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插本政治重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2995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插本政治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插本政治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插本政治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插本政治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插本政治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插本政治重点.docx

《专插本政治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插本政治重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插本政治重点.docx

专插本政治重点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另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科学体系:

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是争取革命的需要)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领导权;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有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依据:

是由中国具体国情决定的。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是:

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如何进行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选?

第一,积极引导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环渐进的步骤。

对于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如何对资本主义工商化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四马分肥”:

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曾经引起过激烈的争论;

3、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4、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5、使占有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要义基本原理;

2、是对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第一,我们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民主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国建设小康社会?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改革开放的性质?

1、改革开放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如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邓小平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四、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要求的方针;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中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资源节约型社会:

是指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

所谓政体,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的议会制根本不同在于?

1、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本质区别;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机关间的关系有关本质区别;

3、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有着本质区别

**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

3、各民主党派都加国家政权;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为什么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2、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哪些: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什么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意义?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健全民主制度;

2、完善法律制度;

3、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4、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5、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6、完善制约监督机制;

7、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1、民主、自由和人权是人类的普遍追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2、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真正的自由和有保障的人权,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和人权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有公民: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4、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和谐相处的社会。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2、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3、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意义?

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实问题,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社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为什么要实现祖国统一?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就是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具体有: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

**胡锦涛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1、格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2、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3、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4、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5、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6、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2、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