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2215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docx

《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docx

地理

浙江/饶水平

一.直线法

所谓直线法,也可叫数数法,就是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划分出24等份,标注出24个时区。

在图中标注出已知地点所在的时区和未知地点所在的时区。

根据每向东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每向西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一个一个地往前数。

如已知北京(东八区)为上午10时,求东二区的区时。

就可以从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开始向西数时间10、9、8、7、6、5、4,一直数到东二区,正好是4时,那么东二区的区时就是上午4时。

这种通过数数的方法最好避开日界线。

即将中时区放在中间,而把东西十二区分开。

如果计算中确实要经过日界线,在直线上可以把东西十二区直接标成十二区,以免把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数成两个时区而出现错误。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笨拙,但结果非常可靠。

所以这种笨方法可以为学生挣得3~4分,甚至更多。

但是这种方法有时也许会很烦而且不管用,特别是涉及到地方时计算时。

二.公式法

公式法是区时计算的“万能钥匙”,时时管用。

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时区:

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

其换算公式是:

(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

所求地为东经度则求出的是东时区;所求地为西经度则求出的为西时区。

如求130°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

(130°+7.5°)÷15=9.2,取整数9,舍去余数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

第二步是求区时差:

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

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

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

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

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

第三步是求区时:

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

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

不过日界线:

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过日界线:

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第四步是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由此可见,利用公式计算,不必绘制时区图,但学生要理解并掌握公式的使用情况。

即根据题干的信息,确定应该用哪一个公式。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更为简便的公式。

这个公式不用管两地在哪一个时区。

只需要先假设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中时区用“0”表示。

就可以根据题意求区时,其公式是: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未知时区代号-已知时区代号)×1小时+路程时间

利用此公式计算时,需要对所求结果进行判断,因为结果可能出现负数。

如果出现负数,就要再用24小时换算。

三.应用训练

区时的计算属于知识运用性难点,对这类知识难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针对性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有一定问题层次、问题坡度又较缓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步步为营,逐步消化难点。

例1.已知北京时间是6月5日上午10时,求:

①东京(东九区)的区时;②莫斯科(东三区)的区时;③纽约(西五区)的区时。

从问题的层次来看,这道试题在设计时是层层深入的。

问题①中北京和东京分别在东八区和东九区,是两个相邻时区。

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个小时,且东京在北京的东边。

因此东京的区时是6月5日上午11时。

问题②中莫斯科在东三区,与北京相差五个时区,且位于北京的西边。

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因此莫斯科的区时是6月5日上午5时。

此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

问题③中纽约位于西五区,一个在东时区。

两地相差13个时区,且所求的纽约位于北京西边,因此纽约的区时为6月4日21时。

例2.有一架飞机6月5日上午10时从上海(东八区)起飞,向东越过太平洋到华盛顿(西五区),途中共飞行了19小时20分钟。

问:

①飞机穿过了多少个时区?

②飞机起飞时华盛顿的区时是何时?

③飞机到达华盛顿时,当地时间是什么时间?

例2在例1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且这是一道递进题,每一题环环紧扣,前面的试题答案对后面试题的解答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解答必须一步一步地进行。

问题①在求解前要先进行仔细的分析,题目说飞机是向东飞行,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先由东时区的小时区到大时区,中间经过东西十二区,然后再由西时区的大时区到小时区,则飞机穿过的时区数为:

(12-8)+(12-5)=11(个)。

前一问解决后,问题②就比较好解决了,此题计算时,华盛顿位于北京的东面,钟点要早,因此要用已知时间加上区时差:

10+11=21,又由于飞行过程中经过日界线,日期要后退一天,因此华盛顿的区时为6月4日21时。

飞机在上海起飞时,华盛顿的区时已经求出,要求飞机到达时华盛顿的区时,只需要加上飞行时间就可以了。

因此飞机到达时华盛顿的区时为:

6月4日21时+19时20分=6月5日16时20分。

由此可见,进行区时计算时,理清思路是很重要的。

反过来,通过训练又可以加快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从而达到消化教学难点的目的。

漫谈过“日界线”的技巧

山东/周永友

一.确定“日界线”的位置和含义

“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日界线”位于180°经线附近,但并不完全在18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这主要是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的生活方便,所以“日界线”是避开陆地的。

因此,有时过“日界线”就不经过180°经线。

“日界线”是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除了日期自然变更外,只有过“日界线”日期才发生变更,所以,过180°经线时日期就不一定发生变更。

二.明确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位置和含义

东十二区位于180°经线的西侧,西十二区位于180°经线的东侧;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钟点相同,原则上东十二区的日期要比西十二区的日期早一天。

三.利用口诀记忆

利用口诀记忆,不但省时、省力,而且,还能提高记忆效率。

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以下口诀帮助学生记忆:

“东西十二区,日期相差一;由东进入西,日期要减一;由西进入东,不加一不中。

“由东进入西,日期要减一”中的“东”既指东十二区,又指示方向是向东。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少一天”。

同样“由西进入东,不加一不中”中的“西”也既指西十二区,又指示方向是向西。

这句话的意思是“由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

但是,无论从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还是从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除日期的自然变更外(超过24时或0时所在的经线),只有越过“日界线”日期才发生变更。

所以,有的时候,越过180°经线,也就是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或由西十二区进入了东十二区,但日期却不发生变更,原因就在于此。

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解决地理学科的能力问题,只能在解决地理学科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也就是说学生的地理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经过训练逐渐培养出来的。

不训练或训练过少都不能形成能力;而过量的练习,强化同一种过程,形成了思维的定势,使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受到影响,反而使学生的学科能力下降。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必须正确处理好训练的质量和数量的关系,科学的训练才是形成学生学科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首先要有针对性强的适量练习题。

这种练习要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进行训练。

其次,要保证训练的实效。

这种精编的练习题不应该随便发给学生用任意长的时间去完成,要限定一定的时间由学生独立完成,以保证训练的质量和实效。

再次,要把学生的练习结果尽可能反馈给学生,这样对学生可起到鼓励和指导作用,同时,对能力的提高和升华也提供了素材。

学习完“日界线”这部分知识后,笔者设计了以下练习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1题:

一轮船于2001年5月1日10时由东向西,航行5分钟后,越过180°经线到达某地。

下列选项中,可能是此时该地时间的是

A.2001年5月1日10时5分

B.2001年5月2日10时5分

C.2001年4月30日10时5分

D.2001年5月1日11时5分

解析:

此题有两种情况,一为经过180°经线但没有越过日界线,日期不改变为5月1日10时5分。

二为经过了日界线,日期减少一天为4月30日10时5分。

故正确答案为A、C选项。

第2题:

由上海开往旧金山的一艘轮船上,在日界线附近出生一对孪生兄弟。

按照他们的生辰,先出生的是弟弟,后出生的却是哥哥,请说明原因。

解析:

先出生的生在日界线以西,后出生的生在日界线以东,日界线东侧是昨天,西侧是今天,所以后出生的生日在昨天,而先出生的生日在今天,即出现了先出生的为弟后出生的为哥的情况。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发展了智能,“讲中有思,思中有学,讲中有练”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判断南北半球的方法

河北高梅

1.根据全球气温的分布规律判断

如果气温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如果气温由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

在俯视图上,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为北半球;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为南半球。

3.根据纬度变化的规律判断

纬度数向北递增,为北半球;纬度数向南递增,为南半球。

4.根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来判断

由于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所以如果向右偏,为北半球;如果向左偏,为南半球。

5.根据中低纬海区洋流的运动方向判断

在中低纬海区,如果洋流呈顺时针流向,为北半球;如果洋流呈逆时针流向,为南半球。

6.根据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判断

如果气旋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为北半球;如果气旋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合,为南半球;如果反气旋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合,为北半球;如果反气旋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为南半球。

7.根据赤道判断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8.根据气候统计资料判断

如果最冷月均温在1月或2月,为北半球;如果最冷月均温在7月或8月,为南半球。

9.根据正午物体的影子判断

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向北方的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即为北半球;正午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向南方的是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即为南半球。

10.根据北极星判断

只要能观测到北极星的地点一定在北半球;观测不到北极星的地点一定在南半球。

浅谈地理论述题、简答题的回答技巧

江苏刘国营刘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地理高考和文科综合试卷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论述题、简答题,笔者就地理论述题、简答题的规律或技巧总结加下。

一、辨证思维

在做有些选择题的时候,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在选项中有“绝对”、“一定”、“肯定”、“必须”等字眼的,十有八九是错误的。

在论述题中或简答题中也有这种情况,比如: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这样的题目就不适宜绝对化,我们可以从片面和全面的辩证角度去解释它。

二、层次鲜明

在有些问题的回答中,有的学生不注意回答时的层次,导致答案凌乱,使阅卷老师不好判分。

召唤“试论述上海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有的同学这样回答:

1.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条件优越。

3.交通便利。

4.土壤肥沃。

5.社会经济条件优越。

等等。

明显可以看出,其中第4条属于第2条的内容。

这样就是没有注意层次。

上面回答的5点完全可以总结为两大点:

自然条件优势和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然后再往下一级延伸。

三、条理清晰

其实,这个原则和上面的“层次鲜明”是一个道理,笔者发现,在很多地理论述题或简答题中,凡是出现“什么什么的原因”,“什么什么的优势”,“什么什么的问题分析”等等,基本上思路很稳定:

大多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去分析,自然方面从“位置、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资源”等方面去联想;社会经济方面从“农业、工业、交通、商业、历史、人口”等方面去分析。

按照这样的思路思考答题,一般不会遗漏知识点。

比如:

“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经济发展的条件有哪些异同?

”完全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去分析对比。

再如:

“20世纪初,浦东的开发为上海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机遇。

1996年6月上海被评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投资城市。

试分析上海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优势条件。

”这道题目同样可以按上面的思路去回答。

四、重点突出

如果像上面讲的那样回答,确实不容易漏掉知识点,但是这样回答,极容易陷入一个误区:

答的太全面,反而没有重点,不容易得到较高的分数,所以在回答地理简述题时还要注意收放自如,做到思维的条理开放,但是下笔时还是要注意言之确凿,掷地有声。

比如,问: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绿肥��稻��稻种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思维去回答,但是如果也回答了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的内容,未免太牵强,其主要优点还是对土壤肥力的有序、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五、简捷明了

按照一定的思维定势去回答问题,还容易陷入另外一个误区:

就是啰嗦,不简捷。

所以同学们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不要说两句。

比如,问: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发展粮食生产有哪些共同的社会经济条件?

”有的学生回答:

1.广阔的市场。

2.国家重视。

3.交通便利。

4.工业基础好。

5.政策倾斜。

6.机械化水平高。

这样回答就会重复,显得啰嗦,不简捷。

六、术语专业

回答地理简述题时还有一个大忌,就是不用地理术语,喜欢讲“白话”,看上去好像“通俗易懂”,其实违背了科学严谨的本质。

比如,问:

“长江三峡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

“流水冲刷,天长日久,水滴石穿,峡谷就形成了!

”其实就是“流水侵蚀”。

这样字数少而且准确。

七、字迹工整

字就像人的第二张面孔。

在批阅你的试卷时,老师是看不到你的人的,他通过什么来判断你是一个学习刻苦或者是学习松懈的学生呢?

或者说在他拿到你的试卷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这一点很重要。

只能通过你的卷面情况来判断: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看上去赏心悦目,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很好,那么在批你的试卷时就不可避免地带一些感情色彩,即使少扣一分,也是好的。

这样的情况笔者经常给学生讲叫“非智力因素投资”,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把自己的字写工整。

八、套用课本

在很多情况下,有的简答题的答案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类似的情节,这个时候尽量用课本中的话语去回答,得分率和准确率就比较高。

比如,问:

“综合分析新沂到南京这条铁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其实想一想,我们在高一必修的下册学习交通运输当中学习过京九铁路,其中就分析了该铁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这个时候,如果把那个地方的话语套用过来的,基本上就是正确的,试想,事物都有很多相似情形,何况都是铁路的建设呢!

九、稳定情绪

有时候,我们碰到的题目不都是我们会做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慌张,因为紧张对答题一点用也没有,反而会扰乱我们的心理情绪。

这个时候要镇定,给自己信心,给自己鼓劲,让自己的状态保持到最好,才有利于我们的灵感的出现。

十、联想派生

有时候遇到的题实在不会做,还有一招,就是去联想,想想自己曾经做过的或学过的和这个题目哪怕有一点类似的内容,把自己的联想记下来,最后整理一下,说不定就可以触发自己的灵感,或者答案的雏形也会诞生。

当然,这个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到实在不会做,不要乱想,还要按部就班地思考为好。

等值线图的判读

湖南杨靖罗玉美

一.等高线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我国的海拔是指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1.数值大小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读数,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法则读数。

2.疏密程度

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综合比较时,应利用“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比值越大,坡度越陡。

3.形状特征

①判断地形: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曲部分较和缓��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地形。

②判断地表形态;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反之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岭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鞍部。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脊(也叫分水岭),最大弯曲处的连线��山脊线(也叫分水线);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山谷,等高线最大弯曲处连线��山谷线(也叫集水线);等高线交汇处��陡崖。

③判断坡向:

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一方的短线;向阳坡��坡向朝向低纬;背阴坡��坡向朝向高纬;迎风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上升;背风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下沉。

二.等温线图的判读

在气象气候专用图上,把温度相等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称为等温线图。

等温线图上,同一条等温线气温相等,不同数值的等温线不能相交。

1.判断某地的气温值

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数值自南向北递增。

2.判断南北半球或海陆

根据等温线温度变化,温度向北递减(增)为北(南)半球;向南递减(增)为南(北)半球。

3.疏密

等温线密集,表示气温水平差异大;等温线稀疏,表示气温水平差异小。

4.弯曲

向高纬凸出处,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向低纬凸出处,则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高高低低”原则)。

等温线平直,则下垫面性质比较单一。

5.判断某地所处时间(季节或月份)

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反。

南半球,1月份(夏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高纬)凸,海洋上向北(低纬)凸。

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至。

6.判断洋流的流向及寒暖流

在海洋上分布的等温线突然有规律地向同一方向弯曲,则一定有洋流通过,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凸出即为暖流(或从温度较高的海拔流向温度较低海域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7.根据等温线的分布情况,计算某地海拔高度

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变化系数为6℃/1000米。

8.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受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显著。

夏季越往内陆,气温越高;冬季相反。

③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

三.等压线图的判读

1.判断气压系统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低压中心(气旋);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高压中心(反气旋);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等。

2.判断风力大小

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等压线密集处,单位距离气压差异大,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大;稀疏处,气压梯度力小,则风力小。

3.判断任意点风向

根据气压高低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再根据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画出偏向风。

4.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低压槽控制时,多阴雨天气;高压、高压脊控制时,多晴朗天气;冷锋雨区在锋后,暖锋雨区在锋前。

由低纬海面吹向高纬陆地的风,多为温暖湿润。

由高纬内陆吹向低纬地区的风,多为寒冷干燥。

5.判读锋面气旋

①确定锋面位置(低压槽处),锋线与槽线重合;②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③确定锋面性质以及移动方向(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为冷锋,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的为暖锋)。

高考地理复习需找出失分点

 

窗体底部

谷祖梅

 

  今年的文综仍然采用全国卷,因此在题型、题量、内容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要关注考纲的变化,如:

"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增加了"江水河水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今年发生在珠三角的污染和咸潮事件,此内容应该成为焦点内容。

"非选择题"改为"综合题",意味着第二卷中可以出现选择题(含不定项选择题)。

地理试题是文科综合三个科目中最难的,是文科综合试卷得分的"瓶颈",所以有人说得地理者得文综。

在下阶段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在平时的考试中常出现概念不清、记忆模糊等问题,暴露了学生教材不熟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考试中的任何地理问题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灵活运用,最终还需要用地理基础知识来解答,因此,在后期复习中仍然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

  2、重视区域地理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高考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局部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

应以区域(尤其是热点区域,如俄罗斯、印度、中部经济地带等)为中心,把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加以整合。

注重地理学原理的形成、特点、分布规律、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3、提高识图表能力

  考卷中会出现新图或由课本中图表演变而来的图。

要认真看图,尤其是图例,分析原理,即使平时见过的图表在考试卷中也会有所变化。

地理考试题不会有课本中原封不动的内容,复习要注意的就是答题时的"用词准确",形成规范性答题模式。

  据历年高考阅卷分析报告来看,考生的失分原因不外乎以下六种:

  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要领和原理混淆不清;二是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三是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四是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原理与规律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和综合;五是添图分析、添图绘图的技能不熟练、不规范;六是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要点。

  以上种种情况的发生除与平时学习不牢靠外,更多的原因是能力训练不够,因此要重视平时的训练,包括平时的各种大小考试,重视老师的试卷讲评。

 

地理冲刺指导

  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对文科考生来讲,全面提升文综成绩尤其是被誉为"瓶颈学科"的地理成绩至关重要,如何在这一阶段把地理成绩提高一个新的高度呢?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加强知识迁移训练

  总体上说,高考命题原则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只有扎实地抓好基础,才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

在平时地理学习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地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更要培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因此要准确理解每个地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以及对地理知识细化和整体性的把握。

同时还要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会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认识一些具体的地理问题。

  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区域地理知识因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等特点,往往是综合能力考查中地理命题的出发点,也是历年地理考试大纲中的重点考查内容,区域地理的教学要重视教学挂图的运用,要求学生配有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