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调研报告Anna.docx
《安徽黄山调研报告Ann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黄山调研报告Anna.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黄山调研报告Anna
安徽-黄山市(旅游房地产)调研报告
(2011-4)
一.旅游房地产的概念、历史和发展
休闲度假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需求递升、社会经济状态密切相关。
未来十年之内,随着中国汽车时代、郊区化时代与休闲时代浪潮席卷而至,运动、健康、养生、体验、休闲等因素将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度假区产品和服务之中,并构成主要的价值支撑和卖点。
与休闲度假活动相伴而生并作为上述因素综合载体之一的旅游房地产是景观、旅游内容与商业价值的良好结合点,是区域旅游向产业纵深发展、功能复合与品牌延伸的表现。
它将成为休闲度假时代的竞争要素与旅游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和国民经济中不容忽视的领域,成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必须考虑的因素。
1.1旅游房地产概念
旅游房地产是指以旅游度假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营销模式,其开发项目全部或部分实现旅游功能。
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对象为旅游物业。
一般而言,旅游物业除按传统方式开发经营的酒店和度假村外,具体还包括:
休闲、度假、养老等相关的房地产开发形式,以及分时度假、产权酒店、主题社区或景区住宅、养老度假村、登山、滑雪运动度假村、高尔夫度假村、休闲生态度假村等产品模式。
旅游房地产属于泛地产概念,其发展有两个方向,即旅游地的房地产化与房地产的旅游化。
旅游地(度假区、高尔夫球场、主题公园等)与房地产业在完善功能、增加卖点、提高自身品位的同时,从不同的出发点打造了一种新的复合型业态:
旅游房地产。
本文讨论的旅游房地产——度假区旅游房地产属于“旅游地的房地产化”范畴,是度假区内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具有度假性质的分时权酒店、产权酒店、养老屋村、主题社区、景区住宅、各种专题屋村等几种形态。
1.2发展历史
国外旅游房地产的历史
旅游房地产发源于中世纪欧洲世袭贵族的度假城堡,但20世纪初才开始市场化规模经营,主要是集中在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海滨别墅。
20世纪60年代,法国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别墅度假村首先开发了以分时销售的方式招揽客户的形式,标志着旅游物业市场的形成。
70年代中期,美国泡沫经济破灭后造成大量的房地产积压,特别是市场景气时期开发的大量别墅。
为了处理积压与空置,充分盘活闲置资产,美国从欧洲引入时权酒店这一概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77年市场上95%以上的度假物业是由其他项目改造过来的。
1987年以后,大量的投资商、开发商介入这一领域,使产品模式更加清晰,法规也相应地健全,配套的服务业、管理业、交换业也迅速成熟。
仅就分时度假物业而言,目前全球已有60多家大型的分时度假集团,大约5,000多个采用分时制度的度假村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万个家庭购买了多少不等的度假时权或酒店产权。
到2001年,全球分时度假业的营业额已超过80亿美元,近几年一直以15%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04年,全世界的时权酒店销售总额将超过300亿美元。
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时度假酒店、高尔夫度假村、山地度假村、休闲别墅,将旅游房地产市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我国旅游房地产的发展
目前,我国旅游房地产业已初现端倪,北京、上海、大连、青岛、海南、广东、福建、深圳等地已开工的旅游房地产项目达到近百个,以高尔夫、山地、滑雪、冲浪、野外运动为主题的休闲度假住宅、别墅、酒店已超过80家。
自1999年海南“南海传说”、三亚“博鳌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成功开发后,先后已有几十个旅游房地产项目在全国进行改造、规划、建设和推广,市场反响较大。
其中包括北京强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延庆龙庆峡投资开发的“快乐无穷大”产权酒店、位于秦皇岛度假区在北京发售的“维多利亚港湾”酒店式公寓、中国华源集团与海南泰信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海口皇冠滨海温泉酒店”(产权式酒店)、新世界集团投资的海南新世界家园等。
1.3旅游房地产发展模式
广东是中国旅游房地产的策源地之一,其旅游房地产发展历程较长,开发模式可资借鉴。
从广东度假地旅游房地产的实践看,目前主要有四种模式。
模式一:
卖地滚动发展模式
该模式以南国桃园旅游度假区为代表。
南国桃园开发初期,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如同要过河却没有桥。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只能出卖相当一部分土地,以卖地收入来启动开发,度过最困难的启动期。
外来资本购买这些土地以后,独立开发度假酒店、度假别墅和公寓。
等过了“初期启动”这条河,发展壮大完成必要的度假基础设施配套以后,南国桃园又从当初买地者手中回购部分土地控制起来,满足后续升级发展的需要。
这种依靠卖地滚动发展的模式,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有利于度假地的快速启动发展,使旅游房地产与度假地同步增长,但是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Ø这种类似工业园将“生地催熟”的做法,有可能造成过度城镇化,与高品质度假环境相悖,导致度假地的退化;
Ø随着度假区环境的完善、土地的升值,回购原来切块零卖的土地难度越来越大;
Ø最初引入的开发商鱼龙混杂,开发的旅游房地产质素良莠不齐,规划控制与协调难度大,给度假区进一步提升整体品质埋下隐忧;
Ø随着无地可卖,度假地的维护管理资金将成为无米之炊,公共环境与品牌的维护将难以为继。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借桥过河”的策略是难以持续的。
模式二:
旅游先行带动房地产发展模式
这类房地产不依附原有的旅游资源、旅游景区,往往先投入巨资,专注于搞大型旅游项目开发,营造具有影响力、冲击力的旅游景观景区,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质量,提升知名度,靠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引来人流物流,将生地变成旅游熟地和旺地,引起景区附近地产升值,再趁势搞房地产开发。
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华侨城旅游度假区。
华侨城先后建成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欢乐谷四个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主题公园,将过去的荒滩野岭变成具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旅游城,为自己创造出区域性旅游资源优势,再以此为依托,开发高质量的旅游主题房地产。
其发展道路是:
旅游起步—优化环境—带旺地产—全面发展,是旅游与房地产良性互动的典型。
从结果来看,华侨城城区旅游房地产采取的是一种混合功能的概念,实际上是将旅游功能和居住功能融为一体、混合布局,把住宅、旅游及相关的设施与服务整合在同一空间内,实现房地产开发与旅游景观开发高度融合,房地产成为景观的有机部分,景区环境又深化了房地产的旅游内涵,建成集旅游、度假、文化教育相关的特色商业与高档居住为一体的花园城市综合社区。
模式三:
房地产先行带动度假地模式
以广东省南海市西岸旅游度假区为代表。
西岸旅游度假区地处珠三角边缘,开发以前,称得上环境优美、山青水秀、“天然未琢的一方璞玉”。
但在急切的发展愿望导向下,西岸度假区发展的思路过于仓促。
在政府主导下,在未能形成有特色、有份量的旅游项目和良好的配套环境前,就圈出大片用地,仓促上马大规模开发房地产,结果只能是本末倒置、损失惨重。
因为位置、交通条件的先天不足,西岸想走卖地搞旅游房地产来带动度假区整体发展的路子难度很大。
虽然当年曾经风光一时,但如今已债台高筑,举步维艰。
改变思维、找准大的方向,明确战略大政方针,回归旅游的本位,乃是其当务之急。
模式四:
大开发商整体操盘模式
以广东省顺德市碧桂花城为代表。
碧桂花城位于花卉主题观光旅游点——陈村花卉世界周边,是珠三角典型的第二住宅社区。
这里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地段独特性强。
当地政府抓住佛山行政调整、城市更新升级的机遇,通过出让这块特定土地的开发经营权,引入实力强大、经验丰富、管理成熟的开发商——广东房地产名牌碧桂园集团来整体开发运作该项目。
项目采取完全的市场化手法,其投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一条龙,全部由碧桂园自行统筹承担。
在此种模式下,当地政府只要控制宏观层面政策方向,具体的市场运营是投资者的事。
此项目不论最后成败如何,可以说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碧桂园必须全力以赴争取成功,才能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
这种“整体打造,全面配套,政府搭台,企业参与”的城镇运营,有望创造旅游房地产大规模、高水准开发的范例,取得“政府、社会、企业三赢”的理想效果。
1.4黄山旅游房地产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1.4.1发展历程
黄山是中国名山旅游的标志性符号,其山岳观光旅游资源开发早、影响大,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之一。
以黄山自然山水和徽文化的特色资源为基础,依托需求日益旺盛的国内外市场,全市目前已形成名山(黄山、齐云山、牯牛降)、秀水(太平湖、新丰江)、古村(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等几大特色产品系列。
与之相应,目前在黄山的一些休闲度假地,如环黄山游憩带上南大门汤口镇、北大门耿城镇、西递村、宏村、万安、歙县古城、屯溪黄山中路及附近的黄山高尔夫球场、屯溪古街、新安江沿岸、牯牛降、太平湖、丰乐湖、奇墅湖、齐云山、清凉峰等地,一批旅游房地产或悄然崛起,或蓄势待发,成为黄山房地产和旅游市场上一道新的风景线(表1)。
目前,黄山房地产的发展经历了市场朦胧期、初创发展期到今天的市场成长期,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本地基本居住市场渐趋饱和,传统房地产发展机会逐渐减少。
在黄山市域内外,相当数量的传统房地产资金急需开辟新的领域,寻找边缘市场,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热点。
表1黄山度假区旅游房地产分布
度假区/景区名称
所在地
旅游房地产性质
开发状态
黄山高尔夫球场
屯溪区
度假别墅产权酒店
建设推介中
屯溪古城
屯溪区
休闲客栈、特色商铺
已开发
徽州古城
徽州区
古式商铺客栈
开发中
万安古街
休宁县
古式商铺客栈度假公寓
拟开发
黟县古街
黟县
古式商铺度假客栈酒店
拟开发
新安江沿岸
屯溪区
第二住宅、度假公寓
首期开发
黄山南大门
黄山区
度假养生别墅及酒店
新开发楼盘,未交盘
黄山北大门
黄山区
度假别墅养生公寓
拟开发
牯牛降
祁门县
生态度假木屋别墅
开发中
翡翠谷
黄山区
农家风格度假别墅
已开发
太平湖
黄山区
湖滨度假别墅
拟开发
丰乐湖
歙县
湖滨度假别墅农家客栈
拟开发
奇墅湖
黟县
京黟地产度假别墅
拟开发
齐云山
休宁县
山乡农家度假客栈
拟开发
清凉峰
歙县
山地度假别墅
拟开发
西递村
黟县
老民居客栈商铺
正在开发租售
宏村
黟县
老民居客栈商铺
正在开发租售
黄山中路
屯溪区
第二住宅、度假公寓
已开发
黄山茶林场
黄山区
上海知青养老公寓
拟开发
在黄山市旅游业调整结构、迎接新的升级发展之际,在来自江浙投资商与温州等地炒家的推动下,处于著名古村、古街、度假区、风景区或高尔夫球场内的多个旅游房地产楼盘借势迅速崛起,备受市场的关注。
例如,在屯溪区接近屯溪老街的商业旺地,定位于黄山及华东商圈商务和第二住宅度假置业人士、近年开发的黄山城市花园和维多利亚广场,在江浙和温州投资概念资本的主导下,楼盘单位交投活跃,在楼盘现场能看到的只有二手房的租售信息;在屯溪区发展迅速的新城区,地处新安江畔世纪广场周围的东方家园、世纪花园等几个新楼盘,原定2004年底或2005年初交楼,现已基本预售一空。
牯牛降、环黄山南大门翡翠谷和茶林场一带、太平湖沿岸等依托自然山水型度假休闲型楼盘呈现强劲发展势头;而新近进入黄山的黄山高尔夫、京黟房地产等地产大鳄,更是来势汹汹,纷纷扩张规模,大兴土木,以图抢占市场制高点。
甚至在一向属于黄山冷点地区的北大门耿城镇,随着合铜黄高速公路通车倒计时的开始,已有众多的开发商家开始进驻并打出了“体验休闲山水,享受度假生活”的旗号,可见旅游房地产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在黄山楼市日渐获得追捧、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一席之地。
1.5黄山旅游房地产发展的类型
黄山的旅游房地产主要依托各度假区发展起来。
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已建、在建和拟建的旅游房地产为数约十余处(详见表1)。
在黄山市域范围内三区四县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黄山区、屯溪区和黟县。
在皖南、华东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房地产有黄山高尔夫大酒店、翡翠谷翡翠新村、牯牛降木屋度假村、西递村古民居、宏村古民居等。
这些旅游房地产根据所依托的旅游资源及发展定位可分为三种类型:
Ø城市型,指依托徽文化古商业街、城市旅游和旅游接待设施、度假娱乐因素发展的房地产。
例如:
打各县(区)城镇老商业街旗号的房地产、屯溪的第二住宅型公寓、黄山高尔夫等;
Ø古村型,指依托作为文化遗产的古村而发展的房地产。
例如:
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文化特色古村内租售给外来游客居住度假、休闲体验的古民居;
Ø度假区型,指依托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房地产。
例如:
环黄山游憩带上的各类养生、养老度假物业,牯牛降、太平湖、奇墅湖、丰乐湖、齐云山、清凉峰度假区内的度假别墅、乡村客栈等。
1.6黄山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动力
1.6.1市场上的资本
房地产的发展是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与运作游戏,黄山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大约起步于2001年,它的兴起与发展是江浙地区的两股主要的资本力量有机结合的结果。
一股力量来自房地产开发资本。
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土地的高资金占有量,使得类似温州、宁波这类经济发达先行城市已变得无地可开,无房可建,这就必然产生一种溢出效应,结果是不少人去了外地开发项目。
对这些房地产开发商来说,以黄山为代表的内地中等城市空间和区位近邻,经济文化联系较密切,地缘与人缘的阻力系数较小,更重要的是地价便宜,市场正在迅速发育,可以提供赚钱的好机会,足以吸引这部分开发资本前来跑马圈地。
另一股力量为来自以民间游资为主的炒房投机资本,以温州炒房团为典型代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温州地区居民个人存款总量已高达1,600亿元人民币,几乎占全国个人存款总量的10%。
在温州本地,高昂的地价令房价水涨船高,全市房价5,000元/m2起步,位置好的地段,摊到每平方米建筑上的地价竟高达7,000元以上,温州本地已无房可买,迫使温州炒家移师他乡。
据估计时下共有近千亿江温州民间游资活跃在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全国各地城市房地产市场上。
上海官方统计数据表明,温州人每年向上海楼市的投资额高达63亿元。
有结论认为,华东房价暴涨:
杭州、上海的房价就是被他们带来的民间资本翻番炒上去的。
在2001年炒熟杭州,紧接着炒熟了上海等地以后,温州人又开始全国性的“大垦荒”——纷纷撤资转向二、三级城市炒楼,黄山正是他们进入皖南攻城掠镇的一个中心。
1.6.2政府的推动
在政府的层面上,务实而敏锐的黄山市政府看到了这种趋势并主动响应这种趋势,在对接华东大市场、招商引资这出波澜壮阔的“大戏”中,有意识地加大了房地产项目引浙入皖尤其是商业房地产和旅游房地产项目的“戏份”。
于是,越来越多的越资浙商开始加入到与旧城老街、古村民居、名山秀水等黄山特有的旅游资源联姻开发、建设的行列中来。
黄山前期旅游房地产开发沿袭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多为政府配套环境建设,以土地使用经营权招商,按城市发展“统一规划,分片出让,分期开发,滚动发展”,是一种政府在逐渐加大力度的区域营销和经营城市理念引导下的、有别于传统福利房、单位集资建房和经济适用房开发的市场行为。
二.透视黄山
2.1黄山市区域经济状态分析
2.1.1黄山市区域概况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东北与宣城地区的绩溪县、旌德县、泾县相接;西北与池州地区的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毗连;西南与江西省的景德镇市、婺源县为邻,东南与浙江省的开化县、淳安县、临安县交界。
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
介于东经117°--118°53′与北纬29°24′-30°31′之间,最东点在歙县竹铺乡东南端,最西点在祁门县新安乡西端,东西长164.14公里;最南点在休宁县岭南乡莲花峰,最北点在黄山区新丰乡北端,南北宽123.35公里。
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
2.1.2气候条件
黄山市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
年平均气温15°—16°C,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无霜期236天。
平均年降水量1670毫米,最高达2708毫米。
降水多集中于5-8月,水热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
2.1.3黄山市行政区划
黄山市于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前身是徽州地区,现辖三区(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四县(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和黄山风景区,2010年全市总人口为148万人,区、县辖42个镇、100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1169个村民委员会,8507个村民小组,48个居民委员会,屯溪区为市府所在地。
黄山市总面积9807平方千米。
总人口148万人。
屯溪区 面积249平方千米,人口17万。
黄山区 面积1669平方千米,人口17.5万。
区人民政府驻甘棠镇。
徽州区 面积424平方千米,人口11万。
区人民政府驻岩寺镇。
歙 县 面积2236平方千米,人口54万。
县人民政府驻徽城镇。
休宁县 面积2125平方千米,人口28万。
县人民政府驻海阳镇。
黟 县 面积847平方千米,人口11万。
县人民政府驻碧阳镇。
祁门县 面积2257平方千米,人口21万。
县人民政府驻祁山镇
2.1.4交通环境
屯溪交通便利。
皖赣铁路经过屯溪区,可由此直达南京、上海、北京、青岛、济南、福州、厦门、南昌等全国各大城市;机场可通往港、澳、京、沪、粤等各大城市;目前徽杭高速公路安徽段的建成拉近了黄山与长三角的距离,高速公路全部通车后由黄山市到杭州的交通时间仅为3个小时左右,到上海的时间也缩短为5个小时左右,打破了长期制约黄山市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
对安徽省实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发展战略,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和浙江经济带将起到巨大作用发。
黄山市规划局黄山市规划设计院(2003.7)
2.2城市性质
国际性旅游城市,著名地自然文化以产地,皖南地区中心城市。
2.2.1屯溪区主要职能
全市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
市域中心旅游服务基地和旅游业客运中转基地;
皖南地区地交通枢纽;
具有一定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旅游加工业基地。
2.2.2徽州区主要职能
黄山市重要的工业区和物质集散地;
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之一。
2.2.3黄山区主要职能
市域北部疗养,旅游服务基地。
2.3城区人口规模:
2.3.1屯溪区
近期(2010年):
22万人
远期(2020年):
30万人
2.3.2徽州区
近期(2010年):
5.5万人
远期(2020年):
7.5万人
2.3.3黄山区
近期(2010年):
6.0万人
远期(2020年):
8.5万人
2.3.4三区合计
近期(2010年):
33.5万人
远期(2020年):
46万人
2.4城区用地规模:
2020年黄山市区准备用地规模为47.8平方公里,其中屯溪区29.5平方公里、徽州区7.5平方公里、黄山区8.5平方公里。
以三江为城市的绿化景观与公共服务轴,以城市北片。
西片,南片为三个基本功能分区,集中紧凑综合发展
2.4.1北片区
北片区为城市中心地所在地,集中了城市地行政中心、体育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等多种功能,是整个城市地核心区。
北片区主要是继续向东发展,发展新型居住、商贸、文化和部分地无污染工业。
2.4.2南片区
南片区主要为教育区、多种类型的度假区和新居住区,徽杭高速公路自南片区南部经过,为南片发展与旅游相关地服务基地等功能带来了机遇。
2.4.3西片区
西片区的功能主要为生活区和市场。
由于西片区临近机场,受机场的影响,该片区不宜大量的开发。
同时考虑机场的净空条件以及机场对城市的影响,结合现状交通条件较好的道路,规划部分市场用地。
2.5黄山市经济环境分析
2.5.1综合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300亿元,达309.3亿元,同比增长13.1%,创98年以来新高。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3.6亿元,增长9.2%。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4:
40.6:
46.1调整为12.7:
44.1:
43.2。
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 达20846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突破3000美元,达到3100美元。
黄山市统计局:
黄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布(2011年2月10日)
2.5.2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2010年,全市35项民生工程涉及扶贫解困、就业促进、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建设文化体育等领域,累计拨付资金13.2亿元;完成投资11.3亿元,惠及城乡居民130万人。
2.5.3物价水平温和通涨。
2010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0%,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4.2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9.8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22.9个百分点。
2010年各类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类别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4.0
其中:
食品
8.0
#粮食
16.9
烟酒及用品
1.9
衣着
_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0.9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3.6
交通和通信
-0.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6
居住
6.8
黄山市统计局:
黄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布(2011年2月10日)
2.5.4城镇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34元,增长12.6%。
其中:
工资性收入11203元,同比增长15.7%,经营性收入923元,增长11.7%;财产性收入384元,增长55.9%,转移性收入5221元,增长15.0%。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069元,增长0.6%。
其中,衣着、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文教服务支出分别增长7.7%、7.8%、3.3%和20.5%。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2%,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平方米。
2.5.5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16元,增长17.7%。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63元,增长2.9%。
其中,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化教育娱乐和居住分别增长12.7%、11.7%、8.9%和4.9%。
全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0%,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0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黄山市统计局:
黄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布(2011年2月10日)
2.5.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54.3亿元,同比增长34.3%。
其中城镇投资425.0亿元,增长35.2%,农村投资29.3亿元,增长22.4%。
在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50.7亿元,增长18.7%;外商港澳台经济投资16.8亿元,增长32.7%;民间投资286.8亿元,增长42.2%,占投资的比重达63.1%,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黄山市统计局:
黄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布(2011年2月10日)
投资结构调整改善。
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2.9:
27.3:
70.7调整为2.6:
33.0:
64.3;其中:
第一产业投资12.0亿元,增长24.3%;第二产业投资150.1亿元,增长62.5%;第三产业投资292.2亿元,增长22.1%。
分行业看,工业投资94.7亿元,增长42.6%,其中制造业投资80.9亿元,增长49.3%;三产中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0.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4.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增长22.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42.6%。
房地产市场建销趋好。
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5.8亿元,增长42.2%,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