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 氏族略》郑樵著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4923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志 氏族略》郑樵著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通志 氏族略》郑樵著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通志 氏族略》郑樵著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通志 氏族略》郑樵著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通志 氏族略》郑樵著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志 氏族略》郑樵著四.docx

《《通志 氏族略》郑樵著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志 氏族略》郑樵著四.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志 氏族略》郑樵著四.docx

《通志氏族略》郑樵著四

《通志氏族略》郑樵著(四)

《通志氏族略》郑樵著(四)

五、通志卷二十六氏族略第二以国为氏

周异姓国。

周不得姓之国。

夏、商以前国、怡狄之国。

以郡国字为氏,汉都国。

齐氏:

姜姓,四岳之苗裔也,与申、吕、许皆姜姓。

四岳佐禹有功,或封於申,或封子吕,故太公谓之吕望。

文王得子渭滨,以为太师,股肱周室,相武王克商,封子营邱,即今临淄县是也。

或云,营邱故城在潍州昌乐,其地本颛帝之墟。

晏子曰:

昔爽鸠氏始居於此,季蓟因之,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

又管仲曰: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

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赐我先君履,东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无棣。

俗公九年,鲁隐公之元年也。

简公四年,获麟之岁也。

凡二十九世,为强臣田氏所篡。

子孙以国为氏。

又卫大夫齐子,以字为氏。

战国时有齐明,周人也。

汉有光禄大夫齐晋。

功臣表,平恭侯齐受,传封四代。

晋有齐恭,注汉书。

前凉将军齐肃。

后凉仆射齐难。

楚氏:

芈姓,始居於丹阳,今江陵枝江是也。

后迁干郢,今江陵县北有旧郢城,本国号荆,迁郢始改楚。

又迁子鄀,今襄阳宜城西南有鄀亭山。

后迁於寿春,今之寿春府也。

楚之先出颛帝高阳氏,曰重黎,为帝喾火正,使伐共工氏,不克事,帝诛之,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季连。

季连之苗裔曰:

鬻熊,为文王师。

及成王举文王之劳臣,封其曾孙熊绎居丹阳,国号荆,今江陵枝江是其故地。

熊绎与周公之子伯禽,康叔之子牟,晋侯之子燮,太公之子吕伋,俱事成王。

然世以名称,皆无爵号。

至熊达始盛疆,十九年则鲁隐公之元年也。

三十五年,伐随,使随人为请於周,以尊爵号,王室不听。

三十七年,熊达怒曰:

吾先君鬻熊,文王师也,不幸早世。

成王举我先君,锡以子男之田,令居楚,蛮夷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乃自立为武王,始开濮地而有之。

武王卒,子成王立,始都郢,改号楚,今江陵县北旧郢城是也。

文王卒,子成王立,结旧好於诸侯,使人献天子,天子锡之胙曰:

镇尔南服,使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於是开地千里。

三十九年,灭夔,以孙祝祝融与鬻熊故也。

灵王之七年,筑章华台,内亡人实之。

共王有宠子五人,无通立,乃望祭群神而决之,阴与巴姬谋而埋璧於室内,五子齐而入。

康王跨之,灵王肘加焉,子比、子皙皆远之,平王幼抱而入,再拜皆压纽。

故康王以长立,至其子失之。

围为灵王,及身而弑。

四子皆无后,惟平王续祝楚。

昭王十年冬,伍子胥复父兄之仇,相吴王阖 闾以伐楚,入郢,焚平王之墓。

十二年,吴复伐楚,楚去郢,北徙都鄀,今襄阳宜城西南有鄀亭山,是其地。

怀王三十年,秦昭王诈遗怀王书,欲亲结盟於武关。

既至,伏兵妫怀王而西,至咸阳,朝章台如蕃臣,不与亢礼。

楚人立太子横为顷襄王。

二年,怀王卒于秦,秦归其丧,楚人哀之。

考烈王二十二年,秦王政立,楚与诸侯共伐秦,不利,东徙寿春,命曰郢,王负刍五年,秦将王翦、蒙武破楚,虏王负刍,灭之为楚郡。

凡四十五世。

其后以国为氏。

鲁有楚邱,又有林楚,是楚邱者。

必林楚之后,以名为氏者。

又赵襄子之家臣有楚隆者。

又古有贤者楚老。

宋有骁卫上将军楚公辅。

望出江陵。

祥符登科有楚咸。

臣谨按:

陆终氏娶鬼方之女,孕而不育,十一年,开其左胁而出三人焉,又开其右胁而出三人焉。

长曰昆吾,名樊,为己姓,封於卫墟。

次曰参胡,董姓,封韩墟,周时为胡国,楚灭之。

三曰彭祖,名翦,彭姓,封於韩大彭之墟,即彭城也。

四曰会人,纭姓,封於郑墟。

五曰安,曹姓,封於邾之墟。

六曰季连,芈姓,其后为楚。

昆吾氏为夏伯,汤伐桀灭之。

彭祖氏为商伯,商之末世始亡。

按干宝之论曰:

先儒多疑此事,谯周作古史考以为妄记,废而不论。

然六子之世,子孙有国,数千年,间迭为伯王。

天将兴之,必有尤物。

若夫前志所传,修己背坼而生禹,简狄胸坼而生契,历代久远,莫足相证。

近魏黄初五年,汝南屈雍妻王氏生男,从右胳下水腹上出,而平和自若,数月创合,母子无恙。

臣按:

浮屠氏称释迎生於摩邪夫人之右胁,亦此理也。

其徒信之而不疑,何学者之疑陆终氏之事,近莆田尉舍之左,有市人之妻生男,从股(骨卑)间出,亦能创合,母子无他。

此又足以明屈雍之事不诬。

臣又按:

以王父字为氏者,古之道也,然亦有以名为氏者。

楚以鬻熊之故,世称熊氏,女子则称芈焉。

楚国亡於秦汉之世,是时姓氏之道泯矣,故楚以熊著,而楚族无闻。

宋氏:

子姓,商之裔也。

武王克商,封纣子武庚以绍商。

武庚与管、蔡作乱,成王诛之,立纣庶兄微子启为宋公,以备三恪,都商邱。

杜预云:

梁国睢阳是也。

按睢阳,隋改为宋城,今南京治,本陶唐氏火正阏伯之墟,以其主火,故又为大辰之墟。

杞、宋二国皆公爵,於周为客,得用其先王礼乐。

微子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

至穆公十二世,穆公之七年,鲁隐公之元年也。

穆公以宣公舍其子而立己,不敢忘宣公,而立其子殇公与夷。

自殇公至景公二十世,获麟之岁也。

凡三十一世,至宋君偃,自立为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乃与齐、魏为敌国。

盛血以韦囊,揭而射之,曰射天。

於是诸侯目之为桀宋,齐闵王与魏、楚灭之而三分其地。

荆氏:

芈性,楚国旧号荆,此末号楚之前受氏也。

燕有荆轲,望出广陵。

宋朝太平兴国登科有荆伯玠。

陈氏:

妫姓,初封虞城,今应天府之县也,后封於遂,今济州钜野,后封於陈,今陈州治宛邱县是也。

本太昊伏羲氏之墟。

舜传天下於禹,禹封舜之子商均於虞城。

周武王克商,乃求舜后以备三恪,得胡公满,封之於陈,以奉舜祝。

或曰当周之兴,有虞遏父者,为周陶正,武王赖其器用,妻以元女太姬,生子满而封於陈,以奉舜祝。

满号胡公,往往以颔胡之故而得此号。

成西元年,楚王为夏徵舒弑灵公,遂率诸侯伐陈,谓陈人曰:

无恐,吾诛徵舒而已。

已而县陈,群臣皆贺,申叔时孙贺,王问其故,曰:

鄙语有之,牵牛以蹊人之田,田主夺之牛,蹊则有罪矣,而夺之牛,不亦甚乎。

今君徵兵诸侯以讨不义,已而取之,以利其地,何以令於天下?

是以孙贺。

王曰:

善乃迎陈灵公太子午於晋而立之,是为成公。

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

贤矣哉!

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哀公三十四年,司徒招作乱,楚灵王使公子弃疾帅师围陈,灭之,使弃疾为陈公。

晋平公问太史赵曰:

陈遂亡乎?

对曰:

陈,颛帝之族,自幕至於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置德於遂。

盖商之兴也,存舜之后而封於遂,世世守之。

及胡公孙淫,故周赐之姓,以舜居妫汭,故姓之曰妫,而祝虞帝。

且盛德必百世祝,虞之世末也。

五岁,弃疾弑灵王而自立,是为平王,欲和诸侯,乃求陈悼太子偃师之子吴,立为陈侯,是为惠公。

潜公二十二年,获麟之岁也。

二十四年,楚惠王使子西之子公孙朝伐陈而灭之。

子孙以国为氏。

又广陵之陈,实刘氏,鲁相无子,以外孙刘矫嗣。

河南官氏志云,侯莫陈之后亦改为陈氏。

又白永贵,隋初改为陈氏,是为万年之陈也。

臣谨按:

陈,妫姓也。

然伍员曰:

夏少康为有仍牧正,逃奔有虞,虞思妻之以二姚。

是则又为姚姓也。

盖妫姓始於周,姚姓自夏有之。

然则尧妻舜以二女而赐之姓者,赐以姚也,谓为妫误矣。

自夏之前为虞国,至商为遂国,末知虞之存於商否。

然至周则遂、虞皆为姬姓国矣,而封胡公於陈,自是陈称妫,孙复言姚矣。

赵氏:

嬴姓,与秦同祖,少皞之后,皆祖皋陶,皋陶十世曰蜚廉,蜚廉二子,一曰恶来,恶来之后为秦,二曰季胜。

季胜生孟增,得幸於周成王,是为宅皋狼。

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为周穆王御,穆王赐以赵城,为赵氏。

赵城,今晋州县。

造父六世曰奄父,为周宣王御。

奄父生叔带,幽王无道,去周如晋,为晋文侯御,始建赵氏於晋。

叔带五世曰夙,晋献公赐之耿。

夙土共孟,共孟生衰,事文公为原大夫。

衰生盾,为晋正卿。

盾生朔,景公三年,晋人攻灭赵氏。

朔有子曰武,韩厥言於公,更立之,后亦相晋,是为文子。

文子之孙曰简子鞅。

简子卒,子襄子毋恤立。

毋恤传位於其兄伯鲁之孙浣为献侯,献侯居中牟,其地在漯水之北。

献侯卒,子烈侯籍立,周命籍与韩、魏并并为诸侯。

烈侯卒,弟武公立。

武公卒,烈侯太子章立为敬侯,敬侯始都邯郓。

邯郓,今磁州县。

十一年,晋亡,韩、赵、魏三分其地。

敬侯生成侯种,成侯生肃侯,肃侯生武灵王。

武灵王传国於子何,为惠文王。

惠文王卒,太子丹立,为孝成王。

孝成王生悼襄王偃,悼襄王生幽穆王迁。

秦并六国,灭邯郓,迁兄嘉立为代王,秦复灭之。

自襄子已下六侯四王,凡十一世。

秦并代,使嘉子公辅主西戎,世居天水。

其赵宗散处者,皆以国为氏。

居涿郡者后有天下。

田氏:

即陈氏,陈厉公子完,字敬仲。

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敬仲惧祸奔齐,遂匿其氏为田,陈、田声近故也。

应劭云:

始食埰地,然齐无田邑。

至田和篡齐为诸侯,九世至王建,为秦所灭。

建弟假及田澹,澹子市,澹从兄荣,荣弟横,弟子广,项羽时并裂地称王,旋皆破灭。

汉兴,诸田并徙阳陵,后又徙北平。

又田都、田角、田间,亦田氏之族也,汉兴徒关中。

春秋时,晋有田苏,宋有田景,齐有田巴。

汉有鲁相田叔,大尉田蚡,丞相田千秋,大鸿胪田广明,大司农田延年,魏议郎田畴,皆敬仲之苗裔也。

后周田弘为大司空雁门郡公,赐姓纥干氏。

宋世有田况,为枢密。

许氏:

姜姓,与齐同祖,炎帝之后,尧四岳伯夷之子也。

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於许,以为太岳后,今许州是也。

灵公迁於叶,悼公迁於城父,又迁於白羽,许男斯迁於容城。

自文叔至庄公十一世,始见春秋。

元公子结元年,获麟之岁也。

至战国时,为楚所灭。

昭十九年,许悼公疟,饮太子止之药卒,太子奔晋。

定六年,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

哀元年,楚子、许男围蔡。

杜预注曰:

此盖楚之封也。

哀十三年,许男成卒。

秋,葬许元公。

晋有许偃,楚有许伯,郑有许瑕,皆以失国不能庇其本枝,故适他国。

莒氏:

嬴姓,少昊之后也。

周武王封兹与其於莒,今密州莒县是也。

世木曰:

自纪公已下为己姓。

郑语曰:

曹姓,邹、莒。

以为陆终第五子曰安之后。

末知孰是。

十一世兹丕公始见春秋。

共公以下微弱,不复见矣。

四世,楚灭之。

按史记,当楚惠王时,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而灭莒矣。

子孙以国为氏。

楚有大夫莒伯。

汉有缑氏令莒诵。

邾氏:

颛帝元孙陆终第五子曰安,赐姓为曹,其子孙亦以姓为氏。

周武王时,封安之苗裔曰邾挟为附庸,居於邾,今完衮(六允)州仙源东南四十里古邾城是也,挟以下至仪父,名字始见春秋,齐桓公霸,仪父附从,进爵称子。

十四代孙文公,徙於绎,今衮(六允)州邹县北峄山是也。

邾自桓公革以下,春秋后八世,而楚灭之。

又小邾国,亦出邾挟之后,姓曹,其子孙亦以姓为氏。

挟七世孙夷父颜,有功於周,其子友别封为附庸,居郳。

曾孙黎郲,始见春秋,附从齐桓,以尊周室,命为小邾子。

晋志云:

蕃县,古小邾国按。

按蕃县,隋改曰滕,今隶沂州,县之东南郳城是。

乐史云:

郳城在承县。

自小邾子穆公之孙惠公以下,春秋后六世,而楚灭之。

朱氏:

本邾也,姓曹,其世系见於邾。

邾既失国,子孙去邑,以朱为氏。

其后盛大者,有沛国、丹阳、永城、吴郡、钱塘、义阳、丹阳、太康、河南之九族,显於汉、唐间。

又有渴烛浑、可朱浑,并改为朱氏,虏姓也,则为河南之族。

娄氏:

亦作偻。

风俗通云:

邾娄之国。

子孙或以娄为氏,或以邾娄为氏。

陆终产六子,其第五子曰安,赐姓为曹,邾即安之后。

挟,安之裔,曰邾挟,周初受封为附庸。

挟之后不得其名字,十二世至仪父,始通於大国。

鲁隐公之元年,与隐公盟於姑蔑。

其后为楚所灭。

齐大夫娄禋其后也。

又有疋娄氏,改为娄,虏姓也。

宋朝登科娄瑄、娄(日丙)、娄汝励,并临江军人。

察院娄寅亮,温州人。

郳氏:

曹姓,即小邾也。

邾挟七世孙夷父颜有功於周,次子友父别封附庸,为小邾国,以居郳,故又称郳国,今沂州滕县东南城郳是也。

乐史云:

郳城在承县。

或云,邾武公封次子於郳,是为小邾。

后失国,子孙为郳氏。

儿氏:

即郳氏也,或省文作儿。

儿良,六国时人,见吕氏春秋。

汉有御吏大夫儿宽,受业於孔安国,家贫,赁作带经而锄,宽千乘人。

又贺儿氏,虏姓也。

倪氏:

即郳氏也,避仇改为倪。

汉有扬州刺史倪谚。

唐有刑部郎中倪若水,中山橐城人。

杞氏:

姒姓,夏禹之后。

成汤放桀,其后稍纥。

武王克纣,求禹后,得东搂公,而封之於杞,今东京雍邱县即杞故城。

九世及成公,迁於缘陵,今潍州营邱是也。

文公居淳於,今密州高密有故淳於城是也。

成公始见春秋,黜为伯。

桓公用夷礼,黜为子。

俗公子缗公六年,获麟之岁也。

缗公弟哀公三年,春秋之传终矣。

自哀公以下,二世十三年,而楚灭之,凡二十世。

子孙以国为氏。

又杞康,汉末时避董卓难改姓抱,北史有抱嶷、抱老寿。

楼氏:

亦为东楼氏,姒姓,夏少康之后。

周封杞东楼公,支孙以楼为氏。

城阳诸县有娄乡是其地。

秦有相楼缓。

汉有大尚书楼璜。

又杞大夫有东楼羽。

越氏:

姒姓。

贾逵注国语曰:

夔、越皆芈姓,实夏后氏之苗裔。

少康之庶子封於会稽,以奉禹之祝,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自号於越。

於越者,夷言发声也,其地今越州城是也。

滨在南海,不与中国通。

后二十余世至於允常,鲁定公五年始伐吴。

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

越王元年,鲁定公十四年也。

哀公二十二年,勾践灭吴,霸中国。

自勾践七世下至王无疆,为楚所破,杀无疆,尽取吴地至浙江。

越以此溃散,诸族子争立,或为二,或为君,滨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

后七世至闵君摇,佐诸侯平秦。

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闵君皆其后也。

又河南官氏志有越疆氏,改为越氏。

又后秦录有北梁州刺史越质诘归,三字虏姓也,亦改为越氏。

纪氏:

炎帝之后,侯爵,姜姓。

庄四年,齐灭之。

杜预云:

东莞剧县。

按纪讹为剧。

在青邱临朐县东,寿光县西,故鲁连曰:

朐剧之人辨。

汉有纪信,弟成生通,封襄平侯。

宋朝登科有纪瑛、纪元规。

息氏:

亦作鄎,侯爵,妫姓,今蔡州新息县是。

庄十四年,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邓氏:

曼姓,商之侯国,其地今襄阳邓城是也。

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

庄十六年,楚文王灭之。

子孙以国为氏。

又郑有邓析,复为一氏。

梁氏:

嬴姓,伯爵,伯益之后。

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於夏阳梁山。

夏阳今为同州县,犹有新里城。

新里,梁伯所城者。

乐史云:

新里在澄城。

俗十九年,秦取之。

子孙以国为氏。

晋有梁益,梁弘、梁由靡,以晋有解梁城、高梁、曲梁之地,此则以邑命氏者。

又有拔列兰氏,改为梁氏、虏姓也。

薛氏:

任姓,黄帝之孙颛帝少子阳封於任,故以为姓。

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薛侯。

奚仲迁於邳。

十二世孙仲虺,为汤左相,复居薛。

旧云鲁国薛县,今徐州有薛城,在滕县东南五十里是也。

臣扈、祖己,皆仲虺之胄也。

祖己七世孙曰成,徙国於挚,更号挚国。

女太任,生周文王。

至武王克商,复封为薛侯。

隐十一年,滕、薛争长,齐桓之霸也,薛侯不从,黜为伯。

献公始与诸侯盟。

杜预云:

小国无纪,世次不尽知也。

然唐世系表,自畛至闵侯弘,为楚所灭,凡二十一世,父子相传。

其语无所经见,只本人家谱籍,无足信也,今但从杜氏所纪而不得其世次者也。

自仲虺为诸侯,历三代凡六十四世,至闵侯弘,为齐所灭。

公子登仕楚怀王,赐沛邑为大夫,遂以国为氏。

或言登隐於博徒,号薛公者。

曾孙倪,为楚令尹,生翁。

翁生鉴,汉初献策灭黥布,封千户侯。

元孙广德,御史大夫,生饶,长沙大守,生愿,淮阳太守,因徙居焉。

愿孙汉,为后汉千乘太守。

汉生彪,司徒祭酒。

彪生侍御史安期。

六代孙兰为曹操所害,生永,遂依蜀先主,官至蜀郡太守。

生齐,为巴、蜀郡太守,归晋,为光禄大夫、河东太守,子孙国家汾阴,世号蜀薛,二子懿、始。

又河南官氏志云:

叱于氏改为薛,此虏姓也。

又辽西薛氏,本东北蕃。

又姓苑云:

东莞薛氏,木姓薛氏,避仇改为蘖氏。

臣谨按:

薛氏血脉谱,文王曹夫人姜氏,见赤龙交而孕,十二月生子,手把薛字,因氏为薛。

乃知谱碟家言,多无足取者。

萧氏:

子姓,杜预曰:

古之萧国也。

其地即徐州萧县是也。

后为宋所并,微子之支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於萧,以为附庸。

宣十二年,楚灭之。

子孙因以为氏,世居丰、沛之间。

裔孙不疑,为楚相春申君客。

汉有丞相酇文终侯何,六代孙望之,御史大夫。

又齐武帝以巴东王子响叛,改姓为峭氏。

沉氏:

姒姓,子爵。

春秋有沉子逞、沉子嘉。

定四年,蔡灭之。

其地,杜预云:

汝南平与县沉亭。

按平与故城在蔡州汝阳县东。

此沉国也,子孙以国为氏。

又楚有沉邑,楚庄王之子公子贞封於沉鹿,故为沉氏,其地在今颍州沉邱。

襄五年,楚子囊为令尹。

昭二十三年,子囊孙瓦为令尹。

定四年,吴、楚战于柏举,楚师败绩,囊瓦奔郑。

宣十二年,楚子北师,次子郔,沉尹将中军。

襄二十四年,舒鸠人叛楚,楚使沉尹寿让之。

昭四年,吴伐楚,入棘栎麻。

五年,沉尹射待命於巢。

哀十七年,王与叶公枚卜子良以为令尹,沉尹朱曰:

吉,过於其志。

臣谨按:

唐表云,沉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子聃叔季,字子揖,食采於沉,成八年为晋所灭。

沉子生逞,字循之,奔楚,遂为沉氏。

生嘉,字惟良,二子、尹丙、尹戊。

尹戊字仲达,奔楚,隐於零山,为楚左司马,生诸梁,据春秋释例,沉国,今言食采,则邑耳。

又释例所记沉子揖、沉子嘉、沉子逞,皆本春秋,今唐表言聃季字子揖,何所本也?

逞字循之,嘉字惟良,此皆野书之言,无足取也。

曾氏:

亦作郐,亦作缯,姒姓,子爵。

今沂州承县东十里故郐城是也。

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於郐。

襄六年,莒灭之。

郐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见世木。

巫生阜,阜生皙,皙生参,字子舆,父子并仲尼弟子。

参生元、申,裔孙伟,后汉尚书令。

望出鲁国。

徐氏:

子爵,嬴姓,皋陶之后也、皋陶生伯益,佐禹有功,封其子若木於徐,在今徐城县北三十里。

徐城并入临淮,今泗州临淮有徐城。

自若木至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

宗十一世孙章羽,昭三十年为吴所灭。

子孙以国为氏。

又一族出於嬴氏,十四姓之一也。

邡(方改云)氏:

亦作妘,亦作郧,又去邑作云,嬴姓,子爵,祝融之后。

封子罗,号妘子,见国语。

其地在今安州云梦县,犹有郧公庙焉。

汉有云敞,为谏议大夫,与梅福同传,又吴有郧邑,今泰州海陵是。

又有牒云氏,改为云。

鄅氏:

子爵,风姓,一云邡(方改云)姓。

杜氏谓琅邪开阳县即其地。

按开阳城在临沂北十五里。

又夏禹之后为禹氏,故此鄅氏者,往往去邑作禹。

宿氏:

风姓,伏羲之后。

武王封之,使主太灵与济水之把。

宋人迁之,不复见。

左传云:

任、宿、须句、颛臾,风姓。

杜预云:

宿国在东平无盐县。

无盐故城在郓州须城东三十六里。

子孙以国为氏。

后汉有宿仲谈。

又有宿六斤氏,改为宿氏。

宋朝有宿千之,举进士。

罗氏:

子爵,熊姓,一曰祝融之后,妘姓。

初封宜城,徙枝江,为楚所灭,周末居长沙。

汉有梁相罗怀。

襄阳记有罗象。

又郯公德隽,赐姓李氏。

又叱罗氏,改为罗氏。

五代有罗绍威。

望出豫章、长沙。

夔氏:

子爵,芈姓,楚君熊挚之后。

今归州东故二十里故夔子城是。

俗二十六年,楚灭之。

子孙以国为氏。

又天竺亦有夔氏。

臣谨按:

传言,夔之先楚鬻熊之嫡嗣,有疾不得代,而别封於夔,为楚附庸,其后为夔子。

然据夔氏谱,鬻熊十世而后有夔子。

末知孰是。

淳於氏:

亦曰州公,姜姓。

风俗通曰:

春秋时之小国也。

桓五年,不复其国,子孙不以国为氏。

唐元和初,避宪宗嫌名改为於氏。

其地本在密州高密,为杞所并,迁江南。

杜预云:

南郡华容县是也。

华容,今荆南府监利县。

宋皇佑登科,淳於复,登州人。

又淳于兴宗,南剑人。

夷氏:

邡(方改云)姓,春秋夷诡诸之裔。

杜预云:

在城阳庄武县所治夷安县是其地。

子孙以国为氏。

又逸民夷逸,齐大夫夷仲年之后,邾大夫夷射姑,皆以字为氏。

谷氏:

嬴姓,伯爵,春秋榖伯绥之裔也。

今襄阳榖城县西北五里故榖城是也。

子孙以国为氏。

汉有榖思,为鲁相。

舒氏:

亦曰舒鸠氏,子爵,偃姓,皋陶之后也。

舒子平,俗三年为徐所灭,其后复立。

襄二十一年,舒鸠子为楚所灭。

子孙以国为氏,今庐州舒城,本旧名也。

其地在楚徐之间,故为二国所灭。

或言舒之种类多,舒子平与舒鸠子自是二国,故舒城西有龙舒。

或曰,舒有五名,一曰舒,二曰群舒,三曰舒蓼,四曰舒庸,五曰舒鸠。

望出钜鹿。

舒蓼氏:

世本,舒蓼,偃姓,皋陶之后,楚东境小国也。

舒蓼与蓼国自异。

舒鲍氏:

世本,舒鲍,偃姓国也。

晋悼公大夫有舒鲍无终。

须句氏:

子爵,风姓,太昊之后也。

郓州寿张县西北须据朐城是其国。

子孙以国为氏,或省句,为须氏,或省须为句氏。

又有须国,姞姓。

又商有密须国,其后亦为须氏,今泾州灵台是其国也。

郯氏:

祁姓,子爵,或言嬴姓,少昊之后。

春秋时,郯子朝鲁,能卞古官,仲尼师之。

今下邳东北百五十里有古郯城。

谈氏:

即郯也,亦作谈。

六国时有谈生。

蜀录有征东将军谈巴,后赵录有晋将军谈元。

望出梁国、广平。

宋太平登科,谈尧叟。

绍兴有谈谊,广德人。

黎氏:

字亦作犁,子姓,侯爵,商时诸侯。

风俗通云:

九黎之后。

尚书西伯戡黎,亦见毛诗,今潞州黎城县有黎侯故城,是其地。

又齐有大夫黎弥、黎且者,即齐之黎邑也,此以邑命氏者。

又有素嵇氏,改为黎,虏姓也。

宋朝黎威为安南节度。

嘉佑登科,黎上行,益州人。

黎仲,吉州人。

今岭南多此姓。

申氏:

伯爵,姜姓。

炎帝四岳之后,封於申,号申伯,周宣王元舅也。

今信阳军乃唐申州,即其国也。

子孙以国为氏。

后为楚之邑,申公居之,又为申氏,是以邑为氏也。

鲁有申丰,郑有申侯。

齐有申蒯。

韩有申孙害,著书。

汉有申巡。

石赵有申钟,为司徒。

宋庆历登科,申颛,信州人。

政和,申好问,郓州人。

章氏:

即鄣国之后也,姜姓。

齐大公支孙封於鄣,为纪附庸之国,今密州有古鄣城,为齐所灭。

子孙去邑为章氏。

齐成王将有章子。

秦将有章邯,字少荣,收赵灭韩有功,封雍王。

望出豫章。

向氏:

祁姓,附庸之国。

今沂州古向城是也。

子孙以国为氏。

又宋桓公之后公子肸,字向父,其后以字为氏。

哀十四年,向魋奔卫,向巢来奔,司马牛适齐,卒於鲁郭门之外。

臣谨按:

公子肸字向父,其义音响,与晋叔向名字同音,今以为氏而音饷,疑古人读肸向之向有响、饷二音也。

葛氏:

伯爵,嬴姓,夏时诸侯。

今许州郾城北三十里有葛伯城,即其地也。

子孙以国为氏。

又风俗通云:

葛天氏之裔。

又贺葛氏,改为葛氏,虏姓也。

汉有颍川太守葛兴。

后汉有汾阴令葛龚,有文集七卷。

诸葛氏:

本葛氏,夏、商诸侯葛伯之后。

英贤传云:

旧居琅邪诸县,后徙阳都,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焉。

风俗通云:

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非罪而诛,汉文追封其孙为诸侯,因以为氏。

世本云:

有熊氏之后为詹葛氏,齐人语讹,以詹葛为诸葛。

蓼氏:

偃姓,皋陶之后。

文五年,楚灭之。

今寿州霍邱即其地也。

子孙以国为氏。

黄氏:

嬴姓,陆终之后,受封於黄。

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

楚与国也。

俗十二年,为楚所灭。

子孙以国为氏。

亦嬴姓十四氏之一也。

楚有春申君黄歇也。

权氏:

芈姓,颛帝之后。

唐表云:

子姓,商武丁之裔。

杜预云:

南郡当阳东南有权城。

按当阳隶荆门军,今其地名权口。

楚武王灭权,子孙为权氏,或云,楚武王使斗(斗亚斤)闵尹权,因以为氏。

秦灭楚,迁大姓於陇西,因居天水。

江氏:

旧云,汝南安阳县江亭。

按此在信阳县之东南,新息县之西,安阳故城是也。

嬴姓之国,颛帝元孙伯益之后也。

文四年,楚灭之。

子孙以国为氏。

颛臾氏:

风姓,伏羲氏之后,鲁附庸国,主东蒙及济水之祝。

任宿须句、颛臾四国近济水,故祝济。

旧有颛臾县,隋省入费县,今隶沂州,故颛臾城在费西北八十里。

子孙以国为氏。

或云颛为臾氏,晋大夫夫臾骈是其族。

或去臾为颛氏,及颛帝支孙亦为颛氏。

陈大夫颛孙。

仲尼弟子有颛孙师,字子张。

神仙传有太玄女颛和,颛或作敳(岂改专)。

郐氏:

房姓,即郐仲之国。

本祝融之墟,在漆、洧之间,为郑武公所并,遂为新郑,今新郑县东北三十五里有古郐城是也。

子孙以国为氏。

宋朝有郐士隆,登进士第。

又有郐唐,越州人。

或去邑为会氏。

又风俗通云:

陆终之子会乙之后,郐姓。

有武阳令会炳。

英氏:

偃姓,皋陶之后,以国为氏。

汉有英布,为九江王。

望出晋陵。

宋朝登科,英秉臣,洪州人。

六氏:

偃姓,皋陶之后。

文五年,楚灭之。

今庐江故六城是也。

子孙以国为氏。

莘氏:

姒姓。

夏后启封支子於莘,亦曰有莘氏。

后世以国为氏。

宋朝莘融,举进士,钱塘人。

望出天水。

辛氏:

即莘氏也,莘辛声相近,遂为辛氏,周太史辛甲,文王封之於长子。

有辛俞美,为昭王友。

秦有将军辛腾,家中山苦陉,曾孙蒲,汉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