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14九上《岳阳楼记》记诵必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5584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6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14九上《岳阳楼记》记诵必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言文14九上《岳阳楼记》记诵必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言文14九上《岳阳楼记》记诵必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言文14九上《岳阳楼记》记诵必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言文14九上《岳阳楼记》记诵必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14九上《岳阳楼记》记诵必背.docx

《文言文14九上《岳阳楼记》记诵必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14九上《岳阳楼记》记诵必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14九上《岳阳楼记》记诵必背.docx

文言文14九上《岳阳楼记》记诵必背

文言文14岳阳楼记

经典赏析

《岳阳楼记》是作者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

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

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

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

一“衔”一“吞”,有气势。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

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

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

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

“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

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

“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

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

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文本解析

 

 

实战演练

一、句子默写。

1.(2020·河北中考真题)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2.(2020·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3.(2020·安徽中考真题)《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已任、苦己为人的精神品格。

4.(2019·山东中考真题)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静影沉璧。

(范仲淹《岳阳楼记》

5.(2019·湖南鹤城·中考真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进一步发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不以物喜

8.后天下之乐而乐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文言文阅读。

(一)(2020·山东枣庄·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孟子谓宋句践①曰:

“子好游②乎?

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

”曰:

“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

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注释:

①宋句践:

古人名。

②游:

指游说。

③嚣嚣:

安详自得的样子。

④得己:

自得。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⑴薄暮冥冥⑵去国怀乡⑶吾语子游⑷人知之,亦嚣嚣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穷则独善其身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人知之,亦嚣嚣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达则兼善天下D.其喜洋洋者矣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3.翻译下列句子。

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⑵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4.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______”,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______之情。

5.“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

《礼记》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

【答案】

1.①迫近;②国都;③告诉;④理解。

2.B

3.①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②所以士人穷困的时候不丧失(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背弃)道。

4.洞庭风雨图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或“喜悦”)。

5.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大意:

傍晚天色昏暗。

薄:

迫近。

(2)大意: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国:

国都。

(3)大意:

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

语:

告诉。

(4

)大意:

人家理解我,我悠然自得无所求。

知:

理解。

2.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A.代词,他、他们;

B.助词,的/代词,我;

C.连词,就;

D.句末语气词,不翻译;

故选B。

3.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1)重难点词语有:

斯:

这。

旷:

开阔。

怡:

愉快。

偕:

一起。

宠:

荣耀。

辱:

屈辱。

(2)重难点词语有:

故:

所以、因此。

达:

指得志时。

离:

背弃。

4.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根据“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可知,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洞庭风雨图”,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根据“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可知,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喜悦)”之情。

5.这道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分析与理解。

甲文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乙文根据“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语句可知,表达了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

【点睛】

甲文译文: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

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他们一定会说: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文译文:

孟子对宋句践说:

“你喜欢游说吗?

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

人家理解我,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宋句践问道:

“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

”孟子说:

“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

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

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

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

穷困不得志时,就修养好自身,得志时,就要同时给天下人带来好处。

(二)(2020·广西柳州·中考真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甲)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婢侍。

吴玠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②遗之。

飞曰:

“主上宵旰③,岂大将安乐时?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

少嗜酒,帝戒之曰:

“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欲为飞营第④,飞辞曰:

“敌未灭,何以家为?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改动)

(注释)①吴玠:

人名,岳飞的朋友。

②名姝:

有名气的美女。

③宵旰:

即宵衣旰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

④营第:

建造宅子。

6.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B.而或长烟一空上下一白

C.吴玠素服飞吴广素爱人

D.饰名姝遗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7.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8.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译文:

我曾经探求过古人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不凭借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处在僻远的江湖就为他们的国君忧虑。

D.然则何时而乐耶?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9.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①段以“至若”领起,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

B.(乙)文表现了岳飞是一个孝顺、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C.(甲)文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

(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

D.(甲)(乙)两文体裁各异,但都表现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10.把“文言文阅读”(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

【答案】

6.A

7.A

8.B

9.B

10.岳飞推辞不接受,吴玠更加敬仰(敬重,尊重)他了。

【解析】

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

A.景:

日光/景色;

B.一:

全,都/全,都;

C.素:

平素,一向/平素,一向;

D.遗:

赠送,给予/赠送,给予;

故选A。

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

这句话意思是: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故停顿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的辨析能力。

B.以:

因为。

句意: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B.乙文没有表现岳飞“善用人才”,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

辞,推辞;益,更加。

【点睛】

参考译文:

【甲】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

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他们一定会说: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岳飞特别孝顺,他的母亲留在黄河以北,他就派人去看望母亲,并把母亲接了回来。

母亲患病,很久没好,岳飞必定会亲自给母亲喂药。

母亲去世后,岳飞三天三夜不吃不喝。

家中没有婢女服侍。

吴玠一向佩服岳飞,愿意与他结为好友,打扮了美女送给他。

岳飞说:

“主上终日为国事操劳,怎是臣子贪图享乐的时候呢?

”岳飞推辞不接受,吴玠更加敬仰他了。

岳飞少年时特别喜欢喝酒,皇帝告诫他说:

“等你何时到了黄河以北,才可以这样饮酒。

”于是他从此不再喝酒。

皇帝曾经想要给岳飞建造一个住宅,岳飞推辞道:

“敌人尚未被消灭,怎能谈论家事?

”有人问:

“天下何时才会太平?

”岳飞说:

“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