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汇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0280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汇报.docx

《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汇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汇报.docx

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汇报

2012年工作思路汇报

一、指导思想

2012年全镇教育教学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推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均衡发展、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在2012年将以学校层递式动态管理工作为核心,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德育工作、校本教研(个性化导学构式)、课堂教学档级评定、体育与卫生工作、幼教工作、安全工作为主要内容,进一步规范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创建品牌和特色学校,全面提升学校管理工作水平。

二、学校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校长能力参差。

一是家长作风严重。

校长一言堂。

学校管理中的校长负责制,成为了某些校长的挡箭牌。

二是校长业务不熟练,常规管理松懈。

教学管理没有针对性,不系统,只是听课、考试、名次排队、考勤记录等,对课堂教学、教育教研没有深入研究,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

三是激励机制不完善,不合理,校长自己凭感觉奖罚。

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不完善或不执行,到年终或期末凭印象对教师奖罚。

四是师德滑坡。

校长平时自己对自己的工作不反思,不记录,随意性大,或者忙于应酬,沉溺在几个人的小圈子,过生日、婚丧嫁娶、看病走访等。

(二)教师评价失衡。

评价其实是一种价值的导向,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着催化的作用。

但目前我学区学校管理中的评价存在失衡现象。

一是评价权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如校长或教务主任等。

由于获得的信息不充足,或被虚假信息所影响,他们很难做出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二是评价往往是为了完成利益分配,如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发放等。

这种以外在名利为导向的比较式评价,对于同一条件下不同资历的老师也不公平。

(三)布局不够合理。

一是学校分布不尽合理,难以集中办学。

这既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也浪费了教育资源。

二是师资分布不尽合理,来自人情、社会、家庭等压力,教师调动难成为学校师资力量失衡的最大难题。

这样就造成了我学区科学合理办学的四大难题。

(1)个别学校依然规模偏小,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2011年底,全镇10年小学中,在校生人数在150人以下的就有5所,全镇63个教学班中就有14个班级人数不足20人。

调整学校布局又存在村干部不支持,村民反对;家长不理解,担心安全及经济加重和孩子接送问题;接收学校投入不足,条件不充分等问题。

  

(2)生源向县城及条件较好学校流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一些较落后的学校生源外流,学龄儿童大幅度减少,导致原学龄人口高峰期时建设的校舍得不到充分使用。

另一方面,流河镇区小学学校长期超负荷运转,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等指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甚至造成功能教室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薄弱学校建设与经费投入不足。

一些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设施设备不足、教育手段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如大邵庄小学、东魏村小学、康庄子小学、姚庄子小学、北孙庄小学、北蔡庄小学等微机室还是10年前建的,现在已经处于半瘫痪状态,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更是没有,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生源外流现象不断升温,同时也增加了县城学校的就学压力。

(4)师资力量薄弱。

抛开编委编制测算标准,10年来,由于编制所限,真正能在教学一线教学的教师越来越少,形成数人头,学校个个超编;分工排课又个个为难的现象。

教师队伍在学科结构上失衡,十分短缺音乐、美术、体育、科学、英语、计算机等科目教师,教师固步自封,不求上进,整个队伍年龄偏大、知识面窄、知识结构老化、教法陈旧,相应的课程无法很好地开设,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四)教学管理欠科学。

一是过分依赖制度,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便依靠制度管理强制推进。

抹杀了教师的主动地位,其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这样,造成了被检查与检查者的对立,致使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缺失,导致教师能动性的丧失与教研创新精神的淡化。

教师教学工作就成了追求考试高分,参加教研活动仅是为了不受制度的处罚,而不是主观的需要。

如:

备课则要求书写认真与否,环节完备与否以及量的要求;上课是否讲普通话,学生是否发言积极,教学效果是否好,回答问题正确率是否高,作业次数是否达标和是否有批有改,每个单元是否进行考测、讲评小结;教师相互间听课要达多少节次,组织教师业务学习要达多少次,组织教研活动要有多少次等都写进了教学管理制度中,且与职称、评优、推先等利益挂钩。

显然,过分依赖制度管理,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留于形式,没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主要体现为:

(1)备课。

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重新加工处理,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情的分析,教学预案的制定,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学校在教学工作月查记载中记录的是:

备课认真,备课环节完备,按进度备课,详案(或略案)等。

从课堂中了解的情况看(随机听课):

一是个别教师上课不带教案,说教案放在家里没带来;二是个别教师仍有抄《备课教案》书的现象;三是个别教师还有课后补教案以应付检查的现象;四是教师用书“保存完好”,没有一点阅后勾画的痕迹,更谈不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问题;五是教案上体现用教具和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非常少。

(2)上课。

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主要途径,因为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都主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

但就我镇对课堂教学的检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上课赋分主要是依据县教研室对教师的课堂评定要求笼统地给分评定;二是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没有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三是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教师讲的多,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少。

(3)作业。

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作业不分层次,学生没有选择作业的权利;二是为应付学校及上级检查,只注重次数,不注重作业训练的面和量,更谈不上作业训练的梯度;三是作业形式单一,基本上都是巩固性的书面作业,缺乏一些实践性、活动性、探究性作业;四是能够让学生当堂完成书面练习性作业的教师较少,大部分都是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挤占了学生自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听评课。

每学期规定每位教师听评课的节数,其本意应该说是好的,可以促使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相学习,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

但在具体实施时却不尽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一是没有研究的主题(或者说是目标)使听评课漫无目的、流于形式;二是没有形成促使执教者和听课者提高水平的运行机制,只当完成任务,缺乏主动性;三是检查的滞后性和形式化,不可避免地造成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为此导致个别教师利用他人的《教案》编写“听课记录”的现象。

(5)业务学习与教研活动。

尽管每学期的业务学习达到16次以上,在检查时要检查规定的笔记,每月一次集体备课,每期要开展三次以上的教研活动。

这些是否成了教师自觉的需要,是否成为指导和帮助教师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的需要。

因此,如何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三者有机整合起来,使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今后教学管理工作中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那种认为进行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就是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思想是远远落后的,搞课题研究绝不是搞花架子,业务学习也好,校本培训也罢,集体备课也罢,不只看有无次数,而是要通过这些手段和过程,解决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通过教研活动要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目前学校还远远没有形成学习与研究的良好氛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还只是停留在制度上的,自上而下的要求上,没有形成教师自觉的行为。

没有形成教师主动地、自觉地发表自己见解的运行机制,教师有效参与低。

②教师教研活动的效率、效益低。

主要原因是缺乏研究的问题意识,要么泛泛而谈,要么无目的地学习几篇文章,要么就是漫无边际空谈,教研活动一定要有问题要有研究,要形成对问题的解决策略,哪怕一个学期解决一个问题,对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都有好处。

(五)学校德育存在薄弱环节。

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诸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三重三轻”和“三个不能够”。

“三重三轻”①重智育轻德育②重知识传授轻实践锻炼③重防范轻教育;三个不能够①在德育内容上不能够把传统德育内容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

既不能很好地挖掘传统的德育资源,又不能很好地利用现实中的先进人物和事绩进行教育,特别是不能把现代观念和思想介绍给学生。

②在德育方法上不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灌输的多,学生活动的少。

教师批评多,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少。

知识传授多,社会实践少。

③在德育途径上不能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育人功能。

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对家庭教育进行有效的指导,不能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综合教育作用,不能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的主阵地。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加大队伍管理力度

从本学期开始,对校长的管理实行过“六关”。

一是听课评课关。

就是要求参选校长统一进行听课、评课,组建评审小组,根据每位校长的听课、评课能力进行公开、公平考核评价;二是谋划总结关。

就是针对某所学校的现状校长进行合理谋划,对自己以前相关的工作进行客观地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由评审小组分头量化评价;三是现场答辨关。

就是由评审小组成员结合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联合出题,并由参选者抽签决定回答的问题,由小组成员分头决定评价等级;四是教研能力关。

先由评审小组成员对中小学、幼儿园所有学科设计出相关的课题,校长自己任选一个学科,然后抽签决定相应学科的一个课题独立限时完成教研论文一篇,由评审小组统一评定。

五是课堂教学关。

每位校长都走进课堂,上一节公开课,统一考核评定;六是社交能力关。

就是由评审小组人员对校长进行深入考查,采用整体感知,模糊评价的方法评价。

另处对校长们采取定时、定地点、定内容的培训,全力提高校长管理水平。

(二)认真谋化,加速布局调整进程

认真调查研究,进一步科学地做好全镇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结合流河实际,我们本年度学校布局调整的思路是:

(1)2013年暑假,广福楼小学五年级、六年级撤并至南孙庄小学和大李庄小学。

(段庄子学生到大李庄小学就读;广福楼、小交河学生到南孙庄小学就读)

(2)2012年底,康庄子小学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撤并至南孙庄小学。

(3)2012年暑假,北孙庄小学三年级、四年级撤并至南孙庄小学。

根据南孙庄小学、大李庄小学现状情况核算,这种方案的实施,现有校舍均可容纳撤并后的学生,不会对学校的正常教学造成任何影响。

(4)建立合理的教师队伍流动机制。

一是加大偏远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力度;二是在本学区范围内探索支教方案;三是与个性化导学实验相结合,探索实验教师短期巡回任教方案;四是建立定岗竞聘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以活动为载体,认真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教师形象大赛。

通过教师才艺水平展示、风度形象展示、专业知识展示,在参与的同时更好地接受教育,各单位选出的比赛优胜者再到学区参加总决赛。

对比赛优胜者进行表彰奖励,并在今年教师节大会上进行颁奖和形象展示,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

二是编演师德文艺节目。

要将近年来发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师德案例编演成节目,举办六一文艺会演,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教师、宣传师德、宣传教育,使广大教师受到感染和启迪,使社会了解到教师职业的艰辛和神圣,了解教师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巨大贡献,进而支持教师的工作,支持我们的教育事业。

三是加强对教育理论和业务的学习。

教师要自觉加强业务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2)构建评价机制,科学评价教师。

一是改变过去评价的鉴定选择功能。

明确评价的目的不再是给教师排队,把教师分出等级,而是要为老师提供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发现工作中的优缺点,为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从而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为人、为事、为学之道。

二是继续把对教师的评价权交给学生。

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习生活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和职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利益。

把评价权交给学生也是促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和学习的好办法。

因此,我学区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生评议教师活动,精心设计评议材料和表格,发到每位学生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每位任课教师进行评议、打分。

三是给教师评价自己的权力。

让教师评价目己,最终得益于教师接受评价结论,并依据评价结论采取相应措施促进自身发展。

通过自评来认知自我、感受成功,提高自信心和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快乐地接受评价结论。

四是坚持科学与民主的评价原则。

在学生评价上,理性地看待结果。

面对学生的意见和不满时,学校不简单地以牺牲教师的利益讨好学生,也不出于维护教师的利益而拒绝学生的意见。

采取多方获取信息,包括教师的自评。

对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给教师解释、申诉的机会,同时关注教师的以后发展,不草率地下结论。

五是让教师成为评价领导的首席。

谁真正有权利评价学校,往往影响着校长的行为,决定着他们为谁负责、为谁服务。

校长生活在教师中间,其政绩大小、是非功过、服务优劣,教师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

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改变过去由学区评价各单位校长的做法,让教师成为评价校长的首席,让学校因评价机制的改革而迈上民主的新台阶。

六是开展师生互动活动。

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形式,以“爱生月”、“亲师周”活动为载体,开展师生互动活动,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一是六月份集中开展“爱生月”活动。

每位教师重点联系2—3名家庭困难生、学困生、外出务工民工子女,建立学习和教育上的结对帮扶关系。

组织教师走近学生,亲近学生,每位老师都要和学生至少做一次心灵沟通,引导教师确立“了解—理解—关爱”的爱生理念。

二是九月集中开展“亲师周”活动。

让学生和家长走近教师,亲近教师,从而了解教师,理解教师,尊重教师。

学校对所有教师要有实质性的关怀,积极为教师办实事。

开展“我眼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组织学生、家长参与征文撰写,向社会宣传展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组织开展“情满教育,爱洒学生,争当师德高尚教师”主题演讲比赛。

(四)丰富学生生活,创建和谐校园

1、理清德育思路。

一是强化三个创新,即目标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二是优化六个环节①加强教师培训。

②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教育。

③加强班级德育工作。

④学校德育工作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⑤重视校园文化建设⑥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机制。

2、以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品质教育。

(1)开展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和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2)组织开展第九个“全国中小学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

(3)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围绕国庆节、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日、八一建军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

(4)3月5日—4月5日,组织开展以“学雷锋、做好人、志愿者在行动”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月活动。

(5)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模学校要设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备兼职心理教师,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以五项工作为重点,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建设低碳校园。

低碳生活是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是更加时尚的消费观,是全新的生活质量观。

树立低碳生活理念,让低碳走进校园,走进生活。

着力推进“清洁校园”文明行动,组织开展“我的低碳生活”主题班、团、队活动,通过走访生态亮点、低碳生活小研究等活动逐步确立低碳生活新理念。

(2)建设书香校园。

要把图书馆开到各个教室、各个走廊。

同时,要开展新书推介,及时把新书推荐给学生。

要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举行读书沙龙等活动,切实提高读书的质量,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

(3)建设文化校园。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4)建设文明礼仪校园。

重点抓好以下两种文明习惯培养:

一是卫生习惯,开展学生校园劳动,培养学生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让校园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第一基地。

二是礼仪习惯,开展各种礼仪主题教育活动,普及礼仪知识,培养文明习惯。

(5)建设德育特色校园。

要认真研究学校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找准优势项目的切入点,不断提炼、固化、传承、创新,把特色创建工作抓出成效。

4、狠抓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德育队伍。

(1)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班主任选聘制度,严格班主任聘任;开展骨干班主任评选工作,加强培养培训。

(2)充分发挥团队基层组织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以团队活动为载体,丰富学校德育内涵,拓展学校德育的空间。

(五)推进“个性化导学构式”实验工作,深化教学改革

1.召开“个性化导学构式”工作现场会。

在构建“个性化导学构式”实验工作中,为促进各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发挥实验工作先进学校的典型引路示范作用。

3月中旬,学区将选定学校召开全镇“个性化导学构式”工作暨校本教研活动展示现场会。

2.开展“个性化导学构式”优质视频课及先进集体评选活动。

为促进“个性化导学构式”实验工作,发挥实验教师的典型引路作用,2月底以前,小学每校上交3节优质视频课(语数外),中学中考学科每科一节。

要求:

①每节课制成一个光盘。

每个光盘分成三个文件夹,一个是教师导课和与会人员观课环节;一个是主讲教师谈构式及简要说课环节;一个是与会人员评课、议课环节,光盘封面贴打印说明。

②上交的学案,必须体现本人的个性化导学构式。

学区将对各学校上交的“个性化导学构式”优质视频课进行筛选,评选出全镇的“个性化导学构式”优质视频课,并推荐到县级参评,还要评选出“个性化导学构式”实验工作先进集体。

3、以个性化导学构式”实验工作为核心,开展各项常规教研活动。

各单位要把“个性化导学构式”实验工作与“微格”说课、课堂教学档级评定、全员式二级课例研讨活动等常规教研活动结合起来。

各项常规教研活动要全面围绕“个性化导学构式”实验工作展开进行。

(六)开展教学视导暨教学过程督导活动,强化过程管理

为加强各项重点工作的过程管理,本学期将在3中下旬、4月上旬,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教学视导月”活动。

重点内容:

①对本学期新申报的特色优质课和高效课进行验收;②抽查中小学“微格”说课活动资料;③抽查中小学“全员式二级课例研讨”各校校长活动资料;④抽查“个性化导学构式”实验工作情况;⑤对申报学科带头人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考查。

⑥继续抓好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工作。

一是备课增效。

教师必须细致、扎实、充分地钻研教材、领会教材、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认真编写导学案,确保每堂课教学精练、高效。

二是上课增效。

教师上课必须精讲多练,注重必要环节,达到“堂堂清”。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

上课必须要有目标和任务,并将目标和任务很好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上课前、下课前必须进行有效检测;必须合理划分讲、练时间,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充分活动、实践、练习、作业;必须运用启发式导学方法;作业布置必须精心,富有针对性,突出本节课内容,有教师自己编写、提练的特征与痕迹,并显示在教师导学案当中;必须使用必要的教具,充分认识小黑板、卡片、挂图、录音机、实物等教具对教学的辅助功能和直观作用;课后必须进行精练的总结、反思和沉淀,填补高效课堂教学中的“留白”。

三是作业减负。

作业设计要精心,布置要适中。

一要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书面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五、六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1.5小时以内,初中书面作业控制在2小时以内。

二要在小学实行作业全收全改制度,作业不分课内、课外,不分学校、家庭,教师布置多少、收缴多少、批改多少,而且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负责,坚决禁止仅有“查”、“阅”或“某年某月某日”这种粗放、简单的作业批改的做法,坚决禁止家长代批代签作业、学生互改作业的现象发生。

三要坚决禁绝学校、教师为学生订购规定之外的教辅资料,或指使、诱导学生及其家长购买上述资料,违者,坚决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四是课时减负。

各学校必须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不随意调整课时计划,不加课、不补课,把体育课、实验课、社会实践活动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在校锻炼时间。

另外,学生成绩保密,不公布、不排队。

(七)拟定出台新的政策,全面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为了更科学地分工、更合理地分配绩效工资,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从而全面提高教师们工作积极性,我们计划进一步完善《流河学区中小学教师工作量量化标准参考方案》及《流河学区绩效工资发放实施方案》,并将修订后的《工作量量化标准参考方案》下发到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手中,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的调研作会议,将修订后的《绩效工作发放实施方案》拿到会议上讨论研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在广大教师中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使我学区的《中小学教师工作量量化标准参考方案》及《绩效工资发放实施方案》最大程度的符合绝大多数教师校长的意愿,并按既定方案在2012年7月开始执行。

力争使两个方案相互支持,相互结合,真正把教师的绩效工作与工作量、平时表现结合起来,得到校长、教师们的拥护,同时形成重活、难事抢着干的局面,甚至过去一些老教师小病大养的现象彻底改观。

(八)强化常规管理,变工作被动为主动。

一是在坚持原教学常规检查(月查)基础上,改变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将教师被动接受检查改为主动参与,变领导只作检查为带头参与。

具体做法是:

1、备课:

每位教师每月提交一份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参加交流、评比,按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进行评定,同时写出评语,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将评定结果返回教师本人审定后存入教师发展档案。

2、上课:

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次汇报课或探讨课并交一份该课的导学案设计,教学反思,参加交流、评比、评选。

每位教师的汇报课或探讨课,由教研组长负责主持,上课者要说课,听课教师参加评议并记录,确定等级,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稿,一起存入教师发展档案。

3、听评课:

每位教师每学期提交两份听课评课报告,由参与听课的主管同志签字后参加交流、评比,操作方法也备课相同。

4、作业:

每期举行一次学生作业展评活动,作业必须包括实践类、活动类、探究类作业,具体评定方法同备课。

5、综合评定:

每学期结束后,进行一次全面综合评定,将所有能反映一个学期以来教师教育教学各环节中的所有案头材料和各种形式的导学案设计、听评课记录、教学反思、说课稿、作业布批、理论学习等进行集中检评,具体操作同备课。

二是评定结果的使用。

第一可以结合其他方面的评定结果,作为评优评先晋职的依据,并进行表彰奖励;第二根据等次划分,记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中,可考虑与绩效工资挂勾;第三记入教师发展性评价档案中;第四建立警示制度,即对某项目连续两次被评为差等的,要给予黄牌警示,限期整改提高,连续三次为差等的,要以教学事故给予处理。

三是改革业务学习(或校本培训)组织形式,可以由以下三个板块构成:

第一为提升修养板块。

内容可以是艺术鉴赏,如听名曲,赏名画,析名著等,也可以是师德学习,每次由一位骨干教师主讲,用时不超过15分钟。

第二为教育论坛板块。

通过对教育实践中难点热点问题的探讨,交流思想,展示自我,促进提高,每次安排1—2位教师书面发言(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的学术报告也在这个时间),其他教师可以自由提问或发表看法,同时一般不超过15分钟。

第三为校务工作板块。

总结、安排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般用时也不超过15分钟。

总之,学校管理,要随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和适应而不断完善,要做好这工作,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