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湘东书画院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50641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陵县湘东书画院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茶陵县湘东书画院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茶陵县湘东书画院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茶陵县湘东书画院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茶陵县湘东书画院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陵县湘东书画院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

《茶陵县湘东书画院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陵县湘东书画院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茶陵县湘东书画院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

茶陵县湘东书画院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第一章概况

一、项目名称

湘东书画院

二、拟建地点

茶陵县城关镇汶江路东侧(原茶陵县人武部靶场)

三、项目申报单位

茶陵县湘东书画院,该院是2011年6月经县文化局审查,县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四、申请报告编制单位

茶陵犀城项目咨询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茶陵县城关镇炎帝中路

茶陵犀城项目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湖南省科学技术咨询协会登记的咨询服务单位。

公司现有员工9人,其中:

聘请注册咨询师2人,专业技术人员3人,专业管理人员4人。

公司经营范围:

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现代分析方法,为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招商引资、争资立项、宏观战略决策、综合开发利用、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管理、项目引进等方面提供项目评估、可行研究、咨询论证服务。

五、编制依据

1、关于编制项目申请报告书的咨询服务合同书;

2、《茶陵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15);

3、《茶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

4、《咨询工程师(投资)手册》;

5、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6、相关专业设计规范、规定;

7、项目申报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8、茶陵县规划局《湖南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9、茶陵县国土资源局绘制的湘东书画院用地图。

六、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法规、政策,有关部门的规划和规范,对茶陵县湘东书画院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建设条件、选址、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效益、环境保护、节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七、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内容

湘东书画院分三期建设,主要建设湘东书画院主体大楼、湘子艺术馆、古玩和文化艺术用品市场、农副产品土特产市场、商务会所、亭子、长廊、阁楼、碑林和生活住宅,以及建设汶江路(东阳商街至朝阳商街)段约280米。

第一期主要建设内容:

湘东书画院主体大楼。

(二)建设规模

湘东书画院项目总用地规模18053.78平方米,其中:

代征道路5686.90平方米,实际用地规模12366.88平方米(约18.55亩)。

第一期湘东书画院主楼主体工程,建筑面积约2000m2,仿徽派建筑风格建设,力求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雅。

八、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第一期估算总投资298万元,资金自筹解决。

九、项目实施进度

该项目全部建设完成需要36个月,第一期建设期为12个月,工程计划于2012年5月份开工建设,到2013年5月份全部完成并竣工验收,投入运营使用。

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1

规划总用地

m2

18053.78

2

总建筑面积

m2

2000

第一期

3

建筑结构

框架

4

估算总投资

万元

298

5

建设工期

12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文化生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期望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地说说唱唱,不能总是老剧目,老面孔,老调重弹,也不能照搬照套。

每个地方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要善于去挖掘,去利用,勇于探索,不断的提升,该投资的投资,该建设的建设,用大手笔进行描绘,把文化的生产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面向市场办文化,面向社会办文化,走文化产业、新经济产业之路。

1、天时: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时代,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最具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株洲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保二争一”目标,县委明确了“四三二一”发展思路,紧扣“红色摇篮、湘赣枢纽”的发展定位,突出“保增长、强基础、调结构、促民生”的重点,全面落实“两争三创三打造”的举措,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明确提出,要把我县建设成为文化底蕴丰厚,特色突出,品牌知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强县,政策的支持此乃天时。

2、地利:

一是茶陵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茶陵置县,宋代曾为军,元、明、清曾为州。

至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

二是茶陵是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

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曾在这里教民耕织,繁衍子孙后代。

三是茶陵人文鼎盛,人杰地灵,自古“农勤于耕,士勤于学”,历代兴办的书院数量居湖南各州县之首;“湖广得才为最,多茶陵隶”科举考试中进士者127人,其中有谭用式、肖锦忠两名状元;曹诒孙、尹铭绶两名榜眼;张治、谭延闿两名会元。

明清有“四相文章冠两朝”之誉,出过刘三吾、李东阳、张治、彭维新等“四大学士”。

李东阳开创的“茶陵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民国初期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谭延闿和世界级文化名人谭云山都是茶陵人民杰出的儿女,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李东阳的篆书在明朝占领导地位,谭延闿、谭泽闿的书法在中国近代史上很著名,为“湘东书画院”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是茶陵是一个红色摇篮。

茶陵是井岗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湘赣革命根据地重点县、模范县,是毛泽东亲手缔造的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诞生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茶陵为革命牺牲达5万余人,有25位农家子弟成长为共和国开国将军,将军之多名列全国第九。

五是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交相辉映。

茶陵不仅占据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还占有现代化文明的有利条件。

2007年以来,茶陵创建文明卫生县城活动,取得可喜成绩;云阳山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工农政府旧址和米江书院的修复,为“湘东书画院”提供了经验。

六是茶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境内将拥有衡炎、泉南、岳汝三条高速公路,衡茶吉、醴茶两条铁路,106国道,S320省道穿越而过,“3211”的大交通格局融通湘赣闽、连贯湘桂粤,是省府2小时交通圈。

旅游景点看好,游客量增加很快,已达到年20万人。

七是茶陵资源丰富,市场繁荣,发展空间潜力大,是湘赣边界各远郊县商贸、物流中心。

3、人和:

我县书画氛围渐浓,群众基础深厚。

目前有省级以上书法、美术协会会员20人以上,市级50多人,县级100多人,书画爱好者(包括青少年、中老年人、专业人士等)粗略估计达数千人。

同时建设“湘东书画院”绝大多数贤人志士已经形成了共识,要求建设势在必行。

并有三个单位具体参与茶陵“湘东书画院”建设,即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香山画院和湘东书画院,三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想着为弘扬茶陵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在外地工作的茶陵人,十分关注这一建设。

特别是具体操作“湘东书画院”建设的茶陵人唐湘子先生,在北京工作30多年,致力从事书画文化艺术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他计划利用自己的名家优势,为家乡做好书画艺术文章。

1987年以来,一直思考着要在家乡建立书画院,经过在茶陵实地考察,认为云阳山东门口为最佳地点。

同时茶陵有很多在书画事业上有爱好,有热情的人员,近几年也一直在思考着如何把茶陵建成一座影响全国的书画艺术中心,做好茶陵文化的文章。

再加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为茶陵书画院项目成功提供了关键条件。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书画艺术是中国的国粹,茶陵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建设书画院十分必要。

1、建设书画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

建设文化强县是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落实“城市提质、旅游升温、园区攻坚”战略的有效举措;是全县人民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迫切愿望;是提升我县城市水平和市民素质的一个支点。

2、建设书画院是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需要。

当今世界,在相互竞争和开放交流中,使得国际间的竞争集中反应在本国本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渗透和影响方面,并以此确立了提升本民族在世界之林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保护捍卫本民族的经济政治利益。

书画艺术——作为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的载体,如何使其在全世界范围内弘扬和传播,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影响力,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当代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茶陵人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令茶陵人值得自豪的一件大事情。

3、书画院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书画艺术是我县独特的文化资源,是我们建设文化大县的优势,是普及和提升我县整体文化艺术水平,培养后备人才的需要。

4、建设湘东书画院是创造茶陵文化品牌的需要。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相邻的醴陵、攸县、炎陵、安仁、永新以及江西莲花、永兴、吉安等地,都没有书画院。

“湘东书画院”的建设,毫无疑问将成为湘东地区乃至湖南独一无二的书画文化艺术市场和交流中心,以弥补书画院在湘东地区的这一空白,引领湘东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章项目建设基本原则、功能定位

一、项目建设基本原则

茶陵“湘东书画院”项目是一项庞大的文化建设工程,以此塑创弘扬中华民族的书画传统艺术文化精神魂魄。

要求项目建设主题立意要高,文化精神内涵要深,艺术表现形式要新,艺术品创作要优中选精,要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性,经得起历史的验证。

茶陵“湘东书画院”项目开发要秉承“一次性投资建设,永续传承发展”的民族历史责任和现代化、市场化动作理念,以茶陵湘东书画院项目建设带动相关旅游业和文化产业项目开发。

二、功能定位

中国书画艺术文化及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中国书画文化的产业化研究、创作、展览、培训、学术交流基地。

炎帝农耕文化研究基地旅游文化研究基地。

中国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弘扬与宣传基地。

茶陵历史文化开发研究基地。

茶陵文化艺术产业市场。

三、品牌形象

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工程。

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

市民文化活动的乐园。

旅游产业服务基地。

“湘东书画院”项目是茶陵乃至湘东地区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项目,它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是一个能够引起全县乃至全国人民共鸣,而势在必做的项目。

项目的开发建设重点将立足于全县人民的利益,整合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打造传统文化园林的精品,赢得全县乃至海内外人民共同赞许和认同。

项目的开发建设要着力于建设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亮点工程,集中国传统书画文化艺术和茶陵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精品工程,以此带动茶陵的文化艺术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开发。

四、总体设想

集文化产业市场、古玩和文化艺术用品市场、农副产品土特产和工艺品市场等于一体,在整体布局上借鉴虚实错落的表现手法,依托山体公园,以书画院主楼为龙头,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沿汶江路错落有致布局,打造一条风格仿古、格调高雅、空间深邃、人文气息浓郁的高品位文化产业街,与云阳山、南宋古城、米水环流、工农兵政府旧址、米江书院等景观相辉映,让游客在茶陵深切感受爬在山上、游在水中、乐在山下、品在街上的快乐情趣,形成特色旅游品牌。

1、书画院主体建筑。

将中国的书画艺术和茶陵的历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集书画艺术研究开发、教学培训、书画展览、笔会交流、书画收藏等多功能为一体。

2、书院、画院、艺术馆与市场等整体规划,统一布局,分期实施。

整体风格统一协调,盎然成趣,古朴典雅。

3、书画院的碑林和附属设施设计创作,与中国民族文化和炎帝的文化知识、精神内涵、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相联系。

4、雕塑设计,以炎帝、茶陵风光和名人为主体。

主大门牌坊体现气势凛然,庄严肃穆,高大壮观。

侧房与主大门协调映衬,体现古色古香,雄壮非凡。

浮雕文化墙浓缩茶陵人文精华,重点展示茶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湘东书画院分三期建设,主要建设湘东书画院主体大楼、湘子艺术馆、古玩和文化艺术用品市场、农副产品土特产市场、商务会所、亭子、长廊、阁楼、碑林和生活住宅,以及建设汶江路(东阳商街至朝阳商街)段约280米。

湘东书画院项目总用地规模18053.78平方米,其中:

代征道路5686.90平方米,实际用地规模12366.88平方米(约18.55亩)。

第一期主要建设湘东书画院主楼主体工程,建筑面积约2000m2,仿徽派风格建设,力求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雅。

二、主要工程技术方案

1、总平面布局

项目区东依居民区,西临山体公园,南接东阳大道,北连朝阳街,交通便捷,环境幽雅。

湘东书画院整体占地面积18053.78平方米,分为4个区域,以“湘东书画院”主体大楼、湘子艺术馆为中心区域,古玩和文化艺术用品市场、农副产品土特产市场二区域,商务会所等服务娱乐设施为三区域,生活住宅为区域四区。

第一期重点建设中心区域的湘东书画院主体大楼,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座北朝南,主楼大门朝向东阳大道方位,建议在主楼入口附近布置绿化带,与山体相呼应,同时要考虑与后期开发相衔接。

2、功能分区

中心区为茶陵湘东书画院,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可举办上千人的文化艺术交流展览活动和展览书画艺术作品。

后期将配套建设湘子艺术馆,为唐湘子先生提供书画研究场地。

二区为古玩、书画艺术、石雕根雕艺术品、旅游文化用品、农副产品土特产市场。

三区为商务会所。

四区为生活住宅区。

第一期主要建设湘东书画院主楼,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

三、建筑方案

1、依据规范、标准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以及其他规范、标准。

2、建筑防水设计

(1)卫生间防水设计

卫生间地面应防水,并设置地漏等排水措施,卫生间地面设置排水坡度,坡度宜大于≥0.5%。

地面标高应低于门口外地面标高15mm~20mm。

墙面、顶面应防潮。

采用防水卷材(塑料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防水涂料(非固化橡胶改性沥青类)以及刚性防水材料(防水砂浆)等作为卫生间的防水材料。

卫生间内墙防水层翻起高度不小于600mm。

(2)外墙面防水

外墙防水采用1mm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

外墙门窗与外墙接缝处采用1:

2聚合物防水砂浆封严。

3、建筑装修

所选用的装修材料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18580~18588)的规定,其放射性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比活度的A级要求。

(1)外装修

外墙以干挂花岗岩为主,局部采用斩假石,灰色同质砖,花坛、荤边、勒脚采用斩假石,屋顶采用徽派建筑坡屋顶、走马墙。

外门窗均采用彩钻窗,普通白玻,内门采用木门。

上人屋面:

A、凿毛花岗岩面层

B、1:

2水泥砂浆粘贴层

C、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4@200×200双向钢筋网,按轴线每间分仓,缝宽20,缝内防水油膏嵌实

D、25厚聚苯乙烯板保温层

E、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F、20厚1:

25水泥砂浆找平(压光)

G、煤渣混凝土找坡1%,最薄处40厚

H、现浇屋面材

不上人屋面:

A、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4@200×200双向钢筋网,按轴线每间分仓,缝宽20,缝内防水油膏嵌实

B、25厚聚苯乙烯板保温层

C、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D、20厚1:

25水泥砂浆找平(压光)

E、煤渣混凝土找坡1%,最薄处40厚

F、现浇屋面材(4)

(2)内装修:

室内装修详见下表。

名称

楼面

内墙

踢脚

天棚

备注

楼梯间、走道

05ZJ001楼10防滑面砖

05ZJ001内墙4混合砂浆墙面刷白色涂料两遍

05ZJ001踢4水泥砂浆踢脚

05ZJ001顶3混合砂浆顶棚刷白色涂料两遍

展览厅、办公室

05ZJ001楼2水泥砂浆楼面

05ZJ001内墙4混合砂浆墙面刷白色涂料两遍

05ZJ001踢4水泥砂浆踢脚

05ZJ001顶3混合砂浆顶棚刷白色涂料两遍

卫生间

05ZJ001楼2水泥砂浆楼面

05ZJ001内墙6水泥砂浆墙面刷白色涂料两遍

05ZJ001踢4水泥砂浆踢脚

05ZJ001顶4水泥砂浆顶棚刷白色涂料两遍

4、基础与结构方案

(1)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4-2002)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筑版2003年4月)以及政府批文和其它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规程。

(2)自然条件

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01(2008年版)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茶陵县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为非抗震区。

(3)设计荷载取值(标准值)

①活荷载取值

楼面用途

活载(KN/m2)

楼梯

3.5

办公及展览厅

2.0

走廊、楼梯

3.5

不上人屋面

0.5

卫生间

2.0

②恒荷载取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20009-2001(2006年版)附录A计算

项目

恒载(KN/m2)

9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内墙

1.06

19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内墙

2.24

190厚MU10烧结多孔砖外墙

2.79

卫生间

1.5

楼面

1.5

③施工荷载按规范取值。

(4)结构设计

①本项目建筑结构特点

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抗震设防类别

6级

场地类别

Ⅱ类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丙级

③结构体系

本项目建筑为最高层数为4层,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功能特点、建筑体形,高度,荷载及施工工艺等因素,拟采用框架结构,设计为传统徽派建筑的坡屋顶。

(5)基础设计

本项目尚未进行地质勘查,基础设计待地勘报告出来后,再进行详细确定。

(6)主要结构材料

①钢筋HPB235(fy=210N/mm2),HRB335(fy=300N/mm2)HRB400(fy=360N/mm2)。

②外墙采用190厚烧结多孔砖外墙,19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内承重墙,9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内墙(非承重墙)。

烧结多孔砖强度等级为MU10,M5混合砂浆,空洞率大于等于25%,混凝土空心砌块强度等级MU7.5,砂浆M7.5(地面以下或者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所用材料均可采用以上强度等级)。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柱、梁、板采用C25~C35。

④环境类别:

基础、基础梁以及露天构件环境类别二类。

(7)抗震设防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株洲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g=0.05)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为Ⅵ度以下。

根据“株洲市城市抗震设防区划”和株洲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株洲市建设局、株洲市规划局、株洲市科技局联合下发的株计字【2002】193号文件《关于将建设工程项目抗震设施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的通知》的要求,本项目按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8)供配电

①设计依据

国家现行设计规范及标准,主要包括: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以及项目申报单位的委托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

②负荷分级

本项目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

③低压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为380V/220V;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可靠性较高的放射式配电系统供电。

④配电

电源从户外配电箱引入。

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

每房间单相进线,设置电源总断路器并采用可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开关。

进各房间内线不小于10mm2,分支回路线不小于2.5mm2。

电源插座设置独立回路及漏电保护。

电气线路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暗敷方式配电。

⑤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

电器设备接地、工作接地均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Ω,实测不够时加设接地极。

屋顶避雷针带和基础接地网均作总等电位联结,带淋浴的卫生间和浴室做等电位联结。

凡电器设备正常不带电金属外壳均与接地系统连接。

项目内主要建筑物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带组成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混凝土内的钢筋做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⑥弱电

建筑物内集中设置布线箱,对有线电视、通信、网络、安全监控等线路集中布线。

电视、电话、网络管线直接到各房间。

建筑物内设有有线电视系统,其设备和线路应满足双向有线电视传输的要求。

在单间内设有有线电视、电话插座。

⑦照明设计

照度标准值应严格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有关的照度标准进行设计,照明方式通常设置为一般照明、安全疏散出口、通道设置疏散照明。

光源:

房间采用细管径直管形荧光灯。

所有照明灯具均采用节能型灯具;

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照明为单相三线、插座为单相三线;

室内照明电源线全部采用BV-750V铜芯绝缘线穿SC管暗埋敷。

5、给排水

(1)依据标准、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以及其他基础数据和其它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或规定。

(2)给水

由汶江路县城供水主管网供水。

(3)排水

雨水、污水通过汶江路县城污水主管网排入曲江污水处理厂处理。

6、供气系统

考虑接通汶江路天然气供应管道,实现统一供气。

7、空调与通风

拟采用风动力空调。

公共卫生间均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通过排风机经风道直接排出室外。

8、火灾报警系统

该项目为文化艺术中心,消防工作非常重要,其消防等级为一级。

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防排烟系统、自动火灾报警系统,以上所有系统均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联合制动控制。

由给水管网引入给水干管,并设置地下式室外消火栓。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湿式系统,大厅、办公室、走道均设置喷洒头。

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消防控制设于首层,内置集中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设备、消防广播设备、消防通讯设备等,报警系统采用微电脑全智能型,接受报警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