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599913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docx

《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docx

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论语》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名著阅读

《论语》

(近12年3考:

2018年在“议论文阅读”中考查、2017、2016)

【教材链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

【孔子简介】孔子名丘,世称孔夫子,字仲尼。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

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被尊为“至圣”,与孟子并称“孔孟”,其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地位及影响】《论语》首创语录体,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简介】《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

全书总括为一个“学”字,分“学做人”“学知识”“学从政”三个方面,另有一些关于艺术的言论。

贯穿其中的主要思想精华有“仁”“礼”“孝”“中庸”“天命”等。

前5篇内容归纳】

关键词

例句

解说

孔子的

为人

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冶长》)

记述孔子、颜渊、子路师生三人志向。

子路表现的是对朋友大方的气量;颜渊表现的是永不自满的涵养;孔子表现的是关怀世人、兼善天下的情操。

三者的表现,都是万物一体的情怀,胸襟气象却有不同:

子路“求仁”,是英雄豪杰的气象;颜渊“不违仁”,是贤人的气象;孔子“安仁”,是圣人的气象。

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公冶长》)

本章孔子指出不乏忠诚守信的人,但一生好学的人却不多见,强调好学对于一个人接近人生正道的必要。

论学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

孔子教弟子先学做人,以德为本;其次才学文。

入孝出悌,谨身信言,这是做人的本分,重在实践,必须把这些都做到了,才来求取书本上的知识,而知识也才能为我所用。

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学而》)

强调求学重在德行。

生活就是学习,尊敬贤人、善事父母、献身职守、以诚信对待朋友,这些人际关系的伦理,都要通过学习而来。

因此子夏说这种人即使没受教育,也可断言已经受教育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示人为学的方法(学习之后,按时温习)、乐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趣(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切磋)、态度(君子为学,是为了修养、充实自己,不是为了炫耀自己)。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学与思必须并重,不可偏废。

学习是积存的功夫,思考是消化的活动。

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待人处事,首贵真诚,为学求知,亦是如此。

唯有

以真诚的态度求知,才能虚心受教,日有所得。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有根柢的学问,须经一再温习,一再咀嚼,才能有体悟和心得,将知识转化为身体力行的准则,对人生才有助益。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孔子晚年自述为学的历程与进境。

论仁

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

“巧言”指说好听的话来谄媚人,“令色”指装出

和善的脸色来奉承人。

“仁”是一种出于至诚的美德,巧言无实,令色无质,所以孔子厌恶这样的人。

子曰:

“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

“里仁”指乡间仁厚的风俗,孔子教人应该选择风俗仁厚的乡里作为住所,强调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

【相关名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孔子强调君子求富贵、去贫穷,皆当以其道,这才是行仁的办法,故君子随时随处都应该坚守仁德,一个人的失节败名,往往都在一念之差。

【相关名言】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

(《孟子》)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

(《呻吟语》)

论仁

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里仁》)

“约”指贫贱穷苦的环境,“乐”指富贵安乐的环境,孔子强调仁者不会因为环境而失去本心,改变他的操守。

【相关名言】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菜根谭》)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

不是强调爱什么人、恨什么人,而是说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子曰: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里仁》)

只要养成了仁德,就不会做坏事,而是做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事。

子曰: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里仁》),

说明仁德的修养主要是靠自身努力。

一个人经过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达到仁德的境界。

子曰: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

斯知仁矣。

”(《里仁》)

说明人会犯错,根本原因是没有仁德,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加强仁德修养的重要性。

论孝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孔子认为实践仁道必须从孝悌入手。

遵从孝悌,就不会冒犯父母,不会犯上、作乱。

强调了家庭伦理对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曾子曰: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而》)

强调实践孝道,可以循序培养百姓诸德,教化百姓,今天清明节扫墓,其意义也在于此。

【相关名言】风俗之厚薄奚自乎?

自乎一二人心之所向而已。

(《原才》)

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

“何谓也?

”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

“无违”指不违背礼,孔子强调行孝不能违背礼制,要以礼侍奉父母。

【相关名言】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

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礼记》)孝子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

论孝

祭祀则莅之以敬。

(《曾子全书》)

孟武伯问孝。

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

孔子教人行孝要善体亲心,珍重自爱。

懂得保健之道,不生病,同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作奸犯科,不做危险的事情,这也是行孝的一种方法。

【相关名言】

保此身以安父母心,做好人以继父母志,便是孝。

(《彭氏家训》)

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

孔子言孝,认为在饮食的奉养之外,更要注重内心

的诚敬,要体察父母的心意,用真挚的感情对待,以恭敬的态度奉养,如此才能使父母喜悦欢乐,这才是尽孝。

【相关名言】孝有三:

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

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

孔子教导子夏:

孝亲应该和颜悦色,使父母高兴。

若仅服劳、奉养,还不算是孝。

【相关名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礼记》)

子曰: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里仁》)

父母有错,要委婉的劝谏,如果父母执意不听,仍要恭敬不可违背,虽然劳苦,但不可有怨恨的言语或表情。

【相关名言】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从,起敬起孝,说则复谏。

(《礼记》)

子曰: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里仁》)

孔子认为父亲去世后对固有的行为准则长期不改变就是“孝”。

即强调对父亲的顺从。

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

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

要将父母的生辰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因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要真正关心、孝敬父母。

论道德

修养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曾子自述其每日以为人谋、与朋友交、习所传三事多次来反省自己,说明了深刻自省,是君子进德修业的态度与方法。

论道德

修养

【相关名言】君子以反身修德。

(《周易》)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学而》)

突出强调了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五种美德。

子曰: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

孔子告诫人们宜祭其所当祭,并且见义勇为,对于

合乎道义的事情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警惕该为而不为,不该为而为之等阻碍我们道德修养之事。

【相关名言】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左传》)

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为政》)

孔子提示人们察人善恶的方法,即看他行为的表现,看他做这事的动机,审察他做这事是否安心自在,这样可以使我们确实知悉人之善恶真伪而趋避之。

【相关名言】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孟子》)

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

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乐于与之亲近,与之倾心交往,又怎会孤单寂寞呢?

孔子强调德的效应,意在勉人修德。

【相关名言】有德之士,如夏日之荫,冬日之炉,不求亲人而人自亲之。

(《叔苴子》)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勉人要效法贤者,见不贤者则要自我反省。

明人可以取别人的优点作为自己的表率,也可以借别人的缺失从而反省,以为效法或鉴戒。

【相关名言】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道

德经》)

子曰: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里仁》)

孔子教人谨言力行,言语不轻易出口,必须把语言化为行动,做到言行一致。

子曰:

“放于利而行,多怨。

”(《里

“放”意思为“依,依据”。

孔子指出,凡事依利

仁》)

而行将会多招怨责,戒人勿重利招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孔子勉人充实自己,不必忧愁无人知己之才德及谋

不到职位,当尽其在己,追求已有可为人知的真才

子曰: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

实学。

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

”(《里仁》)

【相关名言】

(君子)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荀子》)

论道德

曾子说明孔子的一贯之道,在于“忠恕”二字,

修养

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

“忠”就是尽己,“恕”就是推己,就是自己做好

子曰:

唯。

”子出,门人问曰:

“何

之后,也要推己及人,多为别人设想。

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

【相关名言】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

而已矣。

”(《里仁》)

施于人。

(《中庸》)

子曰:

仁》)

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

“道”指事物当然的规律,此处指人生意义、宇宙价值,此章言苟能修德以达道,则此生可以了无遗憾,孔子勉人努力求道。

子游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

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遵循适中原则,要懂得进退有

斯疏矣。

”(《里仁》)

度,适可而止。

子曰: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公冶长》)

“内自讼”指内心自我责备,孔子感叹一般人有过失却不能自责。

告诉我们,人必须要能反求诸己,有忏悔的意念,才能真正地改过。

孔子说明君子进德修业的原则,即从“庄重、忠信、

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

慎择友、有过不怕改”四个方面,积极修养自己,

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

并且身体力行,使自己成为人格完美的人。

勿惮改。

”(《学而》)

【相关名言】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

无勇也。

(《五箴五首序》)

论士与

君子

子曰:

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

(《学而》)

要求别人了解自己,自己首先要了解别人。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不过分讲究自己的饮食与住处,尽量克制物质方面的欲望。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

谓好学也已。

”(《学而》)

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没有信用,就像车没有车輗或车軏一样。

说明

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论士与

君子

(《为政》)

子贡问君子。

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为政》)

行动往往比言语更重要。

对待事情,不应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

子张学干禄。

子曰: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为政》)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个人负责的态度。

子曰:

“君子不器。

”(《为政》)

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一方面的用处。

我们应当博学多识,具备多方面才干,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子曰:

“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八佾》)

孔子以射箭为例,教人们不做无谓的争夺,要在比赛中,培养谦恭有礼的君子,定义争与不争的依据在于是否合乎义,但争的时候,不可失去君子应有的风度。

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里仁》)

孔子认为一个人立志求道,但却以穿不好、吃不好为羞耻,就不值得和他谈论正道了,孔子强调士应当安贫乐道。

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君子只晓得义,小人只晓得利益,区分君子和小人,是以一个人对待义和利的态度作为标准的。

【相关名言】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

(《淮南子》)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里仁》)

孔子言君子不固执成见,只求恰当、合理,一切以义为取舍标准。

【相关名言】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与李养吾书》)

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

君子是以道德和法作为行为规范的,小人是以乡土和恩惠作为行为规范的。

说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胸怀远大,开阔视野,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事。

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

会做比会说更有用处。

表明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

孔子阐述不论贫与富,皆当乐道修身,比子贡体会到的“贫而无谄,富而不骄”境界更高,于此也可看出孔门师生间论学之精益求精。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

论诗礼乐

有子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学而》)

说明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讲信用而合乎道义,致恭敬也得合礼节,“信”和“恭”都要以“礼”为标准。

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为政》)

孔子整理加工《诗经》后,被用作教材。

他用“思无邪”来概括《诗经》,“邪”即“不真诚,不纯正”,孔子称赞《诗经》是真情流露,毫不矫情,思想感情真实而不虚假。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

“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八佾》)

孔子指出,过分节俭与奢侈,都不合礼;过度哀痛

与过度铺张都不合礼。

礼的本质在于真情实感,而不只是外表的文饰。

【相关名言】御孙曰:

“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

”(《左传》)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如果缺乏仁心,礼乐就失去了实质的意义,只剩下空洞的礼节,不能产生任何作用,强调礼乐的根本在于仁心、仁行。

【相关名言】

仁者礼乐之质;礼乐者仁之文。

(《乐书》)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八佾》)

外表的礼仪、礼节应同内心操守一致,就如同绘画

一样,质地不洁白,难以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

“孰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

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

“是礼也。

”(《八佾》)

孔子来到周公的太庙祭祀,却每件事都要询问别人,说明虚心向人请教也是一种礼貌。

论诗礼乐

子曰: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

之道也。

”(《八佾》)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

这里的“射”是种比喻,表明只要肯学习礼节,不管到何种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子曰: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八佾》)

孔子认识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思想,认为哀与乐都不能过分。

子语(yù)鲁大师乐,曰:

“乐其可

孔子指出什么是成功的音乐:

开始节奏舒缓,慢慢

知也:

始作,翕(xī)如也;从(zòn)g之,纯如也,皦(jiǎ)o如也,绎如也,以成。

”(《八佾》)

发声;而后由小到大,音调纯正;到了高潮,激昂慷慨,庄严肃穆;乐曲奏完了,余音绕梁,意蕴无穷。

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

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重视艺术的内容美。

这里不单单是指娱乐问题,“美”是带有政治标准的“仁”“礼”等教化。

子曰:

“以约失之者鲜矣。

”(《里仁》)

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减少了。

说明“礼”可以起到约束自身的作用。

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学而》)

孔子论治国的三个原则,一是处理政事要谨慎郑重,考虑周到,诚信待民;二是要节省用度,不随意浪费民脂民膏且爱护人民;三是征调百姓服役,依循适当的时机,选择农闲时候。

【相关名言】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资治通鉴》)

论政治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而》)

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

无原则地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

孔子论用道德礼教治国,比用政令刑法更能引导人民向善。

【相关名言】古人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务德而不务刑。

(《新唐书》)

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

强调统治者应将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

哀公问曰:

“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为政》)

任人唯贤,人民才会服从统治。

这是对当时“宗法制”下用人唯亲的挑战和重大革新,在现在仍有珍贵价值。

论政治

季康子问: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为政》)

当政者自身庄重严谨、孝顺慈祥,百姓才会对他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子张问:

“十世可知也?

”子曰: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

提出“损益”的重要概念,即对前代的典章制度、

礼仪规范既要有所继承,也要有改革、变通。

但是

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为政》)

大前提是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

或谓孔子曰:

“子奚不为政?

”子曰:

“书云: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为政》)

本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

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官职。

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

定公问: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

讲“君臣之礼”,更侧重对君的要求,强调君要依礼待臣。

不像后来那样:

即使君主无礼,臣下也应尽忠,以至于发展成不分是非的愚忠。

子曰: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八佾》)

如果当政者做不到“礼”要求的那样,自身修养不够,那么国家就无法得到治理了。

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

古代舞以八人为一列,“八佾”就是六十四人,这是当时天子的规格。

季孙氏让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

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愤慨:

“这怎么能忍受得了?

论政治

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八佾》)

讲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时,命

乐工唱《雍》这篇诗,按照“礼”,《雍》只能用在天子庙堂。

孔子很愤慨:

天子诸侯,各守各的礼,才能使天下安定。

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

“女弗能救与?

”对曰:

“不能。

”子曰:

“呜呼!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八佾》)

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季孙氏只是鲁国大夫,也去祭祀泰山。

孔子认为这是“僭(越)礼”的行径。

子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八佾》)

表明孔子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很熟悉,他希望人人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礼”的人太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