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6234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docx

《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docx

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

双表找正的基本方法

双表找正法

一采用两块百分表分别测定连轴节径向和轴向的找正情况。

在使用该法对联轴节进行找正的操作中,一般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用钢板尺和塞尺进行初步找正。

即用钢板尺在连轴节外圆面的不同轴向位置上进行靠测,利用透光法检查两联轴节的同心度情况。

并用塞尺测定两联轴节对口间隙情况,以确保联轴节两端面的平行度及一定的间隙值。

第二步采用两块百分分表进行精找,即由两块表分别鉴定轴向与径向的调整值,直至确保合格为止。

二.在采用“二表找正法”时应注意

1由于一般连轴节的外圆加工的光洁度较差,不利于找正时百分表环向移动。

所以常在联轴节外圆环面上取上、下、左、右各相隔90度的测点位置,测点距靠背轮边缘约10~15毫米并将各测点做好记号以供复用。

在实际测定时常需多次测定以达到更合适的找正数据。

除了以上找正时单轮转动方法以外,现在常用双轮同时转动的方法,即使联轴节组同时旋转,并分别测定四个位置上的数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测点的百分表触头基本上只作很有限的位

2

3

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a1﹢a3﹦a2+a4;s1+s3=s2+s4。

其中a为径向表读数,s为轴向表读数。

在测量过程中,如果由于基础的构造影响,使联轴器最低位置的径向间隙a3和轴向间隙s3测不到,则可根据其他三个已测的间隙数值推算出来:

A3=a2+a4-a1;s3=s2+s4-s1

轴向径向

A1s1

A4a2s4s2

A3s3

最后,比较对称点上的两个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数值如a1和a3;s1和s3,如果对称点的数值相差不超过规定的数值时,则认为符合要求,否则要进行调整。

调整时通常采用在垂直方向加减主动机支脚下面的垫片或在水平方向移动主动机位置的方法来实现。

对于粗糙和小型的机器,在调整时,根据偏移情况采取逐渐近似的经验方法来进行调整即逐次试加或试减垫片,以及左右敲打电机来进行调整。

对于精密的大型的机器,在调整时,则应该通过计算来确定加减垫片的厚度和左右的移动量。

三找正联轴器时,一般可能遇到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

 

 

1S1=s3,a1=a3如图一所示,这表示两半联轴器的端面互相平行,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中心线又同在一条中心线上,这时两半联轴器处于正确的位置。

此处s1、s3和a1、a3表示在联轴器上方和下方两个位置上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

2S1=s3,a1≠a3,如图二所示,这表示两半联轴器的端面互相平行,两轴的中心线不同轴。

这时两轴的中心线之间有径向位移,即两轴没有开口,只有径向位移。

这时只调整两轴的径向即可。

3S1≠s3,a1=a3如图三所示,这表示两半联轴器的端面互相不平行,两轴的中心线相交,其交点正好落在主动轴的半联轴器的中心点上。

这时两轴的中心线有倾斜的角位移,也就是说两轴只有开口没有径向位移,只需调整开口即可。

4S1≠s3,a1≠a3,如图四所示。

这表示两半联轴器端面互相不平行,两轴的中心线的交点又不落在主动轴的半联轴器的中心点上。

这时两轴的中心线既有径向位移又有角位移。

即既有开口又有径向位移,这时两轴径向和轴向都需调整。

四找正时的计算:

对于第一种情况,两轴同心不用调整。

第二种情况,只调整径向数值为a1-a3/2即为加减径向表读数的一半。

第三种情况如图

为了使两半联轴器平行,必须在电机的支脚2下加上厚度为x毫米的垫片才能达到。

此处x的数值可以利用图上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算出:

x/L2=b/Dx=bL2/D

式中b为在0°与180°两个位置上测得轴向间隙的数值即轴向表的读数;

D为联轴器的直径

L2为电机两支角之间的距离

由于支脚2垫高了,而支脚1底下没加垫,因此电机轴会以支脚1为支点发生很小的转动,这时两半联轴器的端面虽然平行了,但是电机轴上的半联轴器的中心却下降了y毫米此处y的数值同样可以利用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关系比例算出:

y/L1=x/L2y=xL1/L2=bL1/D

式中L1为电机支脚1到半联轴器测量端面之间的距离,简单总结为为使两半联轴器平行在支脚2处加的垫片的数值为电机两支角之间的距离是联轴器直径倍数再乘以轴向表读数。

轴中心线下降的计算方法为电机前支角到联轴器测量端面的距离除以联轴器直径。

所以电机前支角所加垫片为y毫米,电机后支角所加垫片为x+y的数值。

第四种情况既有径向位移又有角位移如图所示

 

第一个步骤:

先使两半联轴器平行。

先按上述计算方法算出电机后支脚应加垫片厚度x毫米,由于电机后脚加垫片轴中心线下降的数值为y毫米,所以为使两轴平行电机后脚加的垫片为x+y毫米;前脚加的垫片为y毫米。

第二步再使联轴器同轴

径向位移的数值e=a1-a3/2也就是径向表读数的一半。

再加上上一步为使两轴平行计算出的前后支脚应加的垫片厚度,即前支角加的垫片厚度为y+e毫米,后支脚加的垫片厚度为x+y+e毫米。

电机一般有四个支脚,在加垫片时,电机两个前脚应同样厚度的加的垫片,二两个后支脚也要加同样厚的垫片。

五下面举一个联轴器找正的计算实例

电机两支脚之间的距离L=1000mm,其前支脚到联轴器测量平面之间的距离L1=500mm,联轴器的计算直径D=400mm,找正时所测得的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数据见下图所示,为使两轴同心,试求电机前支脚和后支脚底下应加或应减的垫片厚度。

(注:

百分表的表针打在电机的靠背轮上)

第一步:

使两半联轴器平行

由于轴向测得的数据下面的比上面的数值大,即为下张口(也就是说电机的后支脚高),必须减去电机后支脚的垫片,降低电机后支脚的高度。

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电机后支脚应撤的垫片厚度=(轴向上下数值之差/联轴器直径)×电机两支脚之间的距离

即:

(0.32/400)×1000=0.8mm所得的数值0.8mm即为电机后支脚应撤的厚度

由于电机的后支脚撤掉了0.8mm,致使电机的靠背轮向上抬起,抬起了多少呢?

我们可以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来计算:

X/500=0.8/1000即X=0.4mm

也就是说当电机的后支脚撤掉了0.8mm后,电机的靠背轮向上抬起了0.4mm。

即电机轴的中心抬高了0.4mm,这时候两轴处于平行状态。

第二步:

使两半联轴器同心

由径向表测得的径向数值看,电机本身就高0.2mm(径向中心偏差的数值应为径向上、下数值之差的一半),所以为使两半联轴器同心,电机的前支脚应撤掉0.4+0.2=0.6mm;后支脚应撤掉0.8+0.4+0.2=1.4mm;

至于联轴器左右的偏差可用机组配带的顶丝、手锤或千斤顶进行左右调整,直至百分表测得的轴向和径向上下、左右的数值在规定的设备技术要求范围内。

六带减速器的机组找正应该让中间的减速机作为基准,在它不动的基础上,在电机的支脚下加减垫片使电机与减速器同轴。

然后在设备支脚下加减垫片使设备与减速机同轴。

例如光化车间的B6401压缩机找正时应该以中间的减速器为基准在电机和压缩机的支脚加减垫片来保证电机和减速器同轴;以及压缩机和减速器同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