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指导.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7590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指导.docx

《一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指导.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指导.docx

一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指导

各位病友,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您现在所住的科室为神经内科,我科每一位医护人员都会尽最大努力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同时希望得到您的支持与配合。

   以下是我科与疾病相关的健康宣教知识,希望能帮助您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有所提高、对医疗护理措施有所了解、对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能熟知。

                               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祝您早日康复

 

 

 

一、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指导

1、避免情绪激动,去除不安、恐惧、愤怒、焦虑等不利因素,保持情绪稳定

2、饮食清淡,多食含水分、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忌刺激性食物

3、生活要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切忌大便时用力过度和憋气

4、避免重体力劳动,适当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5、康复锻炼过程艰苦漫长,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6、定期测量血压,复查病情,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二、高血压患者生活护理

1.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2.保持情绪轻松、稳定。

3.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限盐不超过2克/日,肥胖者需限热量、脂类摄入。

4.控制体重。

5.运动锻炼应做到持之以恒,快步行走、骑自行车、健身操等有氧运动,避免劳累。

6.遵医嘱坚持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

7.学会测量血压,定期自我测量以监测病情。

8.定期门诊复查。

 

三、糖尿病健康宣教

1、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起居,保持良好的心态。

2、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其原则是控制主食饭量,多吃蔬菜粗米等含纤维较多的饮食,少食含糖量较多的食品及水果、烹调使用植物油。

3、坚持适当体育锻炼,避免肥胖和精神过度紧张。

4、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澡,预防皮肤感染及糖尿足。

5、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长期进行定期复查血糖、尿 糖,使糖尿病控制达到最佳状态。

6、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表现及处理

原因:

与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剂量过大、饮食不当、运动量明显增大有关。

表现:

头晕、心悸、出汗、饥饿感甚至昏迷。

处理:

及时测血糖,可进食糖果、饼干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

7、低盐饮食

每日可用食盐不超过2克或约15ML酱油 

8、常用食物的含盐量

•        一袋方便面含盐5.4克       一块酱豆腐含盐5克       

•        一小碟榨菜(约50克)含盐4克   

•        一小碟酱菜(约50克)含盐4克

•        20毫升酱油含盐3克          一个咸鸡蛋含盐2克

•        10克黄酱含盐1.5克          一个松花蛋含盐1克        

•        一片火腿肠含盐1克          二两油饼含盐0.8克

•        一块熏豆腐干含盐0.5克

9、低脂饮食

•      每日脂肪的摄入量限在40克以下

•      禁用油炸食物、肥肉、猪油、含脂肪多的点心

 

四、脑出血健康宣教            

一、休息、活动指导

  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的搬动,翻身时应保护头部,动作轻柔得体,以免加重出血。

  2.神志不清,躁动及合并精神症状者,加护栏并适当约束,防止跌伤。

  3.抬高床头15-30°,减少脑的血流量,减轻脑水肿。

  4.昏迷病人平卧,头侧卧位,取下活动性假牙,以防误吸,确保呼吸道通畅。

  5.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开始在床上、床边、下床的主动训练,时间从5-10分钟/10次开始,渐至30-45分钟/次,如无不适,可作2-3次/日,不可过度用力憋气。

二、心理指导

  1.急性期病人生命危重,家属十分着急,应主动与家属详细解释病情及预后,消除其紧张焦虑心理,告之合理安排,陪护及探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的重要性,减少一切不良刺激,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抢救与治疗。

  2.恢复期病人常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出现悲观、忧郁,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往往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应正确引导病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确保情绪稳定。

三、饮食指导

  1.急性期病人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2300-2800卡/日)饮食。

  2.限制钠盐摄入(少于3g/日)因钠潴留会加重脑水肿。

  3.食物温度适宜,过热可能烫伤口腔粘膜,过冷易致腹泻,影响吸收。

  4.对于尚能进食者,喂饮食物时不宜过急,遇呕吐或反呛时应暂停休息,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5.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4-5次/日,200-300ml/次,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流质应煮沸消毒消毒冷却后再喂。

  6.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7.体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入,忌食纯糖。

四、出院指导

  1.避免情绪激动,去除不安、恐惧、愤怒、忧虑等不利因素,保持心情舒畅。

  2.饮食清淡,多吃含水份、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3.避免重体力劳动,坚持做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适当的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4.康复训练过程艰苦而漫长(一般1-3年,长者终生)需要信心、耐心、恒心,在康复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5.定期测量血压,复查病情,及时治疗可能并存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等。

 

五、脑梗死健康宣教

(一)心理健康指导

患者常因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而忧郁、烦恼,心理负担过重。

护理人员应多加关心体贴病人,主动介绍住院环境,使其尽快适应。

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措施、理想的预后等情况,取得他们的信任。

使其减轻或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鼓足勇气积极配合治疗。

(二)饮食指导

指导病人饮食要有节制,不宜过饱。

选用低盐、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的饮食。

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平均每日不超过6g;少食动物脂肪、奶油、蛋黄、动物内脏等食物,防止肥胖和高胆固醇血症;增加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尤其是鱼类蛋白和大豆蛋白的摄入量,可多食鱼虾、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饮茶以增加血管韧性,改善血液循环;忌食辛辣,戒烟酒,均有利于降低脑梗塞的发病率。

吞咽困难者应取坐位或头高健侧卧位,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饮食,进食缓慢,防止呛咳;有意识障碍或不能进食者,应尽早给予鼻饲饮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

(三)生活指导

1、加强皮肤护理脑梗塞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肢体瘫痪而长期卧床,加强皮肤护理尤为重要。

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

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必要时可用约束带加以保护。

每2h定时翻身一次,并对受压部位做轻度按摩,涂抹爽身粉。

床褥要保持平整、干燥、无渣屑。

搬动病人时,应将病人抬离床面,不可拖拉,以免擦破皮肤。

2、排便的护理指导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日排便的良好习惯。

对于便秘者,可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心脑负担。

3、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病人卧床休息期,为预防肢体肿胀,患肢可垫高,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为防止足下垂,肢体应保持功能位。

发病2周后,病情好转,即可做肢体功能锻炼,给予瘫痪肢体被动运动及按摩。

开始可每日2次,每次15~20min。

以后逐渐增加运动次数及时间,待功能有所恢复,再进行肢体的主动运动、床上活动、床下活动等,循序渐进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失语者应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使其逐步恢复语言功能。

(四)出院指导

1、出院后应注意居室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肢体及语言的康复锻炼。

2、严格按照出院后医嘱用药如预防复发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等。

平日应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忌辛辣、戒烟酒等。

定期来院进行复查,复查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以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3、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如发现眩晕、步态不稳、血压升高、肢体麻木无力、言语模糊或失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及时处理,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六、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健康宣教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勤翻身拍背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二)饮食、大小便等方面:

1、因肢体瘫痪需喂食,喂食中注意速度及温度适中。

给与低脂,高蛋白及粗纤维.高营养、易消化饮食。

2、吞咽困难者—鼻饲,保证足够营养和水份,又可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患者因不能行走或困难,故需主动加强大小便的护理。

4、在恢复期开始后,一般出汗较多,应定期给予擦澡。

(三)瘫痪肢体:

1、肢体应用被架支托,并便其处于最大可能的正常功能位置,以防止肢体的挛缩畸形。

2、肢体活动,被动运动,按摩2~3次/日,每次20分钟左右。

3、一旦肌力恢复,鼓励病人加强主动运动的锻炼,不断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方面的恢复。

(四)格林巴利综合症康复后指导

1.每天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感觉恢复。

2.保持床位整洁、干燥、无渣屑,防止感觉障碍的身体部分受损。

3.注意给病人肢体保暖,但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以防烫伤。

4.给予肢体按摩和被动运动。

5.协助翻身,每2小时1次,并做到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勤擦洗,防止发生褥疮。

6.经常给病人做知觉训练,如用纸、毛线等刺激浅触觉、温水刺激温度觉、用针灸刺激痛觉等。

 

七、面神经麻痹的健康宣教

1、患侧颜面及耳后应注意持续保暖。

 

2、进行热疗、按摩同时,配合使用激素、B族维生素及胞二磷酰胆碱等药物治疗。

 

3、患侧面肌活动开始恢复时应尽早进行功能训练,对着镜子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辅以面部肌肉按摩。

 

4、预防眼部合并症     由于不能闭眼、瞬目使角膜长期暴露,易发生感染,可用眼罩、眼药水和眼膏加以防护。

 

八、震颤麻痹的健康宣教

1、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以伸展关节,增加肌肉灵活性,改善肌体僵直状态。

对伴有情绪焦虑、抑郁的患者,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消除紧张和焦虑,对减轻症状,避免病情的发展。

2、鼓励患者多作主动运动,练气功、打太极拳等运动更适宜,但应防止跌伤。

对于卧床者,应勤翻身,拍背,做被动运动,以防发生褥疮、吸人性肺炎和关节僵直。

3、饮食宜较清淡,起居要规律。

 

九、病毒性脑膜炎健康宣教

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

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卧床不起者,及时吸痰、排痰、翻身,防止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

3、平时多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冒与肠道感染,按时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等疫苗;灭蚊、防蚊、预防接种乙型脑炎疫苗。

4、病毒性脑膜炎高热的护理方法

(1)体温上升阶段:

寒颤时注意保暖。

(2)发热持续阶段:

应用退热药时注意补充水分。

(3)退热阶段:

及时更换汗湿衣服,防止受凉。

5、注意口腔清洁和皮肤清洁,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瘦肉稀饭、面条、青菜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