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三一模二模生物遗传题型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6925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4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高三一模二模生物遗传题型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高三一模二模生物遗传题型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高三一模二模生物遗传题型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高三一模二模生物遗传题型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高三一模二模生物遗传题型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高三一模二模生物遗传题型汇编.docx

《北京高三一模二模生物遗传题型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三一模二模生物遗传题型汇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高三一模二模生物遗传题型汇编.docx

北京高三一模二模生物遗传题型汇编

海淀区高三年级适应性练习

理科综合生物2014-3-14

30.(18分)水稻白叶枯病病菌可使水稻叶片形成病斑导致水稻减产。

研究者将野生稻中找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转入水稻植株中,培育出抗白叶枯病水稻,对其白叶枯病抗性进行鉴定和遗传分析。

(1)将基因X与载体结合构建______________,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感病水稻,获得T0代植株。

(2)用____________稀释白叶枯病菌液,接种于T0代植株,以_________占叶片面积的百分率(M)作为抗病反应参数,以_作为感病对照,筛选抗病植株。

(3)选T0代植株中M为1%,PCR鉴定基因X为阳性的植株种植,收获__________(填“自交”、“杂交”或“测交”)种子种植获得T1代,对T1代进行抗病及分子鉴定,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百分率(M)

株数

PCR鉴定结果

>15%

11

阴性

15~10%

0

-

<10%

34

阳性

注:

15%为抗感界限

据表分析,T1代的抗病性状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说明T0代植株为__________。

最早在__________代能够选择到稳定遗传的抗病植株。

(4)T1代某一植株表现为感病,但PCR检测为阳性,最可能的原因是插入的基因X______________造成的。

(5)研究人员发现有一转基因水稻植株自交后代的统计结果中,抗白叶枯病植株:

不抗白枯叶病植株=15:

1,检测其转入的基因X功能正常,推测转入了两个抗性基因,且两个抗性基因位于___________上。

30.(18分)

(1)表达载体(或“重组载体”、“重组DNA分子”)(2分)

(2)无菌水(2分)病斑面积(2分)接种白叶枯病病菌的感病水稻(2分)

(3)自交(1分)性状分离(1分)(转基因)杂合子(2分)T2(2分)

(4)不表达(或“低表达”、“突变”)(2分)

(5)非同源染色体(2分)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理科综合(生物)能力测试2014.4

30.(18分)

科研人员向野生型拟南芥的核基因组中随机插入已知序列的Ds片段(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导致被插入基因突变,筛选得到突变体Y。

因插入导致某一基因(基因A)的功能丧失,从突变体Y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A的功能。

(1)将突变体Y自交所结的种子用70%酒精_____________处理后,接种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

由于卡那霉素能引起野生型植物黄花,一段时间后若培养基上的幼苗颜色为绿色,则可确定植物DNA中含有_____________。

(2)统计培养基中突变体Y的自交后代,绿色幼苗3326株、黄色幼苗3544株,性状分离比例接近于__________,这一结果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比例。

(3)研究人员进一步设计测交实验以检测突变体Y产生的_____________,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由实验结果可知,Ds片段插入引起的基因突变会导致__________致死,进而推测基因A的功能与___________有关。

(4)提取突变体Y的基因组DNA,限制酶切割后用___________连接,依据Ds片段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___________,进一步测定其序列。

答案:

(1)消毒Ds片段

(2)1:

1不符合

(3)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含Ds片段的雄配子雄配子正常发育

(4)DNA连接酶基因A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

30.(18分)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

(1)依据真核细胞中____________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

(2)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

假说一:

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

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

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核糖体。

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__________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

(3)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RNA。

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

115NH4Cl和13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和碳源来培养细菌,细菌利用它们合成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

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

2将这些“重”细菌转移到含14NH4Cl和12C-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该培养基中加入32P标记的__________核糖核苷酸为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3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___________(填“合成了”或“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

32P标记仅出现在离心管的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与“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

(4)若要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还需要进行两组实验,请选择下列序号填入表格。

1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

2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③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3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4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组别

实验处理

预期结果

1

2

 

30.(18分)

(1)DNA(或“基因”)(1分)

(2)不同(2分)核糖体(2分)

(3)①氮源(1分)蛋白质和核酸(2分)

②尿嘧啶(2分)

③没有合成(2分)底部(1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2分)

组别

实验处理

预期结果

1

2

(4)如右表(3分)

注:

1组与2组可整组互换位置,但全部填写正确才可得分。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一模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4.4

30.(18分)

在转B基因(B基因控制合成毒素蛋白B)抗虫棉商品化的同时,棉虫对毒素蛋白B产生抗性的研究也正成为热点。

请分析回答:

(1)棉虫对毒素蛋白B的抗性增强,是在转B基因抗虫棉的作用下,棉虫种群中抗B基因的_________的结果。

为减缓棉虫种群对毒素蛋白B抗性增强的速度,可以在抗虫棉田区间隔种植__________。

(2)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由D基因控制合成)可抑制昆虫肠道内蛋白酶活性,使害虫减少进食而死亡。

研究者将同时含B基因和D基因的导入棉花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棉。

与只转入B基因的转基因棉相比,棉虫种群对此转基因棉抗性增强的速度减缓,其原因是。

(3)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

其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植株I相关基因位置如图1,该植株自交,F1中长纤维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为,能够稳定遗传的长纤维抗虫植株的比例是。

 

植株II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3∶1,则植株II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填图2中编号)。

植株III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植株III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4)从防止抗虫基因污染,提高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角度分析,理论上可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细胞的(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细胞核b.叶绿体c.线粒体d.核糖体

30.(18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

(1)选择基因频率升高非转基因棉(普通棉花)

(2)重组DNA分子(或:

表达载体)(1分)

棉虫同时产生两种抗性基因的频率更低(1分,答案合理给分)

(3)①aa1/16

②1

③A、aBD

(4)b、c(答全给分)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二模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2014.5

30.(18分) 

玉米为一年生植物。

某农场种植的H品种玉米自交后代中,发现了叶片颜色为黄绿色的变异植株。

此变异植株因光合作用不足,在开花前死亡。

请分析回答:

 

(1)有研究者提出:

玉米叶片为黄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

取等质量的黄绿色叶片和正常的绿色叶片,分别加入      作为提取液,研磨、过滤得到滤液;再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的色素。

若黄绿色叶片色素分离的实验结果如下图中的       (甲,乙)所示,则说明上述假设成立。

 

 

(2)研究者对上述变异有两种假设:

 

假设1:

与叶绿素合成相关的酶的基因(M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假设2:

叶片黄绿色是由于“含M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

 

研究者让H品种玉米进行单株自交,其中某株玉米所结种子再种植,子一代中叶片黄绿色有125株,叶片绿色有335株。

 

① 上述性状分离结果可用假设   解释。

假设2所述的变异属于     变异。

 

② 若假设1成立,则叶片黄绿色变异为        (显性,隐性)突变。

检测该变异是否由单基因突变引起    (能,不能)用测交实验,理由是       。

 

③ 提取      的DNA,利用PCR技术进行特异性扩增,若     ,则证明假设2不成立。

 

(3)若绿色玉米种植在缺乏镁元素的土壤中,也会出现黄绿色玉米植株,此现象    (属于,不属于)变异。

30.(18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

(1)乙醇(丙酮)(1分)乙(1分)

(2)①1和2染色体结构②隐性不能黄绿色植株开花前死亡(无隐性纯合的成熟个体)③黄绿色植株能扩增出M基因片段(3)属于

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

(一)

理综试题

30.(16分)黑腹果蝇的翅型有很多种,实验常用的有长翅、小翅和残翅,其中长翅(翅较长)为野生型,小翅(翅较短)和残翅(几乎没有翅)均为突变型,且对长翅均为隐性。

现用纯种小翅果蝇和纯种残翅果蝇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由杂交一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对同染色体上,翅型的遗传符合定律。

由上述杂交结果推测小翅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2)分析可知,杂交二F2中残翅雄蝇的基因型有    种,F1雌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3)判断果蝇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是否纯合通常可采用    的方法,但此方法不能确定杂交二F2中残翅雌蝇的小翅基因是否纯合。

科研人员在进行杂交二实验时,选择了同一条染色体上存在小翅基因和(填“直刚毛G”或“卷刚毛g”)基因的雌果 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假设两对基因不发生交换)。

若F2中残翅雌蝇的刚毛性状表现为,则该果蝇的小翅基因一定纯合。

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

(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4.5

30.(22分)烟草是一种种植历史悠久的作物,可以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育种。

(1)现有甲、乙两种烟草(2n=24),二者远缘杂交不亲和。

研究人员用甲、乙植株进行了体细胞杂交,将叶肉细胞去除细胞壁制成,在促融剂的诱导下,融合成为杂种细胞并最终培养成杂种植株。

在杂种植株中发现有一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7条的丙植株,将丙与甲植株进行杂交,F1中一些植株(丁)体细胞含有35条染色体,其中有22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能联会,其余不能联会,由此推测丙植株所缺失的染色体属于

(填“甲”或“乙”)植株。

如果所缺失的那条染色体属于另一植株,那么丁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应有条染色体能联会,其余条染色体不能联会。

(2)甘蔗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直接反映了甘蔗体内蔗糖合成的能力。

研究人员将未突变和已突变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分别转入烟草中,测定比较了所得SPS的活性,为作物的改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①甘蔗中控制SPS合成的基因简称SPS3L,研究人员利用特定的试剂和技术手段将SPS3L基因相关位点的碱基TCA突变成CGA,从而使SPS的第153位丝氨酸变为丙氨酸,而其他氨基酸均无改变,此种突变基因称为SPS3L-A型。

由此推测在人工的处理下,SPS3L基因中的碱基可发生(填“定向”或“不定向”)改变。

另两种突变型(SPS3L-T型、SPS3L-G型)也用此方法获得。

②将目的基因与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的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烟草细胞,利用技术进行培养。

培养基中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和琼脂外,还必须加入进行筛选。

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烟草细胞,可采用

技术或PCR技术进行检测。

③取上述已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新鲜烟草,分别测定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四种转基因烟草中,导入的是对照组,型的烟草叶片可溶性糖的含量与之相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推测在153位的丝氨酸虽然被替代,但SPS的活性。

由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型SPS活性最高,最适合用来改良作物。

30.(22分)

(1)原生质体聚乙二醇甲2411

(2)①定向②植物组织培养潮霉素DNA分子杂交

③SPS3LSPS3L-G没有改变SPS3L-T

2014朝阳一模

30.(14分)果蝇卷翅基因A是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1)杂合卷翅果蝇的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相同/不相同),位于该对染色体上决定不同性状基因的传递(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

(3)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右图。

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上升/下降/不变)。

(4)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

P“平衡致死系”果蝇(♀)×待检野生型果蝇(♂)

F1选出卷翅果蝇

雌雄果蝇随机交配

F2?

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30.(14分)

(1)不相同不遵循

(2)下降

(3)100%不变

(4)卷翅∶野生=2∶1卷翅∶野生∶新性状=8∶3∶1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生物第二次综合练习2014.5

30.(18分)

某二倍体植物(2n=14)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

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

表F2性状统计结果

编号

总株数

可育∶不育

1

35

27∶8

2

42

32∶10

3

36

27∶9

4

43

33∶10

5

46

35∶11

杂交育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

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右表,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定律。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父本/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

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右下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黄色)。

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原理。

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 个正常的四分体;(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

故理论上,含有8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

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8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色的种子留种;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30.(18分)

(1)基因的分离

(2)母本去雄

(3)①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37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50%

③3:

7

黄(1分)茶褐(1分)

丰台区2014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统一练习

(二)

理科综合2014.05

30.(18分)研究者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完成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研究,实验过程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培养

条件

培养液中氮源(无放射性)

14NH4Cl

15NH4Cl

15NH4Cl

14NH4Cl

培养液中碳源(无放射性)

12C-葡萄糖

13C-葡萄糖

13C-葡萄糖

12C-葡萄糖

添加的放射性标记物

35S-氨基酸

14C-尿嘧啶

操作

检测

核糖体放射性检测

有放射性

有放射性

用温和的方法破碎细菌,然后使用密度梯度离心

离心后核糖体位置

轻带

重带

A

(1)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和蛋白质,前者是以大肠杆菌的__________分子为模板合成的;由第1组和第2组结果可知,核糖体位于重带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成分含有__________。

(2)以35S-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若将第3组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入无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核糖体的放射性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且细胞其他部位出现放射性,由此推断,第3组结果中核糖体放射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若用T4噬菌体侵染第2组的大肠杆菌,然后放在第4组的实验条件下继续培养,请推测:

①短时间内,若T4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均是在第2组大肠杆菌原有的核糖体上合成,则表中A对应的核糖体位置应更多地集中在__________(填“轻带”或“重带”)。

②随着时间延长,离心后出现多条核糖体带,若位于重带的核糖体出现放射性,则说明14C-尿嘧啶会出现在__________分子中;培养时间越长,该类分子与__________(填“大肠杆菌”或“T4噬菌体”)的DNA单链形成杂交分子的比例越大。

(4)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

30.(18分,2分/空)

(1)rRNADNA15N和13C

(2)翻译

具有放射性的蛋白质(或:

多肽)从核糖体和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合理给分)

(3)①重带

②RNA(或:

mRNA;mRNA和tRNA)T4噬菌体

(4)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或:

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和RNA的作用,合理给分)

2014年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

30.(15分)研究人员用克隆猕猴创建糖尿病模型并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法。

实验过程如下:

将9只健康的克隆猕猴进行适应性饲喂2周后,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甲:

糖尿病模型组(6只)

乙:

正常组(3只)

饲喂

高糖、高脂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水果,喂养4周

普通饲料和充足的饮水、水果

处理

静脉注射30%的链脲佐菌素(糖尿病诱导剂)

不做处理

采血

3天后空腹采血,以后每周采2次,连续12周

与甲组同时段空腹采血

处理

A组:

3只猕猴动脉注射一定量的干细胞悬液

B组:

3只猕猴动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不做处理

采血

注射后第1、6周空腹采血

与甲组同时段空腹采血

(1)实验中对照组是。

(2)链脲佐菌素为一种广谱抗菌素,具有抗菌、抗肿瘤作用,其副作用为破坏动物体内的细胞导致动物患上糖尿病。

(3)实验中主要监测血液中四项基本指标:

①、②血脂、③和C-肽等物质的含量变化。

(4)血液中C-肽含量变化是诊断糖尿病类型的重要依据。

1分子某前体蛋白在细胞的

处合成后,通过内质网以小泡形式运输到,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1分子③和1分子C-肽,然后以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5)饲喂12周后,收集乙组中某只猕猴24小时的尿液,经防腐处理后,取尿样2毫升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试管中,空腹情况下乙组猕猴仍能使①维持在正常水平,其体液调节过程是:

(6)实验中采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猕猴。

为追踪干细胞成活、分化等情况,研究人员设计了巧妙的方法:

选用正常雄性猕猴作供体,将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糖尿病猕猴体内,干细胞中的作为追踪的标记物。

30.(共15分。

第3~4小题每空1分,第1、2、5、6小题每空2分。

(1)乙(正常组)和B组

(2)胰岛B

(3)血糖胰岛素

(4)核糖体高尔基体胞吐

(5)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升高

(6)Y染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