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科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51511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科版.docx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科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沪科版.docx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沪科版

连江文笔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卷

(完卷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友情提示:

请把所有解答填写到对应的答题卡上!

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

2、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三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

13.46cm、13.44cm、13.44cm,测得的结果应表示为()

A.13.447cmB.13.44cmC.13.45cmD.13.46cm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4.以下四个措施中:

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

A.①②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5.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下图,方法正确的是()

6.在一次“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7.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反射现象D.平面镜成像

8.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BCD

9.从水面上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这是(  )

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直线传播D.平面镜成像

10.下列几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阳光下形成的树荫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C.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D.从岸边看游泳池内水的深度变浅

11.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

”。

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12.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是()

 

13.同学们参加了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

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A.立定跳远成绩为5mB.男子1000m跑成绩为50s

C.女子800m成绩为40sD.掷实心球成绩为6.5m

14.小理家准各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

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A.200mB.400mC.2000mD.10000m

二、填空、作图题。

(本大题有14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2.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人跑步的速度大约是8。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3.周日,晓月和晓华骑双人自行车郊游,在如图所示的行驶过程中以晓华为参照物,晓明是_________的。

4.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某种昆虫的翅膀振动频率约为400Hz,人类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5.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

蝉能发出声音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_________引起的。

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_________过程中减弱噪声。

6.站在岸上的人看到水的鱼,看到的实际上是鱼的_________像(填:

虚、实),这是因为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发生____________的缘故。

7.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垂直,则入射角为。

8.小华与平面镜的距离为3m,他以0.5m/s的速度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进,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填:

变大/不变/变小),经过2S后他向平面镜走近了m,这时人与像距离为m。

9.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

从侧面看,(选填“平面镜”或“白纸”)比较亮;如果手电筒离平面镜0.3m,则手电筒在镜中的像离镜面m。

这时光在白纸表面发生了反射现象。

10.贝多芬耳聋后仍利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骨传导,说明_________可以传声。

(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的交谈也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是因为真空________传声。

11.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利用回声进行测距。

经过8s才收到回声,则此处海水深为_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

12.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

1,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

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__。

13.如左图所示,0B是一条反射光线,ON为法线。

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14.如右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

三、简答题(本题4分)

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为什么?

试用有关物理知识解释。

四、计算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1题6分,第2题8分,共14分)

(要写全已知、求、解、答、以及公式、单位等,写不全扣分。

1.上海金茂大厦主楼高88层,乘运行速度为9m/s的直达电梯到达楼顶需要45s的时间,求主楼约高多少米?

2.高速公路限速120km/h一辆轿车从公路入口处用10min行驶了30km,求轿车的速度为多少km/h,是否超速?

超速了多少?

5、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8小题,第4、5小题各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如左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

 

2.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

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3.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光谱,这个过程称为光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光组成的。

4.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单选)

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单选)

A.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6.有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在广口瓶内放一个音乐芯片,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

(1)此时你______听到音乐。

(填“能”或“不能”)

(2)用抽气设备抽瓶中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___________。

(3)如果把瓶中空气完全抽出我们_________听到声音。

(填“能”或“不能”)

(4)该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__中传播

7.

(1)图A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置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

(1)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4)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

分:

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4)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

(5)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下表数据记录及处理。

(提醒: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表格中要填数据哟)

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s)

AB

40.0

2

BC

AC

90.0

3

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连江文笔中学

线

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

八年级物理答题卡

(完卷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请把唯一正确的选项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二、填空、作图题。

(本大题有14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 , 。

2. ,。

3. 。

4. 。

5. ,。

6. , 。

7. ,。

8. ,, 。

9. ,, 。

10. ,。

11. 。

12。

13.作图14.作图

 

三、问答题(共4分)

答:

四、计算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1题6分,第2题8分,共14分)

(要写全已知、求、解、答、以及公式、单位等。

1.

 

2.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8小题,第4、5小题各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 。

2. 

3. , 。

4.()5.()

6.

(1)

(2)(3)(4),

7.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

(2)(3),(4)

9.

(1)

(2)(3)(4)(5)

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s)

AB

40.0

2

BC

AC

90.0

3

请补全下表数据记录及处理。

(提醒:

表格中要填数据哟!

)连江文笔中学

线

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

八年级物理答案

(完卷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请把唯一正确的选项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C

D

B

D

C

A

C

B

C

A

B

D

C

二、填空、作图题。

(本大题有14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 机械运动, 参照物,2. s,m/s。

3. 静止,4. 能,5. 振动,传播。

6. 虚, 折射,7.30°,0°。

8. 不变,1, 4。

9. 白纸,0.3, 漫。

10. 固体,不能。

11. 6000。

123:

1。

13.作图14.作图

 

三、问答题(共4分)

答:

闪电和雷声同时产生的,但光速远比声速大,(1分)根据公式t=s/v可知,在路程一样的情况下(1分),光所用的时间要比声音小得多,(1分)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1分).

四、计算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1题5分,第2题9分,共14分)

(要写全已知、求、解、答、以及公式、单位等。

1.已知:

v=9m/st=45s-----------------(1分)

求:

s-----------------(1分)

解:

s=vt=9m/sX45s=405m-----------------(3分)

答:

略-

2.已知:

s=30km,v限=120km/h(1分),t=10min=1/6h(1分)

求:

v车------------------(1分)

解:

v车=s/t=30km/1/6h=180km/h>120km/h------(4分)

v车--v限=180km/h--120km/h=60km/h----------(2分)

答:

轿车的速度为180km/h.已经超速了。

超速了60km/h。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8小题,第4、5小题各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

1.1.64--1.662.下面

3.色散,色(七色)4.(D)5.(B)

6.

(1)能

(2)减弱(3)不能,(4)空气,真空

7.(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8.

(1)大小

(2)小(3)不能,虚(4)较黑暗

9.

(1)v=s/t

(2)小(3)大,(4)时间(5)越来越快

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s)

AB

40.0

2

20.0

BC

50.0

1

50.0

AC

90.0

3

30.0

请补全下表数据记录及处理。

(提醒:

表格中要填数据哟!

(选填:

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