:

(1)原因:

盲目扩大生产,茶叶市场出现恶性竞争;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导致环境破坏。

(2分)变化: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分)

(2)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2分)

影响: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为社会变革奠定了经济、阶级基础。

(2分,答出2点即可)

(3)原因:

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成为人们共识;企业经营有方、产品物美价廉;政府扶持。

(4分,答出2点即可)

29.答案要点

(1)调整:

开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2分)

必要性:

国内战争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生产力水平,经济困难;农民暴动,引发政治危机。

(3分)

(2)经验:

通过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2分)

教训:

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失调;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排斥市场。

(2分,答出2点即可)

(3)“毛病”:

资本主义各国奉行自由放任政策,造成供求矛盾激化和股票投机过度。

(2分)

核心内容:

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