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是如何被架空的.docx
《老板是如何被架空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板是如何被架空的.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板是如何被架空的
老板是如何被架空的
(一)
人气数:
496评论数:
1收藏数:
1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更多>>
分享到:
∙开心网
∙人人网
∙XX空间
∙白社会
∙豆瓣
∙Myspace
∙搜狐微博
2015-09-2311:
28:
07星期三
老板被架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多时候甚至是一个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过程。
当你在虚假的成绩,阿谀奉承的包围中越来越舒服的时候,你离受挟制做傀儡的日子也就越来越近了。
受奉迎是一种价格昂贵的消遣,癌瘤在生长初期并不会使人有多大不适,但等它强大之后,你割除它会猝死,不割除尚能苟活的时候,你失去的就不仅是财富,还有尊严。
笔者的第一位老板是过去生意上朋友的儿子,为人聪明,性格善良,但颇爱虚荣,易偏信,做事有时不够磊落,总起来讲是个难得的好人。
2002年投资一千二百万在某市创办医药公司,短短三年后,竟要以250万的价格将公司**。
问其原因,说是管不了,公司一亏再亏,亏的心慌。
这里讲几件关于这家公司的事:
笔者至今难忘的是到该公司后的第一次午餐。
该市劳动部门要求企业发放员工午餐补贴,而该公司则是除了按要求照发午餐补贴外,还每日免费供应两餐10元标准的盒饭。
盒饭**量是午餐100盒上下,晚餐大约30盒。
午饭后笔者去扔空盒,发现每日餐后公司垃圾箱那里好大一堆有几十盒饭菜,许多盒饭看上去根本就没有打开。
问一下公司办公室,说一直这样,大家对伙食不满,有很多人还骂骂咧咧,说是天天吃这个,“猪都吃够了”,看了就反胃。
问既然这样,办公室有没有向老板提出停止供应盒饭,改为发放午餐费?
回答是当然没有,没事谁去找挨骂啊?
别说全体停供,每天少给谁订了都会有人找茬。
吃不吃是我的事,订不订那是你的态度问题。
在那些轻佻的语言中,笔者真切的感觉到了员工对公司的一种蔑视。
然而这种蔑视究竟怎么会产生的,当时没有答案。
我大致计算了一下:
每天约1100元的伙食费,每月26个工作日,每年12个月,大约公司花在“找骂”上的钱大约是35万左右。
再查看工资账目,发现每月的午餐费的发放月月不漏,已持续了数年之久。
这家公司当时库存余额大约在1200万上下,可是到库里一看,近效期品种待报废品种却比比皆是。
记得最清楚的是当时有一垛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规定效期一年半,当时距失效报废还有三个月,已经没有几家药店敢采购了。
查看进货记录,竟是在一月之前现款购进且没有任何价格优惠。
那批存货记得总价值近二十万。
再查进货人,是空白,并且几乎每一笔采购业务都很少有具体负责人的记录。
到采购部查问,都推说不清楚。
好在记录中有供货单位,于是到财务查办款人,这才找到了具体经办者,但是采购部回话是已经请假,大概三天后回来,手机不开,难以联系。
于是三天假期变成两周,说是在办离婚手续,琐事繁多,无暇回公司帮办退货。
等来等去,最终等来的是一封辞职信。
据其它部门人员说,这种事由来已久,早已经是司空见惯,但是没有人认真过问。
这家公司的主销大品种销量惊人,但是毛利却低的可怕,许多品种只能平价销售甚至折价销售。
这部分品种占公司销售总金额百分之八十但其毛利是负值!
当然供应商是很高兴的,每年都要给老板送上种种“荣誉”,什么金牌经销商啦,年会送现金坐主席台啦等等不一而足。
可通过粗浅比价就可以发现,只要改变一下进货渠道,从国内当时某一个著名的药品集散地的公司进货,价格优惠的多,每年可以增加数百万毛利。
查问原因,得到的回答是:
这些品种价格只是明价,实际上厂家每年是要根据销售额给返利。
但是了解返利标准后还是让人搞不明白,那些返利极低,不足以弥补公司改变进货渠道可以产生的效益的零头。
再去财务查返利进账情况,这下问题大了,因为几年来财务根本就没有返利款进账!
查问现任主管,问题推给前任,找到前任,又会推给前任的前任和现任主管,纠缠不清,几年来采购已经换了好几茬,没有办法,只好收回返利管理权归财务管理,规定每笔货款支付前必须由财务审查应收返利是否到账,这样财务就需要掌握返利合同。
可人家不交!
拖着,有的是找不到了,有的正在找,一直拖到不得不以势相逼,才由老板娘去亲手把合同拿回。
拿到返利合同后半年多时间,财务账面营业外收入返利款就进账65万余元。
前期收了多少?
鬼才知道。
有人大概会说不是有法律吗?
像这种几乎是公开的侵贪,为什么不诉诸法律?
可是但凡这种公司,基础工作都是十分混乱,业务记录混乱不堪,甚至有些关键资料根本没有,你抓不到具体证据,凭什么告状?
再者,凡是这种公司,老板管理靠的不是制度和流程监控。
货款支付,进货计划都习惯于“一支笔”审批。
医药批发企业一笔采购业务往往几百上千的品种,打印出来厚厚的一沓A4纸,看一遍都让你看昏了头,所谓审核,纯粹就是摆摆样子而已。
公司业务基础数据中具体业务人员是从不留名的,但老板的签字却保存完好,一切都是你同意的,你又凭什么告别人?
再者,民企打官司有那么容易?
企业效益下滑,信誉下降,自救不暇,哪有时间和精力泡在法庭上,这样一来二去,许多民企也就成为贪污偷窃者低成本无风险的乐土。
有一定决策权的人在不断地捞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无权无势的员工其实是心知肚明的。
风气不正,效益下滑,员工收益自然不如人意,于是就有人也开始参与黑色利益分配,没权力,那就偷。
刚去的时候,有一次周一刚刚进了一批西安杨森的高价值品种,周五盘点就短货8900多元。
北京同仁堂的高端品种,一盒价值数百,锁在保温冰箱里凭空消失,价值近万元。
其后几天,分拣库某员工突然失踪,估计是有人通风报信说公司要严查了。
最后没办法,只好查一下总账,结果发现两年多的时间内,财务账面库存商品结余金额与仓库业务软件相差200多万!
平均每年出现的这种账差近百万元。
再查原因,发现仓库业务软件的管理权限没有任何限制,也就是任何一个懂得软件操作的人,都可以随意改动库存结余数量。
这家公司当时有两个小有名气的职业经理人(暂称他们为“X组合”)任总经理和副总。
(当时职业经理人这个名词还很时髦,没那么臭),在老板进退维谷,如坐愁城的那段时间“X组合”在忙什么呢?
他们正在作为某富豪的代表跟老板“协商”公司的出让问题!
拿薪水时,他们是你的员工,谈判时,人家又是对方的代表。
“X组合”提出:
公司销售网络不能计价,尽管公司年销售过亿。
因为市场是谁都可以开发出来的!
这里面还含着一层恫吓:
如果不同意出让,那么他们可以不收购这家公司而去注册一家同样的公司,你的市场我同样会夺过去,所以市场网络不值钱。
(潜台词是:
我对你的底细是十分了解滴,啥意思你懂的。
)确定了上面这一条款后,公司的股东权益减掉负债,才是该公司的真实价值。
而公司在几年时间内连续亏损,股东权益已经是负数,并且这个负值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公司现状是人心离散,管理混乱,员工**不断,你老板文化层次低,能力有限,没有我们肯定死路一条。
出于友情,把公司做价250万元,我们勉为其难的收下,实际上是救你于水火之中。
但是,公司资产的应收款中账龄1年以上的余额有420万,在新老板接手后如果催讨不回,那就要由原股东承担。
里外一算,这笔交易极有可能做成要倒贴一两百万才能把公司送出手。
卖不卖在你,但是不卖的话你的下场只能是倾家荡产。
瞧瞧,拿着你的高薪,图谋你的产业,还要在员工中甚至当着你的面把你贬的一文不值。
有一种人像蚊子。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形容过:
“吸人的血,还要哼哼着发一通议论。
”实在是形象极了。
有这样“里通外国”的高管,公司业务呈现加速下滑趋势就很好理解了。
笔者三十余年前就做企业管理,那时“X组合”也就刚小学毕业吧,看其谈吐,书大概读了一点,但不会太多,除了雄心勃勃,自信敢作之外,也没发现太多亮点。
然而人虽年轻,但发心之贪婪,出手之狠辣,却为笔者所仅见,当真后生可畏!
现在想起,尚感不寒而栗。
但有趣的是这两位高人在公司员工中的威望却与公司绩效的下滑成反向运行状态。
很多员工简直是拿他们当神一样的供奉,几乎是所有的骨干员工都认为公司的出路就是被收购,至于老板的死活就基本没人在意了。
后来笔者仔细的分析过那部分员工的心态,认为可能是由于老板当时太年轻,文化层次不高,刚刚从周边一个县级市来到副省级的市区创业,被那些城市员工看作是乡下人土包子。
这话说起来俗了点,但事实也许就是这样,这是有些当地人不那么厚道的地方,但对企业管理威严的建立却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其二、老板为人懦弱,员工只要**,不管什么原因,多半能迫使老板退让,这种退让如果合理还说得过去,但许多退让却是违反管理原则,甚至是违反公认的良知的,这就使一些品行不良的人在获胜的同时滋生积累了对公司管理权威和老板本人的轻视。
并非所有人都遵从道德准则,积累的久了,无原则的退让就会引发模仿效应,对管理者威望的杀伤力极大。
其三、迂腐的遵从所谓“两权分离”原则,整天把“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挂在嘴上而不知变通。
对企业中违反管理原则的所谓“奖惩”不做调查了解,放任自流。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要分对谁,两权分离不等于对管理者的违反职业道德和做人准则的行为放任自流。
你做我看总还是可以的吧?
但是又不掌握数据监控的手段,没有完善的基础工作和流程做为经营成果评估的基础。
说是用人不疑,其实是疑心甚重却苦于没有应对办法。
不凭借强有力的监控,用嘴皮子上的信任感化管理层,冀望靠对方职业良心的觉醒来管控自己的企业就像要老虎吃素一样可笑。
非但可笑,且理所当然的被对方人做可欺,不收拾你收拾谁?
于是奖勤罚懒变成了奖亲罚疏,企业最有效的管理工具转化为管理层拉帮结伙,树立个人“威信”的手段,用老板的钱来挖老板的墙角。
其四、老板习惯于有问题不摆到桌面上,怕撕破脸皮,而是用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办法搞权力制衡。
笔者到任时该公司成立不过三年多一点,前后已经换了三任总经理。
第一任是老板的创业伙伴,当年一起苦撑苦熬打江山的,那时此人为人仗义,在公司面临难关时曾经拿出几十万与老板共度时艰。
但其为人固执,做事我行我素,对老板从那些职业培训人那里趸来的时髦理念不屑一顾,于是老板就施个驱虎吞狼之计,请一位在读硕士任总经理做替代。
一到任就给一套两居室的房子,配一辆日本三菱吉普作为专车,去西安考试本来坐火车方便省力些,但却一定要开车自驾,往来油费过路费报销近万。
基本上就把原来的老伙伴晾到一边了,但是又怕别人说闲话,就把采购部作为补偿留给了他。
于是,采购部也就成了一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其后任何一任总经理都无法干预。
硕士自然气不过,于是整个公司就成了两派势力内战的战场。
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硕士总经理做了一年,公司效益还是个负增长,没有拿出什么让人信服的真玩意。
反而搞得公司上下不和,人心离散,自己也感到实在没法待下去了,于是在公司开挖,拉了一批个业务骨干另投他门,但是在新地方又故态复萌,搞得一塌糊涂,被人不客气赶出门去。
按理说公司对那些落井下石,跟风离职的人是不能再次接受的,可老板却认为表现自己宽容大度的时候到了,把那些一时走投无路的人再次请回来。
对许多人,善良和宽容会被认为是无能甚至**。
这部分回来的人自然而然的重操过去的权柄,同时也自然而然的结成一派,于是内战再续。
老板一看不行,再次上演驱虎吞狼,然而这次引来的老虎却不是那种毫无阅历的读书人,他们(”X组合“)是在商场征战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手,他们也许不计小利,但他们惦记的却是老板的全部身家。
。
。
。
。
。
因笔者的出现,**式“收购”(即前文02年投资一千二百万在某市创办医药公司,短短三年后,竟要以250万的价格将公司**一事)偃旗息鼓。
“X组合“很快就通过关系审批了一家新公司,没有抓到兔子的狼很愤怒。
几天内从老公司几乎成建制的挖走了一批销售,订单,分拣配送,以及采购,网管等部门的骨干。
同时,保存着公司全部客户网络,品种进销价格等重要资料的服务器备份硬盘也不翼而飞。
过后的几个月,那家新公司的销售价格基本上瞄准了本公司的品种价格,打击精准而且有力。
那几天,天天有人辞职,有时辞职的人成帮结队而来,这些员工的脸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幸灾乐祸四个字。
而已经到新公司的那些原骨干还不停的到公司各部门游说,美其名曰:
来告别。
记得一天下午,已辞职的原销售经理甚至直接找到老板,说要办一个告别酒会,替公司配送部员工请假早下班。
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感觉新公司分拣熟练人手不够,借吃饭拉人。
当时公司几乎已经没法正常运转了,老板也在重重打击下没了脾气。
我不知道中国人还能虚伪到什么程度。
此人依旧彬彬有礼,谈笑风生,可提出的要求却是罕见的冷漠和无耻,这就是所谓职业经理人的嘴脸吗?
新公司共计三百五十万元注册资本,是众筹资金,此人据说投入了十万。
后来在新公司会议上雄心勃勃的说要搂草打兔子,在攻占全市医药配送市场的同时顺手把老公司收拾掉的就是此人。
这句”豪言壮语“让原公司老板勃然大怒,下令大打价格战。
(破坏了笔者苦心策划组织的销售管理方案的事,前面文章曾经提过。
)老板这事做的鲁莽,但在感情上,笔者还是能理解的。
记得那场闹剧尘埃落定的时候,笔者主持召开了一次全体员工大会,讲了几层意思:
公司将从头再来,公司将对得起留下来与我们共患难的员工,会在一年内快速提升企业效益,并使员工的个人收入达到当地同行业同工种的最高水平。
还有,就是那些在这次动荡中落井下石的员工,本公司将永不接收。
这话在一年之后超额兑现了。
公司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开始盈利,而在笔者离开时,股东权利重新回到了1200万,最高年度税后纯利接近480余万元,公司出现了月收入过万元的订单销售员和业务员。
而那家新公司则在成立后的一年半内垮台了,因为他们资本有限,经不起长期亏损,执行的又是低价倾销,快速占领市场的方案,走了一条**的不归路。
然而“X组合”并没有吃亏,公司以200多万转卖后他们完整的拿回了投入的本金。
他们那些跟班则没有那么幸运,**的成本不到先期投入50%。
也许,他们那时会真正明白了一点什么东西。
说来有趣,公司情况好转了,但老板故态复萌,又一次表现自己的宽容,陆续的把那些当时落井下石,冷漠无情,的员工一个个请回来,有一个司机,手脚不干净,老板甚至亲自开车登门去请。
后来要请回来的是一个很有些负能量的副总,大概老板以为自己的崇高身份外加善良真诚真有什么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吧。
笔者劝告无果,(老板当时自信心绝对的爆棚)加以自身修养境界不高,又小心眼的认为老板驱虎吞狼之故计重施——与其届时不欢而散,不如见好就收。
于是打铺盖走人。
柳宗元有一篇著名的寓言,叫做《永某氏之鼠》,年轻时读起来感觉不到什么。
然而经过许多事后再读,却是感慨殊深。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仓库厨房,不设禁忌,都让老鼠恣意而为。
于是老鼠们就奔走相告,都来这家吧,可以饱食妄为而不必担心祸患。
于是其家衣物器皿,无一完整,饮水吃食,都是老鼠剩下的。
老鼠白昼敢与人同行,入夜则肆无忌惮的毁物打斗,毫无顾忌,但终不为主人所厌弃。
这人别的能耐没有,却实实在在的为老鼠们打造了一个天堂。
以此法做企业,那么企业会变成什么也就可想而知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鼠性之人,无处不有。
那些对他人善意认为理所当然,不屑一顾,而又靠别人的善意生存的人真的很贱,而一次次的滥用善意,拿耗子当宠物养的人又算啥呢?
总是在一个坑里栽跟斗的人,值得帮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