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田间工程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6888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田间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XXXX田间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XXXX田间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XXXX田间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XXXX田间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X田间工程监理细则.docx

《XXXX田间工程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田间工程监理细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X田间工程监理细则.docx

XXXX田间工程监理细则

前言

为顺利完成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修武县2013年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监理任务,确保工程质量、工期、投资、安全四项目标的实现,将《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修武县2013年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落实到工程实施过程中,特制定本细则,用于指导本工程项目建设监理的实际操作。

本细则在执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一、工程概况

修武县2013年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分布在郇封镇的大文案、小文案、十里铺、大位村、小纸坊、庞屯6个行政村和五里源乡的磨台营、卧龙岗、马道河、河湾、张庄、钓台营、小泊、北辛庄8个行政村,共计两个乡镇14个行政村。

主要建设内容为:

新打更新机井179眼;配套水泵及配电盘287套;铺设地埋线77490米;建井堡287个;铺设地埋管100450米;硬化机耕路65450平方米;原有井维护27眼。

获益耕地:

24680亩。

计划工期120天。

二、监理工作细则

(一)监理工作程序

1、施工监理程序

各项工程施工监理程序均应按“施工准备→施工单位申请开工→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开工→开始施工→完工后自检→监理抽检→质量评定签认”的顺序进行。

(1)工程开工前,承建单位应作好一切准备工作,施工组织设计、进场机械设备报验、施工放样报验、进场主要人员报验(含资格证、安全证等)、进场仪器设备报验、进场材料报验。

质量保证体系及安全文明生产措施均应齐全。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字认可,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可开工。

(2)每道工序完成并由承建单位自检合格,按规定格式填报质量检验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不合格的工序,未经修补或返工处理的,绝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凡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并签字认可的工程,监理工程师可拒认工程量。

(4)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承建单位通知检查某工程或某工序时,应及时会同承建单位人员和自检人员,对照承建单位自检资料去现场进行检验,合格者及时签证。

承建单位对施工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可书面向监理工程师申述理由,提出具体意见,由监理工程师决定。

在监理工程师未作出正式答复前,承建单位不得擅自更改程序和任何设计及施工方案。

2、混凝土工程报验程序

(1)监理人员进驻工地后,承建单位向监理提交“进场材料报验单”,监理工程师抽检签认“材料报验单”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2)承建单位在钢筋绑扎、焊接及立模完毕并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仓。

所需资料包括:

钢筋质量检验表、模板质量检验表、混凝土模板工序质量评定表、混凝土钢筋工序质量评定表、基础面或施工缝处理工序质量评定表、止水、伸缩缝和排水管安装工序质量评定表、工程报验单(不够一个单元工程时,填写项目划分编码是按本单元编码),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浇筑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在浇筑现场随机抽取混凝土试样,并填写采集卡和监理混凝土抽样检查试样记录台帐,关键工序及重点部位应旁站监理。

(3)混凝土浇筑完毕,承建单位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所需资料包括:

混凝土拌和质量检验表、混凝土浇筑质量检验表、混凝土浇筑工序质量评定表。

(4)待一个单元工程的混凝土最后浇筑完毕后,承建单位应在以上所报资料外附加混凝土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及本单元工程的工程报验单。

(5)以上施工单位报验资料均须一式两份,承建单位监理单位各一份。

3、土方工程监理程序

(1)进驻工地后,首先会同施工单位进行准备开挖的地形复测,掌握第一手实测资料以备结算工程量用。

(2)基础清理完毕后,在进行实地测量,保留实测资料,然后取开挖后基础的干容重,登记到“监理质量检验记录表”表中“检查记录项有实测数据的写实测数据,没有的按照质量监测标准进行

(3)基础检查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联合验收记录表”,由监理部会同设计、建管、施工,质量监督各方进行联合验收。

合格后方允许施工单位填筑土料,土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不合格土料严禁上工作面。

每层填筑土虚铺厚度在25-30cm之间,不得超过此标准,要严格控制。

铺土完毕后,推土机带铲运机顺同一方向碾压至少四遍,可来回碾压。

轮迹要套压轮迹的三分之一,不要有漏压。

碾压完毕后再取样检查,干容重达到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取样的实测及试验数据要填写到“监理质量检验记录表”中)。

(4)每日要填写监理日志,主要记录当天的施工内容,验收情况,施工单位的人员,机械的到位情况。

表中“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请示监理部同意后方可填写。

4、监理工作程序见(九、程序框图1—7)

(二)监理方法

1、旁站监督与检查抽查

旁站是现场监理人员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的现场检查的一种形式,为了杜绝和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对重要的工序和关键部位,监理部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必须不分昼夜的坚守施工现场;对于其他一般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可采用测量、试验、仪器检查等手段,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标准进行检查和抽查,达到控制质量、控制投资的目的。

2、实行工序合格证制度

实行工序合格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质量跟踪,控制工程质量。

每道施工工序完工后,承建单位应根据自检资料,确认符合要求后,填写有关工程检验、评定和报验表格,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检验,监理人员根据自己巡视、检查、旁站的有关记录,认真核实,确认合格与否并进行签字认可,并签发“工序质量检验合格证”,承建单位在接到监理工程师的“工序质量检验合格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书面指令

指令文件是监理工程师控制和管理工程质量、进度、投资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监理的一种方法。

这就要求总监、监理工程师必须根据自己的职责权利合理使用监理用表,如停工令、监理通知、工程检验认可证、现场指示、工程质量返工处理单等,指出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醒承建单位注意或整改,以达到工程施工全面管理的目的。

(三)监理工作制度

监理部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的,受监理公司领导,对建设单位和工程负责。

为了圆满完成监理任务,达到预期目的,加强监理部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监理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特制定和执行下列制度。

1、监理会议制度

监理部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各现场监理汇报交流监理工作情况,提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处理意见和贯彻实施办法,检查施工管理和质量管理、质量评定、监理日记等资料填写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监理工作制度

监理人员每月在工地采用巡视监理的方式,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守规定的作息时间,监理部收发文件均要编号登记、签字、专人专职管理;现场监理要记好监理日记,及时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和抽检工作,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安全意识。

3、监理工作报告制度

监理工作报告制度旨在加强工程施工和监理工作的信息交流,成为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其他有关部门了解和掌握情况,促进合同各方严格履行合同义务的有利工具,报告形式分为:

(1)监理月报,主要向建设单位和公司报告本月施工环境、天气情况、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计量支付、工程变更、安全事故、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合同分析,并提出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建议;下月施工安排计划及要求;下月监理工作重点,需要建设单位解决的问题等。

(2)对重要工程或控制性工程,现场监理每天要向监理部报告施工情况,监理部根据情况向建设单位报告各施工项目施工完成情况,完成工程量及存在问题等。

(3)施工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建设单位口头通知,随后进行书面报告;对建设单位紧急要求汇报的问题和所要的资料,及时解决、提供。

(四)工地会议制度

工地会议是监理工程师对合同全面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通过会议检查、监督施工单位执行工程承包合同情况、施工工程质量情况、进度情况,协调各方面关系,促进各方认真履行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职责、权利、义务。

现场监理工程师根据情况不定期主持召开工地会议,要求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负责人和监理人员参加,根据需要可邀请建设单位参加。

总监根据施工情况或根据建设单位要求不定期召开工地会议。

第一次工地会议要求施工单位进场后择时举行,主要内容为:

各方介绍组织机构、主要人员;监理工程师介绍监理工作程序和要求;承建单位详细介绍施工组织设计、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准备情况,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文明生产措施等。

以后的工地会议检查汇报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管理、存在问题、下步施工计划进度、要求解决的问题等。

每次会议,监理和施工单位都要作好记录,重要会议要形成会议纪要,与会代表签字存档,必要时报建设单位。

三、工程项目划分、质量评定及验收

(一)工程项目划分

为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使施工质量评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监理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并参照国家和有关行业规定,结合本工程特点,提出如下项目划分建议:

1、项目划分原则:

根据相关规范,结合修武县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13年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具体实际并参照以往工程项目划分情况,按照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三级,对工程项目结构进行划分编码,并以此作为进度、质量、投资控制的对象。

分部工程按同类型工程或按控制性的部位划分,每个不同施工项目为一个分部工程,单元工程按工程量、设计结构或施工部位、地点划分。

项目划分必须与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技术措施、作业工序质量和计量支付及计划统计制度等协调一致。

具体划分由建设单位、监理及施工单位共同商定,并据此进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

(二)工程质量评定及验收

1、工程质量评定

(1)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依据

①、《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和国家及水利水电行业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②、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配套机电设备设计图样与技术文件、设计修改通知书、厂家提供的设备安装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

③、工程承发包合同中采用的技术标准。

④、工程试运行期的试验及观测分析成果。

(2)单元工程质量评定

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是工程验收的基础,同时也是监理工程师出据支付工程款凭证的主要依据。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标准按《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执行。

单元工程(工序)质量达不到《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合格规定时,必须及时处理。

其质量等级按下列规定确定:

①、全部返工重做的,可重新评定质量等级;

②、经加固补强,并经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其质量评定为合格;

③、经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建设(监理)单位认为能基本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可不加固补强;或经加固补强后,改变外型尺寸造成永久性缺陷的,经建设(监理)单位认为能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其质量可按合格处理。

(3)分部工程(含隐蔽工程)验收(评定)

①、分部工程验收是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及竣工验收)工作的基础,应及时进行。

在该分部工程的单元工程完工并已进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且全部合格,或隐蔽工程已经完建尚未覆盖之前应进行分部工程验收。

承包单位报送“分部工程验收申请表”,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由建设(监理)单位主持,有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参加,并邀请运行管理单位组成的分部工程验收组负责,共同核定其质量等级。

②、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合格标准:

a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b中间产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金属结构及起闭机制造质量合格,机电产品质量合格。

优良标准:

a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70%以上达到优良,主要单元工程、主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的单元工程质量优良,且未发生过质量事故;

b中间产品质量合格,其中混凝土拌和物质量达到优良,原材料质量,金属结构及起闭机制造质量合格,机电产品质量合格。

(4)分部工程验收(评定)标准

合格标准:

a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b中间产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金属结构及起闭机制造质量合格,机电产品质量合格;

c外观质量得分率达到70%以上;

d施工质量检验资料基本齐全。

优良标准:

a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70%以上达到优良,主要分部工程质量优良,且未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

b中间产品质量合格,其中混凝土拌和物质量达到优良,原材料质量,金属结构及起闭机制造质量合格,机电产品质量合格;

c外观质量得分率达到85%以上;

d施工质量检验资料齐全。

(5)单位工程验收(评定)标准

合格标准:

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优良标准:

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70%以上的单位工程质量优良,且主要建筑物单位工程质量优良。

四、质量控制

(一)质量保证体系

1、各承建单位应设有独立的专职管理机构即质检科,质检科应有专门的授权,公正独立的行使质量检查职能,在其履行工作职责时,不应受到来自任何方面的影响。

2、质检科应配备足够的专职质量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任务,了解被检测对象和所用仪器设备性能,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质检科应制定适合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制度,用于规范指导本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

质检工作的范围、工作程序、事故处理、数据处理等要求,均应符合《SL176—1996》和有关规范的规定。

(二)质量控制依据

1、施工图纸及文件(包括设计修改通知);

2、招标文件及施工承包合同中指明的技术规范;

3、施工承包合同文件有关条款。

(三)质量控制项目

1、承建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及奖罚制度是否健全;

2、管材、机电设备等原材料和混合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机械设备、施工工序、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4、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

5、所有有关质量控制的资料是否齐全、完整、真实可靠。

(四)质量检查(检测)方法及手段

1、检查方法

质量检查实行承建单位的“三检制”与监理人员的抽检相结合。

承建单位对工程初检、复检、终检合格后,将有关资料(含试验资料)递交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审核、确认是否合格。

一般性检查工作,由各标段现场监理工程师一同进行检查验收。

2、检查的主要手段

(1)感觉性检验:

监理人员在现场凭直观感觉对质量进行评定;

(2)测量:

在工具、量具的辅助下进行量度;

(3)测试或检测:

借助各种仪器、仪表进行量度;

(4)理化检验:

指专业人员利用专门仪器、设备检验。

(五)质量控制规定

1、工程施工中,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实行“三检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

2、质量检测的仪器及操作方法,应按照有关规范进行,质量检测的仪器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保管、检查与校验,保证其精度。

3、每一工序自检、抽查后,不合格的,应补救或作返工处理,经复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质检取样时,应作好现场记录,检测人员签字手续应规范完善,不准用铅笔、圆珠笔作记录,保证检测成果的真实性,严禁伪造或任意取舍成果,检测记录应妥善保存,严禁涂改或自行销毁。

5、关于隐蔽工程,在完成覆盖前,承建单位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到场,组织质量监督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进行联合检查验收。

必要时施工单位应进行拍照或留原状样品保存。

6、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处理经过和遗留问题,施工人员必须如实记录,即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承建单位应会同建设、监理、设计、监督部门查清原因,提出补救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并提出专门的书面报告。

(六)质量管理的若干制度

1、单位工程开工制度

每一单位工程开工前,承建单位应填写单位工程开工申请单,并附有该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单位对以上开工条件检查合格后并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单位工程开工通知书后,承建单位即可组织进行主体工程施工。

2、单元(工序)报验签证制度

承建单位在完成一个单元工程后,必须填写工程报验单,待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签发工程质量认可书后,方能进行下一单元工程的施工。

对于基础清理单元,特别是基础坑塘处理,承建单位和监理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和严格检查。

3、施工暂停制度

本年度工程包括机井工程、管道安装工程及管理房工程,工程质量要求标准高,故参建人员必须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工程实施中,对于不按工作程序,违反施工规范的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坚决实行施工暂停。

按照工程停工、复工程序进行处理,并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质量检查制度

本工程实施中,监理人员必须严格认真对待质量检查工作,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分为对承建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的检查和对施工产品的检查两个方面,对质量保证体系的检查重点在于检查承建单位的质量检测制度、措施以及人员是否到岗,其数量、素质、质量检测手段等能否达到规定和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对施工产品则重点检查自检点的分布、数量、检测成果等能否达到设计指标和规范的要求。

检查中,监理人员实行旁站监督、抽查取样试验和巡视监督相结合。

五、进度控制

监理工程师进行进度控制,重点在预测。

为此重点抓好两件事:

一是认真审查承建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常了解实施情况,及时进行修正;二是协助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安排好供图计划。

具体操作如下:

1、要求承建单位根据合同要求提出工程总进度,监理工程师对其能否满足整个工程进度要求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2、审核承建单位施工机械设备性能、数量是否满足工期安排需要;

3、要求承建单位制定月进度计划,并跟踪检查。

定期检查实际进度,若有拖延,应督促、帮助承建单位采取措施及时补上;

4、施工中遇到重大困难障碍时,应专门研究,从非关键部位抽调人力、设备、物资充实到关键地方;

5、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承建单位的计划会,了解、掌握工程进度。

六、投资控制

工程投资控制是“三控制”的关键,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对工程投资总把关,合同工程项目的支出由现场监理工程师初审,提出意见后报总监审批,总监审批后报建管局(支付途径根据当地政府规定选择执行)。

(一)施工阶段投资控制任务

1、按施工项目分项进行投资控制;

2、编制施工阶段、每月资金使用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3、每月进行投资计划与实际值比较,分析原因,提交投资控制报表;

4、审核工程量和付款单;

5、计算、审核工程变更金额;

6、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施工,减少投资。

(二)工程款结算的审查项目

1、完成工程项目的名称、部位、工程量、单价及总价;

2、完成项目的质量评价资料及其他证明文件;

3、工程结算是否符合合同规定;

4、结算报表的法律有效性、时间、份数。

(三)结算程序

1、承建单位按合同规定时间提交结算报表;

2、现场监理工程师或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计量、初审;

3、总监理工程师复审、签署支付凭证;

4、建管局审核签署并上报主管部门付款。

(四)不予结算的规定

1、质量不合格工程;

2、超出设计及合同外、未经建管局或监理人认可的工程量;

3、结算应提交的资料不齐备或不可靠;

4、合同规定,不予结算的项目。

七、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要求

(一)水泥

1、用于本工程施工的水泥品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有关部门颁发的标准;

2、承建单位所选用的水泥生产厂家,必须经过建设单位的认可,所选用的品种标号,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运至工地的水泥,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品质试验报告、生产批号,同时承建单位应按工地要求进行取样复验,检验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

复检合格后填写“建筑材料报验单”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如果监理工程师对质量有疑问应抽样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化学分析。

确认合格后,承建单位方可进行存放,如果不合格应立即运出工地或降级使用。

4、抽样标准:

每一取样单位其取样总数不少于10kg(每200~400吨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为一取样单位,如不足200吨也作为一取样单位。

可采用机械连续取样,亦可从20个不同部位水泥中等量取样,混合均匀后作为样品,其总数量至少10公斤);

5、水泥的堆放,应标明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有防潮措施;

6、水泥的使用应先到先用,袋装水泥储运时间超过3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二)骨料

1、砂子

(1)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满足要求。

使用特细砂应经过试验论证;

(2)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3.0范围内;

(3)砂料中有活性骨料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

(4)砂料中含泥量不能超过3%,其中粘土含量不能超过1%且不应含粘土团粒。

2、石子

(1),本工程砼的石子级配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控制;

(2)不同施工部位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钢筋净间距的2/3及构件断面最小边长1/4、素砼板厚的1/2、泵送砼不超过输送管径的1/3;

(3)应严格控制各级石子的超、逊径含量。

以原孔筛检验时其控制标准:

超径<5%,逊径<10%;以超逊径筛检验时,其标准:

超径0,逊径<2%;

(4)石子中含有活性骨料、黄锈等,必须进行专门实验论证;

(5)石子中的含泥量:

二级配小于1%,三级配小于0.5%,且不应含有粘土团块;

(6)石子力学性能要求和检验,可按JGJ53-79中有关规定进行。

3、砂子、石子运至工地后,承建单位根据监理要求,分批检查试验(砂子检测其细度模数、含泥量,石子检测其超、逊径,合泥量),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按下列要求进行堆放:

(1)堆存骨料的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2)不同粒径的骨料必须分别堆存,设置隔离设施,严禁相互混杂;

(3)石子堆放时,不宜堆成斜坡或锥体,防止产生分离;

(4)应避免泥土混入骨料中。

(三)钢筋

1用于本工程的钢筋必须是建设单位认可的生产厂家的产品,运至工地的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2钢筋运至工地后,承包单位应通知监理工程师共同对照质量证明书进行外观检查(裂缝、结疤、锈程度等),并抽取试样进行室内拉力、冷弯、化学成份分析试验检查;钢筋的机械性能试验应遵循下列规定:

(1)钢筋应分批试验,以同一炉(批)号、同一截面尺寸的钢筋为一批,重量不大于60吨;

(2)根据原附钢筋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如裂缝、结疤、麻坑、气泡、砸碰伤痕及锈蚀程度等),并测量本批钢筋的代表直径;

(3)在每批钢筋中,选取经表面检查和尺寸测量合格的两根钢筋,各取一组拉力试件和一组冷弯试件,按《金属拉力试验法》(GB228-76)和《金属冷、热弯曲试验法》(GB232-63)规定进行试验。

如有一个试验项目的一个试件不符合规定的数值时,则另取两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的项目作第二次试验,如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即为不合格。

注:

①对钢号不明的钢筋进行试验,其抽样数量不得少于6组;

②直径在12mm及以下的热轧I级钢筋,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时,可以不再进行试验;

③在拉力试验项目中,应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三个指标。

如一个指标不符合规定,即作为拉力试验项目不合格;

④冷弯试件弯曲后,不得有裂纹、剥落或断裂;

⑤钢筋取样时,钢筋端部要先截取50cm,再取样,每组式样要分别标记,不得混淆。

经过试验检查合格后的钢筋,才能用于施工中。

(四)管材及机电设备

1、进行原材料、设备以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要齐全。

2、对原材料、设备按合同规定的比例进行抽查、试验、不符合要求禁止使用。

3、审查承包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并随时监督其执行。

4、检验已完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组织试水。

5、审核承包单位提交质量检验报告,技术性文件,整理归档。

八、主要工序施工技术控制要求

(一)地埋管道工程

1、管沟开挖

(1)施工人员在管道开挖的测量放样之前,应根据已批准的设计对管道轴线、开口线、挖土量、弃土区、动力与生产设施、对交通等进行深入了解与研究,合理选择施工方案。

(2)施工测量应根据本卷及水利部颁布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有关要求执行。

(3)管道开挖以及收方验收等的测量,均应根据图纸及技术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