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4988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9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小学xxx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学习计划

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

六年级

本教材主要包括:

主要内容包括“高尚”“美与丑”“母亲河”“体

育”“往事”“战争”“地球家庭”“岁寒三友”,每单元由三篇主体课文、两篇拓展阅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构成,语文天地包括“日积月累”“综合活动”“金钥匙”和“单元小结”等栏目,主题课文后有生字表、思考题,旁边富有“小资料”“我的视角”“日积月累”等栏目。

拓展阅读后有“提示与建议”。

 

 

基本情况

 

 

(一)识字与写字

1、独立掌握本册生字145个,会写相关的词语。

继续练习对对子。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继续练习常用书法的连笔写法。

(二)阅读:

1、自测阅读质量。

每个单元要做,每课要做。

2、写好自读笔记。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样式。

3、通过阅读认识社会。

学习记叙的顺序,学习几种人称。

4、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继续学习快速阅读、跳跃式阅读。

7、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做到字斟句酌,炼字、炼句、炼意。

4、学写读书笔记(心得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参照学过的课文修改自己的习作。

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与读者换位思考,修改作文。

继续学习写评语。

降低习作中的错别字率。

(四)口语交际

学做开场白。

学习怎样说明理由,怎样反驳别人的意见,说话要看对象和场合。

学习重点:

1、学习本教材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并能灵活运用。

2、学会整体感知文章,理解24篇主题课文,16篇拓展阅读。

3、继续学习快速阅读、跳跃式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学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学习难点:

1、能用简练的语言正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

2、学会整体感知文章,准确把握文章大意。

3、学会抓住各段总起句,把握它们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4、围绕每个单元主题进行习训练。

 

备注:

教学进度计划表

科目

语文 

学习班级

六年级 

教科书名及册数

 

上课日期

8.27

每周节数

6 

总授课节数

105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节数

1

08.27-08.31

一夜的工作

(2)穷人

(2) 

4 

2

09.03-09.07

白桦林的低语

(2)杨震暮夜却金

(2)尊敬普通人

(1) 

5 

3

09.10-09.14

语文天地一

(2)丑石

(2) 

4 

4

09.17-09.21

寓言二则

(2)做一个最好的你

(2)有些人

(1)

5 

5

09.24-09.28

丑公主

(1)语文天地二

(2)长江之歌

(1)

4 

6

10.01-10.05

三峡之秋

(2) 国庆放假

2 

7

10.08-10.12

古诗二首

(2)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1)故乡的河

(1)

4 

8

10.15-10.19

语文天地三

(2)体育颂

(2)把掌声分给他一半

(1) 

5 

9

10.22-10.26

把掌声分给他一半

(1)学弈

(2)足球史话

(1)手拉手

(1)语文天地四

(1) 

6 

10

10.29-11.02

语文天地四

(2) 中期考试

2 

11

11.05-11.0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花脸

(2)

4 

12

11.12-11.16

荷塘旧事

(2)报纸的故事

(1)第一支笔

(1)语文天地五

(1)  

5  

13

11.19-11.23

 语文天地五

(2)  古诗二首

(2)

4

14

11.26-11.30

小英雄鱼来

(2)夜莺之歌

(2)狼牙山五壮士

(1)

5 

15

12.03-12.07

狼牙山五壮士

(1)螳螂捕蝉

(1)语文天地六

(2)

4

16

12.10-12.14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2)黑孩子罗伯特

(2)别挤啦

5 

17

12.17-12.21

别挤啦

(1)瑞恩的井

(1)阳光皮肤

(1)语文天地

4 

18

12.24-12.28

语文天地七

(2)墨梅图题诗

(1)墨竹图题诗

(1)苍松怪石图题诗

(1)黄山松

(1)

5 

19

12.31-01.04

梅香正浓

(1)语文天地八(3)

5 

20

01.07-01.11

期末考试

 

一夜的工作

学习目标:

1.学会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蒙眬、咨询、浏览、一小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学习重点:

  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体会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崇高品质。

学习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体会周总理社会“公仆”的崇高品质。

总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3、理清思路,分段,概括段意。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导学过程:

学  案

预习任务A类:

1、查阅资料,了解何其芳、周总理。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针对文中字词,自编习题。

4、初读课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5、初读课文,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

课堂检测:

1、给生字注音。

眬      询

2、我会读词语。

审阅    陈设    极其   

 转椅    隔壁  思索   

3、换偏旁组字组词。

          (        )

咨        (        )

      (        )

4、文章主要讲了          ,写了周总理      和       这两件事。

 

导 案

一、导入。

1、导语。

2、交流预习任务1(作者何其芳、周总理的资料)。

二、读课文(检测预习任务2)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字音,解决字词。

三、小组交流预习任务3、4、5

教师相机纠正。

四、全班展示。

1、展示预习任务4

(方法:

找有代表性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并说出理由,教师相机指导)

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的所见所闻。

2、展示预习任务5

(方法:

找有代表性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并说出理由,教师相机指导)

五、拓展。

文章写了周总理几件事,你能感受到什么?

六、课堂检测。

1、自己做

2、全班交流展示。

七、布置作业。

预习任务B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体会小作者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1、体会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体会小作者的情感。

导学过程:

学 案

一、预习任务B类:

默读课文,从文中字里行间感受到什么?

从文中找出句子,谈一谈,读一读。

重点句子:

1、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2、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3、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且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4、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

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二、课堂检测:

《一夜的工作》一文,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文中将高大的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和(      )对比;工作量如此之大和(         )对比;让别人抓紧时间休息跟(     )对比;工作如此繁重和(           )对比;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      )的思想感情。

导案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主要内容、分段、概括段意……)

二、明确任务。

默读课文,从文中字里行间感受到什么?

从文中找出句子,谈一谈,读一读。

三、自主学习。

四、全班展示。

(一)、工作劳苦

1、重点句子2

(1)、“一尺来高”、“一叠文件”、“一晚上”体现出来总理工作劳苦

(2)、指名读、齐读

2、重点句子3

(1)、“一句一句审阅”、“边看边思索”再联系前文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感受除总理工作很认真以及后面的公鸡喔喔喔的打鸣了感受出他工作很劳苦。

(2)、这句话采用动作描写

(3)、齐读、指名读等

(二)、生活简朴

1、重点句子1

(1)、“一间高大的宫殿式”与“一张不大的”“两把”“一盏”形成鲜明的对比感受出陈设简单,生活简朴。

(2)、采用多种形式读。

2、重点句子4

(1)、“一小碟花生米”、“两杯热腾腾的绿茶”感受出食物简单

(2)多种形式读。

五、学习最后一段。

1、作者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再读。

2、你认为这两句话重音应在哪里?

为什么?

六、课堂检测。

七、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穷 人

教材分析:

这部短篇小说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记叙了渔夫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生动的展现了善良美好的人性。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在学习时同学们可能无处着手,因此课前安排预习任务,提前做好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学习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难点:

课文第二段。

理解桑娜内心的矛盾是本课的难点。

总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利用工具书自学课文,查字词意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渔夫和桑娜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导学过程:

学案

预习任务:

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最令你感受深刻的句段,说说你的体会,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重点句子。

1、屋外……但这间渔家的小屋到……感到心惊肉跳。

①从屋里的陈设等体会女主人的贤淑

②从女主人的担心体会她的善良,挂念丈夫的安危。

2、桑娜想起来了她傍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①体会对邻居的牵挂。

②从女主人的行动上感受她的善良及美好的心灵。

3、回到家里……拉开了帐子。

从夫妻俩的语言、神情和动作感受他们的憨厚、正直、纯洁、善良。

课堂检测:

(任选一题)

课文中多处描写了桑娜的心理活动,找出来读一读,,仿照课文第9自然段改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段。

导案

一、导入:

对于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二、明确任务。

三、围绕学习任务,先自主学习,再在小组内交流、补充、完善。

四、全班交流。

步骤:

1、读句子。

2、谈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拓展:

课后1题。

六、课堂检测。

1、环境描写。

2、心理描写。

3、细节描写。

4、语言朴实无华。

七、总结写作特点。

板书设计:

    等待渔夫

    桑娜 探望西蒙  勤劳、善良

穷人 抱回孩子乐于助人

    

渔夫侥幸回来勇敢、坚强           

.能熬过来

反思:

 

白桦林的低语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是一首劳动者的赞歌。

文笔优美,感情丰富。

学情分析:

同学们喜欢抒情散文,愿意读抒情散文,因此在学习中让同学们大量的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悟。

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总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知课文的叙述风格。

2、熟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叙述思路。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习重难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知课文的叙述风格。

导学过程:

学   案:

一、搜集相关资料

1、利用文中的小资料,画出要点了解小兴安岭。

2、了解作者刘心武。

二、初读课文,达到读通、读顺。

1、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同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从文中划出优美词句。

三、熟读课文,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四、浏览课文,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

试分段并概括段意。

课堂检测:

从大兴安岭回来,我一直怀念着你,你指谁?

为什么一直怀念?

(说要点)

导案:

一、导入

  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二、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1、指名读,随机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交流积累的优美词句。

三、交流展示学案中的三、四。

1、小组交流完善

2、全班展示

四、课堂检测

  自己完成—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五、布置作业

  背诵喜欢的句段

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体会看林人的崇高理想,感受看林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精神。

2、体会借景抒情和运用人物语言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体会看林人的崇高理想,感受看林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精神。

导学过程:

学案

预设习题: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一直怀念看林人?

画画句子,批一批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重点语句提示:

5自然段:

你有烟瘾……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6自然段:

我问你:

“寂寞吗?

”……一直铺到北京城边上!

课堂检测:

1、课文在称呼看林人时用的是第几人称?

使用这种人称有什么好处?

2、白桦林的低语,想象白桦林会向看林人说些什么?

写下来。

导案

一、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明确任务

三、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完善

2、全班展示,适时点拨。

提示:

5自然段:

为了森林强忍烟瘾、严控酒量、瞪圆双眼、拒听歌曲。

6自然段:

结合《我的视角》的内容,体会看林人的生活。

四、感悟写法,体会作者所表达思想感情。

品读文章1——4自然段,7——8自然段,尤其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五、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看林人…… 坚守岗位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杨震暮夜却金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故、谒见、故人、何”等词语的意思。

2、读顺课文,理解文意。

3、学习杨震为官清廉、严以律己、不贪不占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难点:

读懂读通课文,体会杨震的高尚行为。

总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解决文中字词。

2初步了解大意。

导学过程:

学案

一.查阅有关扬震资料

二.正确流畅地阅读课文

三.针对字词自编习题

四.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五.熟读译文了解文章大概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迁       谒见

     故        惠

 2、说说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导案

一.导入

   交流资料

二.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

三.交流展示学案三四五

1.自我完善

2.小组交流

3.全体交流

四.课堂检测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说说对杨震高尚行为的体会。

    2、学习他为官清廉、严以律己、不贪不占的崇高品质。

导学过程:

学案

学习任务:

  熟读课文,说说扬震高尚行为表现在哪里?

划出有关句段,读一读,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重点语句

1扬震说:

“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怎么能说没人知道。

2王密羞愧……他退出了。

拓展:

说说你知道的古人或今人的有关高风亮节的小故事。

课堂检测:

1、联系现实生活,说说对现今社会‘慎独’做法的看法。

 2、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教案

一、学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明确学习任务

三、全班展示,适时点拨

提示:

句1、

为官清廉严以律己不贪不占

句2、

体会他的高风亮节

四、拓展题

如:

诸葛亮及年度十大优秀人物事迹

五、课堂检测

任选其一

六总结开华

扬震‘慎独’精神可嘉,堪称历史风范,他的人品之高尚、道德之规范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板书设计

杨震暮夜却金

时间:

暮夜

人物:

杨震、王密

事件:

王密送金杨震却金

人物品质:

杨震(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光明磊落、清正廉明)

尊敬普通人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文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应该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

导学过程:

学案

一、学习任务:

 1、自由读文,读准音,读通顺。

   2、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

   3、课文哪一句话能概括作者的观点呢?

   4、读完课文之后,你有怎么的疑问呢?

把你的疑问讲给同桌听。

试着解答。

   5、交流疑问。

 拓展:

我们是学生,应该怎么样才能得到大家的尊敬?

二、课堂检测:

1、仿写句子

如果名人是金字塔的尖顶,他们则是塔身和地基。

2、仿写生活中自己尊敬的人,插在《尊敬普通人》中。

三、总结

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谈体会。

 

导案

一、学习导入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人,老师、父母、同学、甚至是路上匆匆而过的行人……你认为哪些人最值得尊敬呢?

二、明确学习任务

三、交流展示。

1、自我完善

2、小组交流、完善

3、全班展示,适时点拨。

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群普通人,为什么说他们值得尊敬呢?

(请你从课文中找一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

四、拓展题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实例,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谈体会,引导积极向上的情感

五、课堂检测

1、自由完成

2、小组交流订正。

六总结升华

我们应该尊敬心灵美的人,能承受挫折失败的人,真诚待人的人,热爱祖国人民的人……总之,应该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

           

语文天地一出墙报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计划性。

2.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学会合作,培养学生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活动,对高尚精神又明确的认识。

总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

你、我、他,我们都是普通人。

走进普通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可以发现许多普通人的高尚精神。

让我们办一期板报,主题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采用读书、看报、咨询、上网等方法搜集资料,选择目的地。

二、检查预习:

材料是否准备到位

1、采访父母单位敬老爱幼的叔叔、阿姨,写成稿子。

2、给班里的热心人拍张照片、配上简练的文字。

3、从报纸上剪下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的事迹。

……

三、合作学习:

(一)、整理版面

1.根据稿件内容、形式进行筛选。

2.做到体裁多样,内容精彩,版面图文并茂,书写整洁。

3.按要求进行缩写、改写。

(二)、设计版面

1.带领学生在黑板上做一个草图。

2.提示进行小组分工

第二课时

评价

(一)、出示标准:

1、内容范围是否广泛。

2、表达是否多样化3、装饰排版是否合理

4、整体效果是否吸引人

5、书写是否整洁、及有突出的创意

(二)、评价:

1、组织学生观看2、发评价表3、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

 

2.美与丑

丑石

教材分析:

《丑石》通过发现一块丑石其实是陨石前前后后发生变化的故事,告诉我们:

真美、大美可能深藏于大丑之中,不能完全用世俗的、浅陋的眼光评判事物的美和丑。

学情分析:

本课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也较困难,在学习之前发放学习评价单让同学们对本文进行扎实的预习,为学习本文垫定基础。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掌握阅读、鉴赏散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抑扬先抑的手法。

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2、理解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感悟作者的高尚情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学习重难点:

1、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导学方法:

合作探究教具:

学习评价单

导学过程:

学案

预习任务:

1、查阅作者的相关资料。

2、初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3、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并自编预习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理清课文条理。

课堂检测。

1、注音。

腻 捶 槐衍陨

2、多音字组词并注音。

3、用“小心翼翼、憧憬、遗憾、无可奈何”各说一句话。

4、课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导案

一、导入:

1、导入语。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能给其一个明确的界定吗?

是的,不能。

因为判定的角度不同,因素不同,那么对美丑事物的感情也就不同。

今天,让我们借助贾平凹的一篇散文,来曾强我们对美丑的进一步认识。

2、交流任务1。

二、初读课文,完成任务2。

学生读时,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三、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任务3、4、5。

四、全班展示。

1、交流任务3。

教师相机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