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黔息线跨越公路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2115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00KV黔息线跨越公路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500KV黔息线跨越公路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500KV黔息线跨越公路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500KV黔息线跨越公路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500KV黔息线跨越公路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00KV黔息线跨越公路技术措施.docx

《500KV黔息线跨越公路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0KV黔息线跨越公路技术措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00KV黔息线跨越公路技术措施.docx

500KV黔息线跨越公路技术措施

500KV黔息线跨越公路

施工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1.1本工程起于黔西电厂升压站,止于息烽变。

本标段I回线33.801km其中10mm冰区9.378km,15mm冰区19.138km,20km冰区5.285km.II回线34.109km,其中10mm冰区9.433km,15mm冰区17.774km,20mm冰区6.902km。

1.2地质、地形系数

沿地形分为丘陵20%、山地50%及高山大岭30%。

1.3本工程使用的导地线、OPGW规格:

导线采用4×LGJ—500/45型钢芯铝绞线

地线为:

I回挂OPGW;分流地线:

黔西电厂∽IP10、IP127∽熄烽变为LBGJ-120-27AC,IP10∽IP22,IP114∽IP127为LBGJ-100-20AC,IP22-IP114为LBGJ-80-20AC型铝包钢绞线.II回地线为:

黔西电厂-IIP12、IIP133-息烽变为LBGJ-100-20AC型铝包钢绞线,IIP12-IIP21、IIP117-IIP133为1×19-13.0-1270,IIP21-IIP117为1×7-11.4-1270型钢绞线。

按照《放紧线作业指导书》的技术要求,根据跨越点的实际情况,采用搭设跨越架跨越的方法跨越公路,为了保证施工和行车的安全,特编写以下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了减少搭跨越架的施工量,凡与500KV黔息线路的交叉角小于50度的公路,采用分段搭设跨越架,大于50度的,三相导线的跨越点全部连通搭设采用双侧单排分段搭设跨越架进行跨越。

二、跨越办法:

1.双侧单排连通搭接跨越架

线路方向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

00000000000

公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

0.6米

00000000000

跨越架连通搭设平面示意图

2.采用双侧单排分段搭接跨越架

线路方向

00000000000

00000000000

00000000000

公路

 

00000000000

00000000000

00000000000

0.6米

跨越架分段搭设平面示意图

封顶绳

支撑楠竹

6米

双钩

拉线

α

β

公路

0.6米

说明:

α=60°β﹤60°

跨越架侧面示意图

3、计算方法:

3.1:

连通搭接跨越架长度:

L=(D+4)/Sinα

式中:

L—跨越架长度(米)

D—线路两边导线间的距离(米)

α—线路与被跨越物间的交叉角。

3.2分段搭设跨越架长度:

L=4.5/Sinα

式中:

L—跨越架长度(米)

α—线路与被跨越物间的交叉角。

3.3越架高度及宽度:

高度:

H=W+h

式中:

H—跨越架高度(米)

W—安全垂直距离(米),查表1

h—被跨越物高度(米)

宽度:

D=b+2a

式中:

D—跨越架宽度(米)

b—被跨越物宽度(米)

a—安全水平距离(米)

跨越架与公路及通讯线的最小安全距离见下表1

被跨越物名称

跨越架部位

公路

通讯线

与架面水平距离

至路边:

0.6

0.6

与封顶杆垂直距离

至路面:

5.5

1.0

在搭设跨越架时,测工一定要重新复测线路的交叉角,以上数据可作参考。

三、施工步骤:

3.1由施工负责人到相关处办理好施工手续。

3.2组织施工人员学习《跨越施工技术措施》和《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

3.3施工负责人根据施工时间安排,准备好施工工器具。

3.4在施工前,施工队技术员应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和技术要求,填写好安全作业票。

3.5施工负责人在施工前应划出隔离区,在施工区内挂好警示牌,材料应堆放整齐,不得占用非隔离区。

3.6施工前,先由测工定出跨越处的中心点,沿着公路量出要搭设的跨越架的位置。

3.7楠竹的坑洞与公路边的距离不得小于0.6米,坑洞应成一条直线,坑与坑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1.2米,且坑深不得小于0.5米。

3.8在立主柱时,应由两人扶住楠竹。

楠竹埋入坑内的部分,必须用二锤夯实,在夯实的过程中,应调整主柱楠竹,使之与地面垂直。

当一排楠竹全部立好后,此时,应在立柱楠竹上进行横向绑扎,在绑扎横向楠竹时,两根楠竹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米,每一梯楠竹间的高度不得大于1.2米,同时,还应防止楠竹接头在同一断面内。

跨越架搭接示意图

3.9当横向楠竹绑扎到离地2米的高度时,应用绳子提升楠竹。

3.10用双钩调整拉线时,拉线受力不应过大,只要使跨越架与地面垂直即可。

3.11当横向楠竹绑扎到离地3米高时,应先用楠竹在各相跨越点处撑上一根楠竹,然后,分别在每相线的跨越点处打一根拉线(钢丝绳)。

如图:

 

拉线

双钩

楠竹

铁桩

地面楠竹对撑示意图

3.12跨越架顶部与路面的高度是6米,当一根楠竹达不到高度时,可用第二根楠竹进行搭接,在搭接绑扎时,须由一人抱住楠竹,另一个人进行绑扎,此时,应调整楠竹的高度,使跨越架顶部的楠竹整齐,使跨越架顶部与路面的高度达到6米。

3.13当横向楠竹绑扎到跨越架顶部时,应在各相导线的跨越点处绑扎一根钢管来加强楠竹,让钢管的表面去支撑导引绳,避免楠竹与导引绳相磨。

3.14另外,防止导引绳滑出跨越架,应在跨越架的两边各外伸一根楠竹,绑扎成羊角型。

3.15在跨越架跨越公路封顶时,先把封顶绳拴好在一端跨越架上,让封顶绳铺在公路的路面上,准备好另外一端,安排两人在施工区两端拦汽车,当公路上没有汽车通过时,迅速升起封顶绳,此时,应用尺子丈量封顶绳与路面的高度,确认高度大于6米后,才能把封顶绳固定好,重复以上工作,直至把跨越架全部封好。

3.16在拆除跨越架时,严禁将跨越架整体放倒,应先拆除封顶绳,然后由跨越架的顶部向下拆。

3.17拆除的楠竹应用吊绳进行提放,不得向下抛掷。

3.18拆除的楠竹必须堆放在安全隔离区内,拆除完毕后,应清理好现场,恢复好地皮,拆除警示牌。

四、劳动组合:

名称

人数

备注

施工负责人

1人

测工

1人

安全负责人

1人

施工人员

民工20人

五、材料及工器具: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经纬仪

1台

2

标志牌

8张

3

对讲机

2台

4

楠竹

(¢75—¢150)

700根

6米

5

胶绳

0.6吨

6

白棕绳

300米

封顶

7

二锤

4把

夯实

8

尖扳手

15把

9

十字镐

5把

10

马槽钎

1.5米-2米

4根

打坑

11

尖铲

10把

12

断线钳

1把

13

钢管

6根

加强跨越架顶部

14

锯子

2把

20片锯片

15

夹钳

2把

16

铁桩

10根

17

钢丝绳

¢3

10根

拉线

18

圆宝卡

10个

19

双钩

1.5T

10根

调整拉线

六、安全注意事项:

6.1在施工前应办理好相关的施工手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认真学习《跨越技术措施》、《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技术员应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填写好安全作业票。

6.2应有标示牌提醒汽车司机减速且有交通管理人员指挥车辆,慢行通过施工点。

6.3在施工作业时,施工负责人必须划好施工区,在施工区内应挂好警示牌。

6.4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进行作业,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施工。

6.5各种材料和工器具必须堆放在安全隔离区内,不得占用公路,且应堆放整齐。

6.6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应穿颜色醒目的服装。

6.7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应正确戴好安全帽,在跨越架上作业的人员应穿软底胶鞋,且必须拴好安全绳。

6.8严禁“低挂高用”使用安全绳;严禁“双层交叉”作业,严禁高空往下抛物。

6.9铁桩的露出部分不应大于100mm,用双钩调整拉线时,不能使跨越架的受力过大。

6.10跨越架应与地面垂直。

6.11拉线应使用¢3的钢丝绳,拉线对地的夹角应不大于60度。

6.12雨后,应检查跨越架坑洞及拉线坑洞是否松动。

6.13展放或牵引地线、导引绳时,应防止地线、导引绳卡在跨越架上。

6.14跨越架顶部的各相导线跨越点,应用钢管进行加强,防止导引绳与楠竹相磨。

6.15应派专人进行监守,监守人必须有良好的通信,一有情况,立即向张力场、牵引场进行汇报,通过调整张力,保证牵引绳、导线不压在跨越架上。

6.16跨越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17在拆除跨越架时,严禁将跨越架整体放倒,应自上而下逐根进行,不得抛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