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八上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16731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8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语文八上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人教语文八上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人教语文八上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人教语文八上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人教语文八上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语文八上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人教语文八上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语文八上第三单元教案.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语文八上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人教语文八上第三单元教案

11、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初步学会从“抓住特点”的角度分析一般说明性文章,圈画关键性语句。

3、学习本文的写作顺序。

3、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掌握抓住中国石拱桥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初步学会分析一般说明性文字,找出关键性语句。

教学难点:

如何掌握举例的典型性,体会课文用语的准确性。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要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或阐明某种事理,都要用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以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得要求解释事物或事理,使人们获得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和道理的文章,就是说明文。

1、你见过哪些说明文?

(举例:

理化生教科书、物品使用说明)

2、简介课题及作者。

(板题)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有。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中国————石————拱————桥

(地域)-(质料)-(形状)-(建筑物)

二、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出示小黑板):

洨(Xiǎo)   匀称(yún  chèn) 鷟(zhuó)  佥(qiān) 河堤(dī)

2.补充解词:

古朴:

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

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

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

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伦,同类。

    推崇:

很尊重。

胜景:

优美的。

意想不到:

料想。

就地取材:

靠近。

三、体会说明顺序

1、范读课文。

2、归纳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a、石拱桥的外型

b、石拱桥的结构

c、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d、赵州桥的历史

e、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f、卢沟桥的特点

g、卢沟桥的艺术价值

h、卢沟桥的历史纪念意义

i、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j、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明确顺序:

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由一般到个别)

3、划分结构,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

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总—分—总

第三部分(第10段):

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三、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

1、集体朗读1、2段,讨论明确。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

3、赵州桥的特点?

(4、5两段,讨论明确:

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历史悠久、巧妙奇特)

四、课堂练习(下发资料)

(一)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1.这段文字说明了我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

这三个特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2.文中列举“旅人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用“几乎”限制“到处都有”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4.文中用“最著名”修饰赵州桥和卢沟桥,说明了什么?

(二)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选出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

A.说明赵州桥非常雄伟。

B.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C.说明赵州桥结构的特点:

结构巧,用料省,强度高,形式美。

D.说明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将这段文字划分成三个层次,在文中用“‖”隔开。

3.作者以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解说事物特点,或运用比喻,或列举数字,或引用古籍,或举例说明等。

分析下边的句子,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种?

并指出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一点?

(1)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2)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4)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5)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4.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用语准确,讲究分寸,体会下边句子中加黑词语的作用。

(1)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练习参考:

(一)、

1.①历史悠久②分布广泛③形式多样

2.为了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3.“几乎到处都有”是说接近于到处都有。

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

用上“几乎”,表达准确。

4.说明了赵州桥、卢沟桥在中国及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1.C 

2.……人不知其所以为”。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还刻着他的名字。

3.

(1)列举数字,说明了赵州桥非常雄伟。

(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赵州桥大拱的形状,从而说明了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的特征。

(3)引用古籍,说明赵州桥设计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巧妙绝伦。

(4)举例说明,说明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5)引用古籍和运用比喻,说明了赵州桥的形式美观。

4.

(1)“可算”一词表示估计,作者在说明事物特点时,既有一定的资料作根据,又有资料掌握不全的顾虑,所以必须留有余地。

“可算”在这里,表示对所下结论不作绝对肯定,这也是为了准确说明事物特点。

(2)“两肩”准确形象地说明了小拱在大拱两端之上,而不是与大拱平行的位置。

“各”准确地说明了小拱的分布和数量。

五、课堂小结

读写说明文,一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二要理清行文顺序。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

七、板书设计

11、中国————石————拱————桥(由一般到个别)

(地域)-(质料)-(形状)-(建筑物)

第一部分(1—2):

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分第二部分(3—9):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

总第三部分(10):

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赵州桥的特点:

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历史悠久、巧妙奇特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旧课:

1、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3、赵州桥有什么特点?

(二)检查作业

二、课程新授

1、本文介绍了卢沟桥哪些内容?

它有什么特点?

a、引导朗读6、7、8段,明确:

所在地点、建造年代、桥身长宽、路面、桥墩、桥面、石栏、石柱;艺术价值、纪念意义等。

b、特点;历史悠久、设计奇巧、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2、作者为什么先介绍赵州桥,后介绍卢沟桥?

在万千座石拱桥中,作者为什么只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明确:

a、建造时间先后

b、结构由简到繁

c、典型例子:

证明“有悠久历史、几乎到处都有、形式多样、有许多石惊人的杰作”等特点。

3、赵州桥、卢沟桥写作角度比较

两座桥都共同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但在说明时作者写作角度又各有所侧重,请认真阅读文章比较两座桥写作上不同的侧重点。

学生思考回答。

赵州桥:

侧重介绍四个特点,因为这是赵州桥与其他桥最突出的区别,有许多特点是赵州桥独有的所以重点介绍。

卢沟桥:

侧重介绍狮子的雕刻优美,桥与四周景色的配合,突出形式上的美。

另外单独介绍其在历史上的纪念意义,突出其历史价值。

总结,不同的桥的共性之外总有其个性,因而说明事物时即要抓住共性同时又要体现个性,才能在说明事物特点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4、我国石拱桥为什么会取得这样光辉的成就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

这一层的层次用了怎样的文字标明?

这有什么好处?

明确:

原因3个(略)。

主次结构,脉络清晰。

5、课文只怎样说明我国石拱桥建筑和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发展?

明确:

范围广、数量多、型式多。

三、指导学生归纳说明的中心内容。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辉煌成就和飞跃发展,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四、写作特点讨论:

试从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的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4个方面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抓住特点,揭示本质。

2、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3、说明方法多种多样。

打比方、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列数字、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分类别(10种)(打下摹作画,列举引作分)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分析作用。

4、说明语言准确科学。

(1)说明文语言要求科学而准确,可我在读课文时却发现本文有许多地方语言很不准确。

例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一句中的“大约、可能”,这些词,明明都不确切,怎能说准确呢,应该都删掉,这样语言就准确了,你们同意老师的意见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

“大约、可能”在这里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是作者根据已有资料记载进行的推测。

删去后变成确切的时间和准确的记载反而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说明不准确,不科学了。

所以不能删掉。

教师追问:

在这里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来分析语言的准确性?

明确:

“删除法”。

(2)本文还有类似的语言情况吗?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

在文中画出这样的句子,用“删除法”试着分析它的准确性。

四人小组合作,互相帮助画出句子,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析。

四人小组代表在班级发言。

(3)文中语言准确性句子举例。

①“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中的“各”字使用准确。

“各”表示在大拱的两肩上分别有两个小拱共四个,去掉“各”后,意思变为只有两个小拱,数量少了。

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语言表达不准确。

②“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中“拼成”一词使用准确。

意思是拼合而成,表示28道拱圈并列砌筑的特点,正因如此,其中的一道坏了其他各道才不会受到影响。

教师追问:

将“拼成”换成“组成”行不行?

学生思考回答。

不行。

因为“组成”组合而成,不是并列砌筑,因而一道坏了其他各道都会受到影响,不符合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因而不行。

教师追问:

在这里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来分析语言的准确性?

明确:

“替换法”。

③“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几乎”一词使用准确。

“几乎”表示程度,指桥面的平坦程度,将几乎去掉后,变成桥与水面平行不符事实,语言表达不准确。

等等。

教师小结:

(1)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删除法”;二是“替换法”。

(2)分析说明文语言使用准确时可以按“四步骤分析法”分析,即,一步指出词语表示意思或作用,例如表频率、表范围、表程度、表数量、表猜测、表时间等。

二步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在句中意思作用。

三步指出删去或调换后句意的变化。

四步总结指出不符事实,语言表达不准确。

(3)我们知道了如何分析词语准确性,可结合文章我们该重点抓住什么样的词语来分析它们使用上的准确性呢?

抓住一句话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进行分析。

例如: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一句中“有许多”在文中起限制作用,就应重点分析它的准确性等。

(说明:

1、2点第一课时已解决,重点探讨3、4点)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我们重在掌握学习说明文的方法,即学习举例子说明方法运用的规律,学习分析语言准确性的技巧方法。

希望同学们将本课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说明文学习和写作中。

六、作业布置(小黑板)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从下列四种划法中选出一种正确的,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

这四个特征是什么?

用简洁的话写在下边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3.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什么特点?

4.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5.“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

6.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练习参考:

1.B

2.①历史悠久。

②结构精巧。

③强度高,坚固耐用。

④形式美。

3.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

4.大拱左右的石拱不是两两相对称的。

课文中说“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可见桥拱长度并不对称。

这样写是作者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列举数字精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5.“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强调了路面平坦的程度。

 

6.这一句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

这样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七、板书设计

11、中国石拱桥

卢沟桥的特点;历史悠久、设计奇巧、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写作特点:

1、抓住特点揭示本质。

2、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3、说明方法多种多样。

二种方法:

4、说明语言准确科学。

四个步骤:

抓修饰语:

教学后记

语法辅导——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教学目标

1、知道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能认识单句。

2、知道单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能分辨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3、感受句子在生活中表情达意的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体会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教学难点:

分清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下几句话,它们是句子吗?

上课!

起立!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请坐下!

我们分析一个句子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句子的主语和谓语,而且认为缺少主语或谓语就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恰恰说不清它是主语还是谓语。

比如说,有人敲你房间的门,你问了一句:

“谁?

”这个“谁”字究竟是主语呢,还是谓语呢?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

“谁在敲门?

”也可以理解为:

“敲门的是谁?

”但是我们用不着在这方面纠缠,因为它是主语还是谓语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它把我们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再比如说,点名的时候,点到你,你会大声回答:

“有!

”这也说不清句子省略的究竟是什么。

它所表示的意思是“我在这儿”或“我来了”,如果因为它是动词而把这句话看成是省略了主语,那么“我有”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讲通的。

因此,我们把这种句子叫做非主谓句。

二、句子概念

句子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安排在一起的一定数量的单词或词组的有序组合。

(有一定的语气、语调,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一般的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

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三、句子分类

按照结构分,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

四、单句分类

按照结构分,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主谓句

①、定义:

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②、结构:

主语+谓语

③、关系:

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对象+干什么(怎么样)如:

桌子坏了,态度和蔼

④、表示:

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表示

⑤、示例:

同学们‖好!

2、非主谓句

①、定义:

由单个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句子。

②、结构:

非主谓语(或一个词)+标点符号

③、强调:

非主谓句也是句子,所以句末也有标点符号。

④、示例:

上课!

五、主谓句分类

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根据谓语的构成,主谓句可分为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

(一)名词性谓语句

谓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的主谓句,叫名词性谓语句。

名词性谓语句又可分为名词谓语句、数量词谓语句和定中谓语句3种。

1.今天星期天。

(名词谓语句)

2.这袋米30来斤。

(数量词谓语句)

3.小明的姐姐大眼睛。

(定中谓语句)

4.天空,一片片云彩。

(定中谓语句)

(二)动词性谓语句

谓语由动词性词语充当的主谓句叫动性谓语句。

动词性谓语句又可分为动词谓语句、动宾谓语句、动补谓语句、兼语句和连谓句5种。

1.她哭了。

(动词谓语句)

2.他一直在那里静静躺着。

(动词谓语句)

3.夫妻俩养了上百只羊。

(动宾谓语句)

4.那件事吓得我一夜没合眼。

(动补谓语句)

5.我求你别这样做了。

(兼语句)

6.爸爸打电话通知家里人了。

(连谓句)

(三)形容词性谓语句

谓语由形容词性词语充当的主谓句,叫形容词性谓语句。

形容词性谓语句又可分为形容词谓语句、形补谓语句2种。

1.屋里的墙壁雪白。

(形容词谓语句)

2.老张的设计方案非常科学。

(形容词谓语句)

3.房屋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形补谓语句)

(四)主谓谓语句

谓语由主谓短语充当的主谓句,叫主谓谓语句。

这位老大爷‖一个字也不认识。

这件事‖我知道。

那本书‖我看完了。

这个道理‖任何人都能讲得清清楚楚。

任何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一口水‖他都不喝。

六、非主谓句分类

非主谓句是由由单个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句子。

根据谓语的构成,非主谓句又可分为名词性非主谓语句、动词性非主谓语句、形容词性非主谓语句和特殊非主谓语句。

(一)名词性非主谓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是由名词、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或名词性偏正词组构成,用于招呼、提醒、疑问、说明、感叹等特定语言环境和用于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等。

1、小张!

(和小张打招呼)

2、我的天哪!

(感叹)

3、汽车!

(提醒别人注意开过来的汽车)

4、——谁?

——我。

(说明)

5、票!

(售票员提醒乘客拿出票来)

6、多好的天气呀!

(感叹)

7、好一个吃里爬外的东西!

(感叹)

(二)动词性非主谓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是由单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经常用于标语口号和构成祈使句(呼救、说明、要求等语言环境)。

1、救命啊!

(呼救)

2、着火啦!

(呼救)

3、上课了。

(说明情况)

4、下雨了。

(说明自然现象)

5、禁止在此倒垃圾。

(要求人们做到)

(三)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是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经常构成感叹句,表达某种感情。

1、好!

2、糟了!

3、真痛快!

4、好看极了!

5、太漂亮了!

(四)特殊非主谓句

有的非主谓句仅由一个叹词、拟声词、代词、或副词构成,这样的非主谓句都归入特殊非主谓句。

1、呸!

(表示唾弃或斥责)

2、哎呦!

(表示惊讶或痛苦)

3、咦?

(表示奇怪)

4、嗯。

5、谁呀?

我。

6、不!

七、课堂小结

主谓句与非主谓句最大的区别:

有无主语

主谓句有主语,非主谓句没有主语。

非主谓句与主谓句的省略句是有区别的。

省略句是由于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的帮助因而省略了某些成分,添上所省略的部分后,句子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而非主谓句则不需要,有的也无法添上什么成分去理解。

相反,添上后还会产生画蛇添足的副作用。

例如:

“别抽烟了”这句话,显然是对那些正在抽烟的人说的,是一个祈使句。

听这句话的人常常会从“你(或你们)别抽烟了”的角度去理解,加上一个主语“你(或你们)”,与原句没什么区别。

而看到“禁止吸烟”牌子的人都会感觉到,这是面向大众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因此没有必要再说明禁止谁吸烟或者在哪儿禁止吸烟。

前者显然是主谓句的省略句,而后者则是非主谓句。

(1)表意上,省略句需要特定的语境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非主谓句无此必要。

(2)结构上,省略句省略的部分可以明确地补出来,一般只有一种明确的补法,非主谓句不能作这样的补充。

八、作业布置

(一)、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主谓句,哪些是非主谓句。

1、不要掉队呀!

2、这本书多少钱?

3、快看,有人家了。

4、人都到哪里去了!

5、不知道!

6、他觉得浑身轻松了。

7、我们顶着天啦!

8、好大的山呵!

9、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

10、我的老天爷!

参考:

主谓句:

2、4、6、7、9、;非主谓句:

1、3、5、8、10

(二)、区分下列主谓句与非主谓句的类型

1、我在唱歌(由谓语动词充当谓语部分)

2、今天星期三(由名词充当谓语部分)

3、三亚大桥漂亮极了(由形容词充当谓语部分)

4、他说你的作品非常优秀(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部分)

5、证件!

(名词非主谓句)

6、多好的孩子!

(定中短语非主谓句)

7、老张和老李。

(联合短语非主谓句)

8、卖菜的。

(的字结构非主谓句)

9、听!

(动词非主谓句)

10、到点了。

(述宾短语非主谓句)

11、吃完!

(述补短语非主谓句)

12、祝你健康!

(兼语短语非主谓句)

13、开窗户通风。

(连谓短语非主谓句)

14、好!

(形容词非主谓句)

15、好极了!

(形补短语非主谓句)

16、不!

(副词非主谓句)

17、哎哟!

(叹词非主谓句)

18、砰!

(拟声词非主谓句)

19、怎么啦?

(代词非主谓句)

九、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12、桥之美

教学目标

1.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和美学原则。

2.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学习本文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作用。

3.比较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了解画家眼中的桥具有的特殊美感。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法、比较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