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标准最终版8张进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2258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标准最终版8张进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标准最终版8张进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标准最终版8张进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标准最终版8张进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标准最终版8张进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标准最终版8张进年.docx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标准最终版8张进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标准最终版8张进年.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标准最终版8张进年.docx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标准最终版8张进年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制作计划学时:

42学时

适用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开设学期:

第5学期

制订:

张鹏审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我院三年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同时又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为从事电子产品、机电产品的生产与开发企业培养具有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分析、调试和制作能力的实践型人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2.课程设计思路

(1)校企共建课程

本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是与行业企业共同分析确定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课题组老师通过以下形式与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的关系:

①走访大量从事电子产品研发与生产的相关企业,深入企业进行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的调查;

②与企业电子产品生产一线人员共商教学大纲,共同建立起更能贴近和满足实际应用能力需求的能力训练体系;

③回访大批毕业生,与在企业一线从事电子产品研发与生产管理的毕业学生进行交流,听取毕业生对本课程建设的反馈意见,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帮助我们审视以往《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建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情境的构建提出修改意见。

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深入交流,确立了以面向电子产品研发与生产岗位、针对实际工作过程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从系统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入手,全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思路。

(2)基于电子产品开发典型工作过程

通过一系列的企业调研与分析,我们得到了企业中电子产品研发和生产岗位典型工作过程,本课程就是基于电子产品的典型工作过程来设计和开发学习情境,做到每一个学习情境的实施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二、课程目标

以培养高等电子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学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具体目标为:

1.专业能力目标

掌握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掌握电子产品制作工艺

焊接技能

装配技能

调试技能等

能阅读和分析实际原理图

能借助产品说明书和相关手册,查阅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能力;

能在设计过程中正确安装和掌握设计软件的使用

2.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判断与选择有效、有用信息、能对复杂问题进行准确的信息处理、计划并执行。

(2)通过该课程相关的各项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经历基本的工程技术工作过程,学会使用相关工具从事生产实践,形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服务未来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制作的学习和深刻领会,以及相关教学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基本的思考与设计的方法,在未来的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4)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3.社会能力目标

(1)对从事应用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事业心。

(2)有较强的求知欲,乐于、善于使用所学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战胜困难、实现目标、完善成果中体验喜悦。

(3)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通过亲历实践实现,检验、判断各种技术问题。

(4)在工作实践中,有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三、课程内容

1.学习情境安排及课时分配表

学习情境选取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包括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检测、常用工具、设备的使用、准备工艺、焊接工艺、整机设计与装配工艺、调试工艺、整机检验与防护、典型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等,单片机编程语言的运用,开发平台的运用及外围资源的运用。

因此,我们选取了3个典型的电子产品及其相关知识和技能作为载体,通过这3个载体将电子产品工艺与制作中的各种能力贯穿始终。

本课程共设计了4个学习情境,包括:

学习

领域

学习情境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分配学时(H)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情境一: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流程

任务1

传统开发流程与现代开发流程的比较

1

任务2

电子产品具体设计制作过程

1

情境二:

稳压电源的设计制作

任务1

设计设计流程、制作电路板

2

任务2

元件的选择、检测、安装、焊接

2

任务3

绘制电路图

2

任务4

电路仿真

2

任务5

检测调试与编写产品说明书

2

情境三:

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任务1

确定整体设计方案

4

任务2

制定工作实施计划

2

任务3

设计电路原理图,

4

任务4

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调试

2

任务5

编写产品说明书

2

情境四:

交通信号灯设计与制作

任务1

确定整体设计方案

4

任务2

制定工作实施计划

2

任务3

硬件电路设计

2

任务4

软件编程

2

任务5

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调试

2

任务6

进行软硬件联合调试。

2

任务7

撰写使用说明书

2

总计

42

2.学习情境设计

情境一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流程

课时:

2

理论:

2

实践:

教学目标

教学载体

基本要求:

了解传统的电子产品开发流程

理解:

基于产品性能分析、设计的电子产品开发流程

较高要求:

传统的电子产品的开发流程的诸多弊端

计算机多媒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建议

基本内容

1、电子产品设计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2、设计流程图:

3、根据流程图进行单元电路设计:

  

4、元件的选取方法、原则

5绘制电路原理图:

6、电路仿真验证其设计的正确性:

7、安装调试过程:

8、产品定型及编写使用说明书

讲授法

 

 

情境二稳压电源的设计制作

课时:

10

理论:

10

实践:

教学目标

教学载体

基本要求:

掌握:

1、设计流程图:

2、根据流程图进行单元电路设计

3、元件的选取方法、原则  

4、绘制电路原理图:

5、电路仿真验证

6、安装调试过程:

7、编写使用说明书

计算机

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建议

基本内容

1、稳压电源的设计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2、设计流程图:

3、根据流程图进行单元电路设计 

4、元件的选取方法、原则

5绘制电路原理图

6、电路仿真验证其设计的正确性

7、安装调试过程:

8、产品定型及编写使用说明书

拓展内容: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驱动法

情境三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课时:

14

理论:

14

实践:

教学目标

教学载体

基本要求:

掌握:

1.电子产品整体方案设计

2.设计数字时钟整机电路原理图

3.数字集成计数器芯片的选型

4.数字集成脉冲产生芯片的选型

5.译码显示芯片的选型应用

较高要求:

1.能够读懂产品说明书、元器件说明书

2.正确选用电子元器件

3.训练学生的计划决策能力

多媒体教学软件

计算机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建议

基本内容

1.数字时钟的概念及特点

2.数字时钟的整体设计方案

3.合理选择计数器、译码器、脉冲发生器等元器件

4.根据数字时钟原理图要求,整理所需元器件情况

5.合理规划,制定并填写工作实施计划表

6.设计N进制计数器电路原理图,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调试

7.设计校“时”“分”电路原理图,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调试。

8.设计整点报时电路原理图,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调试。

9.数字时钟整机电路的联调。

10.总结项目报告。

包含整体设计方案,电路原理图,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性价比分析等。

拓展内容:

讲授法

比较法

案例驱动法

情境四交通信号灯设计与制作

课时:

16

理论:

16

实践:

教学目标

教学载体

基本要求:

1.学生能利用书籍和网络获取相关交通灯控制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的信息。

2.能够读懂产品说明书、元器件说明书,正确选用电子元器件。

3.熟悉CPU的工作时序以及智能电子产品控制芯片最小系统的组成。

4.具有智能电子产品控制芯片的应用能力

5.学会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编辑、汇编与模拟仿真调试的过程。

掌握:

1.掌握显示电路的设计方法。

2.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组成以及中断向量的概念

3.掌握KeilC51μ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基本使用方法

4.掌握中断系统的软件编程技巧

5.掌握keil51windows集成开发平台的使用

6.熟练应用KeilC进行程序调试

7.掌握使用Proteus辅助设计交通灯控制器的方法

8.进一步掌握定时计数器的软件编程技巧。

较高要求

1.具有智能电子产品整体方案设计能力

2训练学生的计划决策能力

3具有智能电子产品控制芯片的应用能力。

多媒体教学软件

计算机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建议

基本内容

1.交通灯控制方案及电路特点。

2.交通灯控制器的整体设计方案。

3.根据交通灯控制电路原理图要求,整理所需元器件情况,填写工具材料计划表。

4.分别进行单元电路设计,包含主机控制电路、显示电路、驱动电路等。

5.智能电子产品控制芯片的引脚功能。

6.控制芯片的存储空间及存储器特点。

7.智能电子产品控制芯片的使用。

8.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组成以及中断向量的概念。

9.计数/定时器控制寄存器、初始化编程。

10.学会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编辑、汇编与模拟仿真调试的过程。

11.进一步熟悉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充分了解Keil与Proteus联调的方法。

12.Proteus仿真软件调试交通灯控制硬件电路。

13.利用ProtelDXP2004SP2软件绘制交通灯控制电路原理图,设计PCB板。

14.制作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PCB板。

15.样机焊接、调试。

拓展内容:

1.熟悉CPU的工作时序以及智能电子产品控制芯片最小系统的组成。

2.智能电子产品控制芯片中断应用系统程序结构及程序设计。

3.智能电子产品控制芯片口资源的分配。

讲授法

比较法

案例驱动法

四、课程教学条件

1.学生基础条件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制作”是电子工程技术领域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制作》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职业基本技能学习领域课程,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基础知识,又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以及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前序课程为:

《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子技术与项目训练(模拟部分)》、《电子技术与项目训练(数字部分)》等。

2.教师职业条件

由于本课程所具有的独特特征,所以建议要求两名一线的专职教师在讲解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国内外常用的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作非常熟悉,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掌控能力强、教法先进灵活;一名具有丰富的理论和一名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二者能够取长补短。

3.实训条件

校内配备多间多媒体教室,为本课程灵活的一体化教学实施提供较强的支持,开发丰富教学载体并不断更新。

除此以外,还设有与此课程相关的电子产品实训室。

4.课程教学建议

(1)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摸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在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

(2)教学过程中,要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了解学生的基础和情况,结合其实际水平和能力,认真指导;

(3)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开动脑筋,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学院条件,可设计相应难度的主题,以达到教学目的.

五、课程考核

课程的总体考核包括工作过程任务考核和综合任务考核两方面,其中前者占50%,后者占50%,并以项目完成过程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分值分配与权重(%)见下表。

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

子情境(或项目)

工作过程考核价

综合任务考核价

分值

50%

权重

得分

分值

50%

权重

得分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情境一: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流程

任务1传统开发流程与现代开发流程的比较

1

1

2

2

任务2电子产品具体设计制作过程

1

1

情境二:

稳压电源的设计制作

任务1设计设计流程、制作电路板 

4

4

6

6

任务2元件的选择、检测、安装、焊接

2

2

任务3绘制电路图

2

2

6

6

任务4电路仿真

2

2

任务5检测调试与编写产品说明书

2

2

情境三:

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任务1确定整体设计方案

4

4

10

10

任务2制定工作实施计划

4

4

任务3设计电路原理图

2

2

任务4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调试

2

2

4

4

任务5编写产品说明书

2

2

情境四:

交通信号灯设计与制作

任务1确定整体设计方案

4

4

12

12

任务2制定工作实施计划

4

4

任务3硬件电路设计

4

4

任务4软件编程

4

4

10

10

任务5利用电路软件进行仿真

2

2

任务6进行软硬件联合调试

2

2

任务7撰写使用说明书

2

2

合计

50

50%

50

50%

学习领域课程总成绩=

项目考核实得分+综合任务考核实得分

六、教材使用建议

1.选用教材

本课程教材要求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材,最好用结合本校实际内部和外部教学具体条件的一体化教材,教材必须是开放性的并且结合教学条件不断更新,基本内容符合国家和应用电子行业相关规范。

(1)《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技术》:

刘南平等编,科学出版社2008

(2)《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刘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2.参考资料

(1)李光宇《电子创意制作》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解相吾《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实践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七、有关说明

1.课件资源

(1)参观企业生产,拍摄企业生产过程,供学生了解生产知识;

(2)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供学生自主学习;

(3)知识结合本教材,收集应用电子技术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电子设计与制作实训,以加强其理解和应用。

2.教材编写计划

结合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使学生掌握应用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达到高技能人才的水平。

教材编写围绕基于企业生产工作过程,适应电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而编写的,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性较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