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与三年规律解析 专题0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69468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7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与三年规律解析 专题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备战高考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与三年规律解析 专题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备战高考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与三年规律解析 专题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备战高考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与三年规律解析 专题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备战高考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与三年规律解析 专题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与三年规律解析 专题01.docx

《备战高考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与三年规律解析 专题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与三年规律解析 专题0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高考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与三年规律解析 专题01.docx

备战高考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与三年规律解析专题01

备战2018高考2017高考语文试题与三年规律解析专题01安徽卷

【试卷结构】

题号

考点

题型

分值

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选择

9(各3分)

4

文言实词

选择

3

5

文言虚词

选择

3

6

文言综合分析

选择

3

7

文言翻译

表述(三小题)

10(3、3、4分各一个)

8-9

古典诗歌鉴赏

表述

8(各3分)

10

默写名句名篇

填空(选一组)

6(每空一分)

11-14

文学类文本阅读

表述

24(6、4、6、8分各一个)

15

字形

选择

3

16

成语

选择

3

17

病句

选择

3

18-20

语言表达

表述、选择

选择4分,表述6、5分各一个

21

作文

写作

60

【全面解析】

一、(9分)

【考情解密】

年份

形式

内容

2011

选择

选择

选择

1143个字,《现代中国异域小说研究·序》

3分

3分

3分

2012

选择

选择

选择

998个字,《中国文化概论》

3分

3分

3分

2017

选择

选择

选择

1067个字,“科学思维方式”《爱因斯坦文集》

3分

3分

3分

近三年的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题型、题量、分值都没有变化,考查的内

选”“简答”等,备考时应该全面了解,有备无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

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

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显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

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用的特征:

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

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

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

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所用到的概念用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

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什么目标。

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绝不会碰到想“你不可以说谎”这样的事。

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③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

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称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连贯一致。

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他们推导出来。

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

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

”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

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

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

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成者至少很困难。

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

⑤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

它们是不是任意的?

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

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

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

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

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⑥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

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

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

(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B.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

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

D.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解析】B。

A项,范围失当,“不充分表达”应为“不表达”;B项,表述

本质差别的。

【解析】B。

A项,乱加因果,“推导出”错,另一个特征不是第一个特征推导出的;C项,“最后重点明确……”错,最后一段是在论述伦理公理的建立与验证;D项,“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理解错误,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概念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

B.“你不可说谎”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英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伦理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

C.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它决不是任意的。

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

【解析】D,文中说“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因此“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错。

二、(33分)

【考情解密】

年份

形式

内容

2011

选择(实词)

选择(虚词)

选择(综合)

翻译(两小题)

856个字,《万贞文先生传》

3分

3分

3分

10分,各5分

2012

选择(实词)

选择(虚词)

(综合)

翻译(两小题)

697个字,《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3分

3分

3分

10分,各5分

2017

选择(实词)

选择(虚词)

选择(综合)

翻译(三小题)

784个字,“南越王尉佗”

3分

3分

3分

10分,4、3、3分

三年考题在文言文阅读部分保持了稳定,选文700个字上下,在和试卷里

还出现过简答题的形式,全面备考时也不能完全忽略这些方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

“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

项籍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

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也。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

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

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

“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

”因问陆生曰:

“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

”陆生曰:

“王似贤。

”复问:

“我孰与皇帝贤?

”陆曰:

“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区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

”尉佗大笑曰: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

”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

曰:

“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味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秦时已并天下。

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

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以其党为假守。

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猪。

汉十一年,谴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注】①椎结:

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②踦 区:

同“崎岖”。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亲戚:

父母

B.如反覆手耳            反覆:

翻转

C.人众车舆              舆:

众多

D.政由一家              由:

如同

【解析】D项,由,和“听天由命”中的“由”字类似,应该是“听从”“听凭”。

年份

考查实词

2011

豫、援、爽、归(“归属于”120个常用实词)

2012

笃、向、季、度(“度”属于120个常用实词)

2017

亲戚、反覆、舆、由(全部非120个常用实词)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

汉语中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情况。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陆生因说佗曰       伺者因此觉知

  B.将相欲移兵而诛王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C.尉佗乃蹶然起坐      今其智乃反不能急  

D.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解析】D项,所,助词,用在动词前,与“所”构成名词性短语。

A项,因,副词,于是/介词,因为,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B项,而,目的连词,来/转折连词,却;C项,乃,连词,于是/副词,竟然。

年份

2011

2012

2017

虚词

之、因、以、乃

以、则、于、为

因、而、乃、所

考查范围都在18个常用虚词,考试的热点也和全国差不多,其中“其”“者”

错误。

B项,“且南越君民同心”于文无据。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

(1)而现在您却一反中国人的习俗,丢弃衣冠巾带,想用只

了。

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都纷纷而起,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

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称得上是强大无比。

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之后,征服天下,平定诸侯,杀死项羽,灭掉楚国。

五年之间,中国平定。

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

现在大汉天子听说您在南越称王,不愿意帮助天下人讨平暴逆,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您。

但是天子爱惜百姓,想到他们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因此才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你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

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您却想以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众收拢起的小小南越,在此桀骜不驯。

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烧毁您祖先的坟墓,诛灭您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您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背那么容易。

”尉佗听罢,立刻站起身来,向陆生道歉说:

“我在蛮夷中居住得时间长了,所以太失礼了”接着,他又问陆生:

“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有德有才呢?

”陆生说道:

“您似乎比他们强一点。

”尉佗又问:

“那我和皇

因袭他的南越王的称号。

(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考情解密】

年份

形式

内容

角度

2011

分析

分析

宋七言绝句,欧阳修《琅琊溪》

几幅画面,什么感情

4分

4分

分析“虚实结合”

2012

分析

分析

宋七言绝句,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分析诗中的诗人形象

4分

4分

赏析……二字的妙处

2017

分析

分析

唐、金五言绝句,《秋斋独宿》

诗人心境有何异同

4分

4分

什么修辞手法,分析

近三年古典诗歌鉴赏的考查形式是一样的,全国其他地区也基本都是两道“分析”题,分值略有不同。

字数在30上下,在全国考卷中内容比较少,2011、2012、2017三年还加有注释,降低了阅读难度。

2017是两首诗的“对比欣赏”,考查角度集中在“感情”“手法”两个方面。

在近几年的“考试说明”中都有“选择题”的形式例题,但目前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考场上。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招兵问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

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同:

孤独。

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来表现;

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6分)

【考情解密】

年份

形式

内容

2011

填空,8选5,5分

(1)《离骚》

(2)《过秦论》(3)《出师表》(4)《兰亭集序》(5)《滕王阁序》(6)《夜归鹿门歌》(7)苏轼《定风波》(8)周邦彦《苏幕遮》

2012

填空,选一组,6分

甲:

杜甫《蜀相》

乙:

(1)《劝学》

(2)陶渊明《归园田居》(3)韦庄《菩萨蛮》(4)辛弃疾《永遇乐》(5)《爱莲说》(6)龚自珍《已亥杂诗》

2017

填空,选一组,6分

甲:

《阿房宫赋》

乙:

①《离骚》②《梦游天姥吟留别》③杜甫《秋兴八首》④白居易《琵琶行》⑤《岳阳楼记》⑥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选文多出自考纲要求的篇目,以高中为主。

选句以结构整齐、含义深远者为

加了《使至塞上》《天净沙•秋思》两篇。

甲:

嗟乎!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乙:

①      ,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离骚》)

②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

④其间旦暮闻何物?

      。

  (白居易《琵琶行》)

⑤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答案】甲:

①使秦复爱六国之人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③谁得而族灭也④秦人不暇自哀⑤而后人哀之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乙:

①民生各有所乐兮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③江间波浪兼天涌④杜鹃啼血猿哀鸣⑤静影沉璧⑥水随天去秋无际

三、(24分)

【考情解密】

年份

形式

内容

角度

2011

表述

分析

分析

探究

小说,马尔克斯《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下午》,2130个字

小说的脉络

有哪些形象特点

5分

5分

7分

8分

语句赏析

内容安排的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2012

表述

分析

分析

探究

散文,冰心《往事》,1971个字

理由有哪些

发展的脉络

6分

4分

6分

8分

语句作用

……用意,谈谈你的看法

2017

表述

分析

分析

探究

散文,黄裳《樱桃》,1976个字 

概括

句子的作用

6分

4分

6分

8分

……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从两个方面谈谈作者的“见识与魄力”

近三年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有外国小说、叙事散文、写景散文,篇幅约在

“国内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节选,在备考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考查角度方面,散文一般没有“形象特点”“文章脉络”的概括与筛选,这类考查多数表现为对局部内容的解读或对情感层次的梳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樱桃

黄裳

①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德),几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

主要的商业店铺就集中在这里。

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

有的江岸连山,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上山。

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江城市的通例。

②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逦行来,约有二三里远近。

从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电影院,到五十年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街的两侧。

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它们的新旧比列、建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本资料来自广祥大语文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

前年到这里来时还没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这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新装新出现的“娇客”。

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色。

他们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有城镇居民,也有进城来挑着担子的农村男女。

③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

两三年前在山上的大会堂里,我看到过金华堥剧团演出的广告;现在是浙江绍剧团在那里上演《火焰山》,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票价是三角、四角、五角。

好像比堥剧稍高一些。

此外,桐庐越剧团在山演《啼笑因缘》,票价是一角(童票)到三角。

一家旅馆“桐江饭店”里还开设了讲话人的书场,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

这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的,就在南面长街尽头的城隍庙旧址里,门前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樟树。

城隍庙不在城市中心,竟被挤到边远的角落,无疑也说明了这个依江傍山的山城的特色。

桐庐三个著名的旅游点是桐君山、钓台和新发现的“瑶琳仙境”。

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就在我们来到桐庐的当天,听说就接待了五千名游人。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对比之下,前两处就要冷落的多,不过我觉的论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还是这两处有更多的吸引力。

④到桐庐的当天下午,我们度过长街,来到“渔梁渡口”乘渡船到了桐君山下,接着又登了山。

这山,比起两年前初访时,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登山的石级铺好了,桐君祠也正在重修整修。

两三位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殿里细心地雕刻着镂空的:

“雀替①”殿内一角堆着樟木的板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构件,被木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只已经加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繁缛极了也美丽极了。

殿中的桐君像还是白垩②的,两侧悬着一副新雕成的抱柱对联,是从山东来的老书法家孟庆甲的楷书。

这可能是一副原曾有过的旧联:

大药几时成,漫拨炉中丹火。

先生何处去,试问松下仙童。

⑤桐君,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住在山上。

药,总是采了来给人们服用的,所以老百姓记得他。

不过他却不大喜欢回答人们的问讯,终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在传说中却变成了一位道士,像老君那样的“仙人”了。

人们还指给我看他日常静坐在树荫下的桐树。

这树就在祠后的山崖旁边。

据说那株古桐早已枯死,现在的桐树是从原来的树根上生发出来的,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了。

⑥等我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旁晚时分了。

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夫还坐在路边的石级上等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旧竹篮,手里拿着一杆小称。

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的樱桃。

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樱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水果店里是很难得看见的,它的产量少,时令断,又经不起久藏;难怪不易发现它的踪迹。

它似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樱桃落尽纯归去”引来了李后主的叹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的。

词人好像无例外地一致惋惜春光的短暂,千方百计地想留它下来,看见檐外蛛网上的落花瓣,敏感地发现蜘蛛竟也是自己的同志,也在进行无效的挽留春光的努力。

在他们看来,樱桃的出现,简直是春去的信号。

其实又何必如此呢?

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为丰富、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

⑦齐白石为荣宝斋画过一幅诗笺,一只高脚水晶盘里,满满盛着鲜红的樱桃,

竟自全部吃完了。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七日

(选自黄裳《过去的足迹》)

[注]①雀替:

中国传统建筑中横梁与立柱相交处的托座。

②白垩:

石灰岩的一种,白色,可用作粉刷材料。

这里指用白垩粉刷塑像,为上彩做准备。

11.根据②~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②③两段写了“近两三年”桐庐当地的变化,请概括这些变化。

(2)从④⑤两段看,桐君山的历史气息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

(1)新建筑物涌现、人的精神面貌转变、人民文娱生活丰富、旅游业迅速

(2)古老的建筑、精美的传统雕刻,留传的、富有诗意的对联,悠久的引人向善的民间传说。

12.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参考答案】转入对樱桃寓意的阐述,对樱桃新的寓意做衬托,增强文章的文化气息。

13.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6分)

【参考答案】作者借樱桃写充满生机的未来,前面写桐庐的变化,桐君祠正在重修整修、古铜树生发新芽都表现了桐庐的未来充满生机,丰富、坚实、健旺,这与樱桃的形象是一致的,前面的内容为后面集中写樱桃做了铺垫,提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14.第⑦段称赞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其实,作者当时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完成的这篇文章,同样显示了他的“见识与魄力”。

请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谈谈作者的“见识与魄力”。

(8分)

【参考答案】

四、(24分)

【考情解密】

2011

语音

成语

概括

病句

仿写句子

补充对话

选择3分

选择3分

选择3分

修改4分

表述6分

表述5分

2012

字形

词语、成语

病句

下定义

补写段落

补充对话

选择3分

选择3分

选择3分

表述5分

表述5分

表述5分

2017

字形

成语

病句

拟写标题

衔接

补充对话

选择3分

选择3分

选择3分

表述6分

选择4分

表述5分

安徽卷在语言表达与运用部分的考查题量、分值大体固定,但内容有所不同。

试卷的特点。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旋律   天籁   协奏曲   休止符   余音缭绕   不绝如缕

B.文采   脚本   座右铭   俱乐部   鸿篇巨制   异曲同功

C.履职   禀报   亲合力   传帮带   弊绝风清   惠民工程

D.机率   调剂   孺子牛   气垫船   顾名思义   一如既往

【解析】A,B项,“异曲同功”应为“异曲同工”;C项,“亲合力”应为“亲和力”;D项,“机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