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2787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 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教版 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教版 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教版 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教版 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 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测试.docx

《苏教版 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测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 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测试.docx

苏教版生物群落的演替单元测试

生物群落的演替(基础过关卷)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

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

B.任何区域初生演替的结果都是形成森林

C.种群密度能够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解析:

垂直结构是群落所具有的特征。

若是干旱环境,演替的结果就不是森林。

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如草原生态系统中蛇与鹰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答案:

D

2.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

A.生存竞争B.占据空间

C.资源利用D.生物进化

解析:

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化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是非常有利的。

如在森林中,乔木分布在群落的最上层,直接接受强烈的太阳光的照射,有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但乔木层并没有把所有的阳光都吸收掉,还有很多光透射到林下,所以在乔木层下面还有灌木层和草本层,这是对光资源的充分利用。

答案:

C

3.“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  )

A.食物(养料)充足B.没有敌害

C.没有竞争D.资源、空间有限

解析:

在自然环境下,由于资源、空间有限,种群的增长不会呈现“J”型曲线,而是呈现“S”型曲线。

只有在理想状态下,才会呈现“J”型曲线。

答案:

D

4.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

①出生率和死亡率 ②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 ④迁出率和迁入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对未来的种群数量有预测作用。

答案:

D

5.下图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  )

解析:

如果幼年个体比例大,老年个体比例小,种群密度会变大,反之会变小。

答案:

A

6.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宜选择蔓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可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可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

解析:

蔓生或丛生植物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对昆虫卵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宜采用样方法。

答案:

C

7.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

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 ②吸收果树中的水分和养分 ③竞争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 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解析:

菟丝子吸收果树中的水分和养分,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

因此,菟丝子与龙眼、柑橘为寄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

答案:

D

8.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类的食性有关

D.群落中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

解析:

竹林中的竹子组成的是一个种群,而垂直结构是针对群落而言的。

答案:

A

9.下图中E、F分别代表两种生物,H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代表营养流动方向,则下列四图依次代表的生物关系是(  )

A.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竞争

B.互利共生、寄生、捕食、竞争

C.寄生、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D.竞争、互利共生、寄生、捕食

解析:

由图示含义及箭头代表的营养流动方向推出E、F间的关系:

①中E和F互惠互利;②中E和F为寄生生物从寄主获取营养;③中E被F捕食;④中E和F都以H为食物。

答案:

B

10.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③和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解析:

①②③④分别指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

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

答案:

D

11.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

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

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者,N2为失败者

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解析:

从曲线上看出,两曲线发生周期性变化。

每一周期总是N1种群数量增长以后,N2种群数量之后也随之增长,说明N2以N1为食。

答案:

B

12.下列有关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繁殖体的传播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

B.群落演替的动力是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C.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催化剂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会引发群落演替

解析:

群落演替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关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过程。

答案:

D

13.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结构见下表。

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

年龄期

个体数

幼年期

600

400

200

成年期

400

400

400

老年期

200

400

600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解析:

甲种群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乙种群各年龄段个体数量相当,其年龄结构为稳定型;丙种群幼年个体较少,老年个体较多,其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答案:

A

14.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且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解析:

跳蝻活动范围很小,一般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对于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运用标志重捕法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且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答案:

C

1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的这首《归园田居》中第一句隐含的种间关系及第三句反映出的生物学知识是(  )

A.竞争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无影响

B.竞争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C.捕食关系和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会发生变化

D.捕食关系和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

豆苗和草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项正确。

答案:

B

16.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是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

解析:

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主要的区别在于演替起始的条件不同。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但是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

B

17.生态学家高斯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将此数值定为K值。

下列关于K值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仅适用大草履虫在该培养条件下

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也适用大草履虫在其他培养条件下

C.不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相同或近似

D.相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有可能不同

解析:

K值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容纳某种生物的最大数量,因此依据题意可知,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只适用于该培养条件下。

答案:

A

18.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年)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种群数量(个)

25

46

208

440

770

1380

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1380个

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

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

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仅统计到1942年,以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无法得知,故无法确定该岛屿的环境容纳量,A项错误;种群数量增加导致种内斗争逐渐增强,B项错误;在此期间的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C项错误;种群数量增加是由于环境阻力较小,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D项正确。

答案:

D

19.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

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cm×50cm×30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

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

裸露泥滩

米草群落

招潮蟹类

物种数

5

3

个体总数

18

12

厚蟹类

物种数

1

2

个体总数

14

9

沙蚕类

物种数

2

0

个体总数

12

0

泥螺类

物种数

1

1

个体总数

10

10

蛤类

物种数

2

0

个体总数

14

0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低于米草群落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裸露泥滩的物种数为11种,米草群落物种数为6种,所以A项错误;从表中看出除泥螺外,其他生物的密度都是裸露泥滩高,所以B项错误;只要是常规底泥采样器采取的结果都会得出正确结论,所以C项错误;不同的生物都会有不同的活动时间,比如说蟹类多会晚间活动,所以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所以D项正确。

答案:

D

20.下列关于下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解析:

只有在理想的状态下,种群才呈现“J”型曲线;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仍然是“S”型增长;“S”型增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的K值不同。

答案:

B

21.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解析:

一块田地中的玉米是一个种群,不存在群落特征,合理密植是为了削弱种内斗争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答案:

C

22.图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

解析:

t3时种群的增长速率已经由最大逐渐变小,但种群数量仍然在增长,因此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t4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数量达到了最大值(K值),此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比较稳定。

从该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S”型增长。

t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最大,种群的数量为K/2。

答案:

D

23.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年数物种数量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

草木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解析:

据图中数据可以看出,40年间,物种数量增加,灌木和乔木的出现使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变化,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

B

24.下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解析:

从曲线上看这三种鱼的食物存在重叠,即它们之间存在食物竞争,在浮游生物区,丙在种群数量上占了优势,说明在这一区域,丙的竞争力强于乙,甲在这一区域的竞争力最弱;在底栖生物区,乙在种群数量上远远大于甲和丙的种群数量,说明乙在此区域竞争力强;在最下方一区域,甲的种群数量最大,从种群数量上来说这三种鱼类在空间上存在分层现象,分层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与食物有关。

答案:

D

25.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解析:

若A点环境因素变化,增长的过程可能会有所变化,但由于食物量不变,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最终还是符合“S”型增长;从图中个体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若出生率提高,种群密度增大,环境阻力增加,种群数量会随之下降,仍在K值附近波动,不会大幅超过B点;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天敌,当种群被大量捕食时,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数量波动,但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所以,种群数量也是围绕K值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9分)下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    。

 

(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A图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         。

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     政策。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结构变为三图中  类型。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结构会变成  图曲线所示。

 

解析:

A图曲线表示年幼个体多而年长个体少,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我国70年代时人口就属于增长型,表现为人口大幅增长。

B图曲线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个体数比例相当,年龄结构属稳定型。

C图曲线中老年个体相对较多,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在捕鱼业中只有通过合理的政策使种群的数量稳定,才能实现可持续捕捞。

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年龄结构将成为衰退型。

在渔场中采用“抓大放小”的措施,会使幼年个体所占比例上升,年龄结构将成为增长型。

答案:

(1)A、B、C 

(2)人口密度越来越大 计划生育 (3)C (4)A

27.(8分)如下图所示为某一经济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   。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一点是   。

 

(3)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   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答案:

(1)D 

(2)B (3)B

28.(10分)下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和枯草杆菌,过几天放入大草履虫,再过几天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都是以枯草杆菌为食的。

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

(1)枯草杆菌和草履虫的关系是   ,两种草履虫的关系是   。

 

(2)a和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和      的数量变化的情况。

 

(3)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                           。

 

(4)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                          。

 

解析:

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不同的两种生物,它们都以枯草杆菌为食,因此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竞争关系,而不是种内斗争关系。

答案:

(1)捕食 竞争

(2)枯草杆菌 双小核草履虫

(3)大草履虫加入后大量繁殖,以枯草杆菌为食,导致枯草杆菌减少

(4)双小核草履虫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大草履虫在竞争中失败被淘汰

29.(11分)某生物学习小组为了理解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特征,来到一片芦苇丛中进行考察。

(1)为了调查该区域的主要生物类群丰富度,请你设计一张表格,并命名。

(2)在考察生物群落特征和结构时,需要调查生物类群的丰富度,其目的是了解生物群落的     和         特征。

 

(3)通过调查,他们在该芦苇丛中发现芦苇、香蒲、泥炭藓、水绵等31种植物和青蛙、东亚飞蝗、蜘蛛、螳螂、蚯蚓等19种动物以及草菇等3种大型真菌。

这说明生物群落具有       特征。

在这些生物中,属于该群落的优势种的是   。

 

(4)有的同学提出芦苇长势整齐,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答案:

(1)芦苇丛生物丰富度调查表

编号

生物名称

种群密度

 

(行数可多可少,但需有“生物名称”“种群密度”等项目)

(2)物种组成 物种的相对数量

(3)物种的多样性 芦苇

(4)不对。

因为在该群落中上层为芦苇等生物,中层有香蒲,底层有葫芦藓等生物,同样具有垂直结构。

30.(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

酵母菌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

开始时,在资源和空间充裕的环境中,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 , 

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试解释原因:

 

 。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4)试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

 

          。

 

解析:

(1)在有限的空间培养酵母菌一定时间后,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改变,种群数量从“J”型增长转为“S”型增长。

(2)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形成前后自身对照,所以无需设置对照实验。

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且每次计数也要重复3次,求得平均值。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可增大培养液稀释倍数后再计数。

(4)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有营养物质、代谢废物、pH、溶氧等,可选取其中任一因素再进一步探究。

答案:

(1)环境中资源和空间逐渐变得有限 

(2)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 需要 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增大培养液的稀释倍数 (4)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pH或溶氧等)的变化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