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小说创作借鉴电影手法的发展与嬗变.docx
《现当代小说创作借鉴电影手法的发展与嬗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小说创作借鉴电影手法的发展与嬗变.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当代小说创作借鉴电影手法的发展与嬗变
现当代小说创作借鉴电影手法的发展与嬗变
【摘要】 从20世纪初期开始,电影艺术开始渗透到小说中,并对小说的创作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在我国,电影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大致经历了启动、发展、成熟、复兴和反思五个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规律。
【关键词】 小说创作 电影 分期 嬗变
小说与电影的亲缘关系,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也不是新时期小说中的一个偶然现象或特殊现象。
在现代小说史上,小说与电影已经有过多次的“亲密接触”。
自电影诞生之日起,电影与小说的亲缘关系就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爱德华?
茂莱说过:
“1922年以后的小说史,即《尤利西斯》问世以后的小说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电影化的想象在小说家头脑里发展的历史。
”电影和小说虽然属两个不同领域,但二者并非没有联系,他们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合力。
在电影与小说各自竞相发展的历史中。
首先是讲究故事性的共同特征将它们引向联姻之路。
大量小说名著被改编为电影,就始于20世纪20年代有声电影出现以后。
小说的繁荣带来电影的繁荣,而电影的繁荣又反过来促进了小说的发展。
电影与小说是表现内容可以相互转化的艺术形式,它们在叙事方式和虚构性等方面存在共同点,二者之间构成相随相依的密切联系和彼此损益的连带影响。
电影诞生以后,当它在建构自身艺术雏形的初期,就依靠哲学、心理学、美学等的已有成果,充分吸收小说、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各种艺术传统滋养自己,逐渐形成自身的特点和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独立特性。
电影相对于小说显然是后来者,早期它对小说是有着依赖和仰仗。
但进入20世纪后,随着电影艺术的日趋成熟,它逐渐摆脱了作为小说的附庸地位,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立品格,其艺术技巧和理论的日益丰富反过来又影响到小说创作。
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电影手法开始成为小说创作的技巧的来源。
在我国,小说创作中借鉴电影手法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
启动阶段
自从1896年在上海徐园娱乐场首次出现电影以来,电影就开始成为了都市人时尚休闲的主要方式。
电影公司、电影杂志及流行刊物上的电影专栏、影评应运而生。
据1927年《中华新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电影公司达175家。
电影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意识和审美眼光,它作为体现城市现代性的新文化的构成因素,“进入文化母体之后,会培养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特殊体认方式”。
“五四”以后,不少作家在其创作中不自觉地运用了电影的手法。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
发展阶段
新感觉派小说家刘呐鸥、穆时英等人的创作,真正开始了电影作为中国现代小说技巧实验的有意识探索。
新感觉派是兴起于我国二三十年代的一个文学流派。
它的渊源来自日本。
刘呐鸥是最早将这个文学流派介绍进中国的作家,穆时英后来居上,把这个学派的创作推向高峰阶段,严家炎先生认为:
新感觉派小说“有异常快速的节奏。
电影镜头般跳跃的结构,在读者面前展现出眼花缭乱的场面,以显示人物半疯狂的精神状态”。
刘呐鸥深有心得的电影美学理论,就是进行小说实验一系列技术操作的结果。
他还写有《电影节奏简论》等论文。
新感觉派借鉴小说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从写作题材上讲,他们的小说不仅创作内容与当时风行上海的好莱坞影片趋同,多写有关爱的故事,而且运用非常纯粹、直接的电影手法大胆展示女性魅力,并使其具有西化特征。
从创作手法上看,新感觉派在其小说中,充分表现了30年代沪上纷乱、流动、眩目、五光十色的洋场生活以及人们在光怪陆离的种种诱惑中左冲右突、无所适从的迷茫和骚动。
电影手法的快节奏较好地展现了这种生活给人的恍惚感和动荡感,
但是,新感觉派对都市生活、都市男女的表现只停留在表面,而较少向其内心深处挖掘。
在丰富性和延展性上,他们已经触到了都市生活。
但在对都市生活表现的深刻人性上,则明显不够。
他们的作品。
能给读者以充分的视觉享受和快感,却无法给读者以更大的心灵震动。
沈从文曾指出过,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穆时英的作品“于人生隔一层”。
仿佛是“假的”,是“假艺术”。
,就是针对他们的这一缺陷。
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
成熟阶段
20世纪40年代,此阶段是小说借鉴电影手法的成熟阶段,张爱玲是这一阶段的集大成者。
张爱玲出生于当时有“中国好莱坞”之誊的上海,青少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上海生活。
有机会广泛接触中外电影,因而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的写作生涯其实是从写影评开始的,在《沉香屑》、《倾城之恋》、《金锁记》等成名作发表之前,己有相当数量的影评问世。
成名之后的张爱玲。
一方面从事小说创作,一方面写电影剧本,由她编剧的电影《哀乐中年》、《太太万岁》都获得了成功。
与电影艺术长期的亲密接触,张爱玲的艺术思维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实现了小说思维与电影思维之间的沟通与融合。
张爱玲在吸取了新感觉派借鉴电影手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电影化技巧不着斧痕地化用进她的小说,其作品在体现小说艺术叙事特征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了空间艺术造型的优势,成为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电影化”倾向的独特文本,特点有三:
一是将电影化的手法和细致的心理刻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点的意象,内涵丰富,寄意深远。
作品一方面有了视觉上的表现力和平面上的节奏感,又有了对人物心理的开掘,在对人性的挖掘上,达到了较深的程度。
二是利用电影手法对事件、人物做客观、细致“摄取”的同时,还能闲庭信步地“探视”人物心理世界。
这使她的小说避免中国传统的古典小说重情节轻心理、重故事发展的完整性而轻情感流动的弊端。
三是运用电影艺术手段克服了挖掘人物心理时的缺陷,避免了连篇累犊地对人物心理进行静态剖析,从而使得文章不显得冗长沉闷。
第四阶段1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复兴阶段
进入新时期后,随着文艺界思想的逐步解放,小说、电影等各种艺术形式又开始繁荣起来,小说开始大胆地借鉴其他的艺术形式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在影视时代的冲击下,小说对电影艺术技巧借鉴的创作方式开始得到复兴。
如莫言、刘恒、苏童、王朔、林白和杨争光、东西等新时期作家既从事小说创作,也参与电影的制作,他们大胆地借鉴了电影艺术的手法,将电影的技巧融合到语言文字的叙述过程中,创作出了大量具有电影化特征的小说。
杨争光说:
“1989年底,我调到西安电影制片厂任专业编剧。
和电影的交情又一次带给我一些运气。
我写了《黑风景》、《赌徒》、《棺材铺》、《老旦是一棵树》等几个中篇小说。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它们和电影的某种关系。
”
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借鉴形式直接化。
作家直接开影视公司,实现产销一条龙。
1992年,以王朔为理事长的“海马电影中心”正式登记,成员名单几乎囊括了80年代中国大陆文坛几乎全部重要作家。
1993年,王朔、冯小刚、彭晓林创立“好梦电影公司”,王朔任艺术总监:
杨争光辞职创办“长安电影公司”,出任总经理:
王朔、刘恒还干脆当起了导演,王朔执导根据自己作品改编的《我是你爸爸》,刘恒担任电视剧《少年天子》的总导演。
二是借鉴手法多样化。
这一阶段的小说创作充分借鉴了电影艺术的画面效果、造型艺术和情节冲突等多种功能,在小说创作方面呈现了语言视听化、人物造型化、情节戏剧化、结构空间化、现时性与共时性、蒙太奇与长镜头等多样化特征。
第五阶段(新世纪以来):
反思阶段
从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影视时代的到来,电影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小说,成为了新时期以来最为活跃的艺术形式,文学与影视的关系变成了“影视带领文学”走这样一个格局,并开始对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电影对小说的大举入侵,使小说在价值追求、美学趣味、题材、主题和文体等方面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小说”开始越来越不像“小说”。
于是小说会成为电影的附庸吗?
小说会消亡吗?
这些疑问和担心迫使一部分执着于文学性追求的作家开始反省小说的电影化倾向。
莫言、苏童、阿来等一批优秀的小说家先后发表言论,表明小说创作应该坚持独立性,开始有意识地拒绝电影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苏童说:
“我写小说之前不会考虑能不能改影视。
专门为影视而写的小说,我认为是不能成功的。
”北村和出版人约法三章:
一是不改动他的文字:
二是不干涉他的写作思路:
三是不参加无谓的商业炒作。
莫言在2004年说:
“小说跟电影的关系,我认为应该是各走各的路,然后偶然在某一点上契合,生出一个作品。
小说家应该千方百计地逃离影视,……我的态度是决不向电影、电视剧靠拢。
”
总之,在当今视觉文化语境中,电影与小说的关系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作家“触电”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但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作家们所持的原则和立场。
新时期小说创作在借鉴电影艺术的同时,也带来了语言审美功能的退化、小说文体的混融和变异等一些弊端,这就要求作家在小说创作中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做到相得益彰,尽量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进我国小说创作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