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1.docx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1.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1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摘要:
信息化已经成为改造传统产业、传统社会的有利工具了。
信息技术产业及其衍生产业往往都是具有高知识含量且能实现边际效益递增的产业。
信息化给经济 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工艺、劳动方式等发生重大的变化;信息化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体现在信息化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资源基础,信息化带动新兴产业崛起,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以及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等方面。
关键词:
信息化;经济增长;机制
一、信息化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资源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中对信息的利用古已有之,然而将信息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资源则是由于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才得以实现的,“在我们的新社会里,战略资源已是信息。
它不是唯一的资源,但却是最重要的资源”。
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生产都是以物质资源的消耗为前提。
物质资源在自然界的存储量是有限的,随着开发、利用呈绝对减少的趋势,即便有些资源可以循环再生也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和较长的时间周期,这就大大地限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信息化使人类社会的生产从重物质投入转向重知识、信息投入,生产力特征从动力资源型转向智力资源型,经济活动出现非物质化的趋势,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资源,从而大大降低了物质和能量资源的消耗。
奈斯比特说: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的经济才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建立在一种不仅可再生而且可自生的重要资源上,再也不会发生资源枯竭问题”。
信息化和信息资源的“无限性”可帮助克服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有限性。
信息化可以对物质、能量甚至人力、资金起到“替代作用”。
例如,通过使用信息科学技术,以“轻、薄、短、小”型产品取代“重、厚、长、大”型的传统产品,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消耗;通过使用机器人,可以大大节省和替代人力资源;通过使用电子商务,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大大加快资金和商品的周转,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成果的迅速产业化,使人们以信息为中介配备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大大提高了人们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和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观决策能力,而且信息技术发展的无止境,将带来人们利用信息、优化资源配置的无止境,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基础。
“发展信息经济有助于减少人均资源使用量和降低人均废物产生量。
它还有利于用信息文明来弥补工业文明之不足,特别是工业文明在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同时加剧人口膨胀、粮食和能源短缺、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熏进而影响到人类的永续生存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以追求代内的和代际的公平为目标,而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发展,能为上述目标的逐步实现作出贡献。
”
二、信息化带动新兴产业崛起
信息革命不仅使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群不断出现,并逐步发展成为新兴的产业部门,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也使传统产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信息技术促进了电子信息产业和新兴的信息服务业迅速发展,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最大产业。
信息产业向工业领域的渗透,形成了开发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群,进而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部门。
同时,信息技术带动了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促使已经成熟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并进一步向知识经济转变。
三、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
信息技术的诞生,不但孕育出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同时,也对传统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彻底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使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总体上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使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进入20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者消费层次的不断升级,整个时代进入了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新阶段,而且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必须对以总量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以增加投入和资源消耗为主要发展手段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变革,而代之以新的生产方式——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的目的是将柔性生产技术、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和灵活的管理集成在一起,通过所建的共同基础结构,对迅速改变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时机作出反应。
这一生产方式其敏捷性是通过将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集合成一个协调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来完成,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敏捷制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二是使竞争方式发生改变。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技术的快速更替、产业环境的迅速变化和全新的市场机制。
在这种无法预知的、迅速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性质将发生重大变化。
比如,由主要采取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价格的竞争方式转向寻找和创造“正确的”产品和市场以及创新商业模式的竞争方式;互联网的出现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企业的竞争范围;网络进入市场的运营体系,使企业竞争中的价格变动能及时得到反应,供求关系的价格信息不对称现象将得到改善,等等。
三是使企业管理模式发生变化。
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是在分工理论和科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典型的管理方式与技术主要是围绕着大批量、低成本和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进行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产业的企业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从传统产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产业管理的深刻变化,朝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以先进技术、方法为手段的集成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应用中的深化,传统产业逐步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
四是使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输突破了传统的活动空间,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各项经营环节可通过网络完成,网络已成为企业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主要媒介和实现场所。
由于企业信息传递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化,与其紧密相联的企业组织结构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工业化以来,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职能部门制度和建立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的等级制度将被彻底改造,组织的基础将建立在明确完整的任务目标上,而不是专业化分工上。
因为信息技术为传统组织的改造和新型组织的建立提供了组合分工和加大管理跨度的可能性,其结果是横向组织将取代纵向层级组织,动态化、虚拟化组织将成为企业主体。
五是使企业的交易方式发生变化。
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为传统企业经营提供了新的、便捷的交易平台,从而改变了企业传统的交易方式,使电子商务得到迅速发展。
作为一种交易工具,国际互联网毕竟是一种速度快、成本低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使其可能成为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交易平台。
原本由于受地理位置、信息阻隔等因素无法或难以实现的交易由于国际互联网的快速与便捷而得以实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加入到电子商务的行列,从而不断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现代 经济的迅速增长往往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即表现为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信息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因为使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发生内在联系的是信息要素及其与信息流相伴的物流等。
工业化完成以后,传统产业受到市场容量和科技进步的制约,经济增长必须转而依靠高于平均增长率的新兴产业来支持,通过结构转换来实现技术创新。
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也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协调、长远的发展,都依赖产业结构质的改善,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当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主要通过发展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化来实现,即当技术变革引起产业结构转换时,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变革,为新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信息技术以极强的渗透力、极高的倍增效应,体现出最活跃的现代生产力特征,成为众多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与代表。
可以说,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凭借着超越传统技术的优势,极大地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程度和经济的发展水平。
因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带来了新兴产业——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与壮大,同时,信息技术在农业、工业及服务业各领域的普遍采用,使这些传统产业得以改造与优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正是信息中心化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从产业结构的视角来看,信息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主要作用具体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促进了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的提高。
信息产业主要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从事信息技术、设备和信息产品的生产以及提供信息服务的产业部门,包括电子工业、邮电通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等。
这类产业的特点与重要性在于它具有智力型信息知识密集的高投入性、受科技进步影响最大的多变动性、高渗透性、高增值性以及节省资源的无污染性和先导产业的战略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表明了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商业化以后,信息技术产业对名义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提高。
1994—1998年间信息技术产业对全部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1.6%,而同期,信息技术产业占经济的份额却在6.8%之间。
其二,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将使信息技术设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个环节中逐渐普及,这些部门增加信息设备资本存量的需求,反过来刺激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信息产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走上生产与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
不仅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贡献,信息技术产品在各部门投资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以美国为例,仅在信息化早期的1994年,美国整个经济的53个产业部门中,有15个部门近40%或更多的资本存量是信息技术装备,13个产业中的信息技术装备占资本存量的25%~39%,20个产业中该比例为10%—24%。
产业部门中与信息技术设备相关的资本比例的上升对应着其他各类资本比例的下降,可以说,这是产业结构在发生着根本变化。
其三,信息化还有利于促进就业人口向高技术领域的转移,从而带动劳动力素质水平的快速提高。
信息化的直接结果是,它不仅扩充了信息产业里的就业人员,而且增加了非技术产业与信息技术职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
例如,美国从1989年至1997年,信息技术产业中的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4%,高于全部民营产业1.7%的平均增长率。
从1996年开始,信息技术产业增加了35万个岗位,在一年中增长了7.7%,高于平均就业约3%的增长率。
在4个技术产业的分支行业中,软件及其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年增长约8.3%,而且也是目前最大的行业。
五、结论
信息技术产业及其衍生产业往往都是具有高知识含量且能实现边际效益递增的产业。
信息化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工艺、劳动方式等发生重大的变化,新兴产业、新的生产过程、新的就业、投资和增长的机会不断涌现。
另外,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所带来的产业替代和结构升级的效果也非常显着。
这一切都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 文献:
奈斯比特.大趋势[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乌家培.信息经济及其管理[J].经济学家,1998,:
1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王德勇.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探索[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