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5Word版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2841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5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5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5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5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5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5Word版含答案doc.docx

《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5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5Word版含答案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5Word版含答案doc.docx

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5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五单元测评

(满分:

120分 时间:

120分钟)

阅读题(4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

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

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

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

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

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

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

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

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

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

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

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良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

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删改)

下列关于“技术崇拜”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

B.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C.从结果看,技术崇拜所形成的华丽风格,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从而让娱乐节目成为技术使用的受惠者。

D.从实质看,技术崇拜无异于工具崇拜,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忽视了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

解析:

A项,“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概念范围表述不当,原文是“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

B项,“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理解有误,原文是“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

C项,“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理解有误,原文是“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答案:

D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B.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接着分析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C.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D.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解析:

②③段是从正面阐述,④段是从反面举例论述,故“形成递进关系”不当。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生产从来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果艺术作品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那么炫目的技术就只能是虚有其表的形式。

B.古代思想家反对“文胜质”的倾向,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炫技”势必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

C.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因而从事文化生产应该审慎地考虑技术使用的意义。

D.如果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就能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解析:

B项,过于绝对,原文是“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而不是“势必”。

C项,因果不当,“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不是作者的观点,是当今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D项,“如果……就……”是假设关系,说法不正确,原文“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是条件关系。

答案:

A

二、课内文本阅读(15分)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陶庵梦忆序

[清]张岱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马戒马戒为野人。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

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

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

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

以衲报裘,以苎报,仇轻暖也。

以藿报肉,以粝报米长,仇甘旨也。

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

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

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

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

“得是梦便好!

”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非真,自啮其臂曰:

“莫是梦否?

”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愕窒不敢与接接:

接近。

B.罹此果报罹:

遭到。

C.仇甘旨也仇:

仇视。

D.不次岁月次:

排列。

解析:

C项,仇:

报答、报应。

答案:

C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

解析:

A项,名词,地方。

B项,介词,给。

C项,指示代词,这。

D项,第三人称代词,它(它们)/代词,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的对方。

答案: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自己在国破家亡之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他把今日之困苦饥饿归于往日奢华的报应,把五十年来的盛衰荣辱看成人生大梦一场。

B.作者叹息“繁华靡丽,过眼皆空”,“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说明作者是用泪眼来观梦、察梦、寻梦的。

C.由于本文是一篇“自序”,因此,作者要简括地回顾著述的起缘、宗旨以及全书的内容和特色。

D.全文以议论为线索,巧妙地嵌入记叙和抒情,这就使全文虚实相依,实用而又好看。

解析:

D项,应为“全文以抒情为线索,巧妙地嵌入记叙和议论”。

答案:

D

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每小题3分)

(1)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

(2)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

答案:

(1)现在自己刚从黄粱梦中醒来,自己的车马刚从蚂蚁穴中回来,应当怎样度过这寂寞时光。

(2)于是叹息能运用智力、写作文章的人,功名之心难以除去。

三、课外文本阅读(16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讳 辩

[唐]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

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

“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

”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

皇甫湜曰:

“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

”愈曰:

“然。

律曰:

二名不偏讳①。

释之者曰:

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

律曰:

不讳嫌名②。

释之者曰:

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

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

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

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

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

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

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

将不讳其嫌者乎?

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

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饥也。

唯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

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注:

①二名不偏讳:

两个字的名字,不避讳,即单用其中一个字时,不避讳。

如孔子的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征”。

②不讳嫌名:

与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

下文“浒”“势”“秉”“饥”均与唐代皇帝名音同或音近。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贺不举进士为是举:

推荐。

B.凡事父母,得如曾参事:

侍奉。

C.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止:

停止。

D.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

超过。

解析:

A项,举:

应考。

答案:

A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用作驳斥毁谤者的论据的一组是(  )(3分)

①律曰:

二名不偏讳。

②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③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

④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

⑤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⑥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D.③④⑥

解析:

③说明周公和孔子确定礼仪法度的特殊身份,不是用来驳斥毁谤者的论据。

⑥是和李贺争名的人谪毁李贺的话,不是用来驳斥毁谤者的论据。

答案:

C

10.下列对本文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李贺准备参加进士考试,有人为打击竞争对手,借口他父亲名晋肃,如果他参加进士考试,就犯嫌名讳,企图让他放弃考试。

B.韩愈曾经鼓励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在李贺遭到恶意毁谤,他本人也因鼓励李贺应考而受到指责的情况下,写下本文进行辩驳。

C.韩愈认为,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既不违犯“二名律”,也不违反“嫌名律”,毁谤者和附和者的言论,在法理上是没有依据的。

D.韩愈认为,周公、孔子、曾参都不避父母的名讳,而毁谤者和附和者却想超越这些古圣先贤,过分强调避讳,实在荒谬可笑。

解析:

D项,孔子“不避父母的名讳”不合文意。

孔子是“二名不偏讳”。

答案:

D

11.断句和翻译。

(7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分)

唯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每小题2分)

①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

②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

答案:

(1)唯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2)①听到(这种议论)的人不加分辨,附和(这种意见),也主张这样。

②如果不辩明这件事,您和李贺都将获罪。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众多昔日只会扛锄头的农民兄弟充电后当上了蓝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下里巴人创业当上了老板。

B.古有王维,今有徐志摩,他们的诗作犹如出水芙蓉,清新怡人。

C.上午8时15分,“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着陆。

当地群众燃放鞭炮,迎接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等三位“神十”英雄凯旋归来。

D.潜入毒贩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解析:

A项,下里巴人:

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与语境不符。

C项,凯旋:

战胜归来。

语意重复。

D项,火中取栗:

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与语境不符。

答案:

B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急避险造成损害,是指行为人在遭到紧急危难的情况下,为避免或救护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损害,不得已面对某一较小的利益所致的损害。

B.2014年4月,微软宣布停止对XP系统的官方支持,不再为这款操作系统提供包括修补漏洞在内的服务,并呼吁用户尽快升级到Windows8操作系统。

C.针对目前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越来越多样,我国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相应的防范体系也正逐步确立。

D.中央电视台2014年春晚导演组,把多家地方电视台选送的歌手和节目加以重新组合润色,再进行选拔,这是开门办春晚的又一次创新。

解析:

A项,“为避免或救护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损害”句式杂糅;C项,成分残缺,“越多样”后面可加“的现象”;D项,“把……歌手和节目加以……润色”搭配不当。

答案:

B

14.下列句子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将斥资180亿美元防止五大湖遭亚洲鲤鱼入侵。

②亚洲鲤鱼是指原产于亚洲的鲤鱼,也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

③它们不仅繁殖迅速,也给水中其他生物种群,比如鲑鱼,带来灭顶之灾,并有向美国五大湖蔓延之势。

④但随着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经危害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⑤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美国政府于2009年底开始大规模捕杀亚洲鲤鱼。

⑥美国曾于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进口这些鱼类,以改善生态。

A.①②⑥③④⑤B.②⑥④③⑤①

C.②④⑥③①⑤D.⑤②③④①⑥

解析:

注意辨析语句间的关系。

答案:

B

15.阅读下列材料,简析两位大师表达的异同。

(5分)

晚年的毕加索为了能够独处,用最后的精力去创作,就把所有的人都拒之千里。

他把那些赶来想一睹大师风采的人戏称为“池塘里的青蛙”。

一位华裔英籍作家翻译介绍了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回国时想拜访一下他,钱钟书先生说:

“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感觉味道还不错的话,有什么必要一定要见下这个蛋的母鸡呢?

(1)相同点:

 

(2)不同点:

 

答案:

(1)都用比喻形象地表明拒绝的态度,幽默诙谐。

(2)毕加索的话里有不屑的语气,钱钟书的话则含着自谦。

16.随着空气质量日益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自行车又备受人们青睐,“无烟出行”“绿色出行”等成为时尚。

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宣传自行车出行的好处拟写两条宣传语。

要求:

语言得体,语气亲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每条不超过20字。

(6分)

答案:

(1)双脚踏出健康路,铃声响起平安曲。

(2)轻盈穿行无纤尘,双轮一转有闲情。

(3)我骑车,我环保,我健康。

六、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常常要经过十字路口,红绿灯、交警……车来车往的都是喧嚣。

方向与选择,混乱与规则,从众与坚守……瞬间的生活场景,往往也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感受和思考。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其反映的问题,以“十字路口”为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800字。

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式的作文题。

对于这样的题目,首先是审题。

“十字路口”,这是个实体形象,它是由许多元素构成的:

十字交叉的道路,斑马线,红、绿、黄信号灯,岗亭、交警。

这个实体形象还有许多特点:

人群如潮,车辆如流,遵守规则,则交通顺畅;违反规则,可能发生车祸;特殊情况下,还有可能长时间堵车……这都是“十字路口”的表层意义即本义——指两条道路呈现“十”字交叉的地方;“十字路口”这个题目存在着另一重含义,即比喻义——喻指对重大问题必须作出抉择的关键时刻。

要注意它与“十字街头”(纵横交错、繁华热闹的街道)在意义上的区别,但是,只要能符合“十字路口”的本义和比喻义的基本内涵都算是符合题意的。

答案:

十字路口

经过十字路口,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

前面是几十秒的红灯,周围是一群不耐烦的行人。

横向车辆,穿梭未尽。

这时,红灯尚未熄灭,周围的一群人便着急地直穿过去了。

于是,自己也随别人一起闯了红灯,却忘了本应坚持的原则。

十字路口,往往会考验我们:

是盲从流俗,还是坚持原则?

画家黄永厚在艺术上就曾面临过这样的“十字路口”。

有一次,朋友范曾推荐他去日本办画展,同时提了一个要求,让他“画李白就是李白,画杜甫就是杜甫,别扯远了”。

是顺从流俗,还是坚守自己的原则?

顺从流俗,这的确是一个提高知名度的好机会,尤其是由市场确立画家及其作品价值的今天,这更是一个诱惑。

可是黄永厚却断然拒绝了,因为他作画坚持自己的原则,他的画作表现的是他自己。

他可以不去办画展,却不愿削足适履,在画风上做任何改变。

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坚持自己的原则,反映出清高硬朗的品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人生迷茫之时永恒的指路明灯。

黄永厚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源自对金钱、名誉的淡泊,保持了一种文人风骨。

他的孤傲,透露出一种近乎顽固的自信。

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

”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

放弃原则,从俗从众跟着欲望走,的确很容易。

而坚持原则抵制诱惑,的确要有坚强的信念和坚韧的耐力,要耐得住寂寞,要受得住清贫。

许多作家都曾有自己的创作原则,而在快餐文化如此风靡的现代社会,有些人放弃了文人本应有的那一份尊严,从文人变成了书商:

别人爱看什么于是他就写什么。

而其他人看到同行的做法有利可图,便纷纷跟了上去,所以我们在书店里才能看到那么多花花绿绿的言情、武侠小说,却少有内容质朴、充实的佳作。

面对人生中的十字路口,把文人的操守、做人的原则,升华为民族大义、对国家的责任,那么,一切物欲诱惑皆是浮尘云烟。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从1935年到1955年在美国待了二十年,而在祖国面临困境,美国生活条件优越的背景下,他毅然决然返回祖国。

而在回国的过程中,他又遭遇了种种困难。

但是这些并未改变他的回国之心,最终,钱学森回到祖国并为祖国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带领中国航天科技向前发展,被国人永世敬仰。

美国的优越生活条件,在有人格、国格的高士眼中,不过是一粒浮尘而已。

是祖国的需要,是民族大义,是对国家的责任,使他牢牢地坚守知识分子的操守。

面对这样人生的十字路口,许多人却抵挡不住利益的诱惑,失去了做人原则,触犯了党纪国法,背弃了国家责任。

被媒体曝光的巨贪,想当初,他们抵挡不住诱惑,将党纪国法弃之一边,收受第一笔贿赂的那一刻,就已注定走错了方向,走上了不归路。

即使那些潜逃国外的巨贪,也将会按照国际司法程序被引渡回国,接受法律制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十字路口总有车来人往的喧嚣,人生的十字路口则充斥了更多的诱惑与危险,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需要耐力与毅力,使我们在混乱的十字路口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醒,获得人格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