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站施工过程控制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3294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7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站施工过程控制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站施工过程控制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站施工过程控制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站施工过程控制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站施工过程控制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站施工过程控制手册.docx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站施工过程控制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站施工过程控制手册.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站施工过程控制手册.docx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站施工过程控制手册

目录

1.概述1

2.拌合站机构设置1

2.1.拌合站设置的原则和要求1

2.2.作业队设置的原则和要求2

2.3.拌合站的人员配备2

2.4主要管理员职责3

3.工作流程和管理程序5

3.1混凝土工作流程5

3.2质量管理程序7

3.3主要质量问题处理方法20

3.4安全管理程序21

3.5环境卫生工作管理制度33

4.主要相关责任人检查内容及频率34

5.奖惩办法35

高性能混凝土

拌合站施工过程控制手册

1.概述

为保证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工程用的混凝土拌合站施工生产质量,根据《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高速铁路工程质量检测与试验实施细则》、《高速铁路拌合站生产质量控制指南》、《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及客运专线其他有关规范编制本手册。

2.拌合站机构设置

根据铁建设[2008]51号“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站实行架子队模式进行管理。

2.1.拌合站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2.1.1.设置原则

1)在中标通知书下达后,按投标承诺及时组建搅拌站。

2)拌合站设置地点应以方便施工为原则,综合考虑运输便利、施工用电、施工用水、减少农业占地、临近主线等因素合理设置;长大干线的拌合站一般应设在线路中间位置或根据现场混凝土供应范围、生产能力、运输便道等情况在合理位置设置多个拌合站。

2.1.2.设置要求

拌合站成立架子队管理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过程控制,建立健全项目部架子队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落实架子队管理责任。

架子队管理领导小组由拌合站站长及负责人组成,负责本项目架子队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2.2.作业队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2.2.1.设置原则

1)拌合站要按照铁道部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和我局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架子队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管理建设工作,采取“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方式,全面实现架子队用工管理模式。

2)架子队应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

2.3.拌合站的人员配备

2.3.1拌合站人员配备的原则

1)拌合站参考《铁路建设管理办法》(铁道部令第11号)规定的任职条件,配置拌合站主要负责人。

2)拌合站人员配备根据铁道部关于项目机构设置的要求,在基本配备基础上,根据规模、进展,实行专业调配。

3)根据人员管理培训要求,积极建立考核、培训、培养机制,促进在岗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素养提高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文化引导、加强反腐廉政建设、加强团队的意识建设,努力创造一种“公正、和谐、团结、奋斗”的氛围,带动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并最终实现“建一项工程、树一个样板、铸一个精品、带一支队伍”的目标。

2.3.2拌合站人员配备的要求

1)根据建设项目规模投标承诺,参考铁道部有关规定,结合自身的特点,配置人员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表1拌合站主要施工管理人员配置表

序号

职务

姓名

数量

备注

1

站长

1

2

调度

1

3

质检员

1

4

安全员

1

5

试验员

2

6

资料员

1

7

电工

1

8

搅拌站司机

2

2

2.4主要管理员职责

2.4.1拌合站站长职责

2.4.1.1.贯彻落实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对“六位一体”管理要求的实施和有效运行进行全面监督和评审,持续改进。

2.4.1.2.严格履行企业与建设单位、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确保合同目标的实现,承担因管理不善造成的经济责任、行政责任乃至法律责任。

2.4.1.3.组建精干高效的管理班子,抓好拌合站项目部设置、人员选调、职责分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和工作与生活设施。

2.4.1.4.对所属单位各项工作负有直接的指挥、协调、服务与监督责任。

2.4.1.5.科学组织施工,及时正确地组织作出项目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重大技术措施、资源调配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计变更等重要决策。

2.4.1.6.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强化管理,推动科技进步,严格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成本控制,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2.4.1.7.负责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沟通,及时妥善处理好内外关系,保证拌合站施工顺利进行。

2.4.1.8.执行上级的指令,接受建设单位和上级机关的监督、指导,及时向建设单位和上级汇报工作。

2.4.1.9.组织制定架子队管理方针、目标,负责建立架子队管理体系。

2.4.1.10.建立项目部架子队管理责任制,检查、考核项目部内各级领导、各部室架子队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

2.4.1.11.审定拌合站有关的架子队管理办法。

2.4.1.12.定期组织架子队管理检查,组织架子队管理专题会议,布置架子队管理工作。

2.4.2拌合站技术负责人职责

2.4.2.1)按照“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和管理目标,负责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进行策划、组织实施及绩效评估。

负责质量管理,组织管理计划的编制,领导、检查、督促质量体系文件的有关技术、标准等日常工作的实施。

2.4.2.2)负责本工程的技术管理,组织技术规范、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政策、规范、规程和标准,开展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和组织QC小组活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

2.4.2.3)协助拌合站站长合理调配生产资源、科学组织施工;开展责任成本核算,提高效益;加强合同管理,实现合同目标。

协助拌合站站长协调、处理施工与建设、设计、监理及地方各部门的工作。

2.4.2.4)组织施工相关文件的会审工作,组织特殊季节(特殊结构)混凝土拌合(运输)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并按有关程序进行优化和完善,负责组织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审批,负责按施工工艺文件规定指导施工生产。

2.4.2.5)组织制定各项质量、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技术制度、创优规划、管理办法和保证措施,组织处理安全、质量、环保和职业健康技术问题。

负责组织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施工技术总结和科技成果的编写工作。

2.4.2.6)参加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等专项综合检查,参与或组织召开生产、安全、质量分析会,主持制定改进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和合同履约。

2.4.2.7)负责指导、协调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的配备、供应和管理,保证设备、物资供应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2.4.3其他管理人员职责

各工区根据自己管段的具体情况明确其他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3.工作流程和管理程序

3.1混凝土工作流程

混凝土生产流程见图1。

 

图1混凝土生产流程图(格式供参考)

操作员详细电脑记录砼性质、配比、用途、使用部位等生产运输记录

总工审批

每周总工对电脑数据分析一次

试验员每次浇筑砼检查配比及称量不少于3次,站长、技质部长、试验室主任每周不少于3次,总工每周不少于2次,经理每周不少于1次

限差内则开始生产砼

站长组织试验员、操作员做一盘前标零及落差校正

厂家不定期配合

超限则反复调整

联合厂家每月对设备综合维修保养一次

设备状态检查:

站长组织每周自己标定一次,有疑时由有资质单位标定

操作员按配料单输入,试验员确认并作记录,无误后保存输入

配料单由主任审核

需调整时必须重发

试验室发配料单给操作员,并签收

监理签认

试验配合比准备

试验室进行原材料检测监理见证

物资部门组织原材料进场并向试验室报检

站长通知物资备料

技术人员向站长、试验室发砼需求通知单

不合格通知物资退料或处理,重新报检

编制施工计划、组织、浇筑方案

3.2质量管理程序

建立健全拌合站质量控制体系,每道工序责任到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特种操作证,必须持证上岗,熟练操作。

3.2.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料仓。

3.2.1.1粗、细骨料

(1)源头把关

骨料供应商必须在集团公司或有限公司公布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中。

料场应设置符合要求的筛分和清洗设备,进场前,由工区项目部试验室主任和物资设备部长共同邀请监理单位人员在料场取样检测,所有指标合格方可开始向拌合站运输。

(2)运输

运输时工区项目部必须派驻物资设备部人员到料场监督装车和发票,拌合站接收材料的材料员遵循“按票准入”的原则准许运输车辆进入拌合站。

运输车卸料前,必须由拌合站试验员逐车目测骨料质量(含泥量、泥块含量、骨料粒径等),合格方可卸料至拌合站待检区料仓。

如发现含泥量、泥块含量、骨料粒轻、粉尘量等超标则禁止原材料入仓,返回料场进行清洗或筛分。

若与供应商意见不一致,则取样试验确定。

(3)检测

拌合站试验员按照附录一规定的检测频率取样,经工区项目部试验室检测,同时按照附录一规定的监理单位抽检或见证频率报监理单位抽检合格,有关人员在相关实验报告签字认可后方可使用。

(4)储存

粗、细骨料在拌合站内必须按批分类、分仓堆放整齐;砂子、碎石必须实行分区存放,不同品种、规格的材料按“待检区”、“合格区”分别设置,不同“区”之间用三七砖墙隔离,砖墙高度不低于1.8米,采用砂浆抹面;“待检区”、“合格区”砂子、碎石必须采用牢固的棚架遮挡防护,达到遮阳、防雨、防尘等目的。

冬施时,“合格区”必须全面封闭保温。

料区建设时,应充分考虑供暖设施、防护棚架密封等设施;对于施工现场砂、石等地材必须严格实行同产地堆放管理制度,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严密监管各批原材料来源,严禁将同一供货商(或经销商)所供不同产地的原材料混堆在一起;砂、石应悬挂标识牌,标识牌至少应标明骨料产地、名称、规格、进场日期、代表数量和检验状态等;砂、石堆场地,地面应以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不小于2%的排水坡度,每种骨料堆场均应设置排水沟;每个拌和站配备3台清洗设备,砂子、5~10、10~25的碎石各1台。

骨料进仓时应对准料仓出口垂直进料。

堆料高度不宜过高过陡,料堆坡度宜略小于砂的休止角,防止骨料粗颗粒局部堆积。

在料仓隔墙顶以下20cm用红色油漆划线进行标示,堆料高度不得超过标示线,防止混料。

(5)检测发现不合格品的处置;

①少量骨料出现含泥量、泥块含量超标,采用拌合站内骨料清洗机进行清洗,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大量骨料出现含泥量、泥块含量超标,清理出拌合站,可各取所长料场进行清洗。

③细骨料中粗颗粒超标、粗骨料级配不合格,清理出场进行筛分并经重新检验合格方可重新入仓。

3.2.1.2水泥及外掺粉料

(1)进场

进场时,拌合站试验员,必须检查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单无误后,方可允许存入储料罐。

(2)检测

材料进场存入储料罐后,拌合站试验员按照附录一规定的检测频率取样,经工区项目部试验室检测同时按照附录一规定的监理单位抽检或见证频率报监理单位抽检合格,有关人员在相关实验报告签字认可后方可使用。

(3)存储

新进水泥若温度较高或夏季施工应在存储罐表面喷水降低水泥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

(4)不合格品处置

进场后检测时发现不合格,清退出场或按照规定降低标号使用。

水泥存储时间超过三个月后,由拌合站材料员负责报告试验员和拌合站站长,并不得继续使用于原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在监理人员见证的情况下经工区项目部试验室检测后根据试验结果及相关规定降低标号使用。

3.2.1.3外加剂

(1)进场

外加剂进场时,拌合站试验员必须检查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单无误后,方可允许存入储料罐。

(2)检测

外加剂进场后进行三项检测工作:

拌合站试验员按照附录一规定的检测频率取样,经工区项目部试验室检测同时按照附录一规定的监理单位抽检或见工业化频率报监理单位抽检合格,有关人员在相关实验报告签字确认。

在监理见证的情况下与样品进行对比试验,检测新进材料的含固量和其他性能是否与样品相同。

在监理见证的情况下做混凝土试拌,检查拌合物的物理性能。

三项检测均符合要求并经监理单位人员签认实验报告和台帐,方可使用。

(3)存储

外加剂存储必须做好防雨、防水,由拌合站材料员负责。

(4)不合格品处置

不合格则坚决清退出场。

3.2.1.4拌合用水

(1)确定水源

在监理人员见证的情况下,工区项目部试验室对水源取样,进行水质试验,合格后确定该水源为拌合水水源。

水源为水井时,应加盖。

(2)运输及存储

远距离运输拌合水时应采用封闭的运输罐;

运输及存储时不得赞成拌合水的污染;

储存拌合水的水箱、水池应加盖并定期清理杂物、沉淀物。

(3)检测

拌合水同一水源使用达到一年时,应重新进行检测。

3.2.2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3.2.2.1混凝土生产计划制度

1)混凝土应在有计划的状态下组织生产。

拌合站工程管理科负责与相关项目部工程管理科或各施工队技术员联系混凝土的供应部位,相关人员应提前一天以书面或电话的形式向拌合站工程管理科调度报混凝土需求计划,及时填写混凝土供应申请单(格式可参考附录九中附表2),内容包括混凝土类别、使用部位、数量、要求等。

经工程管理科对相关技术要求、参数、数量等审核确认后,由拌合站调度汇总后报拌合站站长。

各施工工点技术员还应在浇注混凝土前二小时通知拌合站调度。

拌合站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保证混凝土供应。

2)拌合站站长负责组织制定生产计划并由调度负责落实。

3)拌合站调度接到通知后,根据工点技术人员预约的使用混凝土时间安排生产。

4)调度应负责混凝土当日、月及年度统计。

由计划、调度不周造成供应不及时或浪费由站长、调度承担相应责任。

3.2.2.2混凝土生产通知制度

1)搅拌站将联系电话提供给其他项目部或施工队,要求施工队提前2小时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生产调度需要供应的数量、使用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等。

2)供应施工队的混凝土实行混凝土供应签单制,按照程序办理出站手续和供货。

3)生产调度接到施工队的计划单后,下达指令到试验员、搅拌机操作手、操作司机。

4)试验员对砂、碎石的含水率及时进行检测,并计算施工配合比,经实验室主任、拌合站技术负责人审核后填写“施工配合料单”,下达指令到搅拌站。

依据施工配合比计算出本次搅拌的盘数。

5)搅拌机操作手接到指令后,对搅拌机进行开盘前的检查,接到试验员下达的“施工配合比单后”,调整电脑,输入本次各材料的称量数。

6)操作司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输送泵、发电机、装载机、空压机)接到指令后,对设备状态进行开盘前的再次确认,避免施工中出现故障,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

7)混凝土开盘前,必须再次确认待生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等其他技术指标,并共同到操作室确认各材料的称量数值。

施工中施工配合比一经设定,严禁改动。

8)搅拌机操作手及时做好搅拌盘数记录,达到预计的盘数后,必须停止搅拌等待指令。

9)拌合站站长随时与混凝土浇筑作业处进行沟通,了解施工进度和供、需是否一致,及时调整搅拌计划并下达指令。

3.2.2.3设备的检定与校准(计量检定)

1)法定计量单位校验检定

混凝土搅拌站初次安装使用前,请经国家认证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计量检验,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

搅拌机出现故障维修后,必须重新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确保计量系统准确,满足误差要求:

砼拌合站正常情况运转12个月,根据计量法规定,需经国家认可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计量,满足精度要求后,继续使用。

2)自校检验

砼搅拌机正常运转达半个月,为保证计量误差满足要求,需经自校检验,如不能满足要求,需请计量部门重新检验,确保计量系统准确、满足误差精度要求。

3)计量称的维护保养

使用过程中加强对计量系统的维护保养,保证计量系统干净,消除环境、人为对误差的影响。

搅拌机如有异常,及时通知试验检测中心,协同解决处理。

3.2.2.4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

1.拌合站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施工过程中验收“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交接检;

2.每道工序完成后,应由作业班组班长对工序质量进行自检,经自检合格后需签署工序质量评定表并提交现场质检员;

3.后续工序实施前,应对上道已自检工序进行互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后道工序施工作业;如验收不合格,则应及时通知现场质检员,并不得进入后道工序施工;

4.各工序完成后,应由安全质量科专职质检工程师进行专检,经验收合格后填写报验资料及自检记录,报请监理验收。

5.未经质检工程师、监理人员签证的不允许开盘。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质检工程师不予签证。

1)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或因质量不合格构成安全、质量事故尚未处理者。

2)由于施工错误或处理质量事故而增加的工作量。

3)缺少应具备的质量评定资料、及各种试验报告资料。

4)原材料、构配件没有出厂合格证书或试验鉴定资料。

进场原材料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或使用建筑材料替代品。

5)拌合站所供混凝土部位未按变更程序办理手续或擅自变更设计者。

3.2.2.5施工配合比

配合比的正确使用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各有关岗位人员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调整权限的范围对各种原材料用量进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质量。

无论正式工程还是临时工程,每次拌制混凝土开盘前,由拌合站试验员在监理见证的情况下,对骨料进行含水率检测,填写含水率检测登记表(格式可参考附录九中附表13)。

试验员根据含水率检测结果计算施工配合比,填写施工配和比通知单(格式可参考附录九中附表3),工区项目部试验室主任、质检员复核签字并经监理人员签认后该施工配合比通知单生效。

骨料含水率发生变化时,按照以上程序重新确定施工配合比,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作废。

3.2.2.6配合比输入

拌合站试验员和质检员携带有效的施工配合比通知单到拌合站操作室,将施工配合比通知单交拌合站司机,并由司机签认。

拌合站司机根据施工配合比通知单完成拌合站控制电脑数据的输入,填写配合比输入记录表(格式可参考附录九中附表9),质检员和试验员同时对输入的数据进行确认,并在配合比输入记录上签字。

3.2.2.7混凝土拌制

(1)搅拌混凝土前要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粗细骨料含水量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含水率每班抽测2次,雨天要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含水率变化引起混凝土拌合用水用量变动在3kg以内时,可以不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准确称量,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

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等)±1%;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合用水±1%.

(2)搅拌时,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粉煤灰、矿粉搅拌30s,再加入外加剂和拌合用水拌和30s,最后加粗骨料进行拌和70s,混凝土总搅拌时间控制在130s。

(3)混凝土搅拌出机的坍落度控制在160~200mm,入模含气量控制在2%~4%。

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混凝土有关性能(如坍落度、和易性、保水率)的试验与观察,首盘鉴定(头3盘)后按照每50m3测一次混凝土坍落度和含气量。

搅拌工作全部完毕后将搅拌机及全部混凝土容器清洗干净。

(4)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10~30℃,冬季搅拌时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调整拌和物温度,水的加热温度不得高于70℃,实际拌和加热水温度根据气温情况进行热工计算确定。

夏季施工时对混凝土运输车及输送泵遮挡和采用冷水机降低搅拌用水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

(5)混凝土拌制速度要和灌筑速度紧密配合,拌制服从灌筑。

(6)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由试验室在现场试验确定,混凝土浇筑时根据测试结果适当调整坍落度。

(7)搅拌机拌和的混凝土要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配料,在下盘材料装入前,搅拌机内的拌和料要全部卸清。

搅拌设备停用时间不能超过30min,并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否则,必须将搅拌筒彻底清洗后才能重新拌和混凝土。

(8)批量生产中,预制梁每20000m3混凝土抽取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

(9)冬季、夏季施工混凝土拌制前工区项目部试验室主任应负责进行热工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可通知拌合站站长组织并采取以下措施:

秋季搅拌混凝土,应采用拌合水加热(但温度不应高于80℃)、骨料棚全封闭并在棚内设置热源、罐储材料的料罐覆盖保温等措施满足入模温度为5℃~30℃的要求。

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应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以满足入模温度最高不大于30℃的要求。

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满足混凝土入模温度时,应暂停施工。

(10)混凝土开始拌制后,拌合站试验员应根据附录八中附表2的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含气量、温度等指标,并填写建立和施工用表中相关表格。

(11)混凝土应连续供应,并且要有连续供应的保证措施,如设置两套拌合设备、与相邻工区项目部签订混凝土供应的协议等。

3.2.2.8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拌合站站长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发生或发现以及可预见的质量、进度、经济、技术等事件和问题,必要时应书面报总监,总监签署意见后报建设方。

2)如工程范围内发生、发现或可预见的质量、进度、经济、技术等事件和问题,及时向业主报告,

3)凡属重大事件和问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如有人伤亡,先组织人员送医院抢救,落实保护现场应急措施,必须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内立即向业主汇报和监理报告,并按事故处理要求,报相关部门。

4)对工程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做到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查明事故责任单位及主要责任者,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的措施。

事故处理报告及处理意见应建立档案,事故处理完毕应建立事故处理档案。

3.2.2.9混凝土出厂制度

1)混凝土每罐生产完成后,由试验员进行拌合物的性能检测,将检测结果填写到《混凝土签认单中》。

无检测结果和试验员签字的《混凝土签认单》的混凝土不得出厂。

2)混凝土出厂时,由拌合站操作手打印《混凝土签认单》一式三份(拌合站、出厂和现场各一份),签认单上必须有混凝土的使用部位和混凝土的有关质量信息。

3.2.3混凝土运输质量控制

3.2.3.1混凝土的运输能力与搅拌、浇筑能力相适应,并应以最少的运转次数,最短的时间将混凝土从拌合站运至浇筑地点,以保证拌合物与浇筑时仍具有施工所需要的和易性要求,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

3.2.3.2在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应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担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

3.2.3.3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冬季)。

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份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严禁在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

3.2.3.4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应以不影响混凝土各项性能为限混凝土罐车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当罐车到达浇灌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在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

3.2.3.5混凝土运输车司机应根据拌合站调度的统一安排,负责将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安全运至使用地点;负责混凝土接收单的送出与取回,按照规定办理签认手续交回归档保存。

3.2.3.6当因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拒绝接受时,司机应要求工地调度及时和拌合站调度取得联系,按照调度指令进行处理。

严禁擅自加水,严禁混凝土被拒收后又“转圈”的现象。

3.2.4信息反馈制度

3.2.4.1及时检查发现骨料的变化情况,掌握信息及时反馈给至拌合站实验室,并告知现场,混凝土变化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