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进洞开挖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4587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8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进洞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隧道进洞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隧道进洞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隧道进洞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隧道进洞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进洞开挖施工方案.docx

《隧道进洞开挖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进洞开挖施工方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进洞开挖施工方案.docx

隧道进洞开挖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广东信宜(桂粤界)至茂名公路项目T1合同段平寨1号隧道两阶段施工设计图、招标文件、合同文件。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9)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8.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ISO9001”程序文件,当地地质和水文资料。

9、现场工程测量地质、地形、地貌、交通、水文、气象资料等施工条件。

10、我公司长期从事隧道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现编制《包茂高速公路T1合同段平寨1号隧道专项进洞方案》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性文件。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平寨1号隧道为短隧道,双向四车道,分离式小净距隧道。

岑溪端洞门采用削竹式,隧道左线长284m,右线长261m,岑溪端洞口左右洞中间岩柱最小约15m。

左线洞口进口里程为ZK3+354,明暗分界设在ZK3+370,明洞长16米;右线洞口进口里程为YK3+382,明暗分界设在ZK3+398,明洞长16米。

进洞前采用长管棚超前支护,左线采用洞口长管棚,长度40m,共35孔;右线采用洞口长管棚,长度18m,共35孔。

进洞初期主要以Ⅴ级围岩为主,采用CD法开挖,Ⅳ级围岩采用预留核心土台阶法开挖。

2.2地质情况

隧道穿过丘陵地貌区,地形起伏大,最大相对高差约71m,山体植被较茂密,岑溪端洞口沟谷见一条小溪流,主要受基岩裂隙水和大气降水地表汇流补给,水量受季节影响大,雨季水量大,旱季水量小或断流,该沟谷内分布多条村民饮用水管,该沟谷地下水为村民饮用水源。

隧址区地层为寒武系混合岩,由云母、石英云母片混合岩化而成,多见残留片理,岩体风化强烈,进洞初期围岩主要由坡残积粉质粘土和寒武系全-中风化混合岩组成,岩质较软、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

2.3边坡仰坡设计情况

平寨1号隧道岑溪端洞口边坡坡度为1:

0.75,仰坡坡度为1:

0.1,开挖高度约10.3m,边仰坡支护采用φ22砂浆锚杆,间距1.5×1.5m,挂φ8钢筋网,间距0.25×0.25m,喷10cm混凝土临时防护。

洞门边、仰坡均采用三维网喷播植草。

表2.3岑溪端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目

名称及规格

单位

数量

洞口工程

土方开挖

m3

5086

回填粘土、碎石、土石

m3

1291.2

M10浆砌片石

m3

878.6

喷射混凝土

m3

110

Φ22锚杆

kg

4174.5

Φ8钢筋网

kg

2676

三维网

m2

863

喷草籽

m2

863

蓝色瓷砖

m2

37.6

 

2.4进洞围岩及衬砌类别

表2.4进洞围岩及衬砌类别

桩号

长度

围岩级别

衬砌类别

辅助施工

ZK3+368~ZK3+408

40m

Ⅴ级

S5a

长管棚

ZK3+408~ZK3+433

25m

Ⅴ级

S5a

超前小导管

ZK3+433~ZK3+449

16m

Ⅳ级

S4c

超前锚杆

ZK3+552~ZK3+569

17m

Ⅳ级

S4d

超前锚杆

ZK3+569~ZK3+594

25m

Ⅴ级

S5a

超前小导管

ZK3+594~ZK3+624

30m

Ⅴ级

S5a

长管棚

YK3+396~YK3+414

18m

Ⅴ级

S5a

长管棚

YK3+414~YK3+425

11m

Ⅴ级

S5a

超前小导管

YK3+425~YK3+448

23m

Ⅳ级

S4c

超前锚杆

YK3+563~YK3+581

18m

Ⅳ级

S4d

超前锚杆

YK3+581~YK3+599

18m

Ⅴ级

S5a

超前小导管

YK3+599~YK3+629

30m

Ⅴ级

S5a

长管棚

2.5洞内支护设计情况

表2.5支护及衬砌参数

项目

超前支护

初支(cm)

径向锚杆

钢筋网

钢架

二衬

仰拱

类型

间距(m)

长度(m)

长度(m)

间距(m)

直径(cm)

直径(cm)

间距(m)

型号

间距(m)

标号

厚度(cm)

标号

厚度(cm)

S5a

Φ42小导管

0.4

4

26

3.5

1X0.6

中空Φ25

Φ8

0.2X0.2

I20a

0.6

C30钢

50

C30钢

50

S4c

Φ22锚杆

0.4

4.5

20

3

1.2X1

药卷Φ22

Φ8

0.25X0.25

格栅

1

C30

40

C30

40

S4d

Φ22锚杆

0.4

4.5

18

3

1.2X1

药卷Φ22

Φ8

0.25X0.25

格栅

1

C30

40

C30

40

三、施工准备

3.1施工驻地

在平寨1号隧道岑溪端设置隧道工区驻地,工班作业区建设按业主相关文件要求进行。

办公区、生活区及主要施工作业点实行封闭式管理。

施工临建如下表所示:

表3.1施工驻地

项目名称

面积(m2)

位置

备注

驻地

4000

进口端右侧

办公室

600

进口端右侧100m

2#拌和站

2600

平寨2号隧道进口端右侧100m

钢筋加工场

1500

平寨2号隧道进口端右侧100m

火工库

500

约ZK3+900

临时

3.2施工便道

2#施工便道平寨1号隧道进口端线路所经地区主要为农田,局部为山地,便道起、终点高差近50m。

便道设计路面宽度7m,全长1200m,最大纵坡为10%,每隔200m设置错车带。

便道施工将部分原有村道扩宽,临近洞口部分为新开道路,便道设置2%的单向横坡,同时设置排水沟以满足排水需求,防止便道污水排入农田,该便道采用20cm石渣垫层。

3.3施工用电

平寨1号隧道岑溪端洞口左侧约50m处建供电站一座,设置1台630KVA变压器,供电站由变电站、配电室、发电机房组成,占地面积为300m2。

为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同时在进口作业区配备备用发电机组一套,备停电时应急使用。

3.4施工用水

由于施工沿线地表水和地下水比较丰富,经检测合格后使用,或就地钻孔抽水。

在洞口处设置一个不少于80m3高山水池,高山水池底面基础及周围墙体采用25cm厚C20混凝土进行浇筑。

用Ф8cm钢管引至掌子面作为生产用水,水池与隧道顶面约40m高差,满足隧道施工水压要求,提供足够的水压力及水量。

3.5砼拌合站

在平寨2号隧道岑溪端右侧100m设置2#拌和站,平寨1号隧道施工用砼由该拌和站供应,以满足隧道施工用砼要求。

3.6炸药库

在ZK3+900左侧约200m设置临时炸药仓库。

炸药仓库及雷管仓库按有关民用爆破器材储存规定进行完善,派专人看管。

3.7弃渣场

在ZK3+100左侧100m处设置弃渣场,作为平寨1号隧道施工的弃渣场。

首先按设计做好弃碴场的防护及周边排水措施,以保证不影响小溪排水。

隧道弃碴通过2#便道,用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

3.8高压风

在进口端洞口安装4台20m3/h电动空压机,满足隧道施工用风。

3.9通风

采用自然通风,由于平寨1号隧道左线长284m、右线261m,明洞长均为32m,可以采取导洞先行出洞,保持空气对流,加强自然通风。

四、施工工序流程图

图4.1施工工序流程图

五、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5.1洞口工程施工方法

洞口开挖前,先做好洞顶截水沟的开挖及M10浆砌片石。

截水沟开挖采用人工开挖,离坡顶距离大于5m,施工中尽量减少破坏原有地形地貌。

截水沟完成后先进行洞口沉降及位移观测点布置和洞口原地面线的复测(与设计相符)后再进行洞口刷坡。

洞口刷坡,施工以挖掘机开挖为主,人工配合刷坡,对于机械无法开挖的硬岩需爆破开挖,装载机配合挖掘机进行装碴作业,自卸汽车运输弃碴。

开挖时自上而下开挖至仰坡坡底标高,在仰坡坡底标高(即变坡点)以下部分,按照长管棚套拱厚度弧线,中间预留核心土开挖,预留核心土作为下工序套拱及长管棚施工平台。

结合隧道洞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到施工开挖边坡的稳定性,本着“早进晚出”、“少开挖”的原则,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挖掘机按放样的设计坡率刷坡线开挖,用坡度架控制刷坡坡度,人工修整,每次开挖高度为2~3m,测量复核坡度无误后,及时进行锚杆、挂网及喷射混凝土临时支护施工,以保证边坡稳定,并加强对山坡稳定情况的监测、检查。

石方开挖采用松动爆破,人工手持风钻打眼,2#岩石乳化炸药,非电毫秒雷管引爆。

边仰坡防护要求从上到下边开挖边施作,防护工程未完成不能进洞开挖。

5.1.1、洞顶截水沟

按设计先进行截水沟施工,把坡面的地表水引到路基外,防止坍塌。

截水沟在开挖完成后应该立即用浆砌片石封闭,使其排水通畅,避免因截水沟的积水渗入到洞口的土体中,影响土体的稳定。

同时利用装载机和挖掘机整平洞口场地。

因洞口山体较陡,为防止土方石块掉落到下方村道上产生安全隐患,洞口下方防护工程未完成前不能施工。

1、施工控制要点:

①、在距仰坡顶开挖线5m外设置,顺畅设置截水沟,全面截排地表水,进入缓坡处设消力池,与路基排水系统妥善联接;

②、人工开挖土方,局部硬岩需爆破开挖,爆破施工应做好防护工作,弃方不得弃于水沟上方,水沟不得砌于虚填土上;

③、浆砌片石应用挤浆法砌筑,座浆饱满,先砌沟底,后砌两帮,片石规格、质量、错缝、勾缝符合浆砌片石标准;

④、砂浆配合比准确,厚度、高度、坡度等各项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⑤、浆砌圬工养生良好;

⑥、尽量少破坏周边植被。

2、质量标准

①、片石质量合格,砂浆标号满足10号;

②、全沟设置顺畅,各项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③、内实外美,无裂缝、空鼓。

3、质量检查

(1)、砂浆试件强度;

(2)、尺量各部几何尺寸、坡度。

(3)、目测外观顺畅、无裂缝、空鼓;

(4)、开窗检验座浆饱满。

4、检验标准

浆砌排水沟实测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2

轴线偏位(mm)

50

经纬仪或尺量:

每200m测5处

3

沟底高程(mm)

±15

水准仪:

每200m测5点

4

墙面直顺度(mm)或坡度

30或符合设计要求

200m拉线、坡度尺:

每200m测2处

5

断面尺寸(mm)

±30

尺量:

每200m测2处

6

铺砌厚度(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每200m测2处

7

基础垫层宽、厚(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每200m测2处

5.1.2、洞口挖方及刷坡及支护

洞口土石方利用机械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及时分层、分块施作边、仰坡面临时喷锚防护或永久防护,使坡面尽早封闭。

成型后的边、仰坡面要求平顺,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施工控制要点

(1)、在洞顶截水沟挖通及砌体完成后,根据仰坡开挖总高度及挖掘机有效工作高度确定开挖台阶数量,台阶高2m~3m,准确按边桩开挖,以真正实现从上而下开挖;

(2)、不准使用深孔大爆破,挖掘机不能直接挖掘的石方,可采用松动爆破,按设计坡面,顺帮打眼,进行光面爆破。

对于需要爆破开挖的土方,坡面预留30cm厚度,等爆破后人工清除;

(3)、准确掌握设计坡率和变坡点;

(4)、对有防护要求的坡面,应结合开挖,边开挖边进行坡面防护;

(5)、如需要开挖石方,在最后一层开挖时,钻爆设计应一次挖够设计标高;

(6)、放炮作业必须按300m设置安全防护距离;

(7)、尽量少破坏周边植被。

2、质量标准

(1)、坡面平顺,不亏坡,变坡点标高准确;

(2)、开挖底标高误差在规定范围以内,不得有虚填;

(3)、开挖各部位宽度误差在规定范围以内。

3、质量检验

(1)、目测坡面,尺量或坡度架测量坡率;

(2)、水准仪实测开挖底标高,开挖顶标高计算坡率;

(3)、按里程、中线实测各部位误差。

5.1.3、边仰坡锚喷支护

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挖掘机按设计坡率刷坡线开挖,使用坡度尺进行过程控制,测量复核坡度无误后,及时进行锚杆、挂网及喷射混凝土防护施工,以保证边坡稳定,并加强对山坡稳定情况的监测、检查

1、施工控制要点:

(1)、边开挖,边支护,每次工作高度2m左右,避免搭架作业并确保边坡稳定;

(2)、坡面修刷平顺,人工清除坡面虚土;

(3)、先作锚杆,将钢筋网焊接于锚杆外露段,然后再喷砼,一次喷砼到设计厚度;

(4)、锚杆规格、间距、数量、设置位置、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5)、采用水泥砂浆作锚固材料,砂子过筛,粒径小于2.5mm,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砂浆标号不低于M30,注浆饱满。

2、质量标准:

(1)、锚杆:

抗拔力符合规范设计要求,间距、方向、长度、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喷砼抗压强度不低于C20,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网材料规格、孔眼尺寸符合设计,与锚杆焊接良好,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

3、质量检验:

(1)、尺量锚杆规格,目测方向、数量,每洞口随机抽取一组三根作抗拔试验,抗拔力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2)、喷砼每200m2凿10孔实测厚度,平均厚度大于设计厚度,每洞口用大板法作4组试件,其抗压强度合格;

(3)、目测和尺量钢筋网规格、尺寸及焊接情况。

4、检验标准:

锚喷防护实测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及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2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3

锚孔深度(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抽查10%

4

锚杆(索)间距(mm)

±100

尺量:

抽查10%

5

锚杆拔力(mm)

拔力平均值≥设计值,最小拔力≥0.9设计值

拔力试验:

锚杆数1%,且不小于3根

6

喷层厚度(mm)

平均厚≥设计值;60%检查点的厚度≥设计厚;最小厚度≥0.5设计厚,且不小于设计规定

尺量(凿孔)或雷达断面仪:

每10m检查1个断面,每3m检查1点

5.1.4、边仰坡锚杆施工工艺

1、施工作业程序

岩面处理→钻机就位→打眼→高压风清孔→注浆→插入锚杆→固定。

2、施工工艺

a、在钻凿孔眼前,检查岩面有无松动石块若有,需处理后方能开钻。

b、锚杆位置的确定:

锚杆按设计密度及排列布孔,各类锚杆均采用梅花型布置。

c、锚杆方向:

沿垂直岩面方向布置。

d、锚杆杆体需按设计长度截取并调直、除锈和除油,在搬运、堆放过程中避免污损。

e、注浆材料:

砂浆强度等级M30。

f、对锚杆锚固力的检验应按规定进行拉拔试验,一般情况下,每批300根应进行一组(随机抽样3根)拉拔试验,要求锚杆抗拔力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5.1.5、边仰坡钢筋网安设

钢筋网预先按设计网格间距加工成网片,规格为2m×2m,钢筋网在锚杆施作后现场拼接网片,钢筋类型及网格间距按设计要求施作。

钢筋网根据被支护岩面的实际起伏状铺设,与被支护岩面间隙3cm,钢筋网与钢筋网连接处、钢筋网与锚杆连接处用细铁丝绑扎或点焊在一起,钢筋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使钢筋网在喷射时不晃动。

5.1.6、边仰坡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1、准备工作

A、喷射机安装调试好后,喷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转,接通喷射管、喷嘴,先用高压水吹洗受喷面。

B、按照设计厚度利用原有部件如锚杆外露长度等,也可在岩面上打入短钢筋,标出刻度,作为标记。

2、喷射混凝土作业

A、粗骨料加入拌和前过筛,以防超径骨料混入,造成堵管。

细骨料堆放在防雨料库,以控制含水量。

B、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混凝土搅拌先将水泥、骨料先干拌后加水湿拌,且干拌时间不得少于3min。

C、喷射时,送风之前先打开计量泵,送风后调整风压,使之控制在0.45~0.70MPa之间,若风压过大,粗骨料碰围岩后会回弹;风压过小,喷射动能小,粗骨料冲不进砂浆层而脱落,都将导致回弹量增大。

以混凝土回弹量小、表面湿润有光泽、易粘着为度来控制喷射压力。

D、喷射方向与受喷面垂直、等距喷射;若受喷面被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咀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

E、一次喷射厚度不宜超过5~6cm,过大会削弱混凝土颗粒间的凝聚力,使喷层因自重过大而大片脱落,或使喷层与围岩面形成空隙;过小,则粗骨料容易弹回。

分次喷至设计厚度,两层喷射的时间间隔为15~20min。

F、喷射作业应分片进行。

为防止回弹物附着在未喷岩面上影响喷层与岩面间的粘结力,按照从下往上施喷,呈“S”形运动;喷前先找平受喷面的凹处,再将喷头成螺旋形缓慢均匀移动,保证混凝土层面平顺光滑。

G、喷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包括速凝剂的添加量)不仅要满足要求,而且速凝剂的凝结时间、与水泥的相容性、对强度的影响都要达到要求。

 

拌制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操作水平分析

施工管理

水泥、骨料选择

清除回弹物

速凝剂

喷射效果

喷射作业

运输

图5.1.6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3、施工注意事项

A、喷射前仔细检查危石并处理,喷射机应布置在安全地带,并尽量靠近喷射部位,以便司机与喷射手联系,随时调整工作风压。

B、经常检查喷射机出料弯头、输料管及管路接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C、经常测定作业区内粉尘浓度,如超过标准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D、施工时风压稳定,运输道路畅通,电源、照明应保持良好。

E、喷射人员穿戴防护用品。

4、质量控制和检查

A、喷层厚度的控制:

利用外露端头作标记检测。

B、对喷层厚度、抗压、抗拉等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2洞身开挖

对于V级围岩,先采用CD法进洞开挖,进洞后根据实际围岩情况再进行调整,尽量使用三台阶法开挖;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需要爆破时采用人工钻爆,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方式进行洞身开挖。

挖掘机配合装载机出碴,无轨运输出渣施工方案,

5.2.1Ⅴ级围岩开挖施工

按设计Ⅴ级围岩段采用导坑法(CD法)开挖。

施工顺序如下:

1—左侧导洞小导管超前支护,左侧导洞上台阶开挖,初期支护;

2—下台阶开挖,初期支护;

3—右侧导洞小导管超前支护,右侧导洞上台阶开挖,初期支护;

4—下台阶开挖,初期支护;

5—左侧主洞小导管超前支护,左侧主洞上台阶开挖,初期支护;

6—下台阶开挖,初期支护;

7—右侧主洞小导管超前支护,右侧主洞上台阶开挖,初期支护;

8—下台阶开挖,初期支护。

施工注意事项:

Ⅰ—导洞上下台阶距离不大于10m;Ⅱ—主洞上下掌子面距离不大于10米;Ⅲ—导洞与主洞的距离不小于35m;Ⅳ—左右侧导洞掌子面距离不小于30米;Ⅴ—中夹岩采用5m中空注浆锚杆加固。

Ⅵ—二衬与掌子面距离控制在50-80m;最后拆除导洞临时支护钢架(待仰拱封闭成环后),施作仰拱,铺防水层,施作二次衬砌。

施工工序见图4-3、图4-4:

图5.2.1-1小净距隧道Ⅴ级围岩段施工工序示意图

图5.2.1-2小净距隧道Ⅴ级围岩段施工工序纵断面图

出渣方法:

导坑出碴采用挖掘机装渣到自卸汽车运至碴场,下台阶出碴采用挖掘机扒碴,装载机与自卸汽车装、运碴,装载机与自卸汽车装、运碴。

5.2.2IV级围岩开挖施工

Ⅳ级围岩段施工方法采用采用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施工遵循“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闭合、勤测量、衬砌紧跟”的原则,结合反馈信息及时优化调整设计参数,防止岩体坍塌。

其施工拟采用人力手持风镐配合机械开挖,如需爆破开挖时,应采用微震光面爆破技术,尽可能减少超挖及减轻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

IV级围岩段衬砌断面按设计规范要求预留沉降量8CM,标准衬砌断面按设计图纸预留沉降量。

开挖轮廓线按设计开挖轮廓线框进行开挖。

隧道洞身开挖上台阶底面按开挖高程进行控制,即开挖至上台阶工字钢安装底面高程。

下台阶边墙开挖到隧道设计高程,即开挖至边墙工字钢安装底面高程。

开挖循环进尺:

IV级围岩每循环进尺不大于200cm。

施工顺序如下:

1—左侧主洞拱部小导管超前或超前锚杆支护,主洞上台阶弧形开挖,初期支护。

2—左侧主洞核心土开挖,左侧主洞下台阶开挖,初期支护。

3—右侧主洞拱部小导管超前支护,右侧主洞上台阶弧形开挖,初期支护。

4—右侧主洞核心土开挖,右侧主洞下台阶开挖,初期支护。

5—浇筑仰拱,铺设土工布、防水板,采用模板台车全断面一次模筑二次衬砌。

6—各阶段初期支护施工顺序为:

初喷混凝土、打设锚杆、挂钢筋网、架钢拱架、复喷混凝土。

施工注意事项:

Ⅰ—主洞中导坑超前距离不小于10m;Ⅱ—上断面侧部开挖与主洞下台阶开挖长度不小于10m;Ⅲ—左右洞掌子面距离不小于30m;Ⅳ—二衬与掌子面距离控制在50-100m后。

施工顺序见图4-5、图4-6:

图5.2.2-1小净距隧道Ⅳ级围岩段施工工序示意图

图5.2.2-2小净距隧道Ⅳ级围岩段施工工序纵断面图

出渣方法:

上台阶出碴采用挖掘机扒碴到下台阶,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碴至碴场,下台阶出碴采用挖掘机扒碴,装载机与自卸汽车装、运碴。

5.2.3钻爆设计

(1)爆破设计的原则

掏槽及底板眼按抛掷爆破设计。

其它炮眼采用浅孔微振动控制爆破,在保证爆破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炮眼的炸药用量。

本隧道Ⅴ级围岩土质地段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石质地段采用预裂爆破开挖,机械出渣。

Ⅳ级围岩采用预裂爆破(浅埋)和光面爆破(深埋)开挖,局部地区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如下钻爆设计参数在实际施工时需进行试验、总结、修改、取的最佳效果的钻爆设计,提高爆破效率和爆破质量,控制超欠挖,降低成本。

(2)爆破参数的选定

在进行钻爆参数设计前,先用工程模拟法初选爆破参数,再在洞外路堑边坡上做单段爆破漏斗试验及三眼爆破成缝试验,通过现场的试验确定有关爆破参数。

(3)选用爆破器材的性能与规格

2#岩石硝铵炸药:

密度0.95~1.10g/cm3,猛度12mm,爆力320cm3,殉爆距离5cm,爆速3600m/s,氧平衡3.38%,爆温2514℃。

药卷使用规格:

周边眼Ф25×200mm;其他眼:

Ф32×200mm。

导爆管毫秒雷管:

1~15段脚线长:

3.0m,4.0m,5.0m。

导爆索:

红色,外径5.7~6.2mm,爆速≥6500m/sec,每米折合装药量11g,严禁用钝器砸断。

导火索:

配合8#工业火雷管使用,火花燃点,燃速每米80~100sec左右,进货后,每批进行燃速试验。

(4)装药结构

周边眼的装药结构采用导爆索连接φ25×200小直径药卷空气间隔装药,不偶合系数一般在1.4~2.0范围内。

其他炮眼均采用连续装药结构,装药后将炮泥堵塞在与炸药相接的部位。

(5)炮眼布置与钻爆参数表

本隧道Ⅴ级围岩:

由于围岩软弱,破碎,从安全质量出发,采用预裂爆破。

Ⅳ级围岩:

加强段采用预裂爆破,一般段采用光面爆破。

掏槽方式均采用斜眼掏槽,周边眼间距:

Ⅴ级围岩及Ⅳ级围岩加强段按40cm设置;Ⅳ级围岩一般段按40cm设置,抵抗线V为50cm,相对距为E/V=0.83;周边眼采用导爆索连接小药卷空气间隔装药。

周边眼一般眼

图5.2.3-1装药结构图

图5.2.3-2Ⅴ级围岩炮眼布置图

图5.2.3-3Ⅳ级围岩一般段炮眼布置图

 

(6)循环进尺

1)Ⅴ级围岩循环进尺控制在1m左右。

每循环进尺时间为21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