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4543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

《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ocx

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潜江市委关于制定

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潜发〔2010〕16号

中共潜江市委

关于制定潜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潜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努力建设中部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符合实际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形成鼓舞全市人民信心、凝聚全市人民力量、推进潜江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园林城市”和中部强市的奋斗目标,克难奋进,开拓进取,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

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优势产业发展加快,集群特色初步形成;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服务业稳步发展,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加快,城市转型取得初步成效;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服务功能明显改善;文化建设彰显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两型”社会建设有序推进,“五个一体化”进程加快;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市仍将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和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带来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国内市场的总需求将不断扩大,内需增长区域将由沿海向中西部适宜开发的区域拓展,有利于财富和资源要素向中部聚集。

国家加快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明确要求推进中部的武汉城市圈和中原城市群等地区加快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武汉城市圈为全国重点开发区域。

我市处于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实施政策的集聚区和叠加区,这有利于我市争取更多政策和项目支持,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

国家赋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权力,这为城市圈的发展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潜江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成员之一,“十二五”时期,“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城市圈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将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承接更多产业转移以及在更大范围内参与产业分工协作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

2009年,国务院批准潜江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并在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这一政策将延续到“十二五”时期,必将为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重要“城市名片”带来的发展机遇。

潜江拥有中国剧协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世博湖北馆、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等一批靓丽“名片”,都是内涵丰富的“金”字招牌,蕴涵着投资、土地、财税、环保、产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政策动力。

  一批重大工程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

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引江济汉补偿工程、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汉宜铁路、潜江货运铁路、新城区、中石化无机化工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工程,将在“十二五”期间竣工和加速建设,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发挥区位优势,提供产业加速发展的支撑条件,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三)“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既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

“十二五”时期,我市面临扩大经济总量与优化经济结构的双重压力,经济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

我市产业对资源要素的依赖程度较高,工业结构偏重,农业现代化程度低,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对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制约。

二是区域竞争压力加大。

从全省发展态势看,周边县市发展加快,我市处于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局面,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区域竞争压力。

三是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

我市是重化工城市,长期形成的依靠消耗资源拉动的粗放增长模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环境容量小、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加大,城镇化、工业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仍然存在。

四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压力加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突发事件压力加大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给“十二五”时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综观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信心,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顺应形势变化,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工作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省“两圈一带”战略实施,紧扣科学发展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为重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一区两带三极”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保持综合实力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力争率先进入中部县市十强、率先跨入全面小康社会。

  规划“十二五”时期潜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城市转型。

“十二五”时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培育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支柱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二产业带动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保持投资和出口稳定增长,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要紧紧抓住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全面促进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培育和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技先导,实施创新驱动。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兴市”和“质量兴市”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按照“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城市转型需要,努力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全方位扩大开放,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倡导和推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加强污染治理,实现绿色增长,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实现人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坚持统筹城矿乡协调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努力提高居民消费率和扩大出口,实现经济增长协调拉动。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接续替代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非石油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明显提升。

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初具规模,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区两带三极”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资源整合和联动发展体制机制形成;产业分类集聚、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分工协作格局不断完善,成为市域经济的主平台、主动力和主抓手。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基本形成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走在全省县市前列。

  科技教育水平显着提高。

多渠道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升。

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资源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

集约节约用地。

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降低,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社会事业明显加强。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质量和素质进一步提高。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

多渠道扩大就业。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三、全面实施“一区两带三极”发展战略

  (六)加快城矿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

着力把示范区建成规划体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的先行区。

以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加大经营城市和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完成新城区核心区迁村腾地,全面完成城市道路、农民公寓、供水供电、通讯、天然气工程等基础设施,优先建设行政中心,配套建设金融、商务、商住、文娱休闲等公共服务,打造功能定位明确、生态环境优美、服务体系完备的新城区。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构建现代新城的产业支撑。

积极探索以新城区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城矿乡统筹发展新模式,建立完善城矿乡统一的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新型户籍管理、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

加大老城区、垦区和矿区改造力度,重点推进棚户区改造、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商业业态,完善城市功能。

加快推进杨市办事处、总口管理区融入城市发展,推进张金镇、熊口镇、浩口镇等中心镇和高石碑镇、老新镇、龙湾镇等特色镇建设。

  (七)加快潜监线新型工业带建设。

着力把潜监线打造成全市工业集成区和新兴产业发展带。

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整合园林经济开发区和杨市—总口工业园,拉开大园区发展框架,推动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华中家具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曹禺文化产业园,构建“一区五园”的发展格局,力争进入国家级开发区行列。

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盐化工为重点,以精细化工为方向,以潜江经济开发区、江汉盐化工业园、油田矿区为重要载体,辐射和扩充至竹根滩镇,依托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打造“循环化工产业走廊”,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优势,提升纺织服装,着力在品牌创建和品牌引进上下功夫,争创中国服装名市;壮大家具生产和销售规模,打造中国家具生产第五极;大力发展新型食品、饮料、生物、电子、新材料等轻工业,支持渔洋镇发展新型铸造材料产业,构建潜监线产业新支撑。

  (八)加快襄岳线文化旅游带建设。

着力把襄岳线打造成全省文化旅游的目的地。

加快建设以兴隆枢纽水利工程景观旅游区、龙湾遗址·章华宫主题旅游区为主体,沿线红军街、借粮湖、返湾湖、生态农业园和农家乐为景点的文化旅游带。

推进曹禺文化产业园、卧佛寺宗教文化场所建设,以曹禺文化为核心,以湖北花鼓戏、潜江皮影戏、潜江民歌为特色,以打造“中国戏剧之都”为目标,形成以兴隆枢纽水利工程景观旅游区、龙湾遗址·章华宫主题旅游区、曹禺文化产业园景区为支撑的“三区一线”的文化旅游线路,构建融入“两圈”(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接入“两线”(“一江两山”和武汉—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的大旅游格局。

扎实推进襄岳线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和生物科技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小龙虾及甲壳素深加工产业,着力打造“世界甲壳素之都”。

积极支持襄岳线优势工业发展,依托张金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发展壮大铝产业,打造百亿新型建材产业园。

  (九)加快工业园区、国有农场、江汉油田建设。

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国有农场、江汉油田发展,打造潜江经济的“三大增长极”。

坚持把工业园区建成城市发展的延伸区、循环经济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区,推动工业园区实现翻番增长。

充分发挥农场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农场建成新型城镇化实验区、新农村建设先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农场跨越式发展。

积极服务油田发展,按照“共建矿区,共建园区,共建城区、共抓转型、共同发展”的理念,提高企地合作共建水平,全力支持油田稳油增气、特色发展,加快发展盐化工、石油机械装备制造等非油产业,打造中石化无机化工产业基地、中国一流的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与出口基地。

四、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协调拉动

  正确处理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的关系,加快形成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十)保持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跟踪、研究,积极争取国家、省投资和金融支持。

创造良好环境,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加大投资管理与监督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建设和资金安全。

切实加强项目库建设,重点谋划一批大交通、大物流、大产业、大生态建设项目,增强投资增长后劲。

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投资向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农业农村、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领域倾斜。

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引导企业增加对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投入。

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的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加快技改扩规。

优化投融资结构,加强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建设。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十一)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全面落实中央、省和市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提高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实施扩大就业工程,夯实居民消费基础。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进一步拓宽消费领域,以文化、旅游、居民改善性购房等为重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规范引导发展农资和生活物品连锁经营,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加强城市社区服务网络建设,促进便利消费。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营造公平、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

  (十二)促进外贸出口稳步增长。

合理利用外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稳步扩大出口规模,努力提高经济外向度。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依靠自有品牌、自主技术产品拓展出口市场。

大力支持水产品、生物科技、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机电制造、医用材料等一批出口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

积极壮大外贸主体,培育一批新的出口企业。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推进境外投资、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

  五、深入推进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

  按照城市转型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努力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城市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十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围绕传统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强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使传统产业发展尽快步入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增长方式的轨道上来。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延伸产品链,加快循环型化工产业发展。

重点支持中石化无机化工产业基地和煤盐化工循环产业园建设,打造以盐化工为特色,以石油化工、煤化工、医药化工为支撑的中部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

通过引进、重组、联合、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培育引进一批大型优势纺织服装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实现纺织服装产业从“订单加工型”向“品牌创新型”转变。

加大油气勘探投入和提高油田开发采收率,努力实现稳油增气。

支持重点机械制造企业推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

着力推进节能环保改造,提升铝冶炼加工整体水平,形成以铝精深加工为龙头、电解铝生产为基础、再生铝回收利用为突破口的铝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十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加快推进与武汉大学合作的校政企“四个一”工程建设步伐,着力推进小龙虾特色产业融合互动,积极发展特色生物产业。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依托华山水产、莱克水产等重点企业,打造现代农业和生物工程产业园,建设技术水平一流、生产和销售规模全国最大的甲壳素产业基地。

大力支持华中家具产业园家具设计制造基地建设,合理确定市场定位,吸引和承接大批企业配套落户,努力打造中国家具第五极。

  (十五)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推进环保装备制造和生物制药产业加快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促进高科技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发展。

  (十六)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潜江地处“两圈”节点城市的区域优势和交通优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现代商贸业,引导和促进金融、中介、信息等其他服务业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有一定规模、经营业绩良好的重点工业企业优化管理流程,剥离物流运输、科技研发等功能,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新主体,推进服务业和制造业、农业的互动融合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曹禺文化产业园,推动曹禺大剧院、中国剧协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和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世博湖北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文化支柱产业发展。

抓好龙湾遗址保护、展示和休闲旅游项目建设,打造龙湾遗址·章华台主题旅游景区。

抓好“两李”故居、红军街、红军堤等项目建设,打造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

深入发掘文化旅游资源,抓好熊口镇历史文化名镇、窑岭村旅游名村、荆楚特色农家乐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旅游名镇等创建申报工作。

抓好引江济汉及兴隆水利枢纽工程景观建设,打造以兴隆水利枢纽大坝为重点的“平原第一坝”现代水利工程旅游景区。

抓好返湾湖、借粮湖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打造湖泊、湿地生态自然观光景区。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提高我市旅游品牌公众认知程度。

制定完善投资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培育文化旅游产业市场主体。

加强娱乐、音像、网络市场管理,鼓励新闻出版发行业、印刷业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加快推进公路、铁路和水运联运体系建设,提升物流发展基础条件,重点抓好火车站、泽口港、后湖、兴隆枢纽等物流园区建设,支持和鼓励服务生产生活的化工原料及产品、纺织与服装、冶金与机械、农资与百货、家具与建材等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将我市打造成江汉平原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

大力发展农村物流配送,鼓励商贸、邮政等企业向农村延伸。

  改造提升商贸业。

以建设江汉平原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为目标,着力打造园林城区新型商贸核心区和新城区现代服务核心区,完善商贸业空间布局。

创新经营模式,加大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城区、社区、乡镇和农村一体化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改超”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工程建设。

积极开展家电、汽车和摩托车下乡工作,全面推进市场消费升级。

加强专业市场建设,实现产业与市场良性互动。

加快推进餐饮、娱乐行业提档升级,促进规范化、产业化发展。

推进特色商业步行街建设。

  积极发展金融业。

构建高效、便捷的银行服务体系。

积极发展各类金融服务和中介机构。

争取引进商业银行来潜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建立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经营规范、充满活力的保险服务体系。

力争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金融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加速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大力推动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

加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构建“物联网”应用的基础框架,推动“TD无线城市”建设,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服务能力。

  稳步发展房地产业。

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分层次的住房供求体系。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十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推进富有潜江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

依托优质棉、“双低”油菜、名优蔬菜、三元猪、江汉鸡、优质水禽、速生杨、花卉苗木等优势农产品,建设一批生态型农产品种养基地,重点支持“菜篮子”工程标准化基地和无公害小龙虾养殖基地建设。

以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支持现有国家、省和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努力培育一批新的龙头企业。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和专业户树立品牌意识,加快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和产业带动力明显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建立完善农业支撑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机服务业,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和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快推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品认证。

  (十八)努力扩大市场主体规模。

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推进“百亿元产业工程”和“支柱产业倍增计划”,提升壮大支柱产业规模,扩大规模以上企业数量。

鼓励关联企业重组联合,打造一批“百亿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壮大龙头企业规模。

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扶持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

继续实施全民创业工程,鼓励高技能和高层次人才创业发展,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性好的中小型企业。

  (十九)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

以交通、水利、电力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按照“融入城市圈,连接大通道,内部形成网,构成大循环,建设江汉平原客货流集并转换中心”的要求,全面提高对外交通条件,加快重点公路改建工程和通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

积极抓好汉宜铁路潜江段及火车站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启动武汉至潜江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全力争取潜江货运铁路建设。

结合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和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推进水运和港口现代化建设。

配合做好汉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形成千吨级通航能力。

加强东荆河等内河等级航道网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