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21330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doc.docx

《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doc.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doc.docx

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doc

海南省互联网产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等重要战略部署,促进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按照《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互联网产业发展回顾及面临形势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省充分发挥“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全国最大经济特区、全国唯一的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把互联网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出台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从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吸引人才、鼓励创业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并在海口美安科技新城、海南生态软件园等互联网产业园区试点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改革,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互联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和行政村光纤宽带网络覆盖率、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平均接入速率分别达到90.1%和73.6%、20M和4M。

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互联网用户数达到917万,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2.2倍。

互联网产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

2015年,全省拥有互联网及相关企业约4000家,互联网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38亿元,培育壮大了酷秀、巴别时代、动网先锋等一批本土互联网产业“新秀”,天涯社区、易建科技、新道科技、凯迪网络等4家企业在新三板上市。

二是产业载体初步形成。

集中打造以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国家高新区为核心的琼北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以三亚创意产业园、海南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为核心的琼南创新创意产业基地。

其中,海南生态软件园自2011年开园以来,已入驻7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吸引了腾讯、东软、东华、久其、巴别时代、印度NIIT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落户园区。

三是互联网应用优势凸显。

互联网应用渗透到主要行业和领域,工商、税务、城管、交通、旅游、社保、教育、合作医疗、农技服务、海洋渔业、地理信息、行政服务等领域的互联网应用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

农村电商、旅游电商等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突出,农产品、橡胶等特色产品营销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了重大突破。

2015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约1900亿元,各类网络交易主体约9000个,网站1万余个。

“十二五”期间,我省互联网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目前仍面临着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小、龙头企业缺乏、产业园区配套设施缺乏、人才不足等问题。

(二)“十三五”发展形势。

当前,以互联网技术、应用、模式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不断加速,互联网经济已成为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成长最迅速的新兴产业,被誉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

“十三五”时期,世界互联网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需求空前强劲。

随着我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互联网产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产业区域竞争将日趋激烈,围绕着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的争夺势必将给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十三五”时期,我省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对于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大意义。

我省传统产业也正面临着环境保护、资源消耗、同质竞争、增速放缓等多方面的挑战,亟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拓展服务业、新型工业、热带农业的增值空间,从而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发展方式,带动全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抓住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全国唯一的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互联网产业集聚,形成以琼北、琼南两大产业基地为基础,以创新创业基地、互联网产业小镇、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为载体的“两极多点”互联网产业布局,构建产业集群发展、“互联网+”深度应用、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政策集成创新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发展保障体系,打造独具海南特色的互联网产业发展集聚地,为全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市场主导,创新驱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我省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求,着力营造有利于重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重点突破,特色发展。

坚持全省一盘棋,集中布局、集中资源、集中力量,率先在若干特色领域形成持续创新能力。

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加快形成以重点产业集群为核心,互联网与传统产业互动并进、融合发展的良性格局。

——顶层设计,产城融合。

统筹布局全省互联网产业发展,围绕“两极多点”互联网产业生态格局,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园区建设相统一,以产业为支撑驱动城市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实现互联网产业基地与城镇、旅游度假区融合互动。

——政策牵引,开放共享。

创新互联网产业政策,通过政策引领发展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进企业、产业和创新要素的国际化,增强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互联网产业基地和经济区。

(二)发展目标。

加快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共同发展,积极探索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定位,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

到2020年,建成“三地两区”发展格局(即琼南、琼北两大产业基地、全国互联网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全国“互联网+”特色应用示范区),使海南成为创新服务能力强、新业务新业态集中、发展环境优质的全国互联网产业发展高地。

——泛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形成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

到2020年,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指标进入全国领先行列。

互联网产业成为经济新的增长极和新兴支柱产业。

2016-2020年,互联网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到2020年,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建成全国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

依托“两极”,形成“龙头企业有力带动、配套企业有机衔接、公共平台有效支撑”的互联网产业集群,建成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特色鲜明的互联网产业强省。

——建设全国“互联网+”特色应用示范区。

加快“互联网+”应用,在应用特色、层级等方面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力争创建互联网应用标杆地区。

大力助推传统产业互联网化,衍生出一批以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等为特色的“互联网+”产业,形成“互联网+传统产业”全国创新应用的重要节点。

——形成全国互联网研究与人才培养汇集地。

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建设互联网人才培训中心和实训基地。

加大互联网领域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一批海内外高端互联网人才,打造互联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全国样板。

三、重点领域

(一)研发设计。

1.推动新兴软件研发。

依托海南生态和产业环境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龙头企业的研发部门,鼓励大型企业在海南设立研发中心和区域中心,支持中小微企业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开展云计算解决方案、大数据处理软件、移动互联网软件、物联网应用软件等新兴软件和信息服务的研发业务。

加强科研资源整合,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市场提高研发服务能力,建设特色研发平台。

2.大力发展数字设计服务。

积极引进本土和外地有实力、信誉好的数字设计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为家电电子、通信设备、卫星发射、海洋装备等领域提供高效的研发设计服务,推动传统领域转型升级。

加强行业应用软件与数字设计结合,提升关键部件、核心技术和制约产业发展节点的设计服务能力,并推动数字设计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发展。

专栏1研发设计支撑工程

主要内容

大力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在海南设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检测中心和中试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建研发平台等方式合作建设研发中心。

对于落户的高端研发中心,优先优惠提供人才公寓、安居房、商品房等生活配套用房。

对高端研发机构,优先保障供给土地。

通过集聚企业研发总部、区域中心、检测中心、设计中心和中试基地,将海南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企业技术研发集聚区。

建设或引进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和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研发设计工作提供设备租赁、科研条件共享、质量检测等技术支撑服务和专利信息检索、预警分析、知识产权交易等知识产权服务,推动组建企业合作联盟、产学研合作联盟、国际合作联盟,促进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在研发设计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2个国内知名的研发设计基地,形成国内较先进的研发设计配套服务体系。

(二)大数据。

1.加强数据资源开放流通。

推进海南省数据资源建设,打造全省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率先开放政府部分公共数据,为全省各重点行业应用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发挥特区立法优势,建立政府数据资产登记制度,倡导有偿购买、授权和协同合作等数据交易方式,建立数据资产交易与定价制度,营造健康、有序的数据市场环境。

2.推动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

以海南数据谷项目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海南城市建设和运营体系构建为契机,创新和运用政策手段,重点围绕数据存储、云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安全、数据外包服务等领域,培育和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云计算和大数据厂商,推动全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

支持重点企业面向行业应用需求,加大数据存储、挖掘、处理、分析等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开展深度学习平台、海量数据存储设备、大数据一体机等大数据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形成大数据基础技术和产品资源池,并适时向社会开放共享,降低大数据应用门槛。

3.深化重点领域大数据应用。

重点围绕全域旅游、医疗健康、教育文化、交通服务等民生服务领域及电子商务、海洋信息、金融、电信、能源、物流等重点行业领域,集聚行业数据资源,建设行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结合行业共性需求和发展特点,发展大数据解决方案和分析挖掘服务,并率先在条件成熟、示范带动效应强的行业和企业开展应用试点。

专栏2大数据发展促进工程

主要

内容

加强大数据产业集群招商,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企业,形成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云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安全、数据外包服务产业集群。

发挥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能力,向大数据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接口资源、数据信息、计算能力、研发工具等,降低创业的技术和关键资源获取成本。

以国有企业控股、混合所有制和市场化运作方式,统筹建设省大数据交易中心,为政府机构、科研单位、企业以及个人提供数据交易和数据应用服务。

发展

目标

到2020年,大数据产业链条基本健全,初步建成涵盖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数据应用等主要环节的大数据产业体系。

大数据技术在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及电子商务、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广泛应用。

(三)电子商务。

1.建设特色农业电商平台。

打造海口、三亚、儋州等电子商务集聚区,依托现有的热带农作物、经济作物、花木苗卉、畜禽、海洋渔业、南药黎药等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产品原产地的价格和供应链优势,大力发展生鲜等特色农产品垂直电商,搭建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以园区为载体,打造农产品电商集群。

聚合全省农产品电商企业,搭建现代物流平台,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和个体店铺开展网上交易,做深做强“电商换市”。

探索举办海南网货交易会,搭建与全国广大网商和网购者的采购对接平台。

2.发展离岛免税电子商务。

探索创新“互联网+旅游+免税购物”的模式,鼓励和支持本土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利用离岛免税、离境退税政策,提供集用户注册、会员营销、选购下单、快速支付为一体的离岛免税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业务。

推动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商、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强合作,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实现不同货币的便捷、安全、低成本交易结算。

加强与相关监管部门的交流合作,实现电商平台、物流平台和海关、国检、国税、外管等业务系统对接,为企业提供电子单证处理、报关、退税、结汇、保险和融资等“一站式”服务。

3.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

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要求,以智慧旅游项目及数据中心工程等项目为重点,建设集酒店预订、餐厅点餐、旅游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实时在线预订和支付交易服务。

建立土特产、农家乐、农副产品、特色产品等旅游网络营销体系。

加强对游客消费偏好数据的收集、积累和分析,指导境内旅游和购物产品创新优化,实现精准营销。

4.提升电子商务服务能力。

利用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时机,通过税收优惠、设立引导基金以及融资便捷化等方式,鼓励软件信息服务和互联网企业大力发展电商软件开发、平台建设、仓储管理、营销推广、售后服务和代运营等电子商务服务,提升电子商务技术和服务水平。

鼓励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商建设商品价格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量化分析模型,指导商户合理规划和调整商品结构。

完善信用、支付、质监和相关服务等电子商务生态产业链,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探索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创新。

专栏3特色电商平台打造工程

主要内容

围绕旅游、农业、生鲜、房地产、票务等重点方向,培育一批集交易支付、商品体验、在线物流、售后服务等于一体的商品销售服务类综合平台,以旅游、餐饮、住宿、家政、家电维修等生活服务为主的消费服务类综合平台,以及提供融资、通关、结汇、退税、物流、保险等一站式服务的跨境服务类综合平台。

支持龙头企业依托我省免税物流园区、临空物流园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支持海南旅游网、酷秀电子票务、我房网、易买商场、惠农网等电子商务平台做大做强。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培养年交易额过50亿元的企业2-3家,拥有国内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

(四)数字内容。

1.发展游戏动漫内容制作。

重点依托海南生态软件园、三亚动漫产业基地、海口国家高新区滨江海岸互联网+数字影视文漫众创空间等动漫游戏产业聚集区,以引进国内外游戏动漫龙头企业为主要抓手,促进游戏动漫内容制作。

推动建立互联网动漫及影视制作众设、众包平台和文化信息产品供给平台,借助大数据手段挖掘用户需求,拓展网络动漫等影视产品的市场空间。

紧密围绕海南旅游、热带农业、海洋经济等特色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重点开发具有海南特色、反映海南风土人情的动漫及影视产品。

鼓励手游开发商开发以海岛文化为主题的手机游戏,增强海南数字内容产品的文化底蕴。

创新营销模式,培养用户热度和粘性,以线上奖品推动线下旅游活动,以旅游收入进行收益分成,实现全省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2.强化游戏动漫配套服务。

以“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中国国际游戏交易会和海南亚太游戏展”为契机,吸引国内外游戏动漫龙头企业及出版、发行、行销、融资等配套服务企业入驻,完善游戏动漫产业链。

打造融合海南旅游资源、文化特色的动漫制作点播平台。

建立海南旅游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平台,提供在线3D打印定制等新型服务。

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研发新型游戏动漫制作工具,建立游戏动漫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与国内大型视频网站合作,建设海南游戏动漫和微电影制作及发布平台,提供在线免费观看服务,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海南特色动漫及影视基地品牌,通过为企业提供更便利、更高效的服务,创造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增强对国内外动漫游戏企业的吸引力。

3.大力拓展原创内容产业。

推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鼓励网络剧、微电视、微电影等原创视听内容创作,创新视频服务商业模式。

推动原创数字内容平台与纸质内容的对接,统筹线上线下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充分挖掘传统渠道的客户价值。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互联网企业或文化创意企业建设网络原创内容和IP运营的综合平台,面向国内外广大用户提供原创数字内容服务。

(五)虚拟现实。

1.打造虚拟现实产业链。

发挥可穿戴式产业化项目示范效应,择优引进一批虚拟现实终端产品研制企业,重点发展智能手机、虚拟现实眼镜等终端产品和操作设备、行为监测设备等配套产品。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提供便捷性强、成本低的虚拟现实成套设备解决方案。

积极发展围绕虚拟现实应用分发管理的应用平台软件和内容制作工具,打造重点环节突出、配套合理完善的虚拟现实软硬件系统产业链。

重点支持旅游行业领域虚拟现实内容创作和应用示范,发展游戏行业、教育行业、电商行业虚拟现实内容制作。

2.发展虚拟现实+旅游。

重点围绕海南旅游产业发展应用需求,发展虚拟旅游数字内容创作。

支持和鼓励互联网企业和数字内容服务企业建设海南旅游景观在线虚拟体验平台,为客户提供海滨风景、黎苗少数民族文化、琼剧等各类特色文化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结合的在线3D旅游服务。

发展虚拟旅游客服服务,向客户提供海南历史背景、逸闻趣事、风土人情等在线解说服务。

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展示技术发展新型旅游服务可穿戴设备和虚拟场景展示内容创作,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娱乐体验。

打通虚拟旅游、购物消费、文化创意消费等三大平台融合通道,实现海南实景虚拟体验平台与旅游购物商城、特色文化产品在线创意设计平台互联互通,为客户提供集旅游体验、在线购物、文化创意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

(六)服务外包。

1.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

充分利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积极探索服务贸易发展新模式,打造服务贸易新型网络平台,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提升服务跨境交付能力。

依托海口高新区、海南生态软件园、三亚创意产业园和海南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等园区,搭建大中型企业和服务外包企业对接平台,建立服务外包集聚基地,带动全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积极引导企业承接国际(离岸)软件服务外包业务,提供高端服务外包整体解决方案。

鼓励各级政府各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模式,将数据处理、软件研发、信息技术咨询、运营维护、系统集成等业务外包,扩大内需市场。

建立和完善面向服务外包业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省服务外包规范、有序发展。

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在境外设立办事处,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和市场渠道建设力度,积极承接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业务。

2.呼叫中心。

鼓励海南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社会IT培训机构通过短期职业培训和校园培训,形成一批能够满足呼叫中心以及相关互联网产业项目的专业人才。

鼓励互联网企业将售前支持、售后服务、客户信息管理、市场调研和电话营销服务外包给专业呼叫中心。

鼓励呼叫中心外包服务商根据互联网企业的需求,创新呼叫中心平台租赁、物理坐席外包、人员外包和全业务外包等多种服务模式。

加强呼叫中心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通过呼叫中心提供交互式服务来构建电子商务服务支撑体系。

3.信息资源增值服务。

依托腾讯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新浪“互联网+”合作等项目,以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为主体,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应用推广,进一步拓展网络广告、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社交游戏等新业务,向企业和公众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增值服务。

建设面向重点行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专利信息检索、专题专利数据库建设、专利工具软件下载、专利战略咨询、专利法律咨询、专利预警分析等增值服务。

(七)物联网。

1.传感智能硬件。

依托产业园区,围绕传感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重点领域,引进相关龙头企业打造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孵化基地,建设以物联网产品研发、产品检测、成果转化为重点的公共服务平台。

引导和扶持企业积极开展融数据采集、初步处理、加密、传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支持多种接口和协议的智能终端设备研发和产业化。

2.物联网示范应用。

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组织实施一批行业应用示范工程,推动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在旅游、交通运输、现代农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现代物流、城市管理、安全监管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激发和引导物联网的应用需求。

支持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区,集中展示物联网应用技术和示范工程,探索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

(八)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应用。

1.卫星导航应用。

依托北斗星通、中稷北斗行业应用和产业化等项目,加快建设海南省北斗导航应用服务主体,推动形成区域北斗导航运营服务体系。

鼓励省内骨干企业与国内技术优势企业开展合作,建设北斗高精差分网、北斗导航数据中心及导航应用服务平台,促进基于卫星导航数据的价值挖掘和增值服务。

在个人位置服务领域,发展城市三维导航、路径查询及优化、精准定位等各类新型服务。

在车联网服务领域,发展车载导航、车辆救援、公交监控、消防调度等各类增值服务,推动形成成熟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在船联网服务领域,发展船舶导航、渔业管理、船位监控、紧急救援等各类服务,推动天气、渔汛等增值服务的研发及应用。

2.卫星通信系统。

加强全省卫星广播电视、应急通信等卫星通信系统建设,有效解决海洋网络覆盖的盲点和盲区,实现海陆空全时空、全区域完整覆盖,促进卫星通信系统在抢险救灾、渔业生产、海洋作业、海上救援、海上监管等领域的应用。

3.卫星遥感系统。

依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三亚研究中心,建立三亚遥感信息产业园,打造集卫星遥感技术研发、航空航天传感器研发、无人机研发、遥感数据接收、处理、分发、应用、教育一体化的产业集群,重点加强监测南海海洋及岛礁变化、海南生态环境变化,形成覆盖海南省、南海地区、全国以及东南亚区域的天地一体化的遥感动态监测能力。

 

专栏4卫星导航应用拓展工程

主要内容

建立北斗导航芯片设计及软件研发、应用新产品开发、相关前沿技术研究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北斗导航技术检测和安全评测中心建设,完善技术保障体系。

支持基于北斗导航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综合服务体系。

重点围绕北斗卫星系统安全与管理控制、北斗卫星应用系统安全态势监控试点示范、北斗卫星应用系统安全检测与加固防护服务、北斗卫星系统终端监测与防护以及北斗卫星技术产品供应链安全支撑系统等五大工程项目建设,促进基于“互联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网络安全发展。

优先面向个人位置服务、车联网、船联网等三大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应用及产业化。

重点面向智慧交通、精准物流、精细农业、智慧城管、热带海洋等领域,进一步推进北斗导航在城市中的区域性综合应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重点行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于北斗导航产业链的智能终端制造商、系统集成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平台服务提供商等企业数量达到5家左右,争取服务用户超过50万户。

四、主要任务

(一)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

1.统筹规划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光网与路网、空间“多规合一”,将传输管线路由、基站站址以及机房电源配套等规划纳入高速公路、国道公路、省道公路、旅游公路、铁路、海港等路网规划中,统筹考虑通信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居民生活、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信息应用的协调发展。

加强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10GPON光接入系统建设,推动4G+或5G网络建设,实现产业园区内企业Gbs级别接入,推动光网与产业园区的道路、企业厂房、员工生活区等基础设施“多规合一”。

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设施共享率。

2.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